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克氏针固定在急性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损害控制”中的应用
1
作者 罗裕强 马滚韶 +1 位作者 徐勤 罗焕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67-271,278,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胫距跟临时固定在急性闭合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损害控制”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与足踝外科采用经皮克氏针胫距跟临时固定技术进行“损害控制”的23例...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胫距跟临时固定在急性闭合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损害控制”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与足踝外科采用经皮克氏针胫距跟临时固定技术进行“损害控制”的23例急性闭合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患者,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8~78岁,平均44.6岁。跌倒扭伤7例,运动伤5例,道路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Tscherne分型Ⅰ级8例,Ⅱ级8例,Ⅲ级7例。C型臂X线机下手法复位,于足底经皮从远端向近端跨胫距跟关节纵向置入1枚2.5 mm及1枚2.0 mm克氏针。记录患者从Ⅰ期克氏针固定手术至Ⅱ期内固定手术的天数及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情况,术后12个月随访记录足踝结局评分(FAOS)。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皮肤坏死、针道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Ⅱ期内固定等候天数为(9.5±2.5)d,术后12个月FAOS为(85.8±4.6)分。结论经皮克氏针胫距跟固定应用于急性闭合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并适宜推广的“损害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损害控制 克氏针固定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滚韶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1期4523-4523,共1页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方法:选取5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骨折情况,31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组),22例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方法:选取5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骨折情况,31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组),22例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B组),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观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36个月,比较治疗效果显示,A组优17例,良12例,优良率为93.55%;B组优9例,良10例,优良率为86.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具特点,在临床使用时应该根据患者骨折部位操作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手术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 胫骨PILON骨折 疗效
下载PDF
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滚韶 徐勤 +2 位作者 罗裕强 黄远翘 莫华贵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4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患者18例,应用改良Karlsson术结合踝关节镜清理治疗。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切口并发症;无1... 目的:探讨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患者18例,应用改良Karlsson术结合踝关节镜清理治疗。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切口并发症;无1例患者出现锚钉骨道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1例患者再次出现踝关节扭伤,予以石膏固定后痊愈。所有患者最后1次随访时,前抽屉试验及距骨倾斜试验均为阴性。本组病例术后距骨倾斜角减少平均(2.9±0.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距骨前移量减少为平均(2.7±1.7)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1次随访时,AOFAS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患者术后优10例,良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如有条件术中可同期进行踝关节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损伤细节、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修复 Karlsson术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
下载PDF
观察全镜下“Brostro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滚韶 徐勤 +1 位作者 罗裕强 黄远翘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4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究全镜下"Brostro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14例(14踝)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资料。患者术前均接受规范非手术治疗大于6个月症状无缓解,均采用全镜下"... 目的探究全镜下"Brostro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14例(14踝)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资料。患者术前均接受规范非手术治疗大于6个月症状无缓解,均采用全镜下"Brostrom-Gould"术(距腓前韧带修复及下伸肌支持带加强)进行治疗,分析全镜下"Brostrom-Gould"术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AOFAS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14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67.5±16.2),术中镜下发现14例患者均存在滑膜炎性增生,其中12例患者有韧带周围瘢痕组织形成,均行清理;距骨软骨损伤5例,其中单纯行清理4例,清理加微骨折治疗1例;骨赘8例,予切除;游离体1例,予摘除。术后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关节感染、腓浅和腓肠神经损伤症状或线结刺激等并发症,踝关节不稳、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全镜下"Brostrom-Gould"术治疗CLAI是可重复实现的技术,具有微创性,可有效处理关节内病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快,其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临床效果 全镜下Brostrom-Gould
下载PDF
探究经皮微创技术治疗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
5
作者 马滚韶 徐勤 +1 位作者 罗裕强 黄远翘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缝合治疗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2013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6例36足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患者,均采用经皮微创基础修复跟腱,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线结刺激及跟腱再断裂情况,对比患者治疗...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缝合治疗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2013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6例36足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患者,均采用经皮微创基础修复跟腱,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线结刺激及跟腱再断裂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降低,AOFAS评分提升,P<0.0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6例患者平均恢复运动时间为(16.65±3.38)个月;有5例患者出现创口局部感染,经换药好转;3例患者出现线结反刺激,给予局部压力后减轻;其余患者均为Ⅰ期愈合,无跟腱再断裂、腓肠神经损伤者。结论给予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患者经皮微创技术缝合治疗,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跟腱损伤小、操作简单等应用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跟腱断裂 临床效果 经皮微创技术 切口愈合 VAS评分 AOFAS评分
下载PDF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莫华贵 黄远翘 +4 位作者 罗裕强 马滚韶 邬黎平 徐勤 张荣凯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置换术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三种抗凝药物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乙丙三... 目的:探究膝关节置换术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三种抗凝药物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12h后,甲组患者给予口服利伐沙班,乙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丙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数值和血小板值(Plt)等指标,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抗凝后,甲组患者的有效治疗例数(66例)明显高于乙组(44例,68.75%)、丙组(47例,71.21%),总有效治疗率为94.29%,三者差异显著(P<0.05);甲乙丙三组的PT、APTT、Plt指标两两比较,甲乙组、乙丙组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甲丙组的三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1d、1周、15d后,甲组D-二聚体数值明显低于丙组(P<0.05);治疗后1周、15d后,甲组D-二聚体数值明显低于乙组(P<0.05);术后甲组患者出现2例DVT,发生率为5.88%;乙组出现6例,发生率17.65%;丙组出现10例,发生率29.4%。甲乙(χ^2=2.267,P=0.132)与乙丙(DVTχ^2=1.308,P=0.253,)两两相比,无明显差异;甲丙(DVT发生率,χ^2=6.476)两组相比,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相比,阿司匹林的疗安全性能更高,但对治疗效果的提高作用更低;利伐沙班的抗凝效果更高,但隐性失血量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的抗凝需求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利伐沙班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钠 血栓
下载PDF
三种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股骨头旋转与固定钉滑脱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莫华贵 黄远翘 +3 位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邬黎平 徐勤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20-922,923,共4页
目的比较Gamma钉、PFNA和Inter Tan三种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股骨头旋转与固定钉滑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采用上述三种髓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Gamma钉、PFNA和Inter Tan三种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股骨头旋转与固定钉滑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采用上述三种髓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采用3代Gamma钉固定技术,50例采用PFNA固定技术,41例采用Inter Tan固定技术。统计分析三组患者在放射学上的Evans-Jensen分型、术后4周固定钉滑脱量与股骨头旋转率。结果 Gamma钉、PFNA、Inter Tan三组患者术后4周的固定钉滑脱量分别为(4.40±1.21)mm、(4.35±1.43)mm、(4.18±1.3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4周股骨头旋转率分别为22.6%(7/31)、8.0%(4/50)、2.4%(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患者,其股骨头旋转与固定钉滑脱量无关,而与近端固定钉的防旋特性(或设计特性)有关。Inter Tan可能更适合用于高Evans-Jensen分型的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 股骨头旋转 固定钉滑脱
下载PDF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元庄 张敏 马滚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707-1708,1717,共3页
[目的]探讨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2年8月~2006年11月,以重建钢板通过外侧缘入路行开放复位内固定骨折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共18例,其中术前行骨折三维CT重建的有10例。[结果]所有病例... [目的]探讨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2年8月~2006年11月,以重建钢板通过外侧缘入路行开放复位内固定骨折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共18例,其中术前行骨折三维CT重建的有10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8~12周,疗效评定优11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三维CT重建在肩胛骨骨折的诊治中有指导性意义;在严格手术指征下,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可获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钢板 肩胛骨 骨折 内固定 CT
下载PDF
转移性肿瘤致股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敏 陈元庄 +1 位作者 马滚韶 阎伟强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
股骨是仅次于脊柱的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转移后易造成病理性骨折。一旦发生骨折,可产生剧烈疼痛,活动困难等症状。近年来手术治疗转移性肿瘤致股骨骨折逐渐增多,疗效确切。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43例病理性股骨骨折... 股骨是仅次于脊柱的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转移后易造成病理性骨折。一旦发生骨折,可产生剧烈疼痛,活动困难等症状。近年来手术治疗转移性肿瘤致股骨骨折逐渐增多,疗效确切。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43例病理性股骨骨折患者,分别采取病灶清除+骨水泥充填+内固定和瘤段切除+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肿瘤 股骨骨折 手术治疗 病理性骨折 恶性肿瘤转移 骨水泥充填 剧烈疼痛 骨折患者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元庄 张敏 +1 位作者 马滚韶 闫伟强 《现代医院》 2010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8月~2009年7月,对具有完整资料且接受DHS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8月~2009年7月,对具有完整资料且接受DHS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5例,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站立时间、髋关节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DHS组随访6~36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随访6~24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均明显高于DHS组(p<0.05),而在术后站立时间、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则优于DHS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优点,疗效均好,手术方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对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可优先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
下载PDF
一种新型胫骨下端后侧接骨板治疗后踝骨折的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敏 陈元庄 +1 位作者 闫伟强 马滚韶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32-33,共2页
目的总结一种新型胫骨下端后侧接骨板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小腿下端后外侧入路,胫骨下端后侧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后踝骨折12例,按Haraquchi法分型:I型6例,II型4例,III型2例。结果 12例随访3-8个月,骨折愈合,伤口愈合良好,... 目的总结一种新型胫骨下端后侧接骨板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小腿下端后外侧入路,胫骨下端后侧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后踝骨折12例,按Haraquchi法分型:I型6例,II型4例,III型2例。结果 12例随访3-8个月,骨折愈合,伤口愈合良好,无伤口感染和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按Leeds治疗结果标准:优8例,良3例,差1例。结论该胫骨下端后侧接骨板符合胫骨下端后外侧解剖形态,起到一种压板作用,固定确切可靠,对后踝骨折治疗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骨折固定 接骨板
下载PDF
Pilon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莫华贵 黄远翘 +3 位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邬黎平 徐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87-589,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Pilon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讨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至我院骨科进行Pilon骨折治疗的患者37例,所有患者行内固定治疗。对于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疗效评价,包括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 目的分析影响Pilon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讨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至我院骨科进行Pilon骨折治疗的患者37例,所有患者行内固定治疗。对于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疗效评价,包括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类型、有无腓骨骨折、有无植骨。将疗效进行秩和检验对该因素是否对疗效有所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经过8个月随访发现患者治疗结果为优10例,良的18例,差的9例,优良率为75.68%。对可能影响骨折的各个因素使用秩和检验后发现,性别、年龄、腓骨是否损伤单个因素本身无差异性(P>0.05),而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类型以及有无植骨单个因素对于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视骨折部位软组织的保护,正确判断骨折类型并进行恰当处置以及选择正确植骨方案对改善Pilon骨折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内固定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前臂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应用的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元庄 胡女元 +1 位作者 马滚韶 冼翠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6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前臂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2月~2012年8月,对48例尿毒症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对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 目的探讨前臂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2月~2012年8月,对48例尿毒症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对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建立内瘘,术后并发症16例,发生率达33.3%,分别为人工血管栓塞10例,心功能衰竭2例,肿胀手综合征2例,血清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前臂人工血管透析通路有一定的并发症,积极正确地处理有利于延长人工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与指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12
14
作者 闫伟强 张敏 +1 位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17例,修复指远节指甲、指背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17例,修复指远节指甲、指背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下载PDF
颈外静脉移植治疗注射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2 位作者 张敏 黄远翘 陈忠羡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颈外静脉移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6月~2006年2月,对注射毒品所致的20例假性股动脉瘤行手术治疗,并移植颈外静脉重建股动脉缺损。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保存肢体,无缺血坏死及小腿...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颈外静脉移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6月~2006年2月,对注射毒品所致的20例假性股动脉瘤行手术治疗,并移植颈外静脉重建股动脉缺损。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保存肢体,无缺血坏死及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伤口一期愈合9例,余11例出现淋巴漏,二期愈合4例,再次手术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7例。1例因吻合口破裂出血而结扎股动脉,1例有股神经损伤的表现。16例随访1~24个月,无复发,足背动脉可扪及搏动,10例术后血管彩超显示移植的颈外静脉通畅。结论 手术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唯一有效的方法;在瘤体切除后大隐静脉往往因炎症而不能利用,移植颈外静脉修复重建股动脉缺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股动脉 颈外静脉
下载PDF
痛风性膝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敏 陈元庄 +1 位作者 阎伟强 马滚韶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9期704-705,共2页
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所收治的12例13膝患者,男11例12膝,女1例1膝;年龄56~70岁,平均63.5岁,均行膝关节置换术。假体为后稳定型表面置换假体,并有完整的随访资料。结果... 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所收治的12例13膝患者,男11例12膝,女1例1膝;年龄56~70岁,平均63.5岁,均行膝关节置换术。假体为后稳定型表面置换假体,并有完整的随访资料。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深部感染,无血栓形成。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1~7年,平均3.6年。以VSA评定术前、后疼痛结果,疼痛明显减轻。HSS评分标准进行术前、术后评定结果,优8膝,良4膝,可1膝。结论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痛风性膝关节炎效果满意。根据术前膝关节稳定性检查,术中各韧带受累情况,选择适合的假体,滑膜切除加清除尿酸盐结晶。持续控制血尿酸是该治疗方法取得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痛风性膝关节炎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远翘 陈元庄 +5 位作者 马滚韶 莫华贵 李钰军 邬黎平 朱英 郑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0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25例胫骨髁问棘骨折患者并随访1年。总结其临床疗效,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骨折3个月愈合。术后3月内...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25例胫骨髁问棘骨折患者并随访1年。总结其临床疗效,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骨折3个月愈合。术后3月内,患膝屈膝角度较健侧减少8.35°,平均22。,伸膝角度较健侧少5~10°,平均7.5°。术后6个月复查时,有3例屈膝受限约10°,1例伸膝受限约5°,其余全部恢复正常。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JD〈0.05)。结论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手术时问短、术后可早期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棘骨折 关节镜 空心钉
下载PDF
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的足趾利用再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张敏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的足趾利用再造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利用足趾甲床再造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12例13指,其中以吻合血管神经的趾甲瓣再造的有5例,游离趾甲床移植再造的有7例8指。结果所有再造的指甲床均成活... 目的探讨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的足趾利用再造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利用足趾甲床再造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12例13指,其中以吻合血管神经的趾甲瓣再造的有5例,游离趾甲床移植再造的有7例8指。结果所有再造的指甲床均成活,指甲全部再生,术后随访3-24个月,疗效评定为优的有7例,良的有3例4指,差的为2例,优良率为84.6%。结论依靠精细的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利用足趾甲床急诊再造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可获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甲床 趾甲移植 再造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凤环 邬黎平 +4 位作者 黄远翘 陈元庄 郭灵芝 马滚韶 莫华贵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0期2472-247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拟行PFNA内固定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拟行PFNA内固定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CNP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程度、手术及住院期间各项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焦虑程度、医护总体满意率,住院天数、候手术天数、住院费用,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实施CNP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临床护理路径(CNP)
下载PDF
人工血管移植修复股、腘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黄远翘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4月,对21例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移植修复,其中股动脉缺损15例,腘动脉缺损6例,动脉缺损长度平均9.3(3~16)cm。结果所有病例动...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4月,对21例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移植修复,其中股动脉缺损15例,腘动脉缺损6例,动脉缺损长度平均9.3(3~16)cm。结果所有病例动脉缺损均得以成功修复,患肢端血运良好,肢体能保存且功能基本恢复,伤口一期愈合。21例均获随访,平均13.2(3~24)个月,行血管彩超或CTA检查显示移植的人工血管通畅并替代原缺损的动脉。结论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腘动脉 人工血管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