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DKK1、FGF19联合CT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李森 曾庆 +1 位作者 马彦高 何行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分别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本院136例PHC患者,TACE治疗2个月后依据疗效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分别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本院136例PHC患者,TACE治疗2个月后依据疗效分为灭活组(59例)与残留组(77例)。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DKK1、FGF19水平,并对患者进行CT扫描。ROC曲线获取血清DKK1、FGF19诊断PHC患者TACE治疗后疗效的最佳截断值。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为金标准,探讨血清DKK1、FGF19联合CT扫描对TACE治疗后疗效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血清DKK1、FGF19联合CT诊断PHC疗效与DSA结果一致性。结果残留组患者血清DKK1、FGF19水平分别为(2.41±0.33)ng/mL、(206.72±21.60)pg/mL,明显高于灭活组的(1.87±0.29)ng/mL、(169.57±18.4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DKK1、FGF19水平诊断PHC患者TACE治疗后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916,敏感度为83.12%、84.42%,特异度为91.52%、94.92%。CT扫描评估PHC患者TACE治疗疗效与DSA结果一致性高,Kappa值=0.766(P<0.05)。血清DKK1、FGF19联合CT扫描诊断疗效的准确度为93.38%,敏感度、特异度为96.10%、89.83%,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优于单独DKK1、FGF19、CT扫描(P<0.05)。结论血清DKK1、FGF19联合CT扫描对PHC患者TACE治疗后疗效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DICKKOPF-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 计算机断层扫描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下载PDF
精准肝切除术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秦长岭 吕新远 +2 位作者 马彦高 郑章增 曹伟光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0期1122-1124,1154,共4页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n=80,精准肝切除术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和对照组(n=72,精准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n=80,精准肝切除术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和对照组(n=72,精准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远期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患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后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对肝功能、远期生存影响较小,临床可考虑将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肝切除术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 肝功能
下载PDF
CTA评估急性脑梗死病人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彦高 曾宪强 +3 位作者 王宝锋 曹伟光 周国平 赵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1期3701-3704,共4页
目的探讨CTA检查不同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管新生因子、miRNAs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80例,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并根据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分为侧支循环差... 目的探讨CTA检查不同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管新生因子、miRNAs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80例,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并根据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分为侧支循环差组(42例)、侧支循环良好组(38例)。比较两组血清血管新生促进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生成抑制因子[γ干扰素γ(IFN-γ)、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以及外周血促血管新生miRNA(miR-21、miR-126、miR-146a、miR-424)、抗血管新生miRNA(miR-24、miR-29、miR-155、miR-145)表达量。结果侧支循环良好组血清中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Ang-1、Ang-2、TGF-β水平高于侧支循环差组(P<0.05),抗血管新生因子IFN-γ、TSP-1水平低于侧支循环差组(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外周血miR-21、miR-126、miR-146a、miR-424的表达量高于侧支循环差组(P<0.05),miR-24、miR-29、miR-155、miR-145的表达量低于侧支循环差组(P<0.05)。结论CTA可准确评价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机体血管新生情况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 血管新生因子 MIRNAS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介入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合并感染致肝脓肿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彦高 韩新巍 吴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65-766,共2页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是处理体积较大且伴有临床症状肝囊肿的微创治疗方法[1]。我们通过介入方法治疗1例肝右后叶肝囊肿合并感染致肝内脓肿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给予报道。
关键词 单纯性肝囊肿 合并感染 介入治疗 肝脓肿 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治疗方法 临床症状 肝内脓肿
下载PDF
PCNSL和MCG的MRI特征性数据比较研究
5
作者 马彦高 曾宪强 +1 位作者 王宝锋 曹伟光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0年第4期419-426,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和颅内多发胶质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Gliomas,MCG)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其特征性数据的差异及意义。方法2018年1月至2019...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和颅内多发胶质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Gliomas,MCG)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其特征性数据的差异及意义。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比较已被临床及病理证实的PCNSL(PCNSL组)和MCG(MCG组)患者MRI检测的特征性数据,两组患者均为54例。对两组患者的病灶分布特征(包括是否累及海马、额叶/顶叶、丘脑和枕叶)、MRI信号特征(信号形状、增强扫描形状和信号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CNSL组和MCG组患者病灶累及海马、额叶/顶叶、丘脑和枕叶差异显著(P<0.05),MCG组患者病灶累及上述部位显著少于PCNSL组患者。PCNSL组和MCG组患者病灶信号形状、增强扫描形状和信号特点差异显著(P<0.05)。结论PCNSL组和MCG组MRI特征性数据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核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脑胶质瘤
下载PDF
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7
6
作者 韩新巍 马彦高 +3 位作者 吴刚 王艳丽 任建庄 麻恒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9-1831,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3例经B超和CT确诊的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共16枚错构瘤,13枚破裂出血),采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并错构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栓塞剂选用无水酒精、弹簧圈、平阳...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3例经B超和CT确诊的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共16枚错构瘤,13枚破裂出血),采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并错构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栓塞剂选用无水酒精、弹簧圈、平阳霉素与碘油混合液等。结果:13例破裂出血的肾错构瘤栓塞术后出血停止,其中2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后血压逐渐上升。术后随访瘤体均有缩小,长期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并栓塞术治疗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肾错构瘤,可有效止血,又能最大程度保护正常肾实质,长期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自发性破裂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仑伐替尼联合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萌 沙金平 +2 位作者 高毅 马彦高 卞坤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75-276,共2页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当前中晚期肝癌患者公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TACE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禁忌证,且术后肿瘤缺氧缺血促使血管生成因子生成,促进肿瘤血管再生,导致肿瘤复发、转移^([1])。仑伐替尼为多靶点酪氨酸及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当前中晚期肝癌患者公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TACE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禁忌证,且术后肿瘤缺氧缺血促使血管生成因子生成,促进肿瘤血管再生,导致肿瘤复发、转移^([1])。仑伐替尼为多靶点酪氨酸及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VEGFR1-3、PDGFRα、FGFR1-4、KIT、RET等信号途径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2])。我院采用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仑伐替尼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改良式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7
8
作者 丁鹏绪 张文广 +5 位作者 韩新巍 任建庄 李臻 周朋利 马彦高 麻恒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式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近期疗效。方法 7例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患者,使用改良术式TIPS治疗,其中2例为急性,5例为亚急性或慢性。术后给予正规抗凝治疗,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疗效。结果 7例肝静脉... 目的观察改良式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近期疗效。方法 7例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患者,使用改良术式TIPS治疗,其中2例为急性,5例为亚急性或慢性。术后给予正规抗凝治疗,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疗效。结果 7例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均成功完成改良式TIPS,7例患者共置入12枚支架(覆膜支架3枚,自膨式支架9枚),随访彩色多普勒超声2~12个月,1例术后5个月又出现狭窄,并行第2次介入治疗,置入1枚支架。术后门脉压力由术前的(40.7±12.6)cmH2O下降到(17.2±3.4)cmH2O,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及脾功能亢进血象明显好转。结论改良式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阻塞 布-加综合征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下载PDF
增强MRI扫描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宝锋 马彦高 +2 位作者 李义 曾宪强 周进学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47例,均行Gd-EOB-DTPA肝脏增强MRI扫描,观... 目的研究采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47例,均行Gd-EOB-DTPA肝脏增强MRI扫描,观察病灶强化特点和各序列信号强度,包括T1加权像(T_(1) WI)、T2加权像(T_(2) WI)及动脉期、门脉期、肝胆特异期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的信号强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信号特征对PLC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47例患者中,发现PLC者102例,病灶大小为0.9~2.9 cm,平均为(1.8±0.6)cm,肝脏异型性增生结节45例,病灶大小为0.8~2.5 cm,平均为(1.4±0.2)cm;增强MRI扫描显示,84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呈低或等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呈低强化,63例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未廓清;PLC组病灶T_(1) WI低信号、T_(2) WI高信号、DWI高信号、动脉期高强化和肝胆期低信号表现占比分别为50.0%、79.4%、82.4%、52.9%和94.1%,显著高于非PLC组(20.0%、20.0%、26.7%、20.0%和20.0%,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病灶T_(1) WI低信号(AUC=0.670,敏感度=0.451)、T_(2) WI高信号(AUC=0.817,敏感度=0.745)、DWI高信号(AUC=0.754,敏感度=0.863)、动脉期高强化(AUC=0.693,敏感度=0.520)和肝胆期低信号(AUC=0.891,敏感度=0.892)对PLC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增强MRI扫描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早期发现PLC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临床应不断总结其特点变化,提高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诊断
下载PDF
心房纤颤并发下肢动脉栓塞的急诊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新巍 马彦高 +3 位作者 吴刚 麻恒翔 焦德超 周朋利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心房纤颤并发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心房纤颤并发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82例,其中右股动脉栓塞20例,右腘动脉栓塞及腘以下动脉栓塞14例,左髂动脉栓塞4例,左股动脉栓塞27例,左腘及腘以下动脉栓塞17例...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心房纤颤并发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心房纤颤并发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82例,其中右股动脉栓塞20例,右腘动脉栓塞及腘以下动脉栓塞14例,左髂动脉栓塞4例,左股动脉栓塞27例,左腘及腘以下动脉栓塞17例.急诊采用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的介入方法治疗.结果 82例患者中44例(53.7%)患者经急诊介入溶栓后栓塞血管完全再通,临床症状消失;29例(35.4%)栓塞血管部分再通,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肢体得以保存,但病程后期及随访有肢体慢性缺血的症状;7例(8.3%)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发生不可逆性坏死而行截肢术;2例(2.4%)患者因坏死肢体毒素的吸收,终因并发急性肾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急诊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89.1%,而截肢率和死亡率较低.结论 急诊介入留置溶栓导管方法治疗心房纤颤并发的下肢动脉栓塞,临床效果良好,截肢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心房纤颤 介入治疗 急诊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在河南地区的发病年龄趋势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文广 丁鹏绪 +4 位作者 韩新巍 李臻 周朋利 麻恒翔 马彦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259-3261,共3页
目的:分析1995-2009年15年期间河南地区Budd-Chiari综合征发病年龄变化趋势,推测其发病原因.方法:选择1995-200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中心保存资料齐全的909例Budd-Chiari综合征发病资料为研究对象,SPSS13.0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目的:分析1995-2009年15年期间河南地区Budd-Chiari综合征发病年龄变化趋势,推测其发病原因.方法:选择1995-200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中心保存资料齐全的909例Budd-Chiari综合征发病资料为研究对象,SPSS13.0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为39.17岁±11.40岁,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P<0.05),35-44岁年龄组的构成比从1995-1997年间的19.87%上升至2007-2009年间的38.51%,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25-34岁年龄组的构成比相对出现下降趋势(P<0.05),其余年龄组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河南地区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及年龄构成比发生变化,可能与饮食因素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发病年龄 病因学 环境因素
下载PDF
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后交通动脉瘤围术期并发症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义 齐平建 +2 位作者 马彦高 杨帆 曾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41-43,共3页
目的对比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后交通动脉瘤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方法选自我院于2011-06-2016-06收治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9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48例和介入组51例。手术组采用瘤颈夹闭术治疗,介入组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比较2组... 目的对比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后交通动脉瘤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方法选自我院于2011-06-2016-06收治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9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48例和介入组51例。手术组采用瘤颈夹闭术治疗,介入组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急性脑积水、动脉神经麻痹、肺部感染、脑梗死及颅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认知功能障碍率和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和外科手术夹闭后交通动脉瘤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预后良好,围术期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手术夹闭 后交通动脉瘤 围术期并发症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颈动脉球囊介入损伤后大鼠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荣勤 曾宪强 马彦高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82-2086,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颈动脉球囊介入损伤后大鼠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建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CGRP(CGRP-L)组和高剂量CGRP(CGRP-H)组。CGRP-L组和CGRP-H组于球囊...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颈动脉球囊介入损伤后大鼠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建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CGRP(CGRP-L)组和高剂量CGRP(CGRP-H)组。CGRP-L组和CGRP-H组于球囊损伤后每天腹腔注射50、100μg/kg CGRP,而对照组于球囊损伤后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祖细胞(EPC)动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促血管修复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和碱性成纤维因子(b FGF〕及血清内皮素(ET)-1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HE染色观察颈动脉在球囊损伤后的形态学变化及内膜增生情况。结果CGRP-L组和CGRP-H组外周血中CD34和VEGF受体共同标记的EPC动员比例分别为(15.26±2.70)%和(23.55±3.92)%,均高于对照组的(7.12±1.14)%(P<0.05);与对照组相比,CGRP-L处理后的VEGF、SDF-1、b FGF、EGF及NO水平均升高,ET-1水平降低,且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及两者比值均降低(P<0.05);CGRP-H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CGRP-L组(P<0.05)。结论 CGRP可抑制颈动脉球囊介入损伤后大鼠新生内膜形成,可通过促进EPC动员及升高外周血促血管修复因子辅助内皮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颈动脉 球囊介入损伤 新生内膜形成
下载PDF
艾曲波帕治疗儿童慢性重症ITP 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峰岩 马彦高 +4 位作者 张靖 吴宗跃 梁延伟 仵秋月 马潇雨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王某某,男,7岁,2016年3月15日以“发现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2月余”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心肺腹无异常。入院查血常规:WBC 13.07×10^9/L,N 82.8%,RBC 4.37×10^12/L,Hb 129g/L,PLT 44×10^9/... 1病例资料患儿,王某某,男,7岁,2016年3月15日以“发现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2月余”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心肺腹无异常。入院查血常规:WBC 13.07×10^9/L,N 82.8%,RBC 4.37×10^12/L,Hb 129g/L,PLT 44×10^9/L。入院后查骨髓常规:巨核细胞全片查到824个,幼巨核1个,颗粒巨核18个,产板巨核5个,裸巨核1个,血小板单个散在较少见,偶见3-5成堆,粒系、红系、淋巴系正常,未见原始及幼稚细胞,提示I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稚细胞 淋巴系 病例资料 巨核细胞 出血点 血小板 血常规 艾曲波帕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TACE对肝癌患者免疫分子及肿瘤相关凋亡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品文 万春 马彦高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术(TACE)对肝癌(HCC)患者免疫分子及肿瘤相关凋亡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HC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TACE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TACE术联合放射性^(125)I粒...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术(TACE)对肝癌(HCC)患者免疫分子及肿瘤相关凋亡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HC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TACE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TACE术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分子、肿瘤相关凋亡分子及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RR)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Polo样激酶(PIK1)、抗凋亡因子(Livin)、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能够有效改善HCC患者免疫功能,抑制凋亡抑制分子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缓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术 ^(125)I粒子 免疫因子 凋亡抑制因子
下载PDF
无水乙醇碘化油混合液在介入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义 马彦高 +3 位作者 曾庆 杨帆 王宝锋 池盟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碘化油混合液在介入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例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脂肪肉瘤5例、神经纤维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7例、恶性间皮瘤4例...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碘化油混合液在介入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例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脂肪肉瘤5例、神经纤维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7例、恶性间皮瘤4例、胃肠道间质瘤腹膜后转移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CT导向下经皮细针穿刺并配合使用无水乙醇碘化油混合液治疗。观察混合液弥散效果、肿瘤变化情况以及疼痛缓解情况,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3例患者,穿刺注射治疗均顺利完成。CT扫描结果显示,M=100%:12例(52.17%);80%≤M<100%:7例(30.43%);50%≤M<80%:4例(17.39%);治疗前与治疗后1、3、6、12个月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VAS评分(6.50±1.03)分与治疗后1 d(5.22±1.15)分、1个月(1.27±1.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穿刺区域灼烧痛10例(43.47%),术后出现恶心2例(4.65%),呕吐2例(4.65%),体温升高5例(11.63%),后均自行消失或经常规处理消失。无重度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或难治性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中使用无水乙醇碘化油混合液,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效果显著,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碘化油 介入治疗 腹膜后恶性肿瘤
下载PDF
多模态MRI在乳腺非肿块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王宝锋 马彦高 +3 位作者 李义 曾宪强 王荣勤 杜新峰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9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在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on-mass-like enhancement,NMLE)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1例恶性NMLE患者,计为恶性组;另选同时期60例良性NMLE患者作为对照,计为良性组(后经手术病理确认)。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多模态MRI诊断,...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在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on-mass-like enhancement,NMLE)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1例恶性NMLE患者,计为恶性组;另选同时期60例良性NMLE患者作为对照,计为良性组(后经手术病理确认)。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多模态MRI诊断,对比分析相关参数。结果恶性NMLE患者小叶节段样多于良性患者(P<0.05),病灶内部簇集样强化率高于良性NMLE(P<0.05);两组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存在差异(P<0.05),Ⅲ型TIC为恶性患者的可能性更高,恶性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低于良性NMLE患者(P<0.05);体素内不相关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maging-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分析显示恶性NMLE患者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高于良性患者(P<0.05),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K^(trans)、K_(ep)是NMLE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NMLE病理诊断方程式:Log=-5.884-(0.712ADC值)+(1.023K_(ep))+(0.809K_(e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显示,Hosemer-Lemeshow检验此模型对NMLE恶性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5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14%、88.33%。结论恶性NMLE患者的分布方式、内部强化特征、TIC类型均与良性NMLE患者存在一定差异,Ⅲ型TIC类型是判断NMLE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ADC值≤1.225 mm^(2)/s、K^(trans)>0.0831 min、K_(ep)>0.6309 min时,患者为恶性NMLE的可能性更高,多模态MRI有助于提高NMLE的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非肿块性病变 多模态MRI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体素内不相关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1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患者的MRI、CT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吉文伟 郭胜利 +1 位作者 宋展 马彦高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胆囊癌(UGC)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UGC患者行LC的术前MRI和CT检查资料,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4例UGC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胆囊癌,腺癌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胆囊癌(UGC)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UGC患者行LC的术前MRI和CT检查资料,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4例UGC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胆囊癌,腺癌12例,鳞癌2例,影像学检查漏诊9例,误诊5例。结论 LC术前应全面分析胆囊癌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规范术前影像学检查技术,尽量避免漏诊或误诊,术中发现UGC应及时进行根治手术,并积极采取预防切口转移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胆囊癌 胆囊切除术 MRI CT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佳音 耿云平 +1 位作者 马彦高 尤国庆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间隔3天后再进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按剂量的不... 目的探究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间隔3天后再进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按剂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比较两组肺癌检出率、肺结节的细节情况、有效辐射剂量、显示结节的平均大小以及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显示结节的平均大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在分叶、毛刺、空洞和钙化方面的结节细节检出情况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低于常规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相比,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早期肺癌的图像质量略差,但辐射剂量小,并可保证检出率和检出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常规剂量 螺旋CT扫描 早期肺癌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风险矩阵评估在介入导管室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耕瑞 杨丽 +7 位作者 赵欣 王荣勤 王英伟 曾庆 邵合德 曾宪强 马彦高 段东奎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0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风险矩阵评估在介入导管室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控能力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将二级指标以感染发生可能性为纵坐标,感染发生所引发后... 目的探讨风险矩阵评估在介入导管室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控能力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将二级指标以感染发生可能性为纵坐标,感染发生所引发后果严重性为横坐标,建立介入导管室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二维风险矩阵模型;针对5个高风险和3个中风险指标制订并实施应急防控措施。结果2020年1月23日-2月26日介入导管室顺利完成107例患者的介入手术,患者及医护人员均无发生院内感染。结论运用风险矩阵评估,发现主要潜在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避免了介入导管室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感染防控 风险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