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析古代祭祀活动与中国法的起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念珍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6-168,共3页
华夏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祭祀行为可谓源远流长,由祭祀活动产生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法律内容之一。古代祭祀活动不仅对中国法的起源,而且对中国法的精神及原则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祭祀 中国法的起源
下载PDF
浅析中国古代的法治理想与当代的依法治国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念珍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3-24,共2页
“法治”的理论,中国古代最早是由春秋时期法家的先驱者管仲提出的,他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说明法对于人,就像度量衡对于物,是唯一的标准,并最早指出了“君臣上下贵贱皆以法... “法治”的理论,中国古代最早是由春秋时期法家的先驱者管仲提出的,他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说明法对于人,就像度量衡对于物,是唯一的标准,并最早指出了“君臣上下贵贱皆以法”(《管子·七法》)的原则。其后,战国时的商鞅、韩非子等人对“法治”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实践,使得“法治”理论,也即是古代的“依法治国”理论逐步系统化。商鞅就明确提出:“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对任何人都“不为损刑”,“不为亏法”(《商君书·赏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理想 中国古代社会 “依法治国” 民主与法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文化 “法治”思想 法家思想 社会主义法制 法律调整
下载PDF
试析中国古代诉讼中的证据制度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念珍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46-49,共4页
中国古代诉讼中的证据制度 ,是从西周开始逐步建立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自成一体。其证据的种类主要包括口供、证人证言、物证书证、勘验等 ,从这些证据的产生 ,发展及完善中 。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证据制度 口供制度 证人证言制度
下载PDF
从容隐原则析儒家思想的人权色彩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念珍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37-38,46,共3页
在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发展史中存在的容隐原则,过去一直因其包含了浓厚的宗法精神、封建的三纲五常特质而招致批判。然而联系人权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当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原则时,我们不可否认其符合于人性的合理性的一面。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容隐原则 人权理论 诉讼证据
下载PDF
对影响民警警察权与人权意识的相关因素的探讨
5
作者 马念珍 凤跃 陈颐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0-12,27,共4页
民警警察权与人权意识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这一职业群体对警察权与人权的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认识程度、对警察权功能的认识、对人权状况的评价、对于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等,正确意识的形成还深受来自生活环境、职业环境、职业素质... 民警警察权与人权意识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这一职业群体对警察权与人权的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认识程度、对警察权功能的认识、对人权状况的评价、对于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等,正确意识的形成还深受来自生活环境、职业环境、职业素质等多种相关因素的深刻影响,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民警这一职业群体正确的警察权与人权意识培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权 人权 法治意识
下载PDF
公安民警警察权与人权意识调查
6
作者 马念珍 凤跃 陈颐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3-16,共4页
警察权应该在有效、有限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是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理念。警察权与公民权密不可分,警察权的行使离不开公民权,公民权的实现又离不开警察权的保障,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但是,目前对我国人民警察的警察权与人权意识还缺乏比较准... 警察权应该在有效、有限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是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理念。警察权与公民权密不可分,警察权的行使离不开公民权,公民权的实现又离不开警察权的保障,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但是,目前对我国人民警察的警察权与人权意识还缺乏比较准确的定量分析。通过选择某一地区公安民警范围,组织关于警察权与人权意识的问卷调查,一方面尝试通过对一个局部地区的定量分析,为研究公安民警警察权与人权意识提供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也较为准确地评价现行的公安教育以及重人权保护教育的效果,并为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权 人权基础知识 人权意识
下载PDF
论《春秋》决狱与汉代礼法并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念珍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7-69,共3页
《春秋》决狱这一汉代出现的特殊审判方式,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司法审判制度发展史上虽是转瞬即逝的现象,但其在审判活动中立足于儒家伦理精神和原则的法理解释、以及作为儒法结合的标志对中国封建法制的后世发展方向、特点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春秋》 儒家 礼法
下载PDF
论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效率与公平观
8
作者 马念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也越来越凸显其社会影响和重要性。因而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立足于什么样的效率与公平价值观,无疑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也越来越凸显其社会影响和重要性。因而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立足于什么样的效率与公平价值观,无疑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现实和远景发展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效率 公平 价值观
下载PDF
试析《春秋》决狱在中国封建司法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
9
作者 马念珍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30-31,共2页
《春秋》决狱又称为经义决狱,是指在审判活劝中,直接引用儒家的经典,特别是《公羊春秋》中的伦理原则和事例作为判决案件的根据.《春秋》决狱是汉代出现的一种特殊审判方法,是汉武帝采纳了公羊派大师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决狱又称为经义决狱,是指在审判活劝中,直接引用儒家的经典,特别是《公羊春秋》中的伦理原则和事例作为判决案件的根据.《春秋》决狱是汉代出现的一种特殊审判方法,是汉武帝采纳了公羊派大师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被确定为官方的指导思想后的产物.然而纵观中国封建司法实践的历史,如何解释盛极于汉时的《春秋》决狱的现象?《春秋》决狱在极力维护封建伦理的诉讼制度和诉讼原则的发展、完善过程中起过怎样的作用?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正是本文欲分析之所在.据《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载:《春秋》的内容,主要是“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贼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被敞起为,大道之大者也.”就《春秋》的基本精神讲,强调“绝对的忠君”、“原心定罪”以及“亲亲相为隐”、“妇人无专制擅恣之行”、“以功过覆”等等.《春秋》决狱的实质就是用儒家伦理思想和道德原则来指导审判活动.《春秋》决狱兴起于西汉中期,绝非偶然.汉初经历了近70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具有雄才大略的武帝,当然不会仅满足于汉初以来的“无为而治”,为巩固建汉以来政治、经济建设发展的成果,武帝认为还必须在思想领域内实现大一统,而董仲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封建司法 董仲舒 决狱 儒家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诉讼原则 诉讼制度 原心定罪 指导思想
下载PDF
在教改活动中就良好的校风形成的一点感想
10
作者 马念珍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8-18,共1页
现代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总体讲不外乎依赖于硬件扣软件两方面的条件,要面面俱到的话,其内容是极丰富且具体的。在此,本人仅想根据学校现拥有的条件及基础,侧重地探讨一下,如何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完善学校管理及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个学校... 现代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总体讲不外乎依赖于硬件扣软件两方面的条件,要面面俱到的话,其内容是极丰富且具体的。在此,本人仅想根据学校现拥有的条件及基础,侧重地探讨一下,如何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完善学校管理及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透露出该学校的管理及教育的状况,校风是一个学校在管、教、学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校风具体又是由学风、教风、班风等展现出来。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风形成 学员 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管理 教改 学校图书馆 综合素质培养 现代学校 几点思考 硬件设施
下载PDF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封建社会法文化特点之探讨
11
作者 马念珍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40-41,共2页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封建社会法文化,是随着礼法结合的过程逐步完善、自成一体的,从这一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例证里,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法文化独有的特色。
关键词 法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 礼法结合 儒家思想 一体 典型 中国传统 例证 过程
下载PDF
试论政治文明与中国特色的宪政实践
12
作者 马念珍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1-34,共4页
从党的十六大到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对政治文明地位的正式确认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的实现有着特别的意义 ,政治文明与宪政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将极大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 宪政 民主 法治 政治文明
下载PDF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分析及其借鉴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雅荣 马念珍 费建忠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43-47,共5页
英国历经大众化高等教育实践探索,形成了面向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基本模式。2011年纽卡斯尔大学在英国121所大学中,毕业生就业排名位居第五,纽卡斯尔大学教育实践活动融汇英国就业能力开发模式的基本思想,形成体系化的就业能... 英国历经大众化高等教育实践探索,形成了面向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基本模式。2011年纽卡斯尔大学在英国121所大学中,毕业生就业排名位居第五,纽卡斯尔大学教育实践活动融汇英国就业能力开发模式的基本思想,形成体系化的就业能力开发途径。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分析纽卡斯尔大学就业能力开发体系,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 纽卡斯尔大学 就业能力开发 启示
下载PDF
法理学课程教学困境与本科法学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念珍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91-96,共6页
法理学作为法学本科专业基础理论课,在课程设置中,无论从课时量,还是该门课程的开设时间来评估,都表明了法理学作为法学教育主干课程在法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现实情况是,各高校在法学本科生的法理学课程开设规划与教学模式上... 法理学作为法学本科专业基础理论课,在课程设置中,无论从课时量,还是该门课程的开设时间来评估,都表明了法理学作为法学教育主干课程在法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现实情况是,各高校在法学本科生的法理学课程开设规划与教学模式上常常会陷入困境,最后导致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难以真正实现。立足于教学实践,完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与学的困扰状态,是法学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法理学 本科法学人才
下载PDF
从《春秋》决狱析汉代的礼法并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念珍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0年第3期46-48,共3页
《春秋》决狱是汉代时出现的一种特殊审判现象,它是礼法结合早期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代表了礼法结合早期阶段的特点。
关键词 《春秋》 儒家 礼法
下载PDF
浅析汉代的法制指导思想与黄老之学
16
作者 马念珍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44-47,共4页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重要的时期,起自战国时的黄老思想曾一度盛行于这个朝代,并影响西汉初年的政治与法制建设——自高祖到汉武帝之间长达70年之久。本文特结合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特点,对汉初为何会选中黄老思想为统治...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重要的时期,起自战国时的黄老思想曾一度盛行于这个朝代,并影响西汉初年的政治与法制建设——自高祖到汉武帝之间长达70年之久。本文特结合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特点,对汉初为何会选中黄老思想为统治者法制建设指导思想,黄老思想所阐发的核心内容及其在汉代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如何等问题试作分析。 西汉初年,以刘邦为首的统治者之所以能在百家之学中选中黄老思想为其统治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思想 指导思想 罢黜百家 法制建设 文特 楚汉战争 黄老之学 汉高祖刘邦 受命于天 老学
下载PDF
新时期公安院校刑法学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17
作者 余怡 马念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7期134-137,共4页
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公安司法机关等单位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公安司法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法学课程是公安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而刑法学课程是法学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的基础和核... 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公安司法机关等单位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公安司法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法学课程是公安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而刑法学课程是法学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它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公安院校的刑法学教学在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为了更好的达到新时代公安院校教学目标的要求,有必要对刑法学教学进行有效反思与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 教学改革 改革路径
下载PDF
对高校法理学教材改革之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念珍 《当代法学》 2000年第5期6-7,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法理学 教材 法学教育
原文传递
民警警察意识与人权意识研究
19
作者 马念珍 《政法学刊》 2007年第3期73-76,共4页
警察有效地执法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常呈现出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我们强调警察工作能在人权保护上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人又认为,尊重人权在一定程度上有时与执法相对立,甚至简单地认为执法就是对罪犯开展的战争。因而民... 警察有效地执法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常呈现出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我们强调警察工作能在人权保护上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人又认为,尊重人权在一定程度上有时与执法相对立,甚至简单地认为执法就是对罪犯开展的战争。因而民警这一职业群体对警察权、人权以及两者关系的意识状态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民警职业群体的警察意识与人权意识的研究,期望能较为客观地呈现警察权意识教育以及重人权保护教育的现状,并对其的改进和完善进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权 人权 意识
原文传递
试析完善的法制与西部大开发
20
作者 马念珍 《当代法学》 2001年第9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执法队伍 西部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