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糟鱼腌制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蔡瑞康 吴佳佳 +3 位作者 马旭婷 徐丹萍 王珏 戴志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以大黄鱼为原料,按照传统糟制工艺制成糟鱼。不同糟制时期大黄鱼取背部肌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凯氏定氮仪等理化检测方法分析大黄鱼糟制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分析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1)水分含量由糟制初期60.38%逐... 以大黄鱼为原料,按照传统糟制工艺制成糟鱼。不同糟制时期大黄鱼取背部肌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凯氏定氮仪等理化检测方法分析大黄鱼糟制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分析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1)水分含量由糟制初期60.38%逐渐降低至54.50%,并于发酵后期趋于稳定;粗脂肪从20.54%逐渐降低至13.01%;粗蛋白质含量在糟制周期内从21.05%到19.00%缓慢降低;灰分含量在糟制过程中略微降低。(2)糟制大黄鱼棕榈酸和硬脂酸是主要的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和油酸是含量最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EPA和DHA含量较高。EPA+DHA含量在整个糟制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达到18%左右。(3)糟制过程中样品氨基酸配比合理,鲜味氨基酸含量在糟制过程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逐渐增加且高于鲜鱼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大于38%,均超过WHO/FAO标准(35.38%);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比例均超过70%,均高于WHO/FA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标准(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制大黄鱼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下载PDF
3种即食鱼豆腐营养成分分析及凝胶性能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徐祖东 戴志远 +2 位作者 陈康 马旭婷 薛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93-98,共6页
以3种市售即食鱼豆腐(鱼豆腐A、B、C)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和凝胶性能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3种鱼豆腐的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5.94%、69.34%和67.20%;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5.63%、22.02%和23.81%;粗脂肪和灰分含量较低。氨基酸... 以3种市售即食鱼豆腐(鱼豆腐A、B、C)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和凝胶性能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3种鱼豆腐的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5.94%、69.34%和67.20%;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5.63%、22.02%和23.81%;粗脂肪和灰分含量较低。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9.43%、39.64%和39.57%,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7.11%、36.06%和36.32%;第1限制氨基酸均是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评分分别为43.81、53.14和49.57。分别检出21、22、21种脂肪酸,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分别为59.14%、63.39%和44.59%。3种鱼豆腐持水性较好,分别为84.61%、86.36%和82.98%;p H值分别为6.04、6.06、6.23;凝胶强度较高,分别为320.17、203.63、212.71?g·cm。3种鱼豆腐均属于营养种类齐全,凝胶性能良好的即食食品。研究数据为进一步评定市售鱼豆腐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豆腐 营养成分 凝胶性能
下载PDF
鲐鱼干制过程中风味物质及风味活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珏 林亚楠 +3 位作者 马旭婷 徐祖东 戴志远 张益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9-278,共10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鲐鱼干制过程中的4个阶段样品(新鲜、蒸煮、烘干、晒干)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确定主体风味活性物质。结果显示:从新鲜、蒸煮、烘干和晒干鲐鱼中分别鉴定出37,47,4...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鲐鱼干制过程中的4个阶段样品(新鲜、蒸煮、烘干、晒干)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确定主体风味活性物质。结果显示:从新鲜、蒸煮、烘干和晒干鲐鱼中分别鉴定出37,47,42和4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新鲜鲐鱼中烃类化合物是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干制过程中随着肌肉氧化程度的增加,醛类化合物成为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新鲜鲐鱼的风味活性物质是壬醛、己醛、苯甲醛、苯乙醛、2-壬酮、2-十一酮和乙苯,干制过程中的风味活性物质是壬醛、十一醛、己醛、苯甲醛、2-壬酮、2-十一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挥发性风味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美国鲢鱼挥发性成分和脱腥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钱攀 马旭婷 +3 位作者 许刚 薛静 金仁耀 戴志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9-176,共8页
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美国鲢鱼鱼肉作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共检测出52种物质。采用活性炭吸附法、β-CD包埋法、红茶浸泡法和酵母发酵法对鲢鱼鱼肉进行脱腥,对每种脱腥方法做正交试验,并采用GC-MS结合感官评价分析脱... 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美国鲢鱼鱼肉作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共检测出52种物质。采用活性炭吸附法、β-CD包埋法、红茶浸泡法和酵母发酵法对鲢鱼鱼肉进行脱腥,对每种脱腥方法做正交试验,并采用GC-MS结合感官评价分析脱腥后腥味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茶浸泡脱腥法的脱腥效果最显著,其最优的脱腥工艺为添加2%红茶粉末,浸泡时间50 min,浸泡温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脱腥 鲢鱼 风味成分
原文传递
美国鳙鱼和鲢鱼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2
5
作者 马旭婷 钱攀 戴志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3-280,共8页
以美国鳙鱼和鲢鱼背部肌肉为研究对象,对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矿物质元素含量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鳙鱼和美国鲢鱼背部肌肉水分含量分别为71.45%和73.63%,脂肪含量分别为1.8%和1.2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 以美国鳙鱼和鲢鱼背部肌肉为研究对象,对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矿物质元素含量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鳙鱼和美国鲢鱼背部肌肉水分含量分别为71.45%和73.63%,脂肪含量分别为1.8%和1.2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4.31%和19.47%,灰分含量分别为1.13%和1.24%,总糖含量分别为0.81%和0.17%。两种淡水鱼背部肌肉中含有丰富的常量和微量矿物质元素。2)美国鳙鱼和鲢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标准,根据氨基酸的AAS评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两者的EAAI分别为92.69和88.79,为良好蛋白质来源。3)从美国鳙鱼的背部肌肉中检测出14种脂肪酸,从美国鲢鱼的背部肌肉中检测出15种脂肪酸,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其它淡水鱼多,两者EPA+DHA的含量分别是17.94%和18.09%。美国鳙鱼和鲢鱼均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水产品,符合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鳙鱼 美国鲢鱼 营养成分 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