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探索 被引量:16
1
作者 胡鹏飞 谢忱 +1 位作者 马村成 李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6-258,共3页
针对科研用大型仪器设备在地域以及需求单位布局配备不均的问题,建设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推进仪器共享使用,是一种重要的措施。以具有公用性和开放性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为基础,配备专业技术以及学历组成合理的实验室管理... 针对科研用大型仪器设备在地域以及需求单位布局配备不均的问题,建设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推进仪器共享使用,是一种重要的措施。以具有公用性和开放性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为基础,配备专业技术以及学历组成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分类设置的特色实验室和网络预约管理系统,以及有效的运行机制;经过不断探索,共享平台实现了大型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为学校、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的教学及科研发展提供先进、高效的支持。实践证明,构建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技术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高校 共享平台
下载PDF
FeMoCrPC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
作者 马村成 张佳豪 +1 位作者 郭子超 李强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03-1806,共4页
通过Fluxing提纯技术和J-quenching快速凝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Fe_(80-x-y)Mo_xCr_yP_(13)C_7(x=3,y=0;x=5,y=0;x=7,y=0;x=5,y=5;x=5,y=10;x=0,y=5,a(%))块体非晶态合金,研究Mo和Cr部分置换Fe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Mo和Cr适... 通过Fluxing提纯技术和J-quenching快速凝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Fe_(80-x-y)Mo_xCr_yP_(13)C_7(x=3,y=0;x=5,y=0;x=7,y=0;x=5,y=5;x=5,y=10;x=0,y=5,a(%))块体非晶态合金,研究Mo和Cr部分置换Fe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Mo和Cr适量置换Fe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的玻璃化形成能力,但过量置换将导致玻璃化形成能力下降;随着Mo和C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_g)和起始晶化温度(T_x)均增加,合金热稳定性提高;随着Mo含量的增加,合金抗腐蚀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当Mo含量a(%)为5%时合金抗腐蚀性能最好,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抗腐蚀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块体金属玻璃 工业级原料 玻璃化形成能力 腐蚀性能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构筑银基纳米结构
3
作者 马村成 范永丽 +2 位作者 谢忱 甄强 胡鹏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600,共5页
本文通过电子束流辐照(EBI)技术,以AgX(X=Cl^-, Br^-, etc.)为前驱体,构筑银基纳米复合结构以及单分散Ag纳米粒子。通过调节电子束流强度和电子辐照束流剂量实现了对产物组成及形貌控制,低束流强度电子辐照成功构筑了AgCl@Ag复合物,控... 本文通过电子束流辐照(EBI)技术,以AgX(X=Cl^-, Br^-, etc.)为前驱体,构筑银基纳米复合结构以及单分散Ag纳米粒子。通过调节电子束流强度和电子辐照束流剂量实现了对产物组成及形貌控制,低束流强度电子辐照成功构筑了AgCl@Ag复合物,控制电子辐照剂量可以调控复合物中银单质和银盐的比例以及银纳米颗粒的介孔组装结构;高束流强度、大剂量电子辐照可以合成单分散的Ag纳米粒子,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形貌受束流强度大小控制。以长方体AgCl颗粒为模型,探讨了AgCl@Ag复合物组成的调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纳米构筑 微结构调控
下载PDF
基于工业级原料FeMoPC块体非晶态合金的制备
4
作者 郭子超 张佳豪 +1 位作者 马村成 李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3,40,共5页
通过Fluxing提纯技术和J-quenching快速凝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基于工业级原料的Fe80-xMoxP13C7(x=0,4,8,12)块体非晶态合金。结果表明,少量的Mo置换Fe能够提高Fe80P13C7合金的玻璃化形成能力,当Mo的替换量为8%时,合金的玻璃... 通过Fluxing提纯技术和J-quenching快速凝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基于工业级原料的Fe80-xMoxP13C7(x=0,4,8,12)块体非晶态合金。结果表明,少量的Mo置换Fe能够提高Fe80P13C7合金的玻璃化形成能力,当Mo的替换量为8%时,合金的玻璃化形成临界尺寸达到4mm,然而Mo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则使合金的玻璃化形成能力降低。随着Mo含量的增加,FeMoPC块体非晶态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_g)和起始晶化温度(T_x)单调增加,而冷液相区宽度(ΔT_x=T_x-T_g)先增大后减小。压缩测试结果显示,随着Mo含量的增加,FeMoPC块体非晶态合金的压缩断裂强度(σ_f)和塑性应变(ε_p)都先增大后减小,当Mo含量为8%时,合金的σ_f和ε_p都分别达到了最大值3.6GPa和4.6%。磁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Mo含量从0%增加到12%,FeMoPC块体非晶态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从1.42T降为0.33T,这可能是由于Mo与Fe原子间反铁磁耦合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级原料 块体金属玻璃 玻璃化形成能力 力学性能 磁性能
下载PDF
Zr-Si合金熔渗改性C/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耐高温氧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鹏飞 马村成 +3 位作者 谢忱 宋绍雷 湛方翊 甄强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2,共5页
采用Zr-Si合金在较低温度下熔渗制备了不同密度的C/C-Zr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C/C多孔体的熔渗行为以及不同密度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并且在1 500℃下对其静态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密度多孔体熔渗较为理想,气孔... 采用Zr-Si合金在较低温度下熔渗制备了不同密度的C/C-Zr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C/C多孔体的熔渗行为以及不同密度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并且在1 500℃下对其静态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密度多孔体熔渗较为理想,气孔率仅为4.78%。随着原材料密度的增加,C/C-ZrC复合材料密度增量相应下降。物相分析显示,C/C-ZrC复合材料由C,ZrC,Zr和Zr_2Si组成,未发现SiC相的存在。微观结构解析表明,反应生成的ZrC陶瓷相主要集中在网胎层,合金除与C基体反应生成ZrC层外,在熔体内部也有部分ZrC析出。论文从界面反应以及元素扩散的角度探讨了熔渗机理。C/C-ZrC复合材料在1 500℃静态氧化后的产物主要包括单斜相ZrO_2和非晶态SiO_2,未能形成致密氧化膜,改性后的样品失重率随着熔渗增重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ZrC改性 微观结构 氧化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