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想心血管健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
作者 杨龙 史江荣 +3 位作者 沈霞 祖丽护玛·色依提 马松峰 单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92-398,共7页
心血管疾病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项主要医疗挑战。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10年提出了理想心血管健康(CVH)的概念,旨在提升公共的心血管健康水平。自CVH概念提出以来,尽管全球各地的CVH水平有所提升,但在实现理想的CVH仍然面临诸多挑战。202... 心血管疾病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项主要医疗挑战。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10年提出了理想心血管健康(CVH)的概念,旨在提升公共的心血管健康水平。自CVH概念提出以来,尽管全球各地的CVH水平有所提升,但在实现理想的CVH仍然面临诸多挑战。2022年,AHA引入了一种新的评估算法—“生命的基本8项”(LE8),用于更精确地评估CVH状况。本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CVH的多个关键方面,包括其构成要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促进CVH的策略。目的是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帮助公众提高CVH水平,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心血管健康 生命的基本8项 心血管疾病预防 健康行为 健康因素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个案报道一例
2
作者 周诗凡 晋小闯 马松峰 《新疆医学》 2024年第5期620-621,共2页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是一种极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该病自然病程预后差,是导致儿童心功能不全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是一种极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该病自然病程预后差,是导致儿童心功能不全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现本文结合文献报道一例我科收治的ALCAPA。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1岁5个月,因“活动后口唇发绀7月,加重3 d”于2023年2月16日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程中患儿活动或哭闹后口唇及四肢发绀,无气促、胸闷,无头晕、恶心、呕吐、晕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口唇发绀 个案报道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外科手术 患儿活动 自然病程 artery
下载PDF
补片加宽左房室瓣环在完全性房室通道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万泽浩 比拉力·排祖拉 +1 位作者 芦梓楠 马松峰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心包片进行修补瓣叶、加宽左房室瓣环技术在完全性房室通道(CAVC)合并左房室瓣狭窄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6例合并左房室瓣狭窄C...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心包片进行修补瓣叶、加宽左房室瓣环技术在完全性房室通道(CAVC)合并左房室瓣狭窄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6例合并左房室瓣狭窄CAVC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自体心包片进行修补瓣叶、加宽瓣环后行CAVC根治术。结果:35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35例患儿随访至1年。术后7 d复查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轻度反流25例,轻-中度反流10例,无中-重度反流者。35例患儿心功能均为Ⅰ级,均未行二次手术。结论:采用自体心包片对合并左房室瓣狭窄CAVC的患儿进行修补瓣叶、加宽瓣环后行CAVC根治术,术后中期随访效果良好,该术式有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通道 先天性心脏病 房室瓣狭窄 房室瓣反流
下载PDF
复杂性完全性房室通道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万泽浩 吉时昱 +2 位作者 买尔旦·莫吐拉 周诗凡 马松峰 《新疆医学》 2024年第4期477-480,共4页
完全性房室通道(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canal,CAVC)是以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和房室瓣畸形为基础的复杂难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其解剖畸形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完全性房室通道(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canal,CAVC)是以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和房室瓣畸形为基础的复杂难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其解剖畸形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上下垫融合异常,左房室瓣(left atrioventricular valve,LAVV)成为前桥瓣、后桥瓣两部分,形成一个共同房室瓣环和一个或两个瓣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通道 先天性心脏病 左房室瓣 室间隔缺损 房室瓣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同期心脏瓣膜置换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松峰 曹会 +2 位作者 乔峻 张国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699-704,共6页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选择已成为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发展趋势。目的:回顾性总结51例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施行心脏...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选择已成为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发展趋势。目的:回顾性总结51例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51例临床资料,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14例,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双瓣置换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联合三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成形7例,二尖瓣成形联合三尖瓣成形5例。结果与结论:置换生物瓣膜者9例,机械瓣膜者31例,二尖瓣成形11例,三尖瓣成形16例;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平均搭桥(1.92±0.73)支;术后30 d内死亡4例。47例顺利出院,其中2例失访,45例随访3-48个月,1例半年后脑梗死,1例于术后1年多死于心脏功能不全,存活的43例心功能改善明显,均可进行一般的生活与活动。综合分析得出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保障心肌再血管化,保护心肌,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膜生物材料 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危险因素 二尖瓣返流 心脏瓣膜病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
6
作者 寇龙伟 殷开斅 马松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3006-3011,共6页
法洛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位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首位,右心室流出道严重梗阻的婴儿未进行手术干预的死亡率为25%,3岁时死亡率为40%,10岁时死亡率为70%,40岁时死亡率为95%,因此尽早进行外科干预十分必要。现参考国内外... 法洛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位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首位,右心室流出道严重梗阻的婴儿未进行手术干预的死亡率为25%,3岁时死亡率为40%,10岁时死亡率为70%,40岁时死亡率为95%,因此尽早进行外科干预十分必要。现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法洛四联症姑息手术、根治手术的发展历史,一些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并发症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姑息治疗 根治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先天性左室流出道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7
作者 殷开斅 寇龙伟 马松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3328-3335,共8页
先天性左室流出道狭窄是出生缺陷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根据狭窄的位置不同,一般分为主动脉瓣、主动脉瓣下、主动脉瓣上狭窄3种。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左室流出道阻塞的程度。严重者在婴儿期即有心力衰竭症状,儿童期常见的症状为活动... 先天性左室流出道狭窄是出生缺陷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根据狭窄的位置不同,一般分为主动脉瓣、主动脉瓣下、主动脉瓣上狭窄3种。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左室流出道阻塞的程度。严重者在婴儿期即有心力衰竭症状,儿童期常见的症状为活动耐力差,表现为适量活动后气短、乏力,甚至出现心前区疼痛、昏厥等症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试总结先天性左室流出道狭窄的分类,发病率,临床表现与外科治疗现状,以及不同手术的效果评价。使心脏外科医生从治疗历史中获取新的启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并能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准确掌握手术时机、预防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流出道狭窄 诊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山茱萸果核提取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松峰 王红伟 路西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22-524,545,共4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果核提取液(FCC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和3个山茱萸果核提取液(FCCE)预处理组(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山茱萸果核提取液(FCC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和3个山茱萸果核提取液(FCCE)预处理组(低、中、高剂量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建立MIRI模型。用不同剂量FCCE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30min分别做预处理。再灌注结束后采血,测定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改变,测量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MIRI组比较,山茱萸果核提取液预处理组能明显降低血浆中AST、LDH、LDH1和MDA含量,能提高SOD活性,降低心肌梗死范围。结论:山茱萸果核提取液对大鼠心肌MIRI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药物疗法 心肌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心肌再灌注损伤/血液 山茱萸属/治疗应用 乳酸脱氢酶/代谢 丙二醛/代谢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松峰 乔峻 +1 位作者 木拉提 霍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2期918-920,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一期外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3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1例,二尖瓣病变4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3例,主动脉瓣关...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一期外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3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1例,二尖瓣病变4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3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升主动脉瘤1例,继发孔房缺1例。因冠心病首诊入院5例,以其他器质性心脏病首诊入院8例。术前有心绞痛症状者8例,无心绞痛5例。体外循环下一期外科治疗。结果无死亡病例,13例均顺利出院。冠脉搭桥+瓣膜置换8例,冠脉搭桥+瓣膜成形3例,冠脉搭桥+Bentall+室壁瘤切除1例,冠脉搭桥+房缺修补1例。手术中搭桥1~3支,平均(1.92±0.73)支。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为(51.77±2.64)mm,较术前[(58.92±3.81)mm]明显缩小(P<0.05)。随访3个月,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NYHA)明显提高(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漏诊。虽然手术风险性和难度增加,但未得到血液重建,对患者更将是致命性的灾难,应争取一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琶状动脉疾病 心脏病学 心脏外科于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中止血环酸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松峰 乔峻 +1 位作者 任新英 王旭广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 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中应用止血环酸(tranexam ic acid),观察其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 方法50 例心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止血环酸组和对照组,用双盲法进行实验。止血环酸组术前静脉注射止血环酸10m ... 目的 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中应用止血环酸(tranexam ic acid),观察其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 方法50 例心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止血环酸组和对照组,用双盲法进行实验。止血环酸组术前静脉注射止血环酸10m g/kg,预充液中加5m g/kg(总量累计超过1g 者,按1g 计算,2/3 g 静脉注射,1/3 g 加入预充液中);对照组分别加等量生理盐水。测定两组转流前、后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观察术后 24 小时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 转流后两组血小板功能均有下降,但对照组明显低于止血环酸组( P< 005);转流后止血环酸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 P> 005);转流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转流前( P< 001),且明显低于止血环酸组( P< 005);出血量和输血量止血环酸组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止血环酸能有效保护血小板,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及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止血环酸 血小板 心脏瓣膜置换
下载PDF
自体心包环和双孔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松峰 乔峻 +1 位作者 木拉提 安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环+双孔技术进行二尖瓣成形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5年1~10月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1~59)岁,体重32~68kg。其中心功能(NYHA)Ⅲ级6例,Ⅱ级3例。退行性病变(纤维弹...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环+双孔技术进行二尖瓣成形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5年1~10月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1~59)岁,体重32~68kg。其中心功能(NYHA)Ⅲ级6例,Ⅱ级3例。退行性病变(纤维弹性组织缺失)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黏液变性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腱索断裂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前叶脱垂4例,后叶脱垂2例,前后叶均脱垂3例。体外循环下应用自体心包环+双孔技术进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末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进一步缩小,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二尖瓣反流程度仍保持术后1周时效果。术后3个月心功能(NYHA)Ⅱ级2例,Ⅰ级6例。心功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双孔二尖瓣成形技术加自体心包瓣膜成形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瓣膜成形的优势,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心包环 双孔技术 二尖瓣成形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松峰 木拉提.瓦力克 +1 位作者 乔峻 霍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6例冠心病人实施了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冠脉内分流器及吹雾器 ,心脏不停跳下行搭桥手术。 结果 :对 2 4例患者使...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6例冠心病人实施了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冠脉内分流器及吹雾器 ,心脏不停跳下行搭桥手术。 结果 :对 2 4例患者使用了左侧乳内动脉 ( L IMA)。搭桥 1~ 5根 ,平均 3.1根。手术时间 6 0~ 180 min,平均( 12 0± 5 9) min。术后 2 4 h引流量为 180~ 10 0 0 m l,平均 ( 2 2 0± 5 0 ) m l,输血或血制品 0~ 14 0 0 m l,平均 ( 2 5 0± 6 0 )ml。术后死亡 1例 ,死亡率 3.8%。术后住院天数 ( 8~ 16 ) d,平均 ( 11.5± 2 .5 ) d;术后随访 1~ 7个月 ,所有病人术后心绞痛消失。 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经济和临床效果很好的手术技术 ,适用于单支、多支冠脉病变和具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手术 心脏不停跳
下载PDF
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cTnT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松峰 木拉提.瓦力克 +1 位作者 乔峻 霍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 :评价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下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情况。 方法 :12 0例病人 ,均经右前外侧小切口第 4肋间进胸 ,不阻断升主动脉 ,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在插管后转流前、停转流后即刻及术后 2、6、12、2 4... 目的 :评价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下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情况。 方法 :12 0例病人 ,均经右前外侧小切口第 4肋间进胸 ,不阻断升主动脉 ,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在插管后转流前、停转流后即刻及术后 2、6、12、2 4、4 8、72、96h各时点采集静脉血样本 ,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 结果 :转流时间17~ 75min ,平均 (32 17± 18.72 )min。全部病人无一例死亡 ,无气栓、残漏。停转流后cTnT比转流前升高 (P <0 .0 5 ) ,但低于 0 .5 μg/L ,术后 6h达高峰 (P <0 .0 1) ,高于 0 .5 μg/L ,以后逐渐下降 ,术后 2 4h低于 0 .5 μg/L ,96h恢复到术前水平 (<0 .1μg/L)。 结论 :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切口小、术后美观、手术操作简捷、心肌保护好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前外侧切口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肌钙蛋白T
下载PDF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后的中长期随访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松峰 乔峻 +1 位作者 木拉提 安勇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自体心包环 双孔技术 二尖瓣成形
下载PDF
冠心病并发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松峰 乔峻 +1 位作者 木拉提 霍强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器质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自体心包瓣膜成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松峰 乔峻 +1 位作者 木拉提 安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进行心脏二尖瓣、三尖瓣瓣膜成型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5-01-2006-06我院采用自体心包成型心脏瓣膜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进行心脏二尖瓣、三尖瓣瓣膜成型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5-01-2006-06我院采用自体心包成型心脏瓣膜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致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黏液变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4例二尖瓣病变采用了双孔成型技术,同时用自体心包片制作成型环,替代人造瓣环或自体心包片修补后叶.2例三尖瓣病变用自体心包片修补三尖瓣前瓣叶以及隔瓣,瓣环再行De vaga环缩.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术后二尖瓣、三尖瓣返流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患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自体心包材料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瓣膜成型手术的优势,降低并发症,降低手术费用,近期效果良好,长期资料有待进一步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心包 双孔成型技术 瓣膜成型
下载PDF
28例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疗效分析
17
作者 马松峰 周伟 +2 位作者 木拉提.瓦力克 霍强 乔峻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对 2 8例 10 kg以下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胶体预充为主 ,深低温、中低温以及浅低温不停跳下共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 2 1例 ,法鲁氏四联征根治 3... 目的:探讨提高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对 2 8例 10 kg以下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胶体预充为主 ,深低温、中低温以及浅低温不停跳下共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 2 1例 ,法鲁氏四联征根治 3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1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正术 3例。转机流量 85~ 170 ml/ kg· min。术后常规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 ,加强术前术后呼吸道管理。结果 :术后无死亡病例 ,均痊愈出院。随访 3个月 ,手术效果良好 ,随访率 10 0 %。结论 :采用胶体为主的预充 ,使用膜式氧合器 ,良好的心肌保护 ,满意的畸形矫正 ,加强术前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心内直视手术 胶体 膜式氧合器
下载PDF
心脏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
18
作者 马松峰 周伟 +2 位作者 木拉提.瓦力克 霍强 乔峻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总结 6 9例心脏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经验 ,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6 9例中良性肿瘤 6 2例 ,恶性肿瘤 7例 ,均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完整切除左心房肿瘤 5 4例 ;右心房肿瘤 11例 ,完整切除 6例 ,姑息性手术 5例 ;左... 目的:总结 6 9例心脏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经验 ,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6 9例中良性肿瘤 6 2例 ,恶性肿瘤 7例 ,均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完整切除左心房肿瘤 5 4例 ;右心房肿瘤 11例 ,完整切除 6例 ,姑息性手术 5例 ;左心室肿瘤 1例 ,右心室肿瘤 2例 ,三尖瓣肿瘤 1例均于心脏停跳下完整切除。结果:6 9例病人无手术死亡。术后 1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发生了脑栓塞 ,治疗后好转出院。6 9例随访 3个月~ 10年 ,6 2例心脏良性肿瘤均无复发 ,7例恶性肿瘤 3个月~ 1年死亡。结论 :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肿瘤的首选方法 ;术后随访复查非常重要 ;心脏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很好 ,远期无复发 ;恶性肿瘤的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原发肿瘤 外科治疗 粘液瘤
下载PDF
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19
作者 马松峰 乔峻 +1 位作者 木拉提 霍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5期356-357,共2页
目的 探讨 11例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11例患者中男性 10例 ,女性 1例。马方综合征 6例 ;动脉硬化型主动脉瘤 3例 ;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合并主动脉瘤 2例。全组合并高血压 7例 ,肾功能不全者 6例。行 Bentall手术 5... 目的 探讨 11例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11例患者中男性 10例 ,女性 1例。马方综合征 6例 ;动脉硬化型主动脉瘤 3例 ;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合并主动脉瘤 2例。全组合并高血压 7例 ,肾功能不全者 6例。行 Bentall手术 5例 ,Ben-tall+部分主动脉弓置换 1例 ,主动脉瓣置换 +部分主动脉弓置换 1例 ,主动脉瓣置换 +升主动脉置换 2例 ,胸主动脉置换 1例 ,腹主动脉置换 1例。主动脉弓部手术在深低温停循环 (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 (RCP)下施行 ;胸主动脉置换采用 DHCA+右心房全身逆灌 (WBRP)。结果 无手术死亡 ,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 1例 ,腹股沟血肿继发感染 1例。 11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随访 8个月~ 1年 ,随访率 10 0 % ,心功能 I级 10例 , 级 1例。结论 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动脉瘤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关键是处理好动脉夹层和吻合口出血。 DHCA和 RCP以及 WBRP是脑保护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外科治疗 深低温停循环 主动脉瘤
下载PDF
胸部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马松峰 乔峻 +1 位作者 霍强 木拉提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各类胸部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5年12月至2004年9月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103(男60,女43)例,年龄16—65岁。主动脉瓣置换(AVR)应用胸骨正中上半小切口19例;胸骨旁小切口2例;二尖瓣置换(MVR... 目的 探讨各类胸部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5年12月至2004年9月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103(男60,女43)例,年龄16—65岁。主动脉瓣置换(AVR)应用胸骨正中上半小切口19例;胸骨旁小切口2例;二尖瓣置换(MVR)应用胸骨正中下半切口30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0例;另2例为三尖瓣置换(TVR)。结果103例患者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2.9%。术后胸腔引流量、输血量比同期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瓣膜置换手术明显减少。痊愈出院的100例,切口甲级愈合。随访3~60个月,随访率91%。心功能比术前明显提高。结论胸部小切口瘢痕小,术后出血和输血量均明显减少,减少了住院时间和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小切口 瓣膜置换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