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市11654例女性HPV分型及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师艺 董潇阳 +4 位作者 买为丽旦·衣明江 马文梅 马志萍 庞雪莲 张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697-1703,共7页
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点及HPV分型定量检测对宫颈病变的预测性能。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并进行HPV检测的11654例女性的HPV检测结果。根据年龄将所有就诊者分为低龄组(... 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点及HPV分型定量检测对宫颈病变的预测性能。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并进行HPV检测的11654例女性的HPV检测结果。根据年龄将所有就诊者分为低龄组(≤29岁)、青龄组(>29~39岁)、中龄组(>39~49岁)、中老龄组(>49~59岁)和老龄组(>59岁)。其中1483例患者同时进行阴道镜活检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测,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将1483例患者分为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将CINⅠ及以上命名为CIN阳性,CINⅡ及以上命名为CINⅡ+,CINⅢ及以上命名为CIN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亚型及病毒载量,比较不同民族、年龄、宫颈疾病女性HPV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主要的HPV亚型病毒载量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主要的HPV亚型预测CINⅡ+的病毒载量阈值。结果在11654例就诊者中,HPV感染率为30.60%,单一亚型感染占77.73%。HPV16、52、58是CIN阳性患者感染的主要型别,分别占38.89%、14.90%、11.11%。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和哈萨克族女性HPV感染率分别为31.89%、24.39%、31.76%和27.88%,4个民族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9,P<0.001)。在11654例就诊者中,老龄组HPV感染率最高(34.04%),中龄组HPV感染率最低(26.41%),不同年龄组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54,P<0.001)。在396例CIN阳性患者中,高危型HPV和单一亚型感染率随CIN级别升高而升高(χ^(2)趋势=9.994、7.233,P<0.01)。CINⅡ+患者HPV16、52、58病毒载量与宫颈炎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PV16、52、58病毒载量预测CINⅡ+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382、3.694、4.114 copy/104个细胞(经lg转化)。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HPV感染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HPV16、52、58是主要的感染型别,并且HPV标准化定量具有作为宫颈高级病变预测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新疆
下载PDF
伴高增殖指数的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马佳佳 李君娜 +4 位作者 庞雪莲 马志萍 柏乾明 周晓燕 崔文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目的滤泡性淋巴瘤的Ki-67增殖指数(PI)通常与组织学分级相关。而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伴高增殖指数(LG-HPI)在诊断工作中时有发现且具有更高的侵袭性。本研究旨在探讨LG-HPI的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FISH检测20例... 目的滤泡性淋巴瘤的Ki-67增殖指数(PI)通常与组织学分级相关。而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伴高增殖指数(LG-HPI)在诊断工作中时有发现且具有更高的侵袭性。本研究旨在探讨LG-HPI的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FISH检测20例LG-HPI患者的Bcl-2、Bcl-6、MYC、IRF4基因断裂、Bcl-2/IgH基因融合及P53基因缺失情况。结果LG-HPI中Bcl-2基因断裂7例,Bcl-6基因断裂2例,Bcl-2/IgH基因融合7例,P53基因缺失3例。MYC和IRF4基因均未发现断裂。P53基因缺失的LG-HPI患者预后差。结论LG-HPI的生物学行为可能与部分分子遗传学表型发生改变有关,P53基因缺失是影响LG-HPI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伴高增殖指数 KI-67 分子遗传学 预后
下载PDF
IL-1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志萍 李锋 张文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615-620,共6页
探讨IL-17细胞因子在乳腺癌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本研究包括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5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3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及142例乳腺腺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 探讨IL-17细胞因子在乳腺癌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本研究包括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5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3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及142例乳腺腺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上述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IL-17的表达。分析IL-17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TNM分期、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IL-17在乳腺癌组和乳腺腺病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47%和8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5,P=0.008>0.05)。(2)IL-1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淋巴结的转移成正相关(rs=0.182,P=0.030<0.05),IL-17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强阳性表达率为67.35%和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P=0.031<0.05)。(3)IL-17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ER、PR、Her-2的表达未见相关性,P>0.05。由此可知,亲炎细胞因子IL-17蛋白高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白细胞介素-17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下载PDF
AMD3100联合利妥昔单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U-DHL-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志萍 曹燕珍 李新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AMD3100、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对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U-DHL-2增殖、凋亡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DHL-2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AMD3100组(加... 目的探讨AMD3100、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对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U-DHL-2增殖、凋亡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DHL-2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AMD3100组(加入1μmol/L AMD3100)、Rituximab组(加入10μg/mLRituximab)、联合用药组(加入1μmol/LAMD3100,孵育1 h后加入10μg/mLRituximab)。采用细胞计数(Cellcountingkit-8,CCK-8)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blot法检测SU-DHL-2细胞株中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质表达情况及外源性AMD3100、Rituximab及联合用药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AMD3100组、Rituximab组均可显著抑制SU-DHL-2细胞株的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具有协同作用,使用后细胞存活率(59.431%)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AMD1300组、Rituximab组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与AMD3100组、Rituximab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穿膜相对细胞数(100.000±0.526、100.000±0.432)高于AMD3100组(85.253±0.530、86.943±0.592)、Rituximab组(79.743±0.531、81.073±0.433)、联合用药组(61.860±0.526、63.477±0.592),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AMD3100组、Rituximab组CXCR4、AKT、p-AKT、MMP-9、MMP-2表达水平降低,联合用药后作用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D3100与Rituximab可能通过调节MMP-9、MMP-2及AKT信号通路,对SU-DHL-2细胞株的增殖、促进、迁移和侵袭起调节作用,并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SU-DHL-2细胞株 RITUXIMAB AMD3100
下载PDF
炎性乳腺癌诊断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志萍 李锋 张文杰 《农垦医学》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的临床研究进展及趋势。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炎性乳腺癌"为关键词,检索1994年至2011年10月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000余条,中... 目的:总结国内外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的临床研究进展及趋势。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炎性乳腺癌"为关键词,检索1994年至2011年10月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000余条,中文文献331条。纳入标准:1)IBC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2)IBC的分子生物学改变;3)IBC的诊断及治疗规范。根据纳入标准,38篇文献符合本综述要求。结果:IBC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强的浸润性乳腺癌。与普通乳腺癌相比,其临床特征为起病快、进展迅速、易局部和远处转移、发病年龄轻、预后差、死亡率较高。此外,皮肤颜色的改变是IBC早期最具特征的表现之一。由于IBC早期临床表现类似急性乳腺炎或皮肤炎症,常被误诊为乳腺炎或皮炎而延误治疗。因此,制定一套最低的IBC临床诊断和治疗规范显得尤为重要。结论:本综述旨在总结国内外炎性乳腺癌诊治在多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以及诊断和治疗,以配合推广国际炎性乳腺癌专家小组2008年12月在美国休斯顿第一届炎性乳腺癌国际会议上达成的诊断和治疗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乳腺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IL-4/Stat6活性与细胞周期调控和癌转移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6
作者 马志萍 袁佳 +5 位作者 张燕 李本辉 徐双兵 刘晓洪 李锋 张文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66-471,共6页
IL-4诱导的Stat6活化水平在细胞之间差异很大,已发现这种差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力相关。本课题旨在探讨Stat6活化水平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以及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试图解释这种相关性与癌细胞行为的关联... IL-4诱导的Stat6活化水平在细胞之间差异很大,已发现这种差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力相关。本课题旨在探讨Stat6活化水平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以及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试图解释这种相关性与癌细胞行为的关联。运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DK4、CDKN2A、CDKN1B、CD-KN1A的方法,以及转移相关基因CD44v6、S100A4、CXCR4、NM23分别在结肠癌细胞系Caco-2(Stat6null表型)、HT-29(Stat6high表型)中的表达水平。显示,结果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4,促转移基因CD44v6、S100A4在Stat6high表型的HT-29细胞表达较高的mRNA;而周期抑制基因CDKN2A、CDKN1B、CDKN1A,以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则在Caco-2(Stat6null表型)细胞表达较高的mRNA,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mR-NA表达水平在两株细胞间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知,携带高活化表型Stat6high的癌细胞(HT-29),其细胞周期抑制基因、转移抑制基因表达降低;而细胞周期正向调节基因、促转移基因表达增高。这种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对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有利,提示Stat6的活化状态在癌症的发展和预后上可能具有标志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结直肠癌 STAT6 细胞周期 侵袭转移
下载PDF
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新霞 古丽那尔.阿布拉江 +4 位作者 马志萍 张巍 周晓燕 盛伟琪 李巧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6-990,995,共6页
目的观察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此罕见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1例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分析EB病毒感染,应用PCR技术检测Ig... 目的观察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此罕见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1例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分析EB病毒感染,应用PCR技术检测IgH、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报道的35例CD20+T细胞淋巴瘤与该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结果本例及文献报道共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另6例性别不详,平均年龄58岁,中位年龄67岁,组织学类型为最常见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22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强表达T细胞标记(CD2、CD3、CD5、CD8)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记(CD10、BCL-6、CXCL13、PD1),弱弥漫表达CD20、CD79a,不表达CD4、PAX5。瘤细胞间散在转化的大B免疫母细胞EBER阳性。PCR法检测TCR基因单克隆重排。患者接受R-CHOP治疗。结合文献:获得随访16例,随访时间2~16个月,其中9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死亡与存活病例患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组织学亚型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变异亚型,临床及病理特征可能会与B细胞淋巴瘤混淆,形态学观察、多种抗体的联合使用及TCR基因重排等分子遗传学研究可避免误诊,部分肿瘤免疫表型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相似,提示二者可能是同一肿瘤的不同阶段或两者存在互相演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CD20阳性 免疫表型 原位杂交 基因重排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原发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7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菊 张楠 +3 位作者 马志萍 李一鑫 张文杰 周宗瑶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1-796,共6页
目的探讨炎性信号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的原发活化状态及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了379例乳腺癌患者以及匹配癌旁... 目的探讨炎性信号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的原发活化状态及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了379例乳腺癌患者以及匹配癌旁245例乳腺腺病中IL-17表达和原发性p-STAT3的活化状态,分析了它们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TNM分期、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法,计数数据使用χ2检验法。结果 1.IL-1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8%,显著高于乳腺腺病中的阳性表达率85.3%(χ2=21.363,P<0.001);具有活性的p-STAT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93.6%,也显著高于乳腺腺病中的阳性率62.0%(χ2=97.702,P<0.001)。2.IL-17和p-STAT3在乳腺癌(包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腺导管原位癌分型)中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χ2=1.245,P=0.535>0.05)。3.IL-17和pSTAT3在乳腺癌中的强阳性率分别与淋巴结的转移成正相关(IL-17:χ2=7.806,P<0.01;p-STAT3:χ2=4.053,P<0.05)。4.在乳腺癌组织中,IL-17表达与p-STAT3活性呈正相关(rs=0.136,P<0.01)。结论原发增高的p-STAT3活性及高表达的炎性细胞因子IL-17可能协同作用,产生炎性微环境,从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乳腺癌 癌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新疆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 V600E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师艺 刘铭 +3 位作者 马志萍 庞雪莲 张巍 崔文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PTC 178例,石蜡包埋组织经QIAGEN试剂盒提取DNA,经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TC中B...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PTC 178例,石蜡包埋组织经QIAGEN试剂盒提取DNA,经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TC中BRAF基因点突变。结果 178例原发性PTC中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142例,突变率为79.8%(142/178)。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被膜外侵犯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率高(P均<0.05),而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与患者性别、多灶性及淋巴结转移灶和肿瘤部位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新疆地区PTC中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作为PTC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BRAF V600E 荧光定量PCR TAQ Man探针
下载PDF
85例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苗娜 楚慧 +4 位作者 王志强 蒲红伟 马志萍 李桂芳 佐力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表型特征,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49例...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表型特征,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6例,平均发病年龄(9.35±1.18)岁。75例患者病变位于小脑(其中59例位于小脑半球,16例位于小脑蚓部),10例分别位于脊髓(5例)、第四脑室(1例)、大脑颞叶(1例)、大脑额叶(1例)、大脑枕叶(1例)、中脑(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共济失调及患侧肢体运动障碍等,部分病人表现为言语不清、记忆力下降及肢体感觉麻木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阳性表达率为64%,β连环蛋白(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为4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率为50%;NF、CD99肿瘤细胞散在或弱阳性表达;Vimentin、CK、Neu-N、EMA肿瘤细胞呈阴性表达;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较高,约为60%。结论髓母细胞瘤儿童多发,预后不良,β-catenin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可能成为髓母细胞瘤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组织病理学特征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明福 余丽 +2 位作者 马志萍 张巍 崔文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K3CA与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K3CA与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标本235例,其中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205例,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27例,灰区淋巴瘤(介于DLBCL和B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3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所有样本PIK3CA和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IK3CA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扩增率为12.3%(29/235),临床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8.6%(12/139)和17.7%(1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PTEN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的缺失率为13.6%(32/23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呈负相关(P=0.046)。未发现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与生存期存在相关性。结论:PIK3CA扩增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疾病晚期相关,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PIK3CA PTEN 临床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本安系统设计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红卫 常新宏 +3 位作者 洪强 安武军 卢宏燕 马志萍 《矿冶》 CAS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某些环境可散发出易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当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到火源就会引起爆炸,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从本安防爆的原理出发,阐述了本安系统自动化仪表专业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如...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某些环境可散发出易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当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到火源就会引起爆炸,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从本安防爆的原理出发,阐述了本安系统自动化仪表专业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如何正确选配现场仪表、如何正确选用本安系统的电缆(线)以及如何考虑配线距离的限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安系统 安全栅 贮能元件 现场仪表 电缆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瑢 韩敬力 +2 位作者 师晓莉 马志萍 李新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1-3,1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PCNS-DLBCL组织30份,采用HE染色及En Vision二步法观察PCNS-DLBCL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单因素分析患者发病年龄、国...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PCNS-DLBCL组织30份,采用HE染色及En Vision二步法观察PCNS-DLBCL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单因素分析患者发病年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体能状态(PS)评分、治疗方式、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PCNS-DLBCL患者的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升高、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形态学以中心母细胞型为主;免疫表型以non-GCB型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IPI评分、PS评分、治疗方式、免疫表型与患者预后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2分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 PCNS-DLBC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长期生存率低,预后较差;IPI评分与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弥漫型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表型 预后
下载PDF
病毒感染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慧丽 马志萍 张文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50-1253,共4页
乳腺癌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1位,其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者认为月经初潮早、绝经晚、肥胖以及不恰当的激素治疗等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相关,但仍有近50%的乳腺癌的病因无法用目前已知的乳腺癌危险因素进行解释。近年来许多研究者... 乳腺癌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1位,其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者认为月经初潮早、绝经晚、肥胖以及不恰当的激素治疗等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相关,但仍有近50%的乳腺癌的病因无法用目前已知的乳腺癌危险因素进行解释。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乳腺癌中检测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BV和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MMTV),提示这些病毒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很多研究者均在乳腺癌中检出上述病毒的存在,由于检出率高、低不等,病毒感染在乳腺癌发病中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仍是颇具争议的科学问题之一,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PV EBV MMTV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及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雯 师艺 +1 位作者 马志萍 张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47-145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汉族乳腺癌患者224例和维吾尔族乳腺癌83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汉族乳腺癌患者224例和维吾尔族乳腺癌83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分子分型,随访全组患者,运用Kaplan-Meier法研究预后。结果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各分子分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82,P=0.061);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维吾尔族患者为64.5个月,汉族患者为70个月,Luminal A型为66个月,Luminal B型为66个月,ErbB2过表达型为64个月,基底样型为70个月,两民族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各分子分型的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分子分型可能是判断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预后 民族
下载PDF
维吾尔族和汉族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雯 马志萍 +1 位作者 古丽那尔.阿布拉江 张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对新疆地区230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维吾尔族、汉族各115例)石蜡组织进行BRCA1基因第2、11(11A和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对新疆地区230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维吾尔族、汉族各115例)石蜡组织进行BRCA1基因第2、11(11A和11B)、20号外显子和BRCA2基因第11号部分外显子,共5对引物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230例乳腺癌患者中,BRCA基因突变率为6.96%(16/230),其中1例BRCA1基因-5 382位点的突变及7例新发突变位点;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中BRCA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7.83%(9/115)和6.09%(7/115);BRCA基因突变组发病年龄均≤50岁;突变组16例患者中绝经前患者(13例)的突变率明显高于绝经后患者(3例)(P<0.05)。结论 BRCA1基因突变可能与新疆地区散发性乳腺癌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2基因 突变 DNA测序
下载PDF
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雪莲 王玻玮 +4 位作者 李巧新 马志萍 师艺 张巍 崔文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原发灶与转移灶中KRAS基因状态的差异及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间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CRC标本189例,其中52例有配对转移灶... 目的观察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原发灶与转移灶中KRAS基因状态的差异及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间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CRC标本189例,其中52例有配对转移灶。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进行KRAS基因12、13密码子已知常见突变位点检测。结果KRAS基因在CRC原发灶病例中汉族、维吾尔族的突变率分别为42.8%(62/145)、43.2%(19/4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T3/T4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突变率较高(P<0.05),但与患者性别、民族、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原发灶所在的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KRAS基因在CRC转移灶中汉族、维吾尔族的突变率分别为33.3%(12/36)、31.3%(5/1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现年龄≥65岁者突变率较高(P<0.05),与所研究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52例转移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32.7%(17/52),而对应的原发灶突变率达50%(26/52),明显高于转移灶(P<0.000 1),转移灶突变类型与原发灶一致。结论 KRAS基因在浸润较深、有淋巴结转移及65岁以上发生转移的CRC中突变率较高,在原发灶的突变率高于配对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率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CRC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提示KRAS基因突变促进CRC的进展,并且在原发灶中更易发生突变,但汉族、维吾尔族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KRAS基因 汉族 维吾尔族 原发灶 转移灶
下载PDF
胶质细胞肿瘤中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丽萍 李俊芝 +3 位作者 马志萍 庞雪莲 师艺 崔文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176-1180,1186,共6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胶质细胞肿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1例手术确诊胶质细胞肿瘤标本,进行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检测,分析1p/19q杂合性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胶质细胞肿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1例手术确诊胶质细胞肿瘤标本,进行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检测,分析1p/19q杂合性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病理组织类型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星形细胞肿瘤染色体1p、19q、l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19.82%、41.44%、11.71%,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染色体1p、19q、l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51.72%、55.17%、51.72%,二者染色体联合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突星形细胞肿瘤染色体1p、19q、l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54.55%、63.6%、36.36%,与前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p、19q和1p/19q杂合性缺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P=0.4913,P=0.58)。星形细胞肿瘤各型之间1p、19q、1p/19q杂合性缺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8,P=0.25,P=0.34)。同时,少突星形细胞肿瘤中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1p、19q、1p/19q杂合性缺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P=0.65,P=0.32);1p/19q杂合性缺失与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患者性别有关(P<0.05),与年龄、级别、肿瘤部位和族别无关(P>0.05)。星形细胞肿瘤和少突星形细胞肿瘤中1p/19q杂合性缺失与年龄、部位、性别、族别无关(P>0.05)。结论 1p/19q联合缺失可作为胶质细胞肿瘤病理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1p/19q杂合性缺失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监管及引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蓉 杨新存 +3 位作者 孙晓辉 马志萍 朱琳 余海芸 《科技广场》 2015年第6期161-167,共7页
本文针对青海大学校园网在大学生上网行为监管中的应用现状和发挥的作用,从网络技术层面分析总结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提出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监管与引导机制,将网络技术更好地应用和服务于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网络技术 上网行为 监管 引导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政策考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志萍 孙建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3期50-51,共2页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下乡当村官,是打破农村人才匮乏局面,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项有力措施。但也应看到,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下乡当村官,是打破农村人才匮乏局面,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项有力措施。但也应看到,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必要在理性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政策 新农村建设 城乡二元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