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组上段烃源岩分布预测及油气勘探意义
1
作者 徐兆辉 胡素云 +6 位作者 曾洪流 马德波 罗平 胡再元 石书缘 陈秀艳 陶小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358,共16页
通常认为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以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泥质岩为主、中下奥陶统泥质岩为辅,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上段(肖上段)以白云岩储层为主。塔中和塔北地区均钻遇了肖上段泥灰岩,最近钻探的京能柯探1和轮探3井肖上段泥灰岩样... 通常认为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以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泥质岩为主、中下奥陶统泥质岩为辅,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上段(肖上段)以白云岩储层为主。塔中和塔北地区均钻遇了肖上段泥灰岩,最近钻探的京能柯探1和轮探3井肖上段泥灰岩样品TOC含量多数>0.3%,少量>2%。盆地内不同地区五口井肖上段发育泥灰(云)岩烃源岩,与苏盖特布拉克露头肖上段暗色泥灰岩地化指标(TOC含量是0.41%、R o是1.14%)一致,表明肖上段泥灰岩具备生烃能力。本文基于露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利用地震沉积学理论技术、属性与正演相结合,建立了肖上段台内多期叠置“礁滩源”沉积模式。发现烃源岩分布在礁前至坡脚变缓处,连片分布广、叠合厚度大,是规模有效烃源岩,可为邻近储层供烃。经测算,古城三维区肖上段泥灰岩烃源岩总生烃量超亿吨。研究认识拓展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类型、层系和分布范围,提升了寒武系盐下油气资源潜力,坚定了勘探重点从台缘带向台内战略转移的信心,为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乃至全盆地油气勘探带来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肖尔布拉克组上段 泥灰岩 烃源岩 地震沉积学 油气勘探意义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构造变形迁移与三大地质事件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杜德道 李洪辉 +7 位作者 闫磊 周东延 曹颖辉 杨敏 王珊 董洪奎 马德波 徐兆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9-397,共19页
塔里木盆地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多期断裂系统和隆凹构造,在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均发生了横向迁移。通过大量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断裂分析,结合地层残余厚度及分布状况,参考重点层系构造图,经研究发现,不同地质时期的断裂系统具有按... 塔里木盆地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多期断裂系统和隆凹构造,在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均发生了横向迁移。通过大量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断裂分析,结合地层残余厚度及分布状况,参考重点层系构造图,经研究发现,不同地质时期的断裂系统具有按照先后顺序有规律的横向迁移特征。同时,不同时期塔里木盆地隆凹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塔里木盆地独有的早期深埋、中期二叠纪火山活动及晚期快速沉降三大地质事件的发生,地层沉积沉降和构造隆升的不均衡性,使得烃源岩在平面上的演化程度呈现不均一性。按现今构造单元可分为古隆起生烃终止区、古隆起阶段生烃区、凹陷生烃衰竭区、凹陷阶段生烃区和凹陷周期持续生烃区等5类烃源岩演化区。现今台盆区仅有阿满过渡带、塔北隆起中段、草湖次凹、麦盖提斜坡及塔西南山前等5个地区发育有效烃源岩,持续生烃或阶段生烃,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晚期成藏提供了不竭的烃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迹 隆凹格局 早期深埋 生烃终止 火山活动 晚期快速沉降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蒸发岩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
3
作者 王珊 曹颖辉 +7 位作者 闫磊 杜德道 马德波 张翔 陈志勇 周慧 杨敏 白莹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905,共17页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蒸发岩是寒武系盐下地层勘探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研究其分布特征、发育模式对该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岩心薄片特征和钻井资料等,识别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蒸发岩的岩石类型,刻...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蒸发岩是寒武系盐下地层勘探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研究其分布特征、发育模式对该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岩心薄片特征和钻井资料等,识别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蒸发岩的岩石类型,刻画了蒸发岩的平面分布和沉积相展布,并建立了蒸发岩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蒸发岩以盐岩类和膏岩类为主,表现为下寒武统蒸发岩厚度小,仅在盆地西部局限分布,无聚盐中心,而中寒武统蒸发岩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均增大,以巴楚隆起为聚盐中心,呈厚层状在巴楚—塔中—塔北一带大面积分布。(2)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蒸发岩为缓坡背景下的潮上“萨布哈”和“滩后浅水蒸发潟湖”成因,吾松格尔组蒸发岩为局限台地背景下的潮上“萨布哈”成因;中寒武统沙依里克组和阿瓦塔格组蒸发岩为蒸发台地背景下周期性封闭盆地“干化蒸发”成因,分布具有由内至外盐岩—膏岩—白云岩—泥岩的“牛眼式”沉积特征。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对塔里木盆地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的认识,不仅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优质盖层预测以及有效储盖组合的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也为寒武系盐下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 蒸发岩 沉积环境 发育模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走滑断层分段特征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以塔北地区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走滑断层为例 被引量:34
4
作者 马德波 邬光辉 +5 位作者 朱永峰 陶小晚 陈利新 李鹏飞 袁苗 孟广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5-23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走滑断层是发育在克拉通内部稳定区的小滑移距走滑断层,对于深部储层形成与油气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哈拉哈塘油田4 140km2三维地震资料,在高精度相干切片提取与地震精细解释基础上,对研究区奥陶系走滑断层进...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走滑断层是发育在克拉通内部稳定区的小滑移距走滑断层,对于深部储层形成与油气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哈拉哈塘油田4 140km2三维地震资料,在高精度相干切片提取与地震精细解释基础上,对研究区奥陶系走滑断层进行了分段研究并讨论了分段性对于储层发育与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走滑断层整体格局为由北东、北西向断层组成的纯剪机制下形成的共轭走滑断层,单条走滑断层的构造特征符合Riedel剪切模型,主干断层周围主要发育R剪切分支断层。(2)根据走滑断层不同部位构造样式、应力状态的差异,建立了小滑移距走滑断层分段发育模式。走滑断层端部为应力发散区,多表现为马尾状构造,可分为伸展型和挤压型马尾状构造。走滑断层内部由线性段、斜列叠覆段、分支断层段、辫状构造段组合而成。线性段呈线性延伸,剖面上为孤立的高陡直立断层。斜列叠覆段分为拉张型叠覆段和挤压型叠覆段,其类型受控于次级断层旋向与阶步的关系。分支断层段多为斜交压扭样式,羽状断层发育较少。辫状构造段内部断垒与断堑交错发育,划分为张扭段、压扭段。(3)不同段具有不同的储层发育特征。马尾状构造段、斜列叠覆段、辫状构造段储层最为发育,分支断层段储层较为发育,线性段储层相对不发育。(4)综合储层发育位置、油源断裂与分支断层配置关系、局部构造高3方面因素,建立了6类与走滑断层相关的油气富集模式。R剪切分支断层与主干断层夹持部位、压扭段内部、马尾状分支断层高部位是北部潜山-顺层岩溶区最为发育的3种油藏富集模式;压扭段内部、张扭段是南部断控岩溶区油气更富集的部位。论文成果认识对于完善克拉通盆地稳定区小滑移距走滑断层分段发育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受控于走滑断层的岩溶缝洞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走滑断层 构造样式 分段特征 油气富集模式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三维地震资料断层解释损失函数对比
5
作者 张苗苗 吴帮玉 +1 位作者 马德波 王治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9-1312,共14页
断层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环节之一。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断层解释的效率和精度。神经网络通过随机梯度下降优化训练,以损失函数衡量模型的误差,迭代更新网络模型参数,其中损失函数的选取对断层... 断层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环节之一。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断层解释的效率和精度。神经网络通过随机梯度下降优化训练,以损失函数衡量模型的误差,迭代更新网络模型参数,其中损失函数的选取对断层解释结果至关重要。为此,在三维地震资料的断层解释中,以3D U-Net为网络结构,以Adam作为优化器,通过三维合成样本训练网络,对比、分析平衡交叉熵(BCE)、骰子(Dice)、焦点(Focal)、余弦(Cosine)、Log-Cosh Dice、Tversky、Focal-Tversky、Wasserstein、BCE-Dice和BCE-Cosine等共10种损失函数的断层解释效果;对训练数据进行归一化和数据增强,减小合成数据与实际数据分布之间的差异;在相同网络模型、训练参数以及停止准则的条件下,对比各种损失函数训练3D U-Net的收敛速度、计算效率和抗噪性能;利用荷兰近海F3区块实际地震数据分析断层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Tversky和Focal-Tversky损失函数训练的3D U-Net预测断层连续性较好;当交叉或平行断层分布密集时,邻近断层会相互影响,BCE、BCE-Dice和BCE-Cosine损失函数训练的3D U-Net预测断层完整、清晰,细节丰富。该成果可为地震资料断层解释中如何选取合适的损失函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解释 损失函数 3D U-Net 数据增强
下载PDF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剪切断裂系统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德波 何登发 +4 位作者 陶小晚 郑多明 邢翔 夏伟杰 邱振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0-483,共14页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发育多组北东、北西向主干断裂组成的剪切断裂系统,本文在剪切断裂地球物理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内剪切断裂系统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研究区内剪切断裂发育9种典型构造样式。平面上,整体为共轭剪切...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发育多组北东、北西向主干断裂组成的剪切断裂系统,本文在剪切断裂地球物理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内剪切断裂系统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研究区内剪切断裂发育9种典型构造样式。平面上,整体为共轭剪切断裂,分支断裂延伸较短,与主干断裂呈小角度相交;单条剪切断裂带具有一定的分段性,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构造样式和平面组合。纵向上,哈拉哈塘地区剪切断裂系统具有分层变形的特征,可以划分为下、中、上3个构造层。下构造层为寒武系一奥陶系,为纯剪作用下形成的共轭剪切断裂系统;中构造层为志留系一二叠系,为受下构造层控制的张剪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上构造层为三叠系及其以上地层,为受中下构造层控制的张剪作用下形成的雁列式分布的正断层。这种分层变形特征主要受控于区域古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哈拉哈塘地区剪切断裂系统的构造特征决定了该区油气分布具有“多层系含油、沿断裂富集”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 剪切断裂 构造特征 油气分布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德波 陈利新 +3 位作者 陶小晚 袁敬一 周春蕾 李婷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104,共18页
哈拉哈塘地区是近年塔里木盆地油气增储上产最重要的地区,开展该区构造演化研究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哈拉哈塘地区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通过不整合面分析和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对研究区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 哈拉哈塘地区是近年塔里木盆地油气增储上产最重要的地区,开展该区构造演化研究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哈拉哈塘地区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通过不整合面分析和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对研究区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地震层拉平恢复了关键目的层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顶面在不同时期的古构造形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构造演化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哈拉哈塘地区经历6个构造演化阶段:早加里东期稳定碳酸盐岩台地阶段、中-晚加里东期南倾斜坡、早海西期西倾斜坡、晚海西-印支期被动凹陷期、燕山-早喜山期稳定沉降期、晚喜山期-现今构造反转定型期。哈拉哈塘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顶面从中加里东期开始,长期保持北高南低的斜坡形态,整体构造格局变化不大,只是构造轴线方向、构造高点稍有变化。晚喜山期以来,研究区发生构造反转,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顶面成为西倾鼻状构造。哈拉哈塘地区构造演化控制了奥陶系岩溶储层的发育与油气的富集。中-晚加里东期古构造控制了奥陶系岩溶储层的发育,晚海西期古构造高部位与现今构造高部位叠合区控制了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构造演化 岩溶储层 油气富集 哈拉哈塘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德波 贾进华 +3 位作者 申银民 陈秀艳 王月然 陈延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 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术明确东河砂岩的地震反射特征;3通过对地震正演记录进行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构建薄层检测因子、峰值振幅频率比,进行尖灭线分布的地震预测;4寻找研究区内东河砂岩与下伏地层夹角、地震预测尖灭线与实际地层尖灭线误差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进行尖灭线定量外推,最终得到实际的东河砂岩尖灭线。该技术在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超覆尖灭线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尖灭线 古地貌恢复 地震正演 地震属性 频谱分解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区延长组浊积砂体的地震识别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德波 李明 +4 位作者 张佳佳 崔文娟 高建荣 刘昊伟 吴东旭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浊积砂体横向相变快,地震识别困难,严重制约了研究区内浊积岩油气藏的勘探。笔者首先根据研究区浊积砂岩特征、沉积模式建立概念化地质模型,合成地震响应,并用实际地震资料与其进行对比验证,得出地震剖面上三...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浊积砂体横向相变快,地震识别困难,严重制约了研究区内浊积岩油气藏的勘探。笔者首先根据研究区浊积砂岩特征、沉积模式建立概念化地质模型,合成地震响应,并用实际地震资料与其进行对比验证,得出地震剖面上三角洲前积反射的前缘倾没端为寻找浊积砂体的有利部位;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地震、钻/测井资料设计地质模型,并进行地震正演模拟,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研究区浊积砂层组的地震反射特征为丘状反射型和孤立短反射型,为定性解释和预测研究区浊积砂层组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浊积砂岩 地震正演 反射特征
下载PDF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长7段浊积岩分布规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德波 李明 +3 位作者 崔文娟 吴东旭 金银楠 孙甲庆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长7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研究区延长组长6-长7段浊积岩主要发育在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降半旋回的中晚期和上升半旋回的早期,分布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端斜... 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长7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研究区延长组长6-长7段浊积岩主要发育在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降半旋回的中晚期和上升半旋回的早期,分布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端斜坡及平原区古地形低洼处,其展布范围随长期基准面的下降逐渐向湖盆中部迁移,这种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4个因素:盆地及周缘大地构造背景在宏观上控制着浊积岩的发育;区域构造活动为浊积岩的发育提供了一定的触发机制;基准面旋回的变化控制着浊积岩的发育及分布范围;前三角洲地区古地貌决定三角洲前缘浊积体运移方向和沉积位置。陇东地区浊流沉积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是长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陇东 延长组 浊积岩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塔北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缘带分段性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德波 李洪辉 +2 位作者 崔文娟 李婷婷 朱文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8-207,I0008,I0009,共12页
碳酸盐岩台缘带类型对储层形成与油气产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利用塔北地区大量最新的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通过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地层厚度变化刻画台缘带平面展布,基于台缘带地层坡度的计算揭示其不同段台缘类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碳酸盐岩台缘带类型对储层形成与油气产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利用塔北地区大量最新的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通过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地层厚度变化刻画台缘带平面展布,基于台缘带地层坡度的计算揭示其不同段台缘类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台缘带分段性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良里塔格组台缘带具有明显地层加厚的特点,平面上环塔北古隆起呈条带状展布,长约240km、宽约10~20km,面积达2600km^2。②基于台缘带地层坡度的变化,明确了良里塔格组台缘带沿东西方向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分段性。西段为弱镶边型台地边缘,分布在英买力—哈拉哈塘—托普台地区,地震响应为向盆地方向减薄的楔形反射,地层坡度较大,介于1°~3°;东段为宽缓的缓坡型台地边缘,分布在塔河东部—轮古东—于奇地区,在地震剖面上由台地向盆地方向表现为一个波谷同相轴逐渐变细直至消失,地层坡度较小,介于0.2°~1°。③台缘带的分段性造成东、西段储层发育的差异性。西段储层品质好,厚度大,横向变化大;东段储层品质稍差,厚度小,平面分布广。塔北地区良里塔格组台缘带分段性对于优选有利勘探区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地区 良里塔格组 台缘带 分段性 地层坡度
下载PDF
多期活动古隆起复合叠加过程解析——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德波 杨敏 +4 位作者 杜德道 王珊 陈槚俊 何登发 董洪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23-3536,共14页
中国含油气盆地以叠合盆地为主,经历多期次构造运动,造成盆地内部多期古隆起的复合叠加;目前对于多期活动古隆起复合叠加过程的解析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为例,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应用构造解析和古... 中国含油气盆地以叠合盆地为主,经历多期次构造运动,造成盆地内部多期古隆起的复合叠加;目前对于多期活动古隆起复合叠加过程的解析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为例,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应用构造解析和古构造复原的方法,明确轮南古隆起经历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前古隆起、晚奥陶世古隆起形成、晚泥盆-早石炭世叠加改造、晚二叠世-三叠纪古隆起定型、侏罗纪-古近纪古隆起埋藏和新近纪以来构造掀斜6个演化阶段;揭示现今以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体的前中生界隆起是由位于研究区西北侧北东向展布的晚奥陶世古隆起、研究区中部北北东向展布的晚泥盆-早石炭世古隆起和研究区北侧近东西向展布的晚二叠世-三叠纪古隆起三者复合叠加而成;不同时期古隆起成因机制有差异,但都与盆地周缘洋盆闭合、造山作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古隆起 构造演化 复合叠加 构造复原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走滑断层构造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意义 被引量:58
13
作者 马德波 汪泽成 +5 位作者 段书府 高建荣 江青春 姜华 曾富英 鲁卫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5-805,共11页
基于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利用断层构造解析方法,分析研究区走滑断层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意义。结果表明:(1)研究区古生界发育张扭性走滑断层,剖面上发育高陡直立、花状构造、&q... 基于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利用断层构造解析方法,分析研究区走滑断层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意义。结果表明:(1)研究区古生界发育张扭性走滑断层,剖面上发育高陡直立、花状构造、"Y"字形与反"Y"字形3种构造样式。平面上寒武系发育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3组断层,呈线状延伸,整条断层由多条呈斜列状展布的次级断层组成;二叠系以近东西、北西向断层为主,分布在研究区中东部,且具有北多南少的特点。(2)近东西向、北西向断层为右行走滑断层,北东向断层为左行走滑断层。近东西向断层的走滑作用强,最大水平位移量约550 m,北东向断层的走滑作用弱。寒武系断层的活动强度强于二叠系断层。(3)走滑断层经历早加里东期、晚海西期2期活动,为2期地裂背景下先存构造薄弱带受到斜向拉张所致,主干断层具有一定的继承性。(4)走滑断层及周围裂缝提升了寒武系龙王庙组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控制着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岩溶储集层的分布,形成了该区多层系含气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石梯-磨溪地区 寒武系 二叠系 走滑断层 构造特征 天然气成藏
下载PDF
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地质条件、成藏演化及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46
14
作者 李建忠 陶小晚 +8 位作者 白斌 黄士鹏 江青春 赵振宇 陈燕燕 马德波 张立平 李宁熙 宋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67,共16页
通过对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区域构造背景、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及典型地区(古)油气藏解剖,研究海相超深层油气成藏演化过程及富集主控因素。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主要分布在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3大克拉通盆地,界定其埋藏深度大于6000 m,赋... 通过对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区域构造背景、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及典型地区(古)油气藏解剖,研究海相超深层油气成藏演化过程及富集主控因素。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主要分布在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3大克拉通盆地,界定其埋藏深度大于6000 m,赋存层系为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为主的古老海相层系。中国海相超深层烃源岩发育受全球超大陆聚、散旋回为背景的克拉通裂陷及克拉通坳陷控制,在四川盆地发育层系最多、塔里木盆地其次、鄂尔多斯盆发育规模有待进一步证实;储集层以碳酸盐岩为主,储集性能受早期高能滩体、后期叠加溶蚀及断裂作用共同控制;区域盖层包括膏盐岩、泥页岩与致密碳酸盐岩3大类。中国海相超深层普遍经历了两期油藏、古油藏裂解成气(或部分裂解)、裂解气(或高过成熟油气)晚期定型等演化阶段,油气富集受静态和动态地质要素耦合控制,主力生烃中心、高能相带叠加岩溶规模储集层、巨厚膏盐岩或泥页岩盖层、稳定保持圈闭条件是超深层油气富集关键因素。海相超深层具有克拉通内裂陷周缘、克拉通内坳陷周缘和克拉通边缘3个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成藏演化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克拉通内裂陷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形成演化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贾承造 马德波 +5 位作者 袁敬一 魏国齐 杨敏 闫磊 田方磊 姜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91,共11页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内走滑断裂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与油气的富集。由于克拉通内走滑断裂具有位移小、断距小且埋深大的特点,因而对其构造演化与形成机制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为了厘清上述争议,基于大面积高...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内走滑断裂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与油气的富集。由于克拉通内走滑断裂具有位移小、断距小且埋深大的特点,因而对其构造演化与形成机制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为了厘清上述争议,基于大面积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与二维地震资料,在解析该盆地中部克拉通内走滑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内走滑断裂的形成演化过程,并探究走滑断裂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走滑断裂具有纵向分层、平面分区、沿走向分段的特点;②深层压扭走滑断裂运动方向规律简单,NE、NNE向走滑断裂为左旋,NNW向走滑断裂为右旋,浅层张扭断裂运动方向差异较大,走滑断裂的位移量为400~1500 m,属于小滑移距的克拉通内走滑断裂;③走滑断裂形成于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部分断裂重新活化,不同时期断裂分布有差异;④加里东中期走滑断裂的形成受控于基底结构非均一性与原特提斯洋闭合消减带来的挤压作用力,张扭断裂为加里东中期走滑断裂后期活化产生的R剪切分支断裂或张性破裂断裂,其形成受控于不同时期盆地周缘洋盆消减闭合。结论认为,克拉通内走滑断裂的构造特征、形成演化、成因机制与油气息息相关,取得了油气勘探开发的巨大效益;除了塔里木盆地之外,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也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背景,通过对典型盆地的研究,必将丰富和完善中国小陆块、多旋回盆地的克拉通内走滑断裂理论,为发现更多的油气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拉通 走滑断裂 构造特征 形成演化 成因机制 基底非均一性 周缘洋盆闭合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相构成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居峰 郭彦如 +2 位作者 张延玲 刘昊伟 马德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3-808,共6页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地质露头、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了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上三叠统延长组识别出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两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延长组发育7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地质露头、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了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上三叠统延长组识别出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两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延长组发育7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根据短—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叠加样式,SQ1层序至SQ3层序基准面上升旋回地层样式总体上以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主,构成"上升不对称"型旋回结构;SQ3层序基准面下降旋回至SQ6层序地层样式则以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为主,构成"下降不对称"型旋回结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受基准面升降变化控制明显,沉积微相类型以(辫状)河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为主。有利储层发育于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的早中期以及下降半旋回的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层序地层格架 基准面旋回 延长组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东河砂岩沉积相与哈得逊油田的发现 被引量:29
17
作者 申银民 贾进华 +4 位作者 齐英敏 孙雄伟 周波 马德波 高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9-286,共8页
哈得逊油田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整装油田之一,储量规模超过亿吨。在其发现过程中,东河砂岩的沉积相及其相变规律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侵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砂(砾)岩,主体为滨岸海滩相砂体,在全... 哈得逊油田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整装油田之一,储量规模超过亿吨。在其发现过程中,东河砂岩的沉积相及其相变规律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侵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砂(砾)岩,主体为滨岸海滩相砂体,在全盆地范围内是一个明显的穿时沉积体。东河砂岩从古地貌低部位向高部位持续超覆变薄,以陆源碎屑滨岸—浅海相沉积为主。在靠近古海岸线附近,以滨岸海滩相的临滨—前滨夹后滨沉积为主,向盆地方向逐渐过渡为远滨的泥岩和台地碳酸盐岩。砂体发育主要受古地貌、海平面变化、物源等共同控制,沉积厚度在缓坡处减薄,在陡坡处增厚,遇孤岛或隆起减薄或尖灭。在海侵早期,东河砂岩分布在轮南隆起以西,砂体分布广、厚度大,南北向展布;在海侵早中期,砂体沿古海岸线近东西向呈带状展布。在海侵中期至晚期,古高地被分割为多个岛屿,向海方向为碳酸盐岩台地。东河砂岩这种纵横向的沉积相变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育提供了良好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上泥盆统—下石炭统 东河砂岩 沉积相 哈得逊油田
下载PDF
几种岩石骨架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佳佳 李宏兵 +2 位作者 刘怀山 马德波 崔兴福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97-1702,共6页
在地震岩石物理中,Biot-Gassmann理论通常用来研究饱和流体对岩石地震特征的影响以及描述地震响应与岩石物性之间的关系.然而Biot-Gassmann理论并没有阐述多孔岩石的骨架与基质之间的关系,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岩石骨架模型分别从不同... 在地震岩石物理中,Biot-Gassmann理论通常用来研究饱和流体对岩石地震特征的影响以及描述地震响应与岩石物性之间的关系.然而Biot-Gassmann理论并没有阐述多孔岩石的骨架与基质之间的关系,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岩石骨架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岩石骨架与岩石基质之间的关系,如Krief模型、Nur模型(临界孔隙度模型)和Pride模型等都是广泛使用的岩石骨架模型.本文将这些常见的岩石骨架模型应用于Biot-Gassmann理论中,进行理论模型正演、速度预测以及Biot系数计算等,并与实验室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Pride模型比Krief模型和Nur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以及Krief模型和Nur模型不能适用于低压、低孔岩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Gassmann理论 岩石骨架 岩石基质 Krief模型 Nur模型 Pride模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段碳酸盐胶结物沉积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秀艳 王剑 +2 位作者 张立平 马德波 周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9-517,共9页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东河砂岩是我国典型的深埋海相碎屑岩优质储层,储集砂体物性好,但受碳酸盐胶结物影响导致非均质性较强。为了更准确地预测优质储层发育带,通过精细岩心观察、大量薄片鉴定及碳氧同位素和阴极发光资料分析,对哈拉哈塘地...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东河砂岩是我国典型的深埋海相碎屑岩优质储层,储集砂体物性好,但受碳酸盐胶结物影响导致非均质性较强。为了更准确地预测优质储层发育带,通过精细岩心观察、大量薄片鉴定及碳氧同位素和阴极发光资料分析,对哈拉哈塘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段碳酸盐胶结物宏观及微观沉积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前滨及上临滨相带砂岩含油性较好,不含油的含碳酸盐胶结物砂层主要有Ⅰ类生物潜穴型、Ⅱ类层理纹层型、Ⅲ类薄层灰质砂岩型和Ⅳ类钙质砂岩团块型4种岩性组合;碳酸盐胶结物主要类型为方解石,其次为铁方解石,主要填充在溶蚀粒间孔及碎屑颗粒粒内溶孔中。东河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有机酸脱羧成因,常见于Ⅱ、Ⅲ类岩性组合;少量生物成因及沉积暴露成因,主要见于Ⅰ类和Ⅳ类岩性组合。研究区碳酸盐胶结物δ13C较高的关键原因是东侧轮南低凸起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侵蚀溶蚀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 沉积特征 碳氧同位素 东河砂岩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北中部石炭系东河砂岩物源及沉积体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秀艳 罗平 +2 位作者 贾进华 马德波 周波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0,共8页
塔北中部东河塘—哈拉哈塘—哈得逊地区分布的下石炭统巴楚组东河砂岩段是深埋的海相优质碎屑岩储层。对重矿物的聚类分析以及对稳定系数、ZTR指数、砂岩碎屑组分含量和岩屑类型特征的分析表明,研究区东河砂岩有两个主要物源体系,且物... 塔北中部东河塘—哈拉哈塘—哈得逊地区分布的下石炭统巴楚组东河砂岩段是深埋的海相优质碎屑岩储层。对重矿物的聚类分析以及对稳定系数、ZTR指数、砂岩碎屑组分含量和岩屑类型特征的分析表明,研究区东河砂岩有两个主要物源体系,且物源供给方式不同。根据地震反射特征、碎屑组分平面分布形态及粒度反映的水动力条件等,认为位于研究区西北侧的轮台凸起以浪控三角洲的形式向东河塘—哈拉哈塘地区供给沉积物,而哈得逊地区以正常波浪侵蚀填平补齐的形式供给沉积物,推测在这两个地区的中间区域存在物源混合带。岩心观察描述及测井、录井资料分析证实,不同物源供给体系受波浪强烈改造作用,均发育滨岸沉积,东河塘—哈拉哈塘地区主要发育浪控三角洲改造后的前滨海滩砂,哈得逊地区发育正常浪控前滨砂砾质滩,研究区中部地区发育中上临滨,南部地区发育下临滨—浅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石炭统 东河砂岩 砂岩 沉积物源 沉积体系 塔里木盆地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