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建林 丁晓芳 +3 位作者 马晚俊 史爱琪 范丑丑 柳江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414-418,429,共6页
目的:探讨;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F-FDG PET/CT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测量胃癌原发灶的SUVmax、MTV及TLG,并计算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 目的:探讨;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F-FDG PET/CT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测量胃癌原发灶的SUVmax、MTV及TLG,并计算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分别比较不同T分期、N分期、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Lauren分型组间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的差异,并分析代谢参数、代谢异质性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5例原发胃癌的SUVmax、MTV、TLG、HI-1及HI-2分别为6.50(4.07,11.38)、12.12(5.04,25.23) cm^(3)、47.87(7.41,159.85) g、0.78(0.51,1.44)及3.05(1.70,5.02)。不同T分期组间胃癌原发病灶MTV及T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HI-1、HI-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分期及Lauren分型组间胃癌原发病灶SUVmax、MTV、TLG、HI-1、HI-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组间胃癌原发病灶SUVmax、MTV、TLG、HI-1、HI-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原发病灶SUVmax、MTV、TLG、HI-1、HI-2与肿瘤T分期、N分期及Lauren分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SUVmax、MTV、TLG、HI-1、HI-2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中度负相关(P<0.05);SUVmax、MTV、TLG与HI-1呈高度正相关(P<0.05);SUVmax、TLG与HI-2呈高度正相关,MTV与HI-2呈中度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原发病灶的;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可反映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MRI定量参数分析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晚俊 郭顺林 +2 位作者 潘晓华 卢冠文 崔毛毛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期68-71,共4页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检出率低,病死率高,对癌变结节或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carcinoma,SHCC)早诊早治是提高肝癌疗效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途径。近年来,磁共...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检出率低,病死率高,对癌变结节或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carcinoma,SHCC)早诊早治是提高肝癌疗效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途径。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发展迅速,包括MRI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体素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1 mapping)、LiverLab肝脏脂肪及铁定量等技术,分析肝脏结节癌变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小肝癌的检出率显著提高。作者将MRI定量参数分析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综述
下载PDF
MRI定量评价肝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晓华 郭顺林 +3 位作者 蔺莉莉 马晚俊 卢冠文 崔毛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9期699-704,共6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急性或慢性肝损伤所致的愈合反应。早期诊断及评价肝纤维化并给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甚至逆转疾病的进展。近年来,在超声、CT、MRI基础上的多种成像技术用于肝纤维化的定量评估。作者主要对弥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 肝纤维化是各种急性或慢性肝损伤所致的愈合反应。早期诊断及评价肝纤维化并给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甚至逆转疾病的进展。近年来,在超声、CT、MRI基础上的多种成像技术用于肝纤维化的定量评估。作者主要对弥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增强T1 mapping、磁共振弹性成像几种技术的原理及评价肝纤维化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女性假两性畸形合并肾上腺皮质肿瘤伴髓脂瘤1例
4
作者 崔毛毛 郭顺林 +2 位作者 潘晓华 马晚俊 卢冠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9-789,791,共2页
1病例简介男(社会性别),26岁,主诉:尿道下裂、隐睾。体格检查:身高135 cm,体重55 kg,血压96/56 mm Hg;阴毛分布正常,阴茎发育差、向下弯曲,阴茎腹侧包皮发育不良,尿道开口于阴茎与阴囊交界处,阴囊发育不良,双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关键词 女性男性化 肾上腺 皮质肿瘤 髓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针刺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8
5
作者 卢冠文 张艳利 +6 位作者 王天红 谷有全 雷军强 崔毛毛 潘晓华 马晚俊 郭顺林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8-391,共4页
针刺疗法广泛应用于中枢缺血性疾病的不同临床治疗时期并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大量研究致力于探讨针刺促使脑功能改善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现针刺能通过调节中枢血流量、流速,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改善脑血流微循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基底前脑... 针刺疗法广泛应用于中枢缺血性疾病的不同临床治疗时期并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大量研究致力于探讨针刺促使脑功能改善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现针刺能通过调节中枢血流量、流速,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改善脑血流微循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基底前脑胆碱能血管舒张系统及血管舒缩物质的水平、抑制炎性反应、调控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中枢缺血性损伤有关。本文对以上研究内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脑缺血 针刺 病理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灌注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12
6
作者 卢冠文 张艳利 +6 位作者 王天红 谷有全 雷军强 崔毛毛 潘晓华 马晚俊 郭顺林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技术观察针刺联合高压氧(HBO)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从而间接评价其疗效。方法:将28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HB... 目的:基于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技术观察针刺联合高压氧(HBO)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从而间接评价其疗效。方法:将28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HBO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共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行常规头颅磁共振功能成像(MRI)平扫、IVIM扫描,测量双侧半卵圆中心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值,获得血流相关参数fD^*值;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Pearson法评价参数值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EACMP患者f、fD^*值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f、fD^*值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更显著(P<0.05)。f、fD^*值与Barthel指数评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f与fD^*值相关系数r=0.822,f值与Barthel指数评分相关系数r=0.636,fD^*值与Barthel指数评分相关系数r=0.061。结论:IVIM技术可以对脑血流灌注作定量评估,针刺联合HBO疗法可明显改善早期DEACMP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脑血流灌注情况,其疗效优于单纯HBO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醒脑开窍针刺法 高压氧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原文传递
AEF值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TIPS术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崔毛毛 翟亚楠 +7 位作者 高玉岭 李雷 潘晓华 马晚俊 卢冠文 刘海峰 郭顺林 雷军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CT三期类灌注参数动脉增强分数(AEF)值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行TIPS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TIPS术的30例PHT患者术前1周内、术后4~6周内的常规CT三期类灌注扫描图像。按照术后患者临床表现,分为治疗... 目的探讨常规CT三期类灌注参数动脉增强分数(AEF)值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行TIPS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TIPS术的30例PHT患者术前1周内、术后4~6周内的常规CT三期类灌注扫描图像。按照术后患者临床表现,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应用软件计算AEF值,AEF值为(动脉期CT值-平扫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平扫期CT值),将结果与术后患者临床表现相结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较术前AEF值明显增高(0.521±0.093 vs 0.446±0.057,Z=-4.214,P<0.05);有效组25例(出血治疗有效23例,腹腔积液治疗有效2例),无效组5例(出血治疗无效2例,腹腔积液治疗无效3例),有效组较无效组AEF值明显增高(0.533±0.098 vs 0.463±0.021,Z=-2.1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术后AEF值0.501为临界值预测TIPS术后短期内疗效,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100%,曲线下面积为0.816(P<0.001)。结论常规CT三期类灌注扫描参数AEF值可能能定量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IPS术后短期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CT灌注成像 动脉增强分数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