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资源分类北部区域实证研究
1
作者 马榕徽 宋英赫 杨伟夫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23年第6期40-40,共1页
自然资源分类作为自然资源调查的基础性规范,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标准化体系,可以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分类实证研究为进一步修改完善分类标准,为标准报批奠定基础,促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引导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节约集约利用 自然资源调查 标准化体系 分类标准 实证研究 修改完善 报批 基础性
下载PDF
基于我省二○二○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的耕地未耕情况分析研究
2
作者 杨伟夫 马榕徽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23年第2期29-29,共1页
耕地未耕是指在耕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耕地所有者受经济、社会、自然、政策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使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状态。耕地未耕也可称之为荒。本文基于黑龙江省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研究耕地未耕分布、变... 耕地未耕是指在耕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耕地所有者受经济、社会、自然、政策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使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状态。耕地未耕也可称之为荒。本文基于黑龙江省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研究耕地未耕分布、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更调查 基础数据 耕地 国土 黑龙江省 所有者 成果 我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超占农村住宅用地有偿使用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汪继伟 陶军德 马榕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9-24,共6页
随着超标准占用农村住宅用地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在重新界定农村住宅用地内涵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四大地貌区中具有代表性的20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客观呈现黑龙江省农村住宅用地超标准占用现象普遍且超占面积较大这一现状,并分析超占... 随着超标准占用农村住宅用地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在重新界定农村住宅用地内涵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四大地貌区中具有代表性的20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客观呈现黑龙江省农村住宅用地超标准占用现象普遍且超占面积较大这一现状,并分析超占成因、对超占部分实行有偿使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建立超占住宅用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对策和建议。即应调整农村住宅用地面积标准,在明确收费主体和缴费主体基础上,区别对待不同超占情况,制定合理收费标准,建立多方协作的组织模式,逐年收取超占费,直至超占部分全部腾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住宅用地 有偿使用 超标准占用
下载PDF
多级串联人工湿地净化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马榕徽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34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多级串联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多级串联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植物、这两个影响因素对多级串联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效能的影响。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径流雨水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一株磷酸盐还原菌的鉴定
5
作者 马榕徽 《建筑与预算》 2018年第10期32-36,共5页
目的:筛选出磷酸盐还原菌。方法:将污泥稀释并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提纯磷酸盐还原菌,选取除磷效果良好的细菌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培养得到一株磷酸盐还原菌YING18并通过细菌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培养特征和... 目的:筛选出磷酸盐还原菌。方法:将污泥稀释并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提纯磷酸盐还原菌,选取除磷效果良好的细菌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培养得到一株磷酸盐还原菌YING18并通过细菌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培养特征和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鉴定该菌株与登录号为Enterobacter sp.KC736654.1的同源性高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还原菌 菌株纯化 菌株鉴定
下载PDF
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创新机制谋发展
6
作者 马榕徽 杨伟夫 杨晨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22年第5期12-12,共1页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开启工作新模式,在严格落实上级部署和防疫要求的同时,保障业务工作正常运转,全力谋求高质量发展。近日,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中标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2022年外...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开启工作新模式,在严格落实上级部署和防疫要求的同时,保障业务工作正常运转,全力谋求高质量发展。近日,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中标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2022年外协项目。2022年3月,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在全国范围公开避选2022年度外协项目(第一批),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团队精心筹划,高效组织,充分准备,对照项目避选文件需求,积极响应,认真撰写,形成了9万余字的协作文件,并按时递交。经过与多家单位竞标,通过专家评审打分,凭借良好的信誉以及团队丰富的前期成果,协作文件获得专家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疫要求 疫情防控 专家评审 上级部署 创新机制 国土空间规划 严格落实 外协
下载PDF
黑龙江省2009年-2019年耕地变化分析
7
作者 马榕徽 杨伟夫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22年第9期33-33,共1页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居全国之首,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全面查实查清了全省耕地现状规模与结构、布局、坡度、权属等...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居全国之首,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全面查实查清了全省耕地现状规模与结构、布局、坡度、权属等基本信息。全面掌握耕地规模、结构和布局,了解耕地变化特征及规律,是准确研判耕地保护形势,制定保护对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本文以“二调”“三调”成果为基础数据,研究耕地变化情况,具有现势性和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商品粮基地 耕地规模 粮食主产区 耕地保护 耕地资源 国土调查 三调
下载PDF
土地调查中国家提取图斑有关问题探讨——以东宁市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为例
8
作者 刘国权 马榕徽 《黑龙江自然资源》 2018年第10期42-42,共1页
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工作的目的是基于二调现有土地调查技术体系与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的的一项关键性技术试验。针对土地调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优化土地调查工作流程、完善土地调查指标、系统验证第三次土地调查总体技术路线。相比以往开... 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工作的目的是基于二调现有土地调查技术体系与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的的一项关键性技术试验。针对土地调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优化土地调查工作流程、完善土地调查指标、系统验证第三次土地调查总体技术路线。相比以往开展的土地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包括很多新的变化,从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段来讲,由国家在加工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上提取变化图斑,全面应用互联网+举证系统等方式是个主要的变化。本文针对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工作中国家提取图斑调查进行分析,结合东宁市试点工作,总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今后三次土地调查的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调查 技术试验 查新 图斑 提取 中国 工作流程 系统验证
下载PDF
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体系构建有关问题探讨
9
作者 刘国权 马榕徽 +1 位作者 张博涵 宋英赫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6期136-138,共3页
自然资源基础调查是查清查实我国自然资源家底的基础性调查工作,是各类专项调查的重要前提性工作。本文探讨了自然资源基础调查的体系构建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基础调查 专项调查 体系构建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2009年至2017年黑龙江省生态用地变化分析
10
作者 王峰 马榕徽 袁伟豪 《黑龙江自然资源》 2019年第8期50-51,共2页
―、生态用地的界定与分类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用地内涵的研究,我们认为生态用地是具有较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维护关键生态过程、调节和改良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作用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目前国内外对生态用地还没有... ―、生态用地的界定与分类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用地内涵的研究,我们认为生态用地是具有较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维护关键生态过程、调节和改良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作用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目前国内外对生态用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因此本文采用的是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2018年提出的生态用地分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黑龙江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土地利用类型 分类体系 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 生态过程
下载PDF
2009年至2017年黑龙江省耕地变化分析
11
作者 陈建龙 马榕徽 姜麟昱 《黑龙江自然资源》 2019年第6期50-51,共2页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我国最重要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耕地总面积、粮食产量、商品粮总量长期居全国首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09年我省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査工作,形成了比较全面、准确的全省土地调査基...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我国最重要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耕地总面积、粮食产量、商品粮总量长期居全国首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09年我省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査工作,形成了比较全面、准确的全省土地调査基础数据,并以此为基础,逐年开展了土地变更调査。2009年以来,随着全省五大规划和十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全省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耕地变化 商品粮基地 国家粮食安全 土地变更 社会经济结构 基础数据 粮食产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退耕的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国明 孙晓兵 +2 位作者 刘彦随 郑惠玉 马榕徽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5-364,共10页
生态退耕是调整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应对土地利用过度干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科学掌握退耕格局与耕地格局演变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市为典型区,从生态退耕的整体特征、地形因... 生态退耕是调整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应对土地利用过度干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科学掌握退耕格局与耕地格局演变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市为典型区,从生态退耕的整体特征、地形因素及区域差异等角度,探究生态退耕以来其耕地变化及退耕状况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生态退耕致使延安市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11 752.80 km2减少为2013年的9149.93 km2,退耕面积为2756.85 km2,退耕指数为22.15%,且退耕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草地,占退耕面积的95.29%;耕地与退耕面积主要分布于6~15°、15~25°坡度及第II级(925~1115 m)、第III级(1115~1275 m),且2005-2013年的生态退耕速率均高于2000-2005年的生态退耕速率;县域退耕面积及退耕程度均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分异特征,而退耕重心与耕地重心均在延安市几何中心以北的安塞县与宝塔区边界,且生态退耕的重心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耕地重心则由北向南迁移。本文通过对延安市生态退耕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可为黄土高原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进生态保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退耕 时空分异 黄土高原 延安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