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隧道近接斜交侧穿桥梁桩基变形计算方法
1
作者 王超 朱春洲 +3 位作者 邹金锋 刘波 张晗秋 马江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9,共13页
以圆形截面桩为例,基于修正后的Loganathan公式,利用文克尔弹性地基梁模型、m法计算理论和荷载传递法,建立盾构隧道近接斜交侧穿既有桥梁桩基的变形计算方法.通过现场监测结果验证计算方法的工程适用性,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侧穿桥梁桩基施... 以圆形截面桩为例,基于修正后的Loganathan公式,利用文克尔弹性地基梁模型、m法计算理论和荷载传递法,建立盾构隧道近接斜交侧穿既有桥梁桩基的变形计算方法.通过现场监测结果验证计算方法的工程适用性,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侧穿桥梁桩基施工引起桩身水平挠曲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桩身水平位移和桩顶竖向位移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之间的最大误差分别不超过14.6%和2.7%.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入土段桩身水平挠曲程度与隧道轴心和桩基中心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隧道侧穿斜交角呈负相关;最大水平挠曲位移与隧道侧穿斜交角呈负相关.当水平侧穿距离为6.0 m时,最大水平挠曲变形为7.4 mm;当隧道盾构侧穿斜交角为70.0°时,入土段桩身最大水平挠曲位移为15.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斜交侧穿 邻近桥梁桩基 变形规律 桩身水平挠曲变形
下载PDF
基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生物被膜构建及其生物转化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杰 范玲玲 +4 位作者 吴昊 信丰学 马江锋 姜岷 方艳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3年第2期133-143,共11页
生物被膜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材料表面的高度有组织的微生物群体,主要由菌体和微生物的胞外分泌物构成。与浮游细菌相比,生物被膜内的微生物对抗菌剂、恶劣环境及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显著增加,还具有自增殖、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近年来... 生物被膜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材料表面的高度有组织的微生物群体,主要由菌体和微生物的胞外分泌物构成。与浮游细菌相比,生物被膜内的微生物对抗菌剂、恶劣环境及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显著增加,还具有自增殖、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近年来,生物被膜在污水处理、工业发酵、食品工程和生物制药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载体材料的理化性质对生物被膜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有机高分子材料因价廉、具有较轻的比重和密度、易于表面改性等特点,成为介导生物被膜构建的优选载体材料。本文对水凝胶、高分子分离膜、聚合物纤维膜及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载体等几大类功能高分子材料促进生物被膜构建及其生物转化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功能高分子材料 污水处理 工业发酵 生物转化
下载PDF
新疆地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棉蚜效果试验
3
作者 张强 韩星星 +4 位作者 田英 安楠 马江锋 王林 赵冰梅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0期54-57,62,共5页
为明确纳米农药在新疆地区对棉蚜的防治效果,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开展纳米农药防治棉蚜试验,比较不同处理1次施药后不同时间的防效。结果表明:纳米农药对新疆地区棉蚜防效有较大差异,最高防效可达85.0%以上,较常规药剂减少农药使用量... 为明确纳米农药在新疆地区对棉蚜的防治效果,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开展纳米农药防治棉蚜试验,比较不同处理1次施药后不同时间的防效。结果表明:纳米农药对新疆地区棉蚜防效有较大差异,最高防效可达85.0%以上,较常规药剂减少农药使用量11.1%~27.3%,但需根据不同地区(棉田)棉蚜种群的抗性特点进行组合配方施药,从而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农药 棉花 蚜虫 防效
下载PDF
2022年新疆兵团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丁丽丽 李贤超 +2 位作者 余璐 马江锋 赵冰梅 《中国棉花》 2023年第5期1-3,共3页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各垦区中心测报站监测调查数据汇总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兵团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为做好兵团棉花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棉花 病虫害 监测 发生特点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关键酶表达的发酵调控与分子改造策略对E.coli产丁二酸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江锋 梁丽亚 +4 位作者 刘嵘明 张敏 陈可泉 姜岷 韦萍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1,共4页
考察E.coli JM001及其重组菌株E.coli JM002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酸的性能。E.coli JM001在两阶段发酵产丁二酸过程中通过在有氧培养阶段添加乙酸钠,即可提高丁二酸的生产能力,厌氧阶段的丁二酸收率可达84%,但会有较多的副产物乙酸和丙酮酸... 考察E.coli JM001及其重组菌株E.coli JM002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酸的性能。E.coli JM001在两阶段发酵产丁二酸过程中通过在有氧培养阶段添加乙酸钠,即可提高丁二酸的生产能力,厌氧阶段的丁二酸收率可达84%,但会有较多的副产物乙酸和丙酮酸积累。以E.coli JM001为出发菌株,敲除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PC)并导入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CK)基因,构建了重组菌株E.coli JM002,该重组菌株在两阶段发酵的有氧培养过程中不需添加乙酸钠,转厌氧后菌株也具有转化葡萄糖合成丁二酸的能力,丁二酸收率可达86%,副产物积累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发酵 大肠杆菌 丙酮酸羧化激酶 丁二酸
下载PDF
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江锋 曾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0-457,共8页
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抑菌活性及其初步作用机制,为开发植物源防治红枣黑斑病菌农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的最低抑菌体积分数(MIVF),并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离体(菌丝、孢... 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抑菌活性及其初步作用机制,为开发植物源防治红枣黑斑病菌农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的最低抑菌体积分数(MIVF),并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离体(菌丝、孢子萌发和生物量抑制作用)和活体的抗菌活性。采用碘化吡啶染色法测定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孢子细胞膜的损坏。结果表明,小茴香挥发油对棉花黄萎病菌的MIVF为0.312mL/L,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生物量、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体积分数依赖关系。由碘化吡啶染色试验结果可知小茴香挥发油能严重破坏红枣黑斑病菌孢子的细胞膜而达到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挥发油 红枣黑斑病菌 抑菌活性 细胞膜
下载PDF
0.01%芸苔素内酯在棉花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江锋 赵冰梅 +2 位作者 李红 罗树凯 刘蓉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3期54-55,共2页
为明确O.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芸天力)在新疆棉花上的抗逆增产效果,2013-014年。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该制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在l500~3000倍液时,对黄萎痛的防效达30.0%~49.5%.增产幅度在1.74%... 为明确O.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芸天力)在新疆棉花上的抗逆增产效果,2013-014年。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该制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在l500~3000倍液时,对黄萎痛的防效达30.0%~49.5%.增产幅度在1.74%~1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1%芸苔素 棉花 抗逆性 增产效果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棉花黄萎病拮抗菌Bacillus axarquiensis TUBP_1产抗菌蛋白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江锋 曾红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13,共9页
本实验拟采用Plackett 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Bacillus axarquiensis TUBP1产抗菌蛋白关键因素,并采用响应面设计中Box-Behnken(BB)实验设计对其产抗菌蛋白最佳配比进行优化。本文使用Plackett Burman设计对影响B.axarquiensis T... 本实验拟采用Plackett 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Bacillus axarquiensis TUBP1产抗菌蛋白关键因素,并采用响应面设计中Box-Behnken(BB)实验设计对其产抗菌蛋白最佳配比进行优化。本文使用Plackett Burman设计对影响B.axarquiensis TUBP1产抗菌蛋白的8个因素进行筛选,得到影响抗菌蛋白产量显著的因素为葡萄糖、蛋白胨和发酵p H。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这3个显著因素的最佳配比进行优化,得到葡萄糖、蛋白胨、p H最佳配比为葡萄糖2.53%、蛋白胨1.76%和p H7.17,与优化前相比蛋白产量提高了3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arquiensis TUBP1 响应面法 抗菌蛋白 发酵条件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丁二酸的化学合成培养基的筛选
9
作者 马江锋 奚永兰 +4 位作者 徐蓉 戴文宇 陈可泉 姜岷 韦萍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以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为出发菌株,针对该菌株筛选出含有关键生长因子的化学合成培养基,其关键因子为谷氨酸(Glu)、蛋氨酸(Met)和生物素(V H)和烟酸(V PP)。结合原发酵培养基中的磷酸缓冲盐成分,最终得... 以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为出发菌株,针对该菌株筛选出含有关键生长因子的化学合成培养基,其关键因子为谷氨酸(Glu)、蛋氨酸(Met)和生物素(V H)和烟酸(V PP)。结合原发酵培养基中的磷酸缓冲盐成分,最终得到的化学合成培养基配方(g/L):CH3COONa 1.36,NaCl 1.0,MgCl20.2,CaCl20.2,Na2HPO40.31,NaH2PO41.6,KH2PO43,NH4HCO31.57,Glu 0.87,Met 0.11,V H0.010,V PP0.025。在3 L发酵罐上进行验证实验,50 g/L初始葡萄糖发酵70 h,丁二酸的质量浓度为45.2 g/L,丁二酸收率达到90.4%。与之前的半合成培养基发酵制备丁二酸相比,丁二酸的收率提高了25.2%,副产物也有很大幅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丁二酸 化学合成培养基 关键因子 发酵
下载PDF
氟啶虫胺腈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江锋 丁丽丽 +2 位作者 赵冰梅 王忠华 黄江涛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7期32-33,共2页
为明确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在新疆棉花上防治蚜虫的效果,2014年在兵团共青团和一二六团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5 g/667m2剂量处理对棉花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5 d对蚜虫的防效在96.5%... 为明确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在新疆棉花上防治蚜虫的效果,2014年在兵团共青团和一二六团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5 g/667m2剂量处理对棉花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5 d对蚜虫的防效在96.5%~99.8%,药后7 d防效在98.9%~100%,药后14 d防效在99.6%以上。说明50%氟啶虫胺腈防治蚜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对棉花生长和田间天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蚜虫 药效试验
下载PDF
油田耐温牺牲阳极套管内防腐蚀参数优化数值模拟与应用
11
作者 郭钢 刘广胜 +3 位作者 马江锋 周志平 王卫军 杨立华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99,共7页
针对油田侏罗系油井的内腐蚀套损问题,以重点腐蚀段长效防护为目标,研制了耐温阳极套管内防腐蚀技术。依据阴极保护相关规范,在室内搭建4组模拟试验,开展720 h套管极化性能测试,探究套管内涂层、介质溶液、温度对牺牲阳极保护效果的影响... 针对油田侏罗系油井的内腐蚀套损问题,以重点腐蚀段长效防护为目标,研制了耐温阳极套管内防腐蚀技术。依据阴极保护相关规范,在室内搭建4组模拟试验,开展720 h套管极化性能测试,探究套管内涂层、介质溶液、温度对牺牲阳极保护效果的影响,验证理论计算和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油管不影响工具对套管的保护;阳极数量增加对保护电位分布和输出电流无影响;阳极间距增加,保护电位衰减较快,当阳极中点的保护电位达到-0.8 V时,该间距为最大有效保护距离;牺牲阳极尺寸增加,有效保护距离变化不明显;在油田环境中,阳极寿命为2~4 a。通过现场性能优化、结构改进累计实施402口井,腐蚀速率由0.38 mm/a降低至0.19 mm/a,有效期在720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套管内腐蚀 耐温牺牲阳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pH恒定补糖的生物基丁二酸高效合成
12
作者 马江锋 方晓江 +2 位作者 刘经伟 陈韶辉 杨爱武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61-64,共4页
通过确定大肠杆菌在产酸阶段葡萄糖的消耗与酸中和剂碳酸钠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pH恒定补糖策略,能够使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维持在稳定水平。与分批发酵相比,采用pH恒定补糖且维持葡萄糖浓度在较低的水平对丁二酸的积累是有利的。当采用p... 通过确定大肠杆菌在产酸阶段葡萄糖的消耗与酸中和剂碳酸钠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pH恒定补糖策略,能够使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维持在稳定水平。与分批发酵相比,采用pH恒定补糖且维持葡萄糖浓度在较低的水平对丁二酸的积累是有利的。当采用pH恒定补糖并控制葡萄糖质量浓度在10g/L时,丁二酸最终质量浓度达到57.6 g/L,生产效率达到1.15 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大肠杆菌 pH恒定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产琥珀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姜岷 马江锋 +2 位作者 陈可泉 王益娜 于丽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琥珀酸作为一种优秀的C4平台化合物,广泛用于生物高分子、食品与医药等行业,市场潜在需求量巨大。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可利用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实现石油的原料替代,而且过程污染小,环境友好,且在发酵过程中可吸收固定温室气体C... 琥珀酸作为一种优秀的C4平台化合物,广泛用于生物高分子、食品与医药等行业,市场潜在需求量巨大。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可利用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实现石油的原料替代,而且过程污染小,环境友好,且在发酵过程中可吸收固定温室气体CO2,开辟了其利用的新途径,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丁二酸生产菌株中,大肠杆菌由于其遗传背景清楚,易操作易调控,培养基要求简单,生长迅速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研究以获得产琥珀酸优秀生产菌株。本工作系统综述了产琥珀酸大肠杆菌构建中所采用的基因工程策略及代谢工程技术,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 大肠杆菌 代谢工程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对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厌氧发酵产丁二酸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姜岷 李建 +3 位作者 陈可泉 王益娜 马江锋 韦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50-1253,1261,共5页
对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在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厌氧发酵产丁二酸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分布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血清瓶发酵培养过程中,筛选出对发酵过程无抑制作用的氧化剂铁氰化钾和还原剂二硫苏糖醇作为发酵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在3L发酵... 对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在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厌氧发酵产丁二酸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分布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血清瓶发酵培养过程中,筛选出对发酵过程无抑制作用的氧化剂铁氰化钾和还原剂二硫苏糖醇作为发酵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在3L发酵罐上利用铁氰化钾和二硫苏糖醇调节发酵体系氧化还原电位值在-100~-450mV,结果表明-350mV为菌体生长和产丁二酸的最佳电位,丁二酸生产速率由0.75g/(L·h)提高到1.18g/(L·h),产物丁二酸与副产物乙酸的质量浓度比由2.5提高到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琥珀酸放线杆菌 丁二酸 厌氧发酵
下载PDF
产琥珀酸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8
15
作者 岳方方 姜岷 +3 位作者 马江锋 于丽 刘树文 韦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大肠杆菌在厌氧条件及不额外添加电子受体的条件下可利用葡萄糖进行混合酸发酵,主要产物为甲酸、乙酸和乙醇,丁二酸及乳酸含量较低。为减少副产物的生成,使更多的代谢流流向丁二酸,本研究拟失活厌氧条件下甲酸、乙酸及乳酸主要生成途径... 大肠杆菌在厌氧条件及不额外添加电子受体的条件下可利用葡萄糖进行混合酸发酵,主要产物为甲酸、乙酸和乙醇,丁二酸及乳酸含量较低。为减少副产物的生成,使更多的代谢流流向丁二酸,本研究拟失活厌氧条件下甲酸、乙酸及乳酸主要生成途径相关的酶(乳酸脱氢酶和丙酮酸甲酸裂解酶)。借助Red重组系统和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无痕敲除了野生大肠杆菌W3110染色体上编码2个酶的基因pfl和ldh,构建了1株pfl和ldh双突变重组菌JM130(7△pfl△ldh),并引入PYC前后对比实验表明:JM1307(pTrc99a-pyc)较出发菌株解除了生长抑制,在8g/L初糖条件下,发酵48h,菌体密度可提高至OD6002.5,产物主要为丁二酸(2.8g/L),乙酸含量很低,无甲酸、乳酸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琥珀酸 丙酮酸羧化酶 RED重组 无痕敲除
下载PDF
蔗糖磷酸化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顾伟 马江锋 +2 位作者 隋姗姗 姜岷 韦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0,共4页
蔗糖磷酸化酶作为一种葡萄糖基转移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能够催化合成α型熊果苷、低聚糖等多种物质,在食品、化妆品、医药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蔗糖磷酸化酶的结构等生化特性及其催化特性,并介绍了目前高产蔗糖磷酸化酶... 蔗糖磷酸化酶作为一种葡萄糖基转移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能够催化合成α型熊果苷、低聚糖等多种物质,在食品、化妆品、医药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蔗糖磷酸化酶的结构等生化特性及其催化特性,并介绍了目前高产蔗糖磷酸化酶的主要生产菌株,以及该酶的应用及市场前景,并结合国外研究的热点及其研究进展,提出了国内开展课题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磷酸化酶 糖苷酶 糖基转移酶 熊果苷 低聚糖
下载PDF
利用木薯淀粉为原料发酵生产丁二酸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敏 马江锋 +4 位作者 徐冰 梁丽亚 刘嵘明 王光明 姜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9-32,共4页
利用木薯粉为原料发酵生产丁二酸,将先糖化后发酵(SHF)和同步糖化发酵(SSF)2种发酵模式进行比较,发现SSF发酵模式在工艺上、产量上均优于SHF,进而对SSF的一些工艺条件进行摇瓶优化,得到SSF的最适发酵温度为37℃,糖化酶添加量为1000U/g,... 利用木薯粉为原料发酵生产丁二酸,将先糖化后发酵(SHF)和同步糖化发酵(SSF)2种发酵模式进行比较,发现SSF发酵模式在工艺上、产量上均优于SHF,进而对SSF的一些工艺条件进行摇瓶优化,得到SSF的最适发酵温度为37℃,糖化酶添加量为1000U/g,最适底物浓度60g/L。在7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实验,用木薯粉同步糖化发酵45h,最终丁二酸浓度为61.2g/L,乙酸浓度为4.66g/L,生产强度达到1.36g/(L.h),丁二酸转化率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大肠杆菌 丁二酸 同步糖化发酵
下载PDF
不同还原性碳源对重组大肠杆菌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桂兰 王益娜 +2 位作者 马江锋 陈可泉 姜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9,共4页
以过量表达苹果酸酶的大肠杆菌NZN111为出发菌株,考察菌体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并用3L发酵罐以不同还原性碳源作为底物测定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代谢物浓度以及NADH量和氧化还原电位值(ORP)的变化。结果表明,以甘露醇、葡萄糖和葡萄糖... 以过量表达苹果酸酶的大肠杆菌NZN111为出发菌株,考察菌体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并用3L发酵罐以不同还原性碳源作为底物测定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代谢物浓度以及NADH量和氧化还原电位值(ORP)的变化。结果表明,以甘露醇、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钠作为碳源时,丁二酸收率分别为99.7%,83.0%和40.5%,还原性越强的碳源发酵过程产生的NADH量越多,且NADH量随着发酵时间逐渐降低,发酵结束时ORP分别为-358mV,-367mV和-384mV。由此可知,还原性越强的碳源产生的NADH量越多,发酵结束时丁二酸产量越高,副产物乙酸产量越低,氧化还原电位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还原性碳源 发酵 丁二酸
下载PDF
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固定C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奚永兰 陈可泉 +4 位作者 李建 马江锋 隋姗姗 叶贵子 姜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4-1319,共6页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日趋严峻,如何实现CO2的减排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固定CO2为出发点,通过CO2固定产生琥珀酸的微生物及产琥珀酸的原理、CO2固定过程优化以及对CO2固定过程的基因改造等方面概述了琥...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日趋严峻,如何实现CO2的减排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固定CO2为出发点,通过CO2固定产生琥珀酸的微生物及产琥珀酸的原理、CO2固定过程优化以及对CO2固定过程的基因改造等方面概述了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固定CO2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基因工程改造将会成为以后研究的重心。考虑到实际应用过程中放大的重要性,在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固定CO2的反应条件优化对于与其它发酵产CO2的过程的耦合也将显得日益重要,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 发酵 固定CO2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培养的反复分批发酵法生产丁二酸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冰 马江锋 +4 位作者 梁丽亚 刘嵘明 王光明 张敏 姜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95-2599,共5页
引言 丁二酸俗称琥珀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和厌氧代谢的终端还原产物,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作为重要的C4平台化合物,丁二酸可用于多种大宗化学品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制备。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酸,由于具有... 引言 丁二酸俗称琥珀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和厌氧代谢的终端还原产物,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作为重要的C4平台化合物,丁二酸可用于多种大宗化学品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制备。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酸,由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污染小、环境友好、在发酵过程中可固定CO2、能有效降低温室效应等特征,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反复分批发酵 细胞回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