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冻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征来 吴婷 +3 位作者 李艳 常青 王丽京 杨雪松 《解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7.5%明胶-15%蔗糖(w/v)代替OCT包埋剂对冰冻切片技术的改良。方法4.0%的多聚甲醛固定组织后,7.5%明胶-15%蔗糖代替OCT包埋剂包埋,经-80℃冰箱冷冻后,冰冻切片机进行切片。结果使用7.5%明胶-15%蔗糖代替OCT包埋组织后可以顺... 目的探讨使用7.5%明胶-15%蔗糖(w/v)代替OCT包埋剂对冰冻切片技术的改良。方法4.0%的多聚甲醛固定组织后,7.5%明胶-15%蔗糖代替OCT包埋剂包埋,经-80℃冰箱冷冻后,冰冻切片机进行切片。结果使用7.5%明胶-15%蔗糖代替OCT包埋组织后可以顺利的进行冰冻连续切片。结论实验结果证实,7.5%明胶-15%蔗糖替代OCT包埋剂后切片可以打破冰冻切片不能连续切片的常规,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及节省了实验材料,并且切片效果良好、组织切片完整、厚薄均匀、不易形成皱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改良 包埋剂 明胶 蔗糖 OCT
下载PDF
胚胎心肌干细胞体外的分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征来 常青 +4 位作者 夏潮勇 王丽京 吴婷 李艳 杨雪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鸡胚原肠胚形成期含有心肌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CSC)的生心区原条组织离体后体外培养,使其增殖分化成具有舒缩功能的心肌组织。方法改良滤纸鸡胚胎整体培养法取胚,37℃孵箱孵育,待胚胎发育到原肠胚的HH4期,无菌环境内选择性... 目的鸡胚原肠胚形成期含有心肌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CSC)的生心区原条组织离体后体外培养,使其增殖分化成具有舒缩功能的心肌组织。方法改良滤纸鸡胚胎整体培养法取胚,37℃孵箱孵育,待胚胎发育到原肠胚的HH4期,无菌环境内选择性离体胚胎生心区原条组织(原条组织的前25%~40%)于10%FBS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2~5d后得到局部跳动的细胞组织,通过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DiI示踪和细胞的超微结构鉴定是否分化为心肌组织。结果 FGF8特异性表达于心管和神经管;N-cadherin特异性表达于心管、神经管和体节;DiI标记的细胞迁移参与心管的形成;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心肌组织特有的结构---闰盘。结论 CSC体外培养可以定向分化发育成心肌组织,为进一步研究心肌细胞的发育分化和生理药理学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干细胞 原肠胚 FGF8 N-CADHERIN DII 分化 心肌细胞
下载PDF
PTEN在胚胎早期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3
作者 马征来 常青 +4 位作者 夏潮勇 王丽京 吴婷 李艳 杨雪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通过过表达PTEN,探讨胚胎早期原肠胚形成期PTEN表达及在早期心脏发生发育过程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改良滤纸鸡胚胎整体培养法取胚,37℃孵箱孵育待其发育到HH4期,对鸡胚心肌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进行PTEN电转染,转染成功后一部... 目的通过过表达PTEN,探讨胚胎早期原肠胚形成期PTEN表达及在早期心脏发生发育过程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改良滤纸鸡胚胎整体培养法取胚,37℃孵箱孵育待其发育到HH4期,对鸡胚心肌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进行PTEN电转染,转染成功后一部分鸡胚37℃孵箱继续培养30 h,待其发育形成心管,观察过表达PTEN对心管发生的影响;另一部分鸡胚在超净台内完成心肌干细胞的离体,体外培养使其分化发育成心肌组织,主要研究PTEN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30 h后鸡胚整体的免疫组织化学(N-cadherin)结果显示,PTEN-WT组和PTEN-G129E组鸡胚心管出现了反向环化、多囊化等畸形,GFP组和PTEN-C124S组心管发育受到的影响较小;转染后离体培养得到的心肌组织的跳动频率与GFP组下降的速度加快,且维持时间缩短,GFP组与PTEN-W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EN-WT组与PTEN-C124S组、PTEN-G129E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TEN蛋白酯酶可能参与早期胚胎心肌干细胞之间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调节细胞迁移、分化发育,并加速了心肌组织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原肠胚 心肌干细胞 N-CADHERIN 心肌分化
下载PDF
改良鸡胚尿囊膜肿瘤实验动物模型及其生物学行为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继伟 张勇 +5 位作者 张逸铠 李海莹 马征来 王超 夏潮涌 钟雪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30-33,I0002,共5页
目的利用鸡胚尿囊膜建立人移植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行为和组织学形态已有报道。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通过改良的方法,获得简单,快捷,可重复的动物模型。方法将人胶质瘤SWO-38细胞滴加到鸡胚尿囊膜上,观察影... 目的利用鸡胚尿囊膜建立人移植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行为和组织学形态已有报道。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通过改良的方法,获得简单,快捷,可重复的动物模型。方法将人胶质瘤SWO-38细胞滴加到鸡胚尿囊膜上,观察影响鸡胚的存活和成瘤的可能因素、移植瘤的生长特性和形态学特征。结果利用改良的方法成功建立胶质瘤鸡胚尿囊膜的模型;肿瘤组织能够诱导血管生成,镜下形态符合恶性胶质瘤的形态学特征。结论该模型简单,快捷,易于建立。便于观察肿瘤组织的生物学行为,可用于抗肿瘤的药物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鸡胚尿囊膜 移植瘤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孕期咖啡因暴露影响神经嵴细胞表达致先天性心脏病的机制
5
作者 任亚丽 范双莉 +2 位作者 常青 杨雪松 马征来 《解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241-243,F0003,共4页
目的胚胎早期心脏发生的过程中过量咖啡因暴露,由于第二生心神经嵴细胞(CNCC)受到影响而导致心脏发育畸形。方法利用鸡胚为实验模型,在鸡胚心管发生发育的关键时期-HH9,按照正常组(PBS)、0.5μmol/egg组、1.0μmol/egg组、1.5μmol/egg... 目的胚胎早期心脏发生的过程中过量咖啡因暴露,由于第二生心神经嵴细胞(CNCC)受到影响而导致心脏发育畸形。方法利用鸡胚为实验模型,在鸡胚心管发生发育的关键时期-HH9,按照正常组(PBS)、0.5μmol/egg组、1.0μmol/egg组、1.5μmol/egg组,连续3 d给予咖啡因暴露,至胚胎发育到12 d时获取胚胎用95%酒精固定2 d,对胚胎的心脏流出道(out flow tract,OFT)发育状态进行观察记录;,咖啡因暴露3 d后获取胚胎对CNCC进行检测,更深入研究其对心脏流出道发育机制的影响。结果胚胎早期心脏形成过程中,过量咖啡因暴露影响了CNCC的增殖、迁移,从而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发育,1.0μmol/egg组、1.5μmol/egg组分别出现心脏OFT的主动脉、肺动脉等发育畸形,并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孕期大量咖啡因暴露通过影响第二生心区的CNCC的增殖和迁移路径导致心脏发育畸形,初步探究咖啡因暴露对胚胎早期心脏的发生发育影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暴露 心脏神经嵴细胞 先天性心脏病 鸡胚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模式初探
6
作者 程欣 王广 +1 位作者 马征来 杨雪松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7期532-535,共4页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计划实施6年来已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阐述了指导教师对实验计划顺利实施的有效管理方法,即将项目分割为若干技术环节,并固化为流程,建立高效、科学...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计划实施6年来已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阐述了指导教师对实验计划顺利实施的有效管理方法,即将项目分割为若干技术环节,并固化为流程,建立高效、科学、注重细节的项目管理模式,介绍了从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收获和体会,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创新性实验计划 教学管理
下载PDF
PTEN基因对早期胚胎神经嵴细胞迁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兆龙 李艳 +5 位作者 王广 王晓钰 张笑坛 文皓旻 马征来 杨雪松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PTEN基因在早期神经嵴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首先胚胎整体的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鸡胚胎内源性的PTEN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其次,利用鸡胚胎体内半侧神经管转染的方法,使神经管一侧PTEN基因过表达,对侧神经管为... 目的初步探讨PTEN基因在早期神经嵴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首先胚胎整体的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鸡胚胎内源性的PTEN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其次,利用鸡胚胎体内半侧神经管转染的方法,使神经管一侧PTEN基因过表达,对侧神经管为正常对照侧;最后,通过Pax7的整体胚胎免疫荧光表达观察PTEN基因对其标记的部分神经嵴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内源性PTEN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显示,其在早期胚胎HH4期的神经板即开始明显的表达;通过半侧过表达PTEN基因后观察到过表达PTEN基因侧的头部神经嵴细胞迁移与对照侧相比明显受到抑制,但对躯干部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 PTEN基因可能抑制早期胚胎头部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Pax7 神经嵴细胞 细胞迁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殷勇 张艳丽 +3 位作者 丁勇 曹琦 马征来 马春玲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3736-13744,共9页
目的:构建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研究人脐带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的有效性,并探讨外泌体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中BALB/c小鼠随机分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s-exos)治疗组、激素治疗对照组、哮喘... 目的:构建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研究人脐带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的有效性,并探讨外泌体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中BALB/c小鼠随机分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s-exos)治疗组、激素治疗对照组、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① 模型构建方法:在第1天和第14天给予15只小鼠腹腔内注射0.2 ml含有卵清蛋白(OVA)和AL(OH)3的混合液构建小鼠模型;② 治疗方法:在第21到27天,OVA组每天将致敏小鼠放入有机玻璃箱内给予5% OVA雾化30 min;正常对照组(CON)采用PBS雾化吸入30 min;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30 min,每只鼠平均吸入0.02 mg;hUCMSCs-exos治疗组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浓度为0.7 mg/ml的外泌体每天雾化治疗30 min。③ 标本采取和检测方法:造模和治疗结束后,采用眼周静脉丛采血法采静脉血;取肺组织和肺灌洗液。利用ELISA方法检测静脉血中的IgE及IL-4的浓度;肺组织切片做HE染色;肺灌洗液进行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hUCMSCs-exos干预治疗组的小鼠与模型对照组的小鼠相比炎症明显改善,可明显降低IL-4 (p < 0.05)和IgE (p < 0.01)的水平,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指标也明显降低(p < 0.01),小鼠的肺组织炎症也有明显的改善;布地奈德治疗组的干预效果与hUCMSCs-exos治疗组的效果相似,但是从小鼠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组间比较,可见hUCMSCs-exos治疗组的降低更加明显(p < 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过敏性哮喘 小鼠模型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对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9
作者 李玉朋 马征来 +3 位作者 陈娟 马春玲 石建华 于壮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9913-9922,共10页
目的:初步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EXO)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A549细胞为研究模型构建荷瘤... 目的:初步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EXO)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A549细胞为研究模型构建荷瘤鼠,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hUCMSC-EXO治疗,并分别分为模型对照组、外泌体低剂量组、外泌体中剂量组、外泌体高剂量组和化疗组。分别从组织水平以肿瘤组织块的大小、组织形态、CD9的表达评价和细胞水平以细胞形态、增殖、分化进行评价,综合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EXO)对NSCLC影响。结果:荷瘤鼠第8周用脊椎脱臼法处死,去掉皮肤剥离取出肿瘤组织测量其大小,统计分析各实验组的差异,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外泌体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本研究证实: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对hUCMSC-EXO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浓度的hUCMSC-EXO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和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外泌体
下载PDF
鸡胚发育过程中角膜神经的分布和变化
10
作者 薛芸霞 马征来 +1 位作者 李志杰 杨雪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9-803,共5页
背景了解动物或人的角膜神经分布和发育过程对于角膜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动物角膜神经发育和特异性定位的研究结果已有发表,但是有关胚胎发育阶段角膜神经纤维的分布规律和角膜神经纤维的定量研究结果尚少见。... 背景了解动物或人的角膜神经分布和发育过程对于角膜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动物角膜神经发育和特异性定位的研究结果已有发表,但是有关胚胎发育阶段角膜神经纤维的分布规律和角膜神经纤维的定量研究结果尚少见。目的了解鸡胚发育过程中角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并定量评价随着鸡胚龄增长其角膜神经纤维长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胚胎期6~20d(E6-E20)的鸡胚作为角膜胚胎发育模型,获取相应胚期的带有角膜缘的完整鸡角膜,使用β-tubulinⅢ抗体进行角膜免疫荧光染色,以标记角膜神经,将角膜上皮面朝上做角膜上皮的放射状切开,制备全角膜铺片,用含DAPI抗荧光淬灭缓冲甘油封片。利用正置荧光显微镜拍摄获取整个角膜的神经纤维图像,使用PhotoshopCS4测量不同胚龄的鸡胚角膜表面积和神经纤维束数量,采用Imaris x647.4.2软件测量不同胚龄的鸡胚角膜神经纤维总长度和密度。结果全角膜铺片显示,鸡胚E6~E8可见神经束从颞侧巩膜进入角膜缘,E9~E10时神经纤维在角膜缘呈环状分布,E11~E15时延伸进入角膜中央,E16~E20时角膜形成神经纤维丛。E6~E20期间,鸡胚角膜表面积、角膜神经纤维长度、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均随着胚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007、227.051、67.748,均P〈0.01),鸡胚角膜表面积与角膜神经纤维长度间呈强正相关(r=0.863,P〈0.01)。鸡胚角膜神经纤维束从E13开始出现,为(59.00±1.14)/mm^2,此后缓慢增加,至E18达到高峰,数量为(576.75±29.16)/mm^2,至E20时角膜神经纤维束数量减少,为(299.67±25.46)/mm^2,不同胚龄期鸡胚角膜神经纤维束数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59,P=0.000)。结论鸡胚角膜神经发育从E9开始,随着发育鸡胚角膜表面积、角膜神经纤维总长度及密度均快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神经分布 神经纤维/发生学 发育 眼神经/生理 鸡胚
下载PDF
硫酸镁对成骨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卢永收 陈娟 马征来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254-256,F0002,共4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MgSO_(4)作为预防早产的首选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发现18例异常病例,提示长期使用Mg-SO_(4)可能与胎儿和新生儿长骨脱钙和骨折相关。2019年4月,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发布了第376号临床...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MgSO_(4)作为预防早产的首选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发现18例异常病例,提示长期使用Mg-SO_(4)可能与胎儿和新生儿长骨脱钙和骨折相关。2019年4月,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发布了第376号临床实践指南,指出不推荐使用MgSO_(4)抑制宫缩[1]。但长期使用MgSO_(4)仍是临床普遍应用的保胎方案[2],且FDA的建议主要基于个案报告和个别卫生机构的报告[3]。因此,更新证据势在必行,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估MgSO_(4)对成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来源的PBMC诱导分化为iPSCs结合NGF/Coll-H复合支架修复兔喉返神经损伤
12
作者 潘永勤 马征来 李进义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利用对自体外周血来源的PBMC进行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探讨在此基础上与NGF/Coll-H复合支架相结合修复兔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喉返神经单纯端-端吻合组、神经端端吻合-Coll-H支架治疗组、... 目的利用对自体外周血来源的PBMC进行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探讨在此基础上与NGF/Coll-H复合支架相结合修复兔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喉返神经单纯端-端吻合组、神经端端吻合-Coll-H支架治疗组、端端吻合-Coll-H-NGF治疗组、端端吻合-Coll-H-NGF-iPSCs治疗组以及假手术组。对比分析复合支架植入到喉返神经损伤部位的修复效果。结果多项指标表明iPSCs/NGF/Coll-H复合支架的修复效果要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自体外周血来源的PBMC诱导的iPSCs与NGF/Coll-H复合支架相结合更有利于治疗喉返神经手术带来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损伤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s/NGF/Coll-H支架 PBMC
下载PDF
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来源iPSCs系的建立
13
作者 郭飞翔 付欣 +4 位作者 陈嘉欣 马征来 张文 安庚 范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2期1691-1695,共5页
目的利用梗阻性无精子症(OA)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的睾丸组织建立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系,比较两者建系过程有无差别。方法分别取3例OA患者和特发性NOA患者5~6 mm^3的睾丸组织,组织块培养方法进行原代培养,传至3~4代转染仙... 目的利用梗阻性无精子症(OA)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的睾丸组织建立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系,比较两者建系过程有无差别。方法分别取3例OA患者和特发性NOA患者5~6 mm^3的睾丸组织,组织块培养方法进行原代培养,传至3~4代转染仙台病毒,待细胞增殖满后转移至饲养层细胞上继续培养,第21~22天挑取克隆,建立iPSCs系并进行多能性和分化能力的鉴定。结果两株iPSCs系均成功建立,建系过程无明显差异,碱性磷酸酶(AP)染色均为阳性;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蛋白2(SOX2)、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4(SSEA-4)、肿瘤排斥抗原-1-60(TRA-1-60)的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小鼠体内的畸胎瘤实验也表明获得的两株iPSCs系具有向3个胚层分化的潜能。结论利用仙台病毒非基因整合方法,OA患者和特发性NOA患者的睾丸组织均能建立iPSCs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无精子症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仙台病毒
下载PDF
人滋养层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4
作者 陈娟 马征来 +4 位作者 卢永收 潘文霞 武传叶 孙美英 李超 《精准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539-544,共6页
目的建立可在体外培养的人滋养层干细胞系(hTSCs),为研究胎盘的发育机制提供新的模型。方法取临沂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患者捐赠的发育正常的5~6 d囊胚,利用延时培养技术分离获取hTSCs,进行细胞核型分析,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实时荧光定... 目的建立可在体外培养的人滋养层干细胞系(hTSCs),为研究胎盘的发育机制提供新的模型。方法取临沂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患者捐赠的发育正常的5~6 d囊胚,利用延时培养技术分离获取hTSCs,进行细胞核型分析,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hTSCs标记物的表达,并对hTSCs的侵袭能力、分化能力以及内分泌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4株hTSCs,其均具有正常细胞核型。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显示,第8代hTSCs中转录因子活化蛋白2C(TFAP2C)、细胞角蛋白7(CK7)、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稳定表达;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第8、16代hTSCs中CK7、GATA3、TFAP2C、TEAD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化组第2、4、6天穿过trasnswell微孔的细胞数量均多于未分化组(F=53.31~234.55,P<0.05);第4、6天分化组穿过trasnswell微孔的细胞表达GCM1的比例均高于未分化组(F=50.25,131.13,P<0.05);分化组中CK7、SDC-1、β-hCG和ITGA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未分化组(t=-6.78~-2.51,P<0.05);分化组第2、4、6天培养基中雌二醇、孕酮浓度均高于未分化组(F=25.06~225.62,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获取的hTSCs具有正常核型,均表达hTSCs特异标记物,其侵袭能力、分化能力及分泌功能等与人类早期胎盘滋养层细胞相似。这将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滋养层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提供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 胎儿干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分离 生物标记 核型分析 细胞分化
下载PDF
鸡胚原肠胚期原条细胞命运决定于其所处的局部微环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钰 李艳 +3 位作者 马征来 王丽京 耿建国 杨雪松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861-866,共6页
在果蝇、斑马鱼、鸡等三胚层动物胚胎早期发育的原肠胚期,原条两侧的上胚层细胞进入原条经历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迁移进入囊胚腔,形成松散的中胚层细胞,位于原条不同部位的细胞其迁移路线和分化命运不同,如前部原条细胞贡献于体节和... 在果蝇、斑马鱼、鸡等三胚层动物胚胎早期发育的原肠胚期,原条两侧的上胚层细胞进入原条经历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迁移进入囊胚腔,形成松散的中胚层细胞,位于原条不同部位的细胞其迁移路线和分化命运不同,如前部原条细胞贡献于体节和心脏等,而后部原条细胞则迁移至胚外形成血岛。为了研究细胞的迁移途径及分化命运是否会随着细胞所处不同部位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利用传统的移植技术,将宿主鸡胚原条前部的一部分细胞用GFP阳性的相同时期鸡胚原条组织替换,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荧光体视显微镜追踪GFP阳性细胞的迁移途径。结果发现,从供体原条后部移植到宿主原条前部的细胞遵循原条前部细胞迁移的路线,反之亦然;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移植后的GFP阳性细胞分化为所处部位的细胞类型。上述结果表明:鸡胚原肠胚期原条细胞迁移和分化的命运决定于细胞所处的微环境或者说局部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肠胚期 细胞迁移 局部微环境 原条 移植
原文传递
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Tetrandrine in Intravenously Exposed Female BALB/c Mice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建萍 李水秀 +3 位作者 马征来 高爱莉 宋延君 张宏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25-931,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tetrandrine(TET) in female BALB/c mice. Methods: The median lethal dose(LD_(50)) of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TET was calculated...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tetrandrine(TET) in female BALB/c mice. Methods: The median lethal dose(LD_(50)) of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TET was calculated in mice using Dixon's up-and-down method. In the acute toxicity study, mice were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with TET at a single dose of 20, 100, 180, 260 and 340 mg/kg, respectively and were evaluated at 14 days after administration. In the sub-acute toxicity study, mice were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various doses of TET(30, 90 and 150 mg/kg) each day for 14 consecutive days. Clinical symptoms, mortality, body weight, serum biochemistry, organ weight and histopathology were examin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as well as after a 1-week recovery period. Result: LD_(50) was found to be 444.67±35.76 mg/kg. In the acute toxicity study,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dy weight, blood biochemistry, or organ histology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when mice were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with single dose at 20, 100, 180, 260 and 340 mg/kg of TET(P>0.05). In the sub-acute toxicity study,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ody weight, biochemistry and organ histology were observed with up to 90 mg/kg of TE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however, in the 150 mg/kg administered group, TET induced transient toxicity to liver, lungs and kidneys, but withdrawal of TET can lead to reversal of the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Conclusions: The overall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ET is relatively non-toxic from a single dose of 20, 100, 180, 260 or 340 mg/kg, and that up to 90 mg/kg daily for 14 consecutive days can be considered a safe application d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NDRINE BALB/c 老鼠 尖锐并且亚 chronic 毒性 中国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