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好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马效华 《中国政协》 2016年第21期48-49,共2页
自打进了政协门,便努力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用心学说政协话、尽力学干政协事、倾情学做政协人,不断地探索如何定准政协工作之位、拓展发挥作用之道、厚植合作共事之德、固强履职能力之本,收获了不少的感悟和体验。
关键词 政协工作 合作共事 履职能力 干中学
原文传递
由康熙微服私访想到的
2
作者 马效华 《党员干部之友》 2001年第6期53-53,共1页
看罢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之后,既被剧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所吸引,又为康熙皇帝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胆识所折服。康熙帝在微服私访时历经坎坷,风险丛生,但他仍表现出乐观满足的情致。因为他知道,只有通过微服私访,才能准确了解下情... 看罢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之后,既被剧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所吸引,又为康熙皇帝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胆识所折服。康熙帝在微服私访时历经坎坷,风险丛生,但他仍表现出乐观满足的情致。因为他知道,只有通过微服私访,才能准确了解下情,进而采取对策,治理朝政。这大抵是其在位达六十二年之久的原因之一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皇帝 康熙帝 采取对策 临危不惧 调查研究 基层干部群众 故事 了解 治理 风险
原文传递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刍议
3
作者 马效华 《党员干部之友》 2000年第10期31-31,共1页
眼下,人们谈到人才的选拔使用,往往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表示自己的果敢。笔者认为,这种用人的观念固然有它的道理,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先说“疑人不用”。其义是对一个人有怀疑的地方就不可使用。实事上,我们对一种事物、一个人... 眼下,人们谈到人才的选拔使用,往往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表示自己的果敢。笔者认为,这种用人的观念固然有它的道理,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先说“疑人不用”。其义是对一个人有怀疑的地方就不可使用。实事上,我们对一种事物、一个人的了解,都经历了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而存在疑惑的心理,说明对某个人不了解或者不完全了解。如若仅凭直观印象,而不多方考究其内在的实力,对于确有一定能力的人,岂不误人前程?再说“用人不疑”。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如若对一个人仅仅偏重使用,而忽视了监督管理,就很难把人选准用好。前不久,笔者到一家私营企业参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人不用
原文传递
转变干部作风 实践“三个代表”——定陶县大力开展干部驻村联户活动
4
作者 尹明波 马效华 《党员干部之友》 2002年第3期60-60,共1页
去年以来,定陶在全县干部中深入开展了驻村联户活动,先后选派千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驻64个后进村,与1235个贫困户结对子,开展帮扶活动。每个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户,定期下去搞调研,帮助群众办实事,受到基层欢迎。为增强联户活动的针对... 去年以来,定陶在全县干部中深入开展了驻村联户活动,先后选派千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驻64个后进村,与1235个贫困户结对子,开展帮扶活动。每个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户,定期下去搞调研,帮助群众办实事,受到基层欢迎。为增强联户活动的针对性,定陶县委结合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和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把开展干部驻村联户活动作为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先后两次组织近千名干部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掌握了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对64个后进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干部作风 贫困户 深入开展 重要内容 领导干部 农村改革 江总书记 干群关系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