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危险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马惠霞 张建新 郭念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本文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作一回顾 ,对有关理论概念和有关影响因素作了较系统的阐述和总结 ,并对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青少年 危险行为 研究进展 诱导因素 流行特征 亲子关系 社区环境
下载PDF
情绪的动机维度对趋避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惠霞 宋英杰 +3 位作者 刘瑞凝 朱雅丽 杨琼 郝胤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6-1032,共7页
基于Gable和Harmon-Jones提出的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本研究采用改进的模拟"小人"任务实验范式考察了情绪的动机维度如何影响趋避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的模拟"小人"任务范式能较好地考察情绪对趋避行为的影响;... 基于Gable和Harmon-Jones提出的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本研究采用改进的模拟"小人"任务实验范式考察了情绪的动机维度如何影响趋避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的模拟"小人"任务范式能较好地考察情绪对趋避行为的影响;(2)对情绪图片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加工均出现了"趋利避害的相容效应",较好地解决了动机定向理论和事件编码理论的纷争;(3)和低动机强度积极情绪相比,高动机强度积极情绪对趋近行为的易化程度更高;和低动机强度消极情绪相比,高动机强度消极情绪对回避行为的易化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的动机维度 模拟“小人”任务 趋避行为 反应时
下载PDF
系统心理干预增进初二学生良好学业情绪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马惠霞 郭宏燕 沈德立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782,共5页
采用2(实验班、对照班)×2(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注意即心理安慰剂)×3(学业情绪、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实验设计,对6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的系统心理... 采用2(实验班、对照班)×2(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注意即心理安慰剂)×3(学业情绪、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实验设计,对6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的系统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增加初二学生的正向学业情绪,减少负向学业情绪,并且干预后间隔一个月有延续效应;经过系统心理干预,学生的自我概念也有相应的提升,同时也明显地提高了学业成绩。说明系统心理干预对增进初二学生良好学业情绪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心理干预 初二学生 学业情绪 延续效应
下载PDF
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与调节大学生学业情绪的教育实验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惠霞 林琳 苏世将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对天津某高校大二3个教学班77名被试,采用教育实验法探讨了传统教学法、归因训练干预、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业情绪的激发与调节情况。结果表明:传统教学法无显著影响;归因训练干预后,学生的焦虑、气愤、放松、自豪、厌... 对天津某高校大二3个教学班77名被试,采用教育实验法探讨了传统教学法、归因训练干预、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业情绪的激发与调节情况。结果表明:传统教学法无显著影响;归因训练干预后,学生的焦虑、气愤、放松、自豪、厌烦、失望和兴趣等学业情绪有显著改变;活动教学后,学生的焦虑、羞愧、厌烦、愉快和兴趣等学业情绪有显著改变。实施后两种教学法后,正性情绪得分均有所提高,负性情绪得分均有所下降。两种教学法在激发与调节学业情绪的效果上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大学生 学业情绪 教育实验
下载PDF
大学生的个性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3
5
作者 马惠霞 韩向明 张克让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大学生的个性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马惠霞,韩向明,张克让山西大学山西医学院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约有10—30%的人有心理问题 ̄[1],有调查研究表明生活事件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并... 大学生的个性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马惠霞,韩向明,张克让山西大学山西医学院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约有10—30%的人有心理问题 ̄[1],有调查研究表明生活事件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指出“生活事件对于个体是否构成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个性因素
下载PDF
中师与幼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惠霞 韩向明 张克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5,共1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类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相同的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从而发现规律,为师范教育工作提供较全面、细致的资料。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一所师范学校一、二年级学生381人(男89人,女...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类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相同的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从而发现规律,为师范教育工作提供较全面、细致的资料。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一所师范学校一、二年级学生381人(男89人,女202人),匹配一所同地区、学生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中师 幼师 学生 比较研究
下载PDF
282名高中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马惠霞 王福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7-51,共5页
282名高中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马惠霞,王福兰山西大学教育系一、目的与意义近年来,国内对焦虑问题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了。好多学者研究了大、中学生尤其是高考前学生的焦虑状况 ̄①。此外,还有对测验焦虑的跨文化研究 ̄②以及... 282名高中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马惠霞,王福兰山西大学教育系一、目的与意义近年来,国内对焦虑问题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了。好多学者研究了大、中学生尤其是高考前学生的焦虑状况 ̄①。此外,还有对测验焦虑的跨文化研究 ̄②以及对焦虑测验中的种族差异的研究 ̄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学生 焦虑状况 焦虑水平 恐怖倾向 学习焦虑 孤独倾向 分量表 自责倾向 心理健康 高三学生
下载PDF
中学生学业羞愧:测量、生理唤醒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惠霞 薛杨 刘静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9-539,共11页
测量中学生学业羞愧情绪,探讨诱发学业羞愧时的生理唤醒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调查191名中学生学业羞愧体验和情境基础上,用自编的中学生学业羞愧问卷从292名施测中学生中选取34人作为高分组,30人为低分组,使用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他们... 测量中学生学业羞愧情绪,探讨诱发学业羞愧时的生理唤醒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调查191名中学生学业羞愧体验和情境基础上,用自编的中学生学业羞愧问卷从292名施测中学生中选取34人作为高分组,30人为低分组,使用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他们产生学业羞愧和自豪情绪时的生理变化;又从347名施测中学生中选取问卷得分前后各20%的学生,比较问卷得分高低组的学业成绩,然后又将他们的成绩分段计算了学业羞愧问卷得分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业羞愧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学业羞愧有较明显的生理唤醒;学业成绩较好和最好的学生体验到较多的学业羞愧。未来研究应注意学业羞愧对学生行为、学业成绩等影响的相关因素,发挥羞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羞愧 中学生 测量 生理唤醒 学业成绩
下载PDF
中专生社会支持特点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马惠霞 覃晓燕 韩向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66-267,270,共3页
Objective:To explore social support in the secondary special school students. Methods:954 students studying in special school was measured on the Social Support Assessment Scale.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student... Objective:To explore social support in the secondary special school students. Methods:954 students studying in special school was measured on the Social Support Assessment Scale.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students studying in normal school. Results:For social suppor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special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normal school students. Significant higher levels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upport scores were found in females than in males. There were higher scores on objective support but lower scores on subjective support and the use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second grade students than in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Higher scores on objective support but lower scores on subjective support were found in the students of high income family. Students that never smoke and drink showed higher subjective support scores. Conclusio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f the social support are shown in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专生 社会支持 应激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大学生考试情境下的学业情绪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惠霞 聂胜昀 苏世将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201-207,222,共8页
参加正常期末学业考试的167名大学生对自己在考前、考中、考后的9种学业情绪进行了自评。采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同阶段里学业情绪的变化。结果发现:大学生考试中的主要学业情绪有7种:愉快、自豪、希望、焦虑、... 参加正常期末学业考试的167名大学生对自己在考前、考中、考后的9种学业情绪进行了自评。采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同阶段里学业情绪的变化。结果发现:大学生考试中的主要学业情绪有7种:愉快、自豪、希望、焦虑、羞愧、失望和厌烦,可分别以效价(X轴)和唤醒度(Y轴)来划分。各种情绪在考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为:愉快、自豪、希望在考后高于考前,而考中相对考前略有下降;焦虑和厌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羞愧和失望随考试的进行而升高,失望在考后达到最高。此外,考试成绩低分组学生的各种消极情绪均明显多于其他学生;希望和考前焦虑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习兴趣高的学生成绩优秀,考试时的愉快情绪多,厌烦情绪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考试情境 学业情绪 学业成就
下载PDF
大学生A型行为类型及其学业情绪特点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惠霞 苏世将 聂胜昀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用A型行为类型量表和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对21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大学生中A型行为者(A和A-)约占25%。大学生的学业情绪以正性情绪为主,A型行为者的比例和学业情绪的得分在性别、年级、专业变量上无显著差异。不同... 用A型行为类型量表和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对21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大学生中A型行为者(A和A-)约占25%。大学生的学业情绪以正性情绪为主,A型行为者的比例和学业情绪的得分在性别、年级、专业变量上无显著差异。不同行为类型者学业情绪的特点:B型者(B或B-)的羞愧、气愤、厌烦、焦虑、自豪、希望、愉快情绪均明显低于A型者(A或A-);B型者(B或B-)的羞愧、气愤情绪明显低于极端中间型者;TH得分高者负性情绪多而不能放松;CH得分高的学生既有羞愧和气愤,又有自豪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A型行为 学业情绪
下载PDF
多重成就测验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惠霞 龚耀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编制一个包括多学科、适用于多年级的、团体施测的多重成就测验。方法 :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为效标与 (中学专科教师和我们的 )经验相结合的策略收集条目和编制测验 (分甲、乙套 )。在太原市附近的阳泉市进行了第一次预测 ,调整题本... 目的 :编制一个包括多学科、适用于多年级的、团体施测的多重成就测验。方法 :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为效标与 (中学专科教师和我们的 )经验相结合的策略收集条目和编制测验 (分甲、乙套 )。在太原市附近的阳泉市进行了第一次预测 ,调整题本后 ,又在太原市和太原市附近的忻州市共施测 1,4 4 8人。结果 :(1)取得了太原地区中学各年级和大学一年级各分量表的粗分均值。 (2 ) 36个分测验中 ,35个分测验的难度值在 0 .2 0~ 0 .80之间 ;绝大部分分测验区分度达优良水平。信、效度检验结果也符合测验学的要求。结论 :多重成就测验的建构基本符合原来的构想 ,达到了编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成就测验 编制 教育 语文分量表 化学分量表 物理分量表 历史分量表 条目
下载PDF
人际心理素质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马惠霞 沈德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85-86,97,共3页
文章分析了人际交往的知识、技巧、能力和素质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外人际关系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并探讨了人际心理素质的内容和涵义。
关键词 人际交往 心理素质 人际心理素质
下载PDF
成就测验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惠霞 龚耀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2,30,共4页
关键词 成就测验 效度 编制 成就 心理测量 分类 内容
下载PDF
中国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15
作者 马惠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研究综述 个体因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2-1996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年 干预研究 1992年 干预性研究 现状调查 健康研究 整体性 针对性
下载PDF
论心理测验项目编写的科学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惠霞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0-1112,共3页
本文以作为心理测验科学性最基本保证的项目编写为核心,论证了心理测验编制的前提、方法,心理测验项目编写的依据、项目的来源以及项目的分析指标等方面的科学性问题。
关键词 心理测验项目 编写 科学性
下载PDF
对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惠霞 吴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220-222,共3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自2001年始已进行过10期,培训人数660名。这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有关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它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的缺乏作了一些补充工作,同时也为教师培训实...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自2001年始已进行过10期,培训人数660名。这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有关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它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的缺乏作了一些补充工作,同时也为教师培训实现内、外成长的结合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分析5年来的培训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对高校师资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建议
下载PDF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马惠霞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研究目的是编制一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人际素质分量表。根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心理健康素质人际素质分量表结构包括3个维度,即人际交往能力、人际知觉和人际调控,共编制21个条目。本文就3次施测的结果分析了该分量表的内部... 研究目的是编制一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人际素质分量表。根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心理健康素质人际素质分量表结构包括3个维度,即人际交往能力、人际知觉和人际调控,共编制21个条目。本文就3次施测的结果分析了该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素质人际素质分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测量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质 人际素质分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学业困惑:概念、研究范式及其与学习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惠霞 杨莹莹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9-845,共7页
学业困惑常出现在复杂学习情境(如智能教学系统)中,即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间发生冲突时。它有独特的表现,是一种特殊的学业情绪。文章综述了学业困惑的定义、表现、产生情境和研究范式,以及学业困惑与学习之... 学业困惑常出现在复杂学习情境(如智能教学系统)中,即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间发生冲突时。它有独特的表现,是一种特殊的学业情绪。文章综述了学业困惑的定义、表现、产生情境和研究范式,以及学业困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并对未来有关学业困惑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应从困惑的瞬时动态性、出现的最佳时间、困惑与其他学业情绪的相互转换等方面深入研究,以便教师能够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中适当诱发学业困惑情绪,并促进其对学习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困惑 智能教学系统 研究范式 困惑与学习
下载PDF
个人幸福指数-中小学生版(PWI-SC)在中国的适用性--兼与澳洲中学生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惠霞 白学军 +2 位作者 刘璐 Ken Greenwood Bingxin Wang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4期522-528,共7页
探讨个人幸福指数-中小学生版(PWI-SC)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中澳两国中学生个人幸福指数的跨文化差异。采用PWI-SC施测522名中国中学生、185名澳洲中学生,进行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检验,发现该问卷可运用于中国中学生个人幸福指数的调查,个... 探讨个人幸福指数-中小学生版(PWI-SC)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中澳两国中学生个人幸福指数的跨文化差异。采用PWI-SC施测522名中国中学生、185名澳洲中学生,进行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检验,发现该问卷可运用于中国中学生个人幸福指数的调查,个别项目需稍加修改。比较中澳中学生的施测结果,中国中学生的个人幸福指数低于澳洲中学生,中国中学生得分为47-70,澳洲中学生得分为51-72;中国中学生除在个人已有成就项目上得分高于澳洲中学生外,其他方面均较低;中澳两国初中生的个人幸福指数均显著高于高中生,两国初高中生个人幸福指数的差异体现在不同方面;中澳两国中学生个人幸福指数的年龄差异均显著,进一步事后分析发现,两国中学生个人幸福指数的基本趋势均为随年龄增长,个人幸福指数降低,中国15岁中学生的个人幸福指数较高。PWI-SC基本适用于中国中学生;中学生随年龄增长,个人幸福指数降低;中国中学生的个人幸福指数低于澳洲中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幸福指数 适用性 中澳中学生 跨文化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