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颅引流单纯硬膜外血肿的适应症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树成 张庆俊 +2 位作者 孙晓枫 兰海涛 张更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4期248-248,共1页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5~50岁,外伤所致硬膜外血肿28例;颅脑术后血肿形成3例。其中急性者23例,亚急性者8例,锥颅时间最短者为伤后9小时。临床表现:本组25例有原发昏迷,16例有呕吐,肢体无力8例,偏瘫3例,入院时神志清楚的2...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5~50岁,外伤所致硬膜外血肿28例;颅脑术后血肿形成3例。其中急性者23例,亚急性者8例,锥颅时间最短者为伤后9小时。临床表现:本组25例有原发昏迷,16例有呕吐,肢体无力8例,偏瘫3例,入院时神志清楚的26例,嗜睡的5例。格拉斯格评分(CCS)均在12分以上。 本组病人的诊断均经CT扫描确诊,血肿部位:额部13例,颞部2例,颞顶部3例,颞枕部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颅引流单纯硬膜外血肿 治疗 适应症
下载PDF
尿激酶溶解硬膜外血肿引流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树成 张庆俊 +1 位作者 刘玉亭 张更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2期122-122,共1页
锥颅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硬膜外血肿,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7年1~7月共收12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尿激酶溶解 硬膜外血肿 引流术
下载PDF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治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树成 马志昭 +1 位作者 吕中强 范振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40-140,共1页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颅内血管畸形.随着CT、MRI技术的应用,诊断率有所提高.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使手术的成功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我科自1997年至2002年共收治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颅内血管畸形 临床资料 中枢神经系统 脑实质
下载PDF
严重头外伤后植物状态4例尸检报告
4
作者 马树成 王立群 +1 位作者 吕中强 魏守礼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头外伤病人植物状态的原因。方法:对4例植物状态死者尸检观察。结果:4例尸检均可见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全部病例皮质及半数病例丘脑及豆状核有大灶性梗塞、出血,以及弥漫性轴索损害。结论: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广泛性缺血... 目的:探讨严重头外伤病人植物状态的原因。方法:对4例植物状态死者尸检观察。结果:4例尸检均可见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全部病例皮质及半数病例丘脑及豆状核有大灶性梗塞、出血,以及弥漫性轴索损害。结论: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广泛性缺血性损害及弥漫性轴索损害是严重头外伤后植物状态的形态学基础,致皮质间及皮质与丘脑间联系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植物状态 尸检弥 漫性轴索损伤 脑缺血性损害
下载PDF
陈旧性包囊性脑实质内血肿误诊分析
5
作者 马树成 张皓峰 +1 位作者 王满 王增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6期335-335,共1页
关键词 陈旧性包裹性脑实质内血肿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纳络酮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满 马树成 +3 位作者 严臻全 李兴华 魏瑞锁 支国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 :15例为纳络酮组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年龄 (41.0±s 2 .0 )a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为 (4.2± 1.5 )分。 18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12例 ,女性 6例 ,年龄 (39± 4 )...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 :15例为纳络酮组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年龄 (41.0±s 2 .0 )a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为 (4.2± 1.5 )分。 18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12例 ,女性 6例 ,年龄 (39± 4 )a ,GCS为 (4.1± 1.9)分。对照组给予 2 0 %甘露醇注射液 ,iv ,纳络酮组除给予 2 0 %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注射外 ,给予纳络酮注射液 4mg·d- 1,iv ,治疗时间为 2 0d。采用颅脑损伤转归分级 (GOS)的标准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采用纳络酮治疗的病人 ,良好率为 6 0 % (9/ 15 ) ,对照组良好率为 17% (3/ 18)。 2组比较P <0 .0 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纳络酮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络酮 脑出血 昏迷 治疗 脑损伤
下载PDF
髓鞘碱性蛋白主动免疫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福广 张皓峰 +2 位作者 马树成 范振增 张庆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髓鞘碱性蛋白主动免疫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髓鞘碱性蛋白组、全脊髓匀浆组、卵白蛋白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15只... 目的:探讨应用髓鞘碱性蛋白主动免疫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髓鞘碱性蛋白组、全脊髓匀浆组、卵白蛋白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15只。以不完全福氏佐剂为乳化剂进行主动免疫,①髓鞘碱性蛋白组:自身抗原髓鞘碱性蛋白加不完全福氏佐剂,髓鞘碱性蛋白用量100μg/只。②全脊髓匀浆组:自身抗原全脊髓匀浆加不完全福氏佐剂,全脊髓匀浆用量300μg/只。③卵白蛋白组:非自身抗原卵白蛋白加不完全福氏佐剂,卵白蛋白用量200μg/只。④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加不完全福氏佐剂。7d后按Marmarou氏方法制备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3h,6h,1d,3d,5d,7d6个时间点,进行标本取材及形态学检查。包括光镜下苏木精-伊红染色、尼氏染色、Bielschowsky改良法轴索染色,神经微丝68蛋白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检测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各组实验动物全部完成实验,无脱落。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3h,光镜下发现脑干、小脑上脚及胼胝体的中央灰质和白质区大片细胞肿胀。1d后卵白蛋白组出现少许轴突回缩球,3d后达到高峰。而髓鞘碱性蛋白组及全脊髓匀浆组的变化较轻。②神经微丝68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弥漫性轴索损伤后3h各组均出现轴突局部肿胀,6h后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至1d时出现少许轴突回缩球,3d后出现更多的轴突回缩球,且神经微丝68蛋白染色减低,髓鞘碱性蛋白组、全脊髓匀浆组、卵白蛋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5d后以卵白蛋白组减少最明显,而髓鞘碱性蛋白组及全脊髓匀浆组阳性细胞数分别与卵白蛋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透射电镜观察弥漫性轴索损伤后3h神经细胞轴突肿胀,神经丝排列紊乱。至1d时,卵白蛋白组细胞核变形,亚细胞器亦变形或消失,神经髓鞘分层松解甚至断裂,出现较多的轴索回缩球。而髓鞘碱性蛋白组和全脊髓匀浆组的胞质内线粒体等仍较丰富,排列正常,髓鞘分层轻微,神经微丝较规则。结论:髓鞘碱性蛋白或全脊髓匀浆可减轻损伤对神经细胞的破坏,包括减少尼氏小体的溶解,促进神经微丝68蛋白的表达以及对亚细胞器的保护自身抗原免疫后激活自身免疫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保护药 免疫 主动 弥漫性轴索损伤 大鼠
下载PDF
神经源性肺水肿早期诊断与处理(附12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更申 孙国柱 马树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肺水肿 早期诊断 处理 治疗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高频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力强 赵宗茂 +7 位作者 台立稳 郭成永 南成睿 刘汉杰 卓亚玉 马树成 刘晓鹏 焦保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通过丘脑底核(STN)脑深部高频电刺激(DBS)治疗的11例帕金森病(PD)患者手术前后情况对比,初步探讨其近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STN-DBS治疗的11例(双侧9例,单侧2例)原发性PD患者,采用MRI、微电极记录(MER)技... 目的通过丘脑底核(STN)脑深部高频电刺激(DBS)治疗的11例帕金森病(PD)患者手术前后情况对比,初步探讨其近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STN-DBS治疗的11例(双侧9例,单侧2例)原发性PD患者,采用MRI、微电极记录(MER)技术和术中测试共同确定靶点,同期植入脉冲发生器,术后复查头颅CT,分别在术前、术后未开机第3天、开机后3月、6月、12月和15月采用UPDRS评分评估PD患者"开/关"两种状态下的运动症状改善程度、运动并发症、嗅觉改善和左旋多巴类药物减少情况。结果电极植入靶点均为STN,术后早期全部出现微毁损效应,1侧出现电极移位,1例有一过性复视,无硬件相关并发症,开机后12个月时程控参数达到稳定,症状改善达到最优,以震颤(达84.8%)、僵直改善最为明显,平衡障碍改善最差(为49.8%)。结论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治疗PD近期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MBP及β-app封闭蛋白FE65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福广 张庆俊 +2 位作者 马树成 范振增 张浩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后MBP及β-app封闭蛋白FE65表达的变化,为DAI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应用ELISA法研究DAI后MBP的变化及应用实时RT-PCR方法研究FE65mRNA的表达变化。近交成年雌性SD大鼠48...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后MBP及β-app封闭蛋白FE65表达的变化,为DAI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应用ELISA法研究DAI后MBP的变化及应用实时RT-PCR方法研究FE65mRNA的表达变化。近交成年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只,4只为对照。制备DAI模型,在伤后0.5h、1h、6h、12h、24h几个时间点,取4只动物处死取材用于实验。结果:大鼠DAI损伤后12h MBP表达开始增加,24h时表达更明显(P<0.05),而对照组FE65mRNA的表达在损伤后0.5h即开始升高,至1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MBP在DAI后12h表达开始增加;FE65在伤后30min内表达即升高,1h时达到高峰。FE65是DAI诊断的一种特异性指标,Real-timePCR是诊断DAI的一种快速、敏感的方法,尤其适于早期检测极少量的RT-PCR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MBP FE65 大鼠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力强 耿少梅 +5 位作者 焦保华 马树成 郭二坤 卢圣奎 王帅 张广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特点及显微手术夹闭的技巧和预后。方法总结我科20例不同级别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在不同时期均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结果动脉瘤均行夹闭,手术后死亡2例,病人发生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出院...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特点及显微手术夹闭的技巧和预后。方法总结我科20例不同级别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在不同时期均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结果动脉瘤均行夹闭,手术后死亡2例,病人发生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10例,中度残4例,重度残3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预后差,致残率高,容易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手术及灵活的手术技巧以及术后高灌注和预防脑血管痉挛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预后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实验性脑血管痉挛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力强 耿少梅 +2 位作者 焦保华 张更申 马树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实验性脑血管痉挛动脉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以及对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对日本大耳白家兔采用枕大池二次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制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0)、单纯注血组(...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实验性脑血管痉挛动脉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以及对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对日本大耳白家兔采用枕大池二次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制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0)、单纯注血组(n=10)、Tet干预组(n=10)和生理盐水干预组(n=10,动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于第一次注血后第7天将动物处死,取基底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及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等方法检测NFκ-B活性表达变化。结果单纯注血组较对照组基底动脉出现明显管腔狭窄、炎性浸润等改变,NFκ-B的活性也明显增高;Tet干预组较单纯注血组痉挛程度和炎性浸润明显减轻,同时NFκ-B活性明显下降,而生理盐水组较单纯注血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Tet能够通过直接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和NFκ-B的激活从而显著减轻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和血管壁炎性浸润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脑血管痉挛 核因子-ΚB 炎性反应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加椎管重建治疗髓内室管膜瘤七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力强 耿少梅 +5 位作者 焦保华 马树成 郭二坤 卢圣奎 王帅 张广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经显微手术切除加椎管重建治疗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总结我科7例采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复位椎板复合体行椎管重建治疗髓内室管膜瘤临床资料。结果 6例肿瘤手术完全切除,症状好转4例,随访未见复发及脊柱生理弯曲... 目的探讨经显微手术切除加椎管重建治疗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总结我科7例采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复位椎板复合体行椎管重建治疗髓内室管膜瘤临床资料。结果 6例肿瘤手术完全切除,症状好转4例,随访未见复发及脊柱生理弯曲变形。结论微手术切除加椎管重建治疗髓内室管膜瘤效果令人满意,且能够防止脊柱生理弯曲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室管膜瘤显微手术椎管重建
下载PDF
多发性脑(脊)膜瘤8例报告
14
作者 史学芳 张庆俊 +3 位作者 焦保华 高文生 马树成 田剑光 《河北医药》 CAS 1998年第4期205-206,共2页
多发性脑(脊)膜瘤少见。Levin等报告6例并收集文献92例,发病率为脑膜瘤的2.3%。徐庆中报告1138例脑膜瘤中,多发性脑脊膜瘤5例,占0.45%。随着CT和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多发性脑(脊)膜瘤的检出率增加,1994年3月~1997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 多发性脑(脊)膜瘤少见。Levin等报告6例并收集文献92例,发病率为脑膜瘤的2.3%。徐庆中报告1138例脑膜瘤中,多发性脑脊膜瘤5例,占0.45%。随着CT和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多发性脑(脊)膜瘤的检出率增加,1994年3月~1997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325例脑(脊)膜中,多发性脑(脊)膜瘤8例,占2.46%。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8~67岁,平均38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14.5个月。 1.2 症状与体征:本组8例均伴有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同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4例,癫痫发作1例,双眼视力障碍1例,有较典型的脊髓半切损害者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脊膜瘤 多发性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小脑脓肿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15
作者 高文生 马树成 薛丽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1期61-62,共2页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8~55岁之间,平均年龄31.5岁,均有中耳炎病史,病程在2~34年之间,平均8年,均位于患耳的同侧。 2.症状与体征:有发烧史或就诊时正在发烧者21例,头痛伴呕吐24例,视神经乳头水肿14例,眼球震...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8~55岁之间,平均年龄31.5岁,均有中耳炎病史,病程在2~34年之间,平均8年,均位于患耳的同侧。 2.症状与体征:有发烧史或就诊时正在发烧者21例,头痛伴呕吐24例,视神经乳头水肿14例,眼球震颤16例,肢体共济失调13例,颈强9例,巴氏征一侧阳性7例,入院时昏迷1例。 3.其它检查:10例做腰穿提示化脓性脑膜炎,3例行脑室造影有诊断价值,7例行头CT扫描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多数可明确病变的性质。 4.治疗方法与结果:单纯穿刺治疗8例;脓肿穿刺加摘除6例,死亡2例;摘除16例,死亡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脓肿 治疗 脑外科手术
下载PDF
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脑梗塞临床分析
16
作者 孙晓枫 马树成 乔桂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z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1例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脑梗塞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CT、TCD及血液检查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8例完全康复,恢复工作;6例遗留肢体活动障碍;2...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1例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脑梗塞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CT、TCD及血液检查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8例完全康复,恢复工作;6例遗留肢体活动障碍;2例失语;1例精神异常;1例偏盲;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结论术后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是凝血机制障碍和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颅脑手术
下载PDF
三维CT螺旋扫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17
作者 胡福广 马树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三维 CT(3D-CT)螺旋扫描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情况。方法:使用 HITACHI CT-W2000 滑环旋转扫描系统,120KV,200mA层厚2mm.层数60~90,检查床移动速度2~5mm/s,层... 目的:本文研究了三维 CT(3D-CT)螺旋扫描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情况。方法:使用 HITACHI CT-W2000 滑环旋转扫描系统,120KV,200mA层厚2mm.层数60~90,检查床移动速度2~5mm/s,层间距1mm。在3D-CT血管造影中(3D-CTA),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100ml,高压注射器注入静脉20~30秒后开始扫描。结果:3D-CT 螺旋扫描技术在脑血管病、颅底外科及颅骨成型术等方面有独到的应用价值。结论:3D-CT 螺旋扫描能显示病变的立体结构,可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T螺旋扫描 神经外科 应用
下载PDF
小问号切口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18
作者 魏瑞锁 王满 +2 位作者 窦志 马树成 张皓峰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基底节区脑出血多由于高血压所致,当患者出血量在40ml以上时,手术治疗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手术切口的设计对于血肿的显露以及手术中的操作有明显的影响。在经过多次的手术切口改良之后,我们应用小问号切口开颅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收... 基底节区脑出血多由于高血压所致,当患者出血量在40ml以上时,手术治疗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手术切口的设计对于血肿的显露以及手术中的操作有明显的影响。在经过多次的手术切口改良之后,我们应用小问号切口开颅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收到满意效果。2001年3月~2005年10月,共治疗168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小问号切口 手术切口 手术治疗 切口改良 开颅治疗
下载PDF
脑苷肌肽对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8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臧旭峰 苏宪 马树成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1963-1964,共2页
目的研究外伤性脑损伤大鼠应用脑苷肌肽后炎性因子的表达,探讨脑苷肌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法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随机将12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分成3组:A组40只,伤后0h和12h分别给予0.5ml/kg脑苷肌肽... 目的研究外伤性脑损伤大鼠应用脑苷肌肽后炎性因子的表达,探讨脑苷肌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法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随机将12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分成3组:A组40只,伤后0h和12h分别给予0.5ml/kg脑苷肌肽腹腔注射;B组40只,同上组时间分别给予3000U/kg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C组40只不干预作为对照组。分别于伤后6、12、24、48h取血清,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3组治疗后血清中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 A、B组血清中IL-8和TNF-α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组血清中IL-8和TNF-α下降程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脑损伤后,血清中IL-8和TNF-α升高,脑干肌肽可能通过抑制脑外伤后IL-8和TNF的合成与分泌,降低全身和局部的炎性反应程度,从而发挥脑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 脑损伤 外伤性 白介素-8 TNF-Α
下载PDF
寒地芦苇生育调查及管理要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树成 《现代化农业》 1990年第12期26-26,共1页
芦苇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芦苇的生育特点,掌握其生长规律,才能为苇塘改造及芦苇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一、芽期生长芦苇的芽耐寒性很强,当5厘米地温达2℃以上时,芦苇即可返青。4月中旬,5厘米地温达4℃以上时,芦苇... 芦苇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芦苇的生育特点,掌握其生长规律,才能为苇塘改造及芦苇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一、芽期生长芦苇的芽耐寒性很强,当5厘米地温达2℃以上时,芦苇即可返青。4月中旬,5厘米地温达4℃以上时,芦苇便开始生长。芦苇早春耐寒,是由于有芽鞘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生育 生长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