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地铁岩质地层双模盾构卡机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天田 马杲宇 +2 位作者 姚超凡 王士民 康潇月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39,共9页
深圳地铁双模盾构在开挖岩质地层时,发生了多起卡机事故。为研究双模盾构卡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置措施,开展现场调研,统计了卡机位置的地质特征、盾构掘进参数和刀具磨损情况。结果表明:(1)双模盾构卡机与掘进模式及断面埋深有关... 深圳地铁双模盾构在开挖岩质地层时,发生了多起卡机事故。为研究双模盾构卡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置措施,开展现场调研,统计了卡机位置的地质特征、盾构掘进参数和刀具磨损情况。结果表明:(1)双模盾构卡机与掘进模式及断面埋深有关,卡机主要发生在采用土压模式掘进的硬岩地层中,卡机断面均位于中等和大埋深位置;(2)卡机发生前,掘进参数出现异常变化,总顶推力显著提升,刀盘扭矩随之降低,盾构掘进速率缓慢下降,在卡机前短时间内剧烈减小直至为0;(3)边滚刀偏磨引起的扩挖间隙减小是造成卡机的主要原因,边滚刀在阻力矩作用下停止转动,其承受的滚动摩擦转变为滑动摩擦,刀具磨损速率上升产生偏磨,开挖直径随之减小;(4)垫高边滚刀能增大扩挖尺寸,对卡机进行预防,当卡机发生后,应依次采取减小盾壳摩阻力、提升顶推力和增大扩挖间隙的方法使盾构脱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岩质地层 双模盾构卡机 滚刀力学特性 扩挖间隙
下载PDF
姿态偏转引起的复合地层双模盾构卡机事故
2
作者 李艳春 邓永忠 +4 位作者 马杲宇 潘晓明 冯德威 毋晨 王士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49-4857,共9页
双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掘进时,刀具损耗及异常磨损的频率提升,盾构掘进姿态难以控制。最终导致隧道开挖直径减小,引发卡机事故。为了分析盾构姿态偏转及扩挖间隙纵向非均匀分布对盾壳受力特征的影响,依托深圳地铁13号线白应区间,利用FLAC... 双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掘进时,刀具损耗及异常磨损的频率提升,盾构掘进姿态难以控制。最终导致隧道开挖直径减小,引发卡机事故。为了分析盾构姿态偏转及扩挖间隙纵向非均匀分布对盾壳受力特征的影响,依托深圳地铁13号线白应区间,利用FLAC^(3D)计算了盾构在掘进时所受的围岩压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卡机断面处边滚刀发生了严重的磨损和偏磨,最大磨损量为25 mm。复合地层中掘进参数出现明显波动,盾构更易发生向上的偏转。②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盾壳上部所受的围岩压力较大,地层交界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盾构姿态偏转时,盾壳前端应力的增长相较盾尾更为显著。盾构向一侧偏转时,相应位置盾壳承受的法向应力增加。③盾构姿态向上偏转相较于向下偏转更易引起卡机事故。当偏转角大于±0.5°时,盾壳所受摩阻力迅速增加,在盾构掘进时应尽可能保证盾构处于水平,或小角度下倾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机事故 盾构姿态 复合地层 围岩压力 掘进参数
下载PDF
北疆侏罗系与白垩系泥质砂岩物理力学特性对比分析及其能量损伤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子全 何川 +3 位作者 董唯杰 马杲宇 潘旭勇 裴成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73-2885,共13页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工程地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北疆地区软岩地层中修建引水隧洞的设计施工难度较大。隧洞成拱效应与围岩自稳能力差,围岩渗透性强,遇水软化特性显著,极易产生软岩大变形甚至坍塌失稳灾害。为进一步研究北疆地区侏罗...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工程地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北疆地区软岩地层中修建引水隧洞的设计施工难度较大。隧洞成拱效应与围岩自稳能力差,围岩渗透性强,遇水软化特性显著,极易产生软岩大变形甚至坍塌失稳灾害。为进一步研究北疆地区侏罗系与白垩系泥质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遇水软化特性与能量损伤演化机制,开展了二者的单轴压缩、常规三轴与单轴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岩石均富含黏土矿物,白垩系泥质砂岩的粒径分配更好,但其胶结程度较差,导致其强度稳定性与地层波速相对较低。低围压条件下,两者均以环向变形与体积扩容为主,但随着围压升高,其破坏模式由体积扩张过渡到体积压缩类型。高围压加载会造成岩石内部损伤,从而导致其抗压强度的降低。遇水后,两种岩石的延塑性与应变软化特性均明显增强,白垩系泥质砂岩的遇水软化特性更为显著。白垩系泥质砂岩的蠕变特性更为显著,两者的长期强度接近其单轴压缩损伤应力值。两种泥质砂岩的能量损伤演化过程均呈现S型变化规律,侏罗系泥质砂岩的能量硬化特性更为显著,白垩系泥质砂岩会更早地进入到能量硬化与能量软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与白垩系 泥质砂岩 力学特性 遇水软化 损伤演化
下载PDF
基于蠕变损伤演化模型的深部高地应力隧道双层初期支护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杲宇 何川 +3 位作者 陈子全 马春驰 杨文波 赖孝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97-2909,共13页
为了研究深部高地应力陡倾层状千枚岩隧道施工期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构建考虑黏塑性偏应变增量的蠕变损伤演化模型。以成兰铁路茂县隧道为依托,根据现场实测的变形数据,反演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蠕变参数。分别对采用单层初期支护和双层... 为了研究深部高地应力陡倾层状千枚岩隧道施工期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构建考虑黏塑性偏应变增量的蠕变损伤演化模型。以成兰铁路茂县隧道为依托,根据现场实测的变形数据,反演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蠕变参数。分别对采用单层初期支护和双层初期支护的断面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地应力陡倾层状岩体的最大围岩压力和变形出现在隧道的拱腰位置,当采用双层初期支护工法时,断面承受的围岩压力和隧道周边千枚岩的变形较小,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二次衬砌拱腰位置承受的弯矩较大而轴力较小,处于大偏压状态。采用双层初期支护工法能够显著降低截面内力,提高截面的安全系数。高地应力陡倾软岩隧道围岩的损伤主要集中在拱腰位置,当采用双层初期支护工法时,围岩内部损伤的最大值和损伤分布区域面积分别降低了47.1%和26.7%,有利于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降低围岩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蠕变效应 破碎千枚岩 双层初期支护 反演 损伤演化
下载PDF
寒区裂隙冻岩隧道岩-水-冰力原位测试及冻胀力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严健 何川 +2 位作者 周子寒 寇昊 马杲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00-305,311,共7页
为了研究寒区裂隙冻岩隧道冻胀力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以川藏公路雀儿山隧道为工程依托,组合利用水压力计、土压力盒和多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冻胀力原位测试,考虑静水压力,提出了裂隙成环贯通原位冻胀时的隧道宏观冻胀力理论模型,... 为了研究寒区裂隙冻岩隧道冻胀力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以川藏公路雀儿山隧道为工程依托,组合利用水压力计、土压力盒和多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冻胀力原位测试,考虑静水压力,提出了裂隙成环贯通原位冻胀时的隧道宏观冻胀力理论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原位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原位测试方法考虑了岩-水-冰在冻结过程中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特征,避免了对裂隙岩石细观结构模型的讨论,方案合理且易于实施;裂隙岩石冻结前水压力随径向深度增加而线性减小,径向1.5~2m围岩内裂隙水挤出形成急剧增压区间,靠近结构处水压力降到最低;原位测试得到冻胀压力0.615~3.355MPa,空间分布以拱顶处最小,拱腰处最大,冻胀力模型计算得到的冻胀压力约0.46MPa,去除水压力,裂隙成环贯通宏观冻胀力理论模型计算结果接近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裂隙冻岩 原位测试 理论模型 水压力 冻胀力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马杲宇 陈子全 +2 位作者 杨文波 方若全 李永林 《路基工程》 2019年第4期20-26,共7页
为探究浅埋隧道穿越松散斜坡堆积体时的偏压特性,基于雅康高速日地1号隧道,建立了精确的三维数值模型,运用FLAC3D进行了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并开展了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的现场测试,对其洞口段穿越滑坡堆积体时的围岩变形机理与支... 为探究浅埋隧道穿越松散斜坡堆积体时的偏压特性,基于雅康高速日地1号隧道,建立了精确的三维数值模型,运用FLAC3D进行了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并开展了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的现场测试,对其洞口段穿越滑坡堆积体时的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结构非对称受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周边围岩的变形具有显著的非对称特性。初期支护承受较大的荷载,最大围岩压力出现在深埋侧。与变形和围岩压力分布的情况相反,二次衬砌的最大轴力出现在浅埋侧。隧道二衬的安全系数较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稳定,为了确保隧道运营期间的安全,应适当增加二衬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隧道 松散堆积体 数值分析 现场监测 长期安全性
下载PDF
裂缝位置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破坏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曹淞宇 王士民 +3 位作者 刘川昆 何川 卢岱岳 马杲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为研究裂缝位置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破坏形态的影响,依托国内某地铁越江盾构隧道工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考虑既有裂缝位于拱顶、拱腰及拱底的3种裂损工况,分析了管片衬砌结构的变形特性、承载性能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裂缝的存在... 为研究裂缝位置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破坏形态的影响,依托国内某地铁越江盾构隧道工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考虑既有裂缝位于拱顶、拱腰及拱底的3种裂损工况,分析了管片衬砌结构的变形特性、承载性能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裂缝的存在降低了结构的整体刚度,改变了管片衬砌的结构体系,在相同荷载条件下,带裂缝管片衬砌结构的变形量显著增加,临界失稳点的椭圆扁平率明显增大,破损区域内力大幅减小,且极限承载能力均降低2个荷载级别.带裂缝管片衬砌结构破坏模式由结构性破坏转变为裂缝导向性破坏,裂缝位于拱腰时管片衬砌结构较早出现损伤破坏,但损伤破坏发展过程较平缓,而裂缝位于拱顶及拱底时损伤破坏愈趋突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衬砌 裂缝位置 模型试验 力学性能 破坏形态
下载PDF
裂缝长度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破坏模式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川昆 何川 +3 位作者 王士民 马杲宇 郭文琦 卢岱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7-1456,共10页
依托国内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工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盾构隧道管片的声发射数据、管片衬砌位移及破坏过程素描等数据的分析,研究不同裂缝长度条件下管片衬砌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及其承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裂缝的存在... 依托国内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工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盾构隧道管片的声发射数据、管片衬砌位移及破坏过程素描等数据的分析,研究不同裂缝长度条件下管片衬砌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及其承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裂缝的存在降低了结构整体刚度,裂缝长度对管片衬砌结构的力学特性具有显著影响,1/3幅宽是裂缝长度对管片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影响的分界点;当裂缝长度大于1/3幅宽时,随裂缝长度增加,相同荷载条件下管片椭圆扁平率急剧增大,结构的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结构的失稳破坏趋于突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既有裂缝 相似模型 声发射 破坏模式
下载PDF
考虑注浆压力的泥岩地层管片上浮特性与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少东 马杲宇 +3 位作者 王士民 黄兴 姚超凡 何政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2-78,共7页
盾构隧道穿越富水泥岩地层时,受盾尾注浆压力和地下水的共同作用,其衬砌管片会出现上浮现象。为研究盾构管片上浮时的位移与力学特性,分析速凝型浆液与管片堆载的抗浮效果。依托南宁地铁5号线下穿邕江段区间,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 盾构隧道穿越富水泥岩地层时,受盾尾注浆压力和地下水的共同作用,其衬砌管片会出现上浮现象。为研究盾构管片上浮时的位移与力学特性,分析速凝型浆液与管片堆载的抗浮效果。依托南宁地铁5号线下穿邕江段区间,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考虑流固耦合及管片的纵向拼装效应,对盾构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盾尾同步注浆压力是导致管片上浮的重要因素,浆液不完全填充时管片上浮量可达2.70 cm,与浆液完全填充的工况相比增加了37.05%;(2)上浮病害对管片内力分布具有显著影响,管片结构拱底轴力降低,拱腰与拱顶处轴力增加,环向内力呈现不均匀分布的特征;(3)抗浮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管片竖向变形和错台量,并降低衬砌结构内力与最大螺栓轴力,隧道支护结构的服役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上浮 接触面 流固耦合 注浆压力 轨道交通
下载PDF
考虑地层应变软化的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物沉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兴 贾少东 +4 位作者 姚超凡 何有成 马杲宇 王士民 徐一帆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6,共6页
针对砂质地层中盾构连续下穿密集建筑物变形问题,考虑应变软化效应,依托南宁地铁5号线五一立交站—新秀公园站区间隧道工程,通过ABAQUS的VUMAT用户接口编程实现基于摩尔-库伦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分析盾构连续下穿密集建筑... 针对砂质地层中盾构连续下穿密集建筑物变形问题,考虑应变软化效应,依托南宁地铁5号线五一立交站—新秀公园站区间隧道工程,通过ABAQUS的VUMAT用户接口编程实现基于摩尔-库伦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分析盾构连续下穿密集建筑物的地表变形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应变软化本构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砂质地层的变形特性,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吻合良好;建筑物引起的沉降槽之间相互叠加导致周围地表沉降增大,且对地表纵向沉降影响明显,叠加效应随建筑物净距增大而减弱;盾构施工中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值最大,前侧存在地面超载将导致该值增大;施工完成时的不均匀沉降与建筑物两侧地面超载分布形式关系密切,非对称较对称工况不均匀沉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沉降变形 数值模拟 下穿施工 应变软化 倾斜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规模隧道群危险源辨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甘林卫 陈子全 +1 位作者 杨文波 马杲宇 《路基工程》 2018年第6期62-67,共6页
依托四川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通过对隧道的自身结构与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并结合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遭遇的岩爆、软岩大变形、涌水突泥、瓦斯突出等灾害的发生机理,对以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高地震烈度、断层破碎带、高压富水... 依托四川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通过对隧道的自身结构与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并结合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遭遇的岩爆、软岩大变形、涌水突泥、瓦斯突出等灾害的发生机理,对以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高地震烈度、断层破碎带、高压富水等为代表的潜在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康高速 汶马高速 隧道群 施工期 危险源辨识
下载PDF
螺栓对高轴压盾构管片接头抗弯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若全 马杲宇 +2 位作者 刘川昆 王乾屾 曹淞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28,共5页
在大埋深、高水压等特殊条件下进行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时,具有复杂接缝面的管片接头形式得到广泛运用,为具体探究其抗弯性能以及螺栓的作用,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建立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接头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针... 在大埋深、高水压等特殊条件下进行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时,具有复杂接缝面的管片接头形式得到广泛运用,为具体探究其抗弯性能以及螺栓的作用,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建立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接头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针对高轴压作用下管片接头的变形特征、抗弯性能和承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对于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结构,有无螺栓工况之间极限承载弯矩的差值随着轴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结构体系失稳前同一弯矩下有无螺栓工况之间的张开量差值随着轴压的减小而逐渐增大;(2)高轴压作用下管片接头接缝面混凝土压溃破坏时螺栓尚未进入屈服阶段,且随着轴力的增加,有无螺栓工况下接头抗弯刚度的相对数值差异显著减小;(3)较之有无螺栓工况,对于高轴压盾构管片接头变形特征和抗弯刚度的影响而言,两种不同等级螺栓的区别不大。总体来说,随着轴压的增加,螺栓对于管片接头的变形控制和抗弯性能提升的贡献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螺栓 管片接头 高轴压 变形特征 抗弯刚度
下载PDF
基于三维离散元的滚刀破岩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晨立 王俊 +2 位作者 刘川昆 马杲宇 张均博 《路基工程》 2018年第3期142-145,共4页
为研究滚刀破岩机理,借助CAD建模技术,高效精确地生成了盘形滚刀模型,采用三维颗粒流方法模拟盘形滚刀破岩过程,分析了盘形滚刀破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刀盘贯入度的增加,裂纹数量呈跳跃式快速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滚刀刀刃两侧2 cm范... 为研究滚刀破岩机理,借助CAD建模技术,高效精确地生成了盘形滚刀模型,采用三维颗粒流方法模拟盘形滚刀破岩过程,分析了盘形滚刀破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刀盘贯入度的增加,裂纹数量呈跳跃式快速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滚刀刀刃两侧2 cm范围内,沿滚刀运动迹线发展。剪裂纹数量略大于拉裂纹,但总体相当,岩石表现出拉伸-剪切综合破坏模式。随着滚刀侵入岩体,法向推力、切向滚动力和侧向力均波动剧烈,但法向推力变化范围不随贯入度变化,切向滚动力和侧向力波动范围则随着贯入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岩机理 盘形滚刀 三维颗粒流法 数值仿真 裂纹
下载PDF
基于大样本数值模拟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机械化钻爆法隧道智能设计
14
作者 马杲宇 汪波 +4 位作者 何川 王君楼 张成友 周子寒 徐国文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1-1616,共16页
机械化钻爆法开挖隧道具有进尺长、台阶短、临空面大的特征,基于既有工程经验的隧道设计方法,难以适应机械化施工的需求.依托渝昆高铁隧道群,通过MATLAB随机生成符合现场实际的计算工况,调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开展大样本自动化数值模拟... 机械化钻爆法开挖隧道具有进尺长、台阶短、临空面大的特征,基于既有工程经验的隧道设计方法,难以适应机械化施工的需求.依托渝昆高铁隧道群,通过MATLAB随机生成符合现场实际的计算工况,调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开展大样本自动化数值模拟,并将结果保存至数据库中.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将初始地应力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开挖支护参数作为输入层,将围岩变形及支护体系力学响应作为输出层,对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了输入层与输出层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A-SA),开展隧道断面开挖和支护参数优选.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较高,其中二次衬砌拱顶轴力的拟合度R^(2)为0.836.在迭代优化过程中调用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能够直接获取输入参数对应隧道断面的力学响应结果,显著节约了计算时间成本,使优化结果迅速收敛至最优适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智能设计 机械化钻爆法施工 大样本数值模拟 RBF神经网络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裂缝数量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何川 刘川昆 +3 位作者 王士民 张钧博 卢岱岳 马杲宇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0-219,共10页
盾构隧道管片在制作、养护、运输及拼装过程中,常会出现裂缝,裂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管片衬砌结构的整体受力。以中国某地铁越江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基于盾构隧道管片的位移、内力及声发射数据,系统分析... 盾构隧道管片在制作、养护、运输及拼装过程中,常会出现裂缝,裂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管片衬砌结构的整体受力。以中国某地铁越江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基于盾构隧道管片的位移、内力及声发射数据,系统分析裂缝数量对管片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管片破坏过程示意图分析管片结构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管片衬砌结构承载阶段可划分为弹性承载、塑性承载和破坏失稳3个阶段;裂缝的存在降低了管片衬砌结构的整体刚度,随裂缝数量增加,管片衬砌结构的弹性承载范围增加,塑性承载阶段范围减小,损伤破坏的空间影响范围呈增大趋势,结构的失稳破坏趋于突发性破坏,相同荷载下的变形增大,结构的极限承载力降低;裂缝的存在使得管片在预制裂缝位置产生纵向贯通裂缝,随裂缝数量增加,纵向贯通裂缝数量增加,破坏区域由某一位置发展为条带状分布,当拱腰预制裂缝数量达到3条时,裂缝之间管片的相互挤压导致网状裂缝产生,结构局部出现压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裂缝数量 模型试验 盾构隧道管片 声发射 承载力
原文传递
富水隧道施工期及运营期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浩 刘洋 +4 位作者 赖孝辉 马杲宇 周子扬 何川 杨文波 《公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2-329,共8页
以米亚罗3号隧道为依托工程,首先通过现场实测应力监测数据,对米亚罗3号隧道施工期支护结构应力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进一步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对不同初始水头高度下,米亚罗3号隧道运营期间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以米亚罗3号隧道为依托工程,首先通过现场实测应力监测数据,对米亚罗3号隧道施工期支护结构应力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进一步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对不同初始水头高度下,米亚罗3号隧道运营期间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应力监测结果表明:隧道上台阶开挖后,拱顶和拱肩处的围岩-初支接触压力、钢拱架应力和外水压力迅速增大,约在30~40d后趋于稳定;下台阶开挖后,拱腰处的接触压力、钢拱架应力和外水压力快速增长,约在30~50d后趋于稳定;随着下台阶的开挖,拱肩处的围岩-初支接触压力再度缓慢增长,而钢拱架应力则明显下降;二衬施作后,其内力快速增长,并在20d后趋于稳定。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初始水头高度增加时,运营期间米亚罗3号隧道的洞周位移、二衬内力和外水压力均成一定比例的增加;隧道变形主要为竖直和水平方向的挤压变形,最大位移发生在拱底;相对于无地下水的情况,地下水的存在会影响衬砌弯矩分布,导致弯矩最大截面从拱顶转移至拱脚;衬砌所受外水压力在拱底处最小,其余部位分布较为均匀;随着初始水头的增大,拱腰和拱脚背后围岩的塑性区范围会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高水压 现场监测 支护结构 力学特征
原文传递
跨断层带隧道结构力学与地震动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赖孝辉 甘林卫 +4 位作者 马杲宇 李永林 张文居 何川 杨文波 《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5-312,共8页
通过分析现场实测应力数据,首先对雅康高速跨断层破碎带的紫石隧道进行了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然后进一步通过三维数值仿真分析,对紫石隧道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地层位移响应、衬砌结构与围岩的加速度响应及二衬结... 通过分析现场实测应力数据,首先对雅康高速跨断层破碎带的紫石隧道进行了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然后进一步通过三维数值仿真分析,对紫石隧道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地层位移响应、衬砌结构与围岩的加速度响应及二衬结构的内力分布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二衬需要分担50%~60%围岩压力;内力最大的截面为拱顶和拱脚处;隧道衬砌内力前30d快速增长,30d后增速降低,90~100d后趋于稳定,二衬弯矩在截面上呈“云状”分布;地震作用下,隧道断层破碎带段围岩位移和加速度的动力响应均比普通围岩更为明显;断层破碎带与普通围岩接触面存在较大的位移错动量,且该处加速度响应不同步,容易引起错动破坏;隧道各段衬砌横断面上的内力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但断层破碎带段有更大的内力极值,内力极值位于断面共轭45°方向;隧道抗震设防既应考虑断层破碎带段,也应考虑其与普通围岩的过渡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藏区高速公路 断层破碎带 结构力学特性 动力时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