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平巷纵向裂缝破坏原因与处治
1
作者 马忙利 刘沛林 +1 位作者 谷拴成 王洪臣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22-125,155,共5页
根据地压理论,运用岩石力学方法,分析了黄陵一号煤矿201 工作面顺槽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
关键词 顺槽 煤巷 锚杆支护
下载PDF
黄土增湿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忙利 杨波 《陕西地质》 2012年第1期78-81,共4页
黄土增湿方法有预湿法和掩埋法。预湿法增湿时间较快,增湿程度易于控制,增湿效果较好,但无法批量增湿,需单个分别处理,工作量较大。掩埋法可以批量增湿,但增湿时间过长,增湿均匀性较差。土体含水量越高,增湿试验所需时间越短。
关键词 黄土 增湿 含水量 密度
下载PDF
黄陵一号煤矿主平硐突水原因分析
3
作者 刘沛林 孙亚玲 马忙利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1999年第S1期134-137,共4页
从水文及工程地质。
关键词 突水 监测 物探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模拟与现场实测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忙利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6-228,共3页
以陕西彬长矿区某煤矿40111综放工作面为背景,按照实际的地质条件和回采情况对其回采循环过程中的矿压规律进行了FLAC数值模拟,编制了矿压规律现场监测方案。实际观测结果表明,4011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在83.3~100.8 m之间波动,顶板初... 以陕西彬长矿区某煤矿40111综放工作面为背景,按照实际的地质条件和回采情况对其回采循环过程中的矿压规律进行了FLAC数值模拟,编制了矿压规律现场监测方案。实际观测结果表明,4011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在83.3~100.8 m之间波动,顶板初次来压步距大约为91.2 m,周期来压在40~65.6 m之间波动,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55.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综放工作面 矿压规律 FLAC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原文传递
机械式风门闭锁装置的优化改进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忙利 小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3,共2页
分析了矿井现用机械式风门连锁装置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改进,将风门连锁装置改为风门闭锁装置,介绍了风门闭锁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注意事项及优点。风门闭锁装置彻底杜绝了2道风门同时打开现象,提高了通风系统稳定性,保障... 分析了矿井现用机械式风门连锁装置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改进,将风门连锁装置改为风门闭锁装置,介绍了风门闭锁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注意事项及优点。风门闭锁装置彻底杜绝了2道风门同时打开现象,提高了通风系统稳定性,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式风门 连锁装置 闭锁装置 通风系统 风门
原文传递
浅谈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安全管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忙利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15期209-209,237,共2页
本文以目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为背景,结合彬长矿区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分析了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通过合理生产布局、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建立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长效... 本文以目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为背景,结合彬长矿区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分析了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通过合理生产布局、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建立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和加强煤矿人才培养培训五个方面来提高新形势下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矿井 机电设备管理 瓦斯治理 安全管理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动态均压技术在孤岛采空区防灭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原得胜 马忙利 吕强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3,共3页
围绕孤岛采空区进行开采的工作面,由于其风流在不同阶段的多变性,需要根据压能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防灭火方案。利用动态均压防灭火技术,进行了分阶段防灭火设计,有效地防止了煤炭自燃的发生。
关键词 孤岛采空区 压能差 动态均压 防灭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