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构建中药抗缺氧活性快速评价模型
1
作者 马智慧 刘慧茹 +5 位作者 丛媛青 韩欣颖 王松松 曾克武 韩利文 李正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构建适用于中药抗缺氧活性成分研究的快速评价模型。方法:实验选用AB品系斑马鱼,以红景天胶囊为阳性药,以亚硫酸钠为低氧剂,以斑马鱼缺氧后的神经运动行为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受精后发育至3 d、4 d、5 d的斑马鱼... 目的: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构建适用于中药抗缺氧活性成分研究的快速评价模型。方法:实验选用AB品系斑马鱼,以红景天胶囊为阳性药,以亚硫酸钠为低氧剂,以斑马鱼缺氧后的神经运动行为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受精后发育至3 d、4 d、5 d的斑马鱼幼鱼给药预处理开始时间和24 h、48 h、72 h药物预保护时间,建立斑马鱼幼鱼缺氧模型;基于优化的预处理时间及预保护时间,分别检测各组斑马鱼缺氧后的平均心率、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进一步验证缺氧模型。结果:实验选用发育至5 d的斑马鱼,给药预保护时间48 h,以斑马鱼缺氧后不同阶段的神经运动行为为评价指标,建立缺氧模型。进一步模型评价发现,红景天胶囊预保护组明显增强了缺氧斑马鱼的平均心率,同时降低了由缺氧导致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P<0.01)。结论:亚硫酸钠造模后通过斑马鱼不同阶段的神经运动行为可快速评价中药样品的抗缺氧活性模型,为中药药效成分的筛选发现提供关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亚硫酸钠 红景天胶囊 神经运动行为 抗缺氧活性成分 运动速度与距离 脑细胞凋亡
下载PDF
槲皮素对微重力引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杨玉田 轩莹莹 +6 位作者 高玉海 王龙飞 唐汉琴 马智慧 李亮 武艺 陈克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微重力作用下建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3D回转仪构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给予细胞槲皮素后进行相关蛋白检测、氧化指标检测对药物抗衰老作用进行评估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微重力组细胞...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微重力作用下建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3D回转仪构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给予细胞槲皮素后进行相关蛋白检测、氧化指标检测对药物抗衰老作用进行评估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微重力组细胞的衰老相关蛋白p21、p16、p53、RB的表达显著性上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核纤层蛋白lamin B1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微重力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5),细胞ROS蓄积量明显上升(P<0.05),SOD含量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明显上升(P<0.05)。相较于微重力组细胞,槲皮素组细胞的衰老相关蛋白p21、p16、p53、RB的表达显著性下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核纤层蛋白lamin B1表达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槲皮素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上升(P<0.05),细胞ROS蓄积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明显上升(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槲皮素可抗氧化、保护线粒体功能、保护细胞周期正常进行,从而延缓微重力导致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衰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槲皮素 氧化应激 lamin B1 线粒体
下载PDF
基于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为例
3
作者 杨雅茹 马智慧 《辽宁教育》 2024年第9期90-93,共4页
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抓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重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重视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教师应深入思考化学知识背后的本质和内涵,将知识内容结构化,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发挥... 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抓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重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重视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教师应深入思考化学知识背后的本质和内涵,将知识内容结构化,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发挥教学目标的核心导向功能,实现教学由知识为本向素养为本的转化,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具有已感染者庇护所效应的传染病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马智慧 李文龙 +1 位作者 李自珍 王淑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已感染者庇护所效应后建立了新的传染病模型,并研究了已感染者庇护所效应对该模型的非负平衡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已感染者庇护所效应不仅能减少已感染者的平衡密度而且能够阻止并在一定条件下(1-1/(R_0)<p... 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已感染者庇护所效应后建立了新的传染病模型,并研究了已感染者庇护所效应对该模型的非负平衡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已感染者庇护所效应不仅能减少已感染者的平衡密度而且能够阻止并在一定条件下(1-1/(R_0)<p<1)消灭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模型 已感染者庇护所效应 无病平衡点 地方病平衡点 稳定性
下载PDF
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马智慧 王雪燕 +2 位作者 苟小惠 席容华 余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1周后,观察2组患者胃...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1周后,观察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外周血淋巴计数(TLC)水平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肛门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B、T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护理 食管癌 胃肠功能
下载PDF
钢厂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智慧 吴敏 +1 位作者 曹卫华 许永华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6年第1期54-55,63,共3页
针对热风炉燃烧系统的复杂性、参数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以及某钢厂热风炉燃烧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操作经验,在分析拱顶温度变化与最佳空燃比关系、废气温度变化与煤气流量关系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模糊控制的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 针对热风炉燃烧系统的复杂性、参数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以及某钢厂热风炉燃烧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操作经验,在分析拱顶温度变化与最佳空燃比关系、废气温度变化与煤气流量关系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模糊控制的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应用实现了燃烧过程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节约能源,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炉 燃烧 模糊控制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具有阶段结构的捕食-食饵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马智慧 李自珍 王淑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构造了一个具有阶段结构的捕食—食饵模型,并研究了庇护所效应对于该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平衡密度及其种群长期续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庇护所效应不仅能够增加猎物种群的密度,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增加捕食者种群的平衡密度,还会增加系统... 构造了一个具有阶段结构的捕食—食饵模型,并研究了庇护所效应对于该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平衡密度及其种群长期续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庇护所效应不仅能够增加猎物种群的密度,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增加捕食者种群的平衡密度,还会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食饵系统 稳定性 阶段结构 庇护所效应
下载PDF
PIF效应对于具Holling Ⅲ类功能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智慧 李自珍 +1 位作者 李文龙 李芳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研究了PIF(prey influx)效应对于具HollingⅢ类功能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的影响.主要讨论了PIF效应对于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及两种群平衡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IF效应不仅可以增加捕食者种群的平衡密度而且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这里系统... 研究了PIF(prey influx)效应对于具HollingⅢ类功能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的影响.主要讨论了PIF效应对于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及两种群平衡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IF效应不仅可以增加捕食者种群的平衡密度而且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这里系统稳定性增加是指系统的正平衡点随着PIF效应的增强由不稳定状态转变为渐进稳定状态;而且PIF效应对食饵种群的平衡密度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系统 PIF效应 平衡点 稳定性
下载PDF
铁氧化菌特性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智慧 王亚娥 李杰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11期67-71,共5页
铁氧化细菌属于化能无机营养型,常见的有嘉氏铁细菌属,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以及各种还原性硫化物为铁氧化菌提供生命活动能量。其主要碳源是二氧化碳,氮源为NH4+。由于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矿物的附着选择在硫化物相,这些点位的化学键... 铁氧化细菌属于化能无机营养型,常见的有嘉氏铁细菌属,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以及各种还原性硫化物为铁氧化菌提供生命活动能量。其主要碳源是二氧化碳,氮源为NH4+。由于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矿物的附着选择在硫化物相,这些点位的化学键弱,能量易被细菌利用,根据文献发现铁氧化菌的作用机理为直接和间接机理的复合作用。一般来说在水土环境中主要受pH,温度等的影响。目前主要用于城市用水净化、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各种废水处理及脱硫中,并且已经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菌 环境污染治理 Fe(Ⅲ)
下载PDF
近5年升降散临床应用概况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智慧 耿贇 方邦江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41-44,共4页
升降散定名于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伤寒瘟疫条辨》,原为治瘟疫15方之首方。其方由僵蚕、蝉衣、姜黄、大黄这4味药组成,方中僵蚕、蝉蜕为气分药,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为血分药,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调和气血,宣泄三焦气机,共奏解郁... 升降散定名于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伤寒瘟疫条辨》,原为治瘟疫15方之首方。其方由僵蚕、蝉衣、姜黄、大黄这4味药组成,方中僵蚕、蝉蜕为气分药,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为血分药,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调和气血,宣泄三焦气机,共奏解郁宣透,降火泄热之功,配伍精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不仅限于治疗疫病,在内外科疾病中也广泛应用。笔者查阅近5年的文献,对升降散的应用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散 临床应用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具有庇护所效应与饱和发生率的生态流行病模型(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智慧 王婷婷 王淑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6-831,836,共7页
建立了具有庇护所效应的生态流行病模型,将饱和发生率与HollingⅡ功能反应函数引入模型分别用来描述传染病的传播过程与捕食者和食饵种群的捕食过程.研究了所建立模型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得到了所研究模型一致续存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生态流行病模型 庇护所效应 饱和发生率 稳定性分析 一致续存
下载PDF
微细塑性成形工艺实现及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智慧 董湘怀 +1 位作者 梅琼风 申昱 《模具技术》 2008年第3期12-15,47,共5页
阐述了微细塑性成形工艺的基本概念,从材料性能、摩擦、工艺、模具加工及成形装置等方面分析了微小尺度零件成形加工的技术特点,指出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微细尺度下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微细尺度摩擦规律以及微细模具和微成形装置的... 阐述了微细塑性成形工艺的基本概念,从材料性能、摩擦、工艺、模具加工及成形装置等方面分析了微小尺度零件成形加工的技术特点,指出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微细尺度下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微细尺度摩擦规律以及微细模具和微成形装置的设计制造。指出了微细成形的研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不断深入研究,最终可实现微细成形工艺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塑性成形工艺 尺寸效应 微细加工
下载PDF
湿式摩擦离合器多场耦合动态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智慧 严忠胜 +2 位作者 常振罗 董鹏 申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5,共3页
提出应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和热力学数值模拟技术集成进行湿式摩擦离合器动态设计的方法,得到离合器摩擦片动态接合过程中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动态设计 湿式多片离合器 集成
下载PDF
电话随访对肝源性糖尿病出院病人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智慧 任永红 +1 位作者 肖清秀 曹维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肝源性糖尿病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2月住院的60例肝源性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不随访,观察组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半年后在电话中对两组病人分别...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肝源性糖尿病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2月住院的60例肝源性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不随访,观察组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半年后在电话中对两组病人分别从饮食、血糖监测、给药、护理人员满意度、疾病复发率5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正确饮食、血糖监测、按时给药、疾病复发率、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出院后对肝源性糖尿病病人开展定期电话随访,提高了病人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其治疗和康复,并可密切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随访 肝源性糖尿病 康复
下载PDF
跨封头与筒体开设人孔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智慧 庞明军 《轻工机械》 CAS 2007年第5期42-44,共3页
对跨封头与筒体开设的人孔结构在常规设计的基础上,运用ANSYS软件做了有限元分析,分别给出接管与封头筒体相贯线、相邻接管封头对称面、相邻接管筒体对称面、管子对称面上的应力强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封头受开孔影响要比筒体严重的多。
关键词 封头与筒体连接区域 开孔 三维有限元 分析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智慧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宣教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分别对...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宣教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降低乙型肝炎复发率,节约治疗成本,提高治疗依从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健康教育 慢性乙型肝炎 依从性 影响
下载PDF
《数学模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智慧 《大学数学》 2018年第4期56-61,共6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数学模型作为应用工具在各个领域展现了非凡的作用,因此为大学数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数学模型》课程便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随之而来的便是《数学模型》课程的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本文以研究性教学为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数学模型作为应用工具在各个领域展现了非凡的作用,因此为大学数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数学模型》课程便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随之而来的便是《数学模型》课程的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本文以研究性教学为例,探讨了研究性教学在《数学模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列举了两个案例对研究性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研究性教学 捕食系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种变截面微穿孔板实验的等效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智慧 《电声技术》 2014年第5期11-13,29,共4页
针对一种变截面微穿孔板进行了实验,并用传统微穿孔板理论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实验发现:对变截面微穿孔板的实验结果进行模拟近似后,其结果可以按照传统的微穿孔板理论进行设计,二者具有同样的吸声效果。模拟结果中的孔径都比较小... 针对一种变截面微穿孔板进行了实验,并用传统微穿孔板理论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实验发现:对变截面微穿孔板的实验结果进行模拟近似后,其结果可以按照传统的微穿孔板理论进行设计,二者具有同样的吸声效果。模拟结果中的孔径都比较小,稍大于变截面微穿孔板的小孔孔径,比大孔孔径要小很多。模拟的板厚不一样时,孔间距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结果都有一个共性:这些模拟数据的传统微穿孔板是很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孔径、板厚和孔间距无疑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所以此种设计的变截面微穿孔板可以实现无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传统微穿孔板的吸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 微穿孔板 模拟
下载PDF
206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智慧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2期38-39,共2页
总结了206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方法及护理。发现通过给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措施,206例患者2例脱管,1例堵管,1例因乳糜胸终止肠内营养,其余202例均成功实施肠内营养。认为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总结了206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方法及护理。发现通过给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措施,206例患者2例脱管,1例堵管,1例因乳糜胸终止肠内营养,其余202例均成功实施肠内营养。认为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肠内营养 护理
下载PDF
改良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智慧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9年第1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输液针头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护士静脉输液操作提供更简单、更科学的方法。方法将72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0例,分别采用传统粘贴方法和改良后的粘贴方法。结果观察组的胶布粘贴时间、胶布... 目的探讨改良输液针头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护士静脉输液操作提供更简单、更科学的方法。方法将72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0例,分别采用传统粘贴方法和改良后的粘贴方法。结果观察组的胶布粘贴时间、胶布重新固定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拔针时的疼痛感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操作简单,用时短;节约材料;更符合无菌原则;减少了重新固定率;减轻了拔针时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针头固定 胶布粘贴 基础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