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应用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王义夏 王同庆 +1 位作者 马琦岳 王继征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探究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肾功能、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M组和R组,两组样本量均为44例。M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目的探究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肾功能、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M组和R组,两组样本量均为44例。M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tripsy,MPCNL),R组予以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 lithotomy,RLU)。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和手术前后的肾功能情况、氧化应激水平、炎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M组(P<0.05),术后3d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M组(P<0.05)。术后,R组患者的血清中性粒细胞鲨烯酸结合蛋白、血肌酐、脂质过氧化物、高度氧化蛋白质衍生物、白细胞介素-1β、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于M组相比较,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LU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并提高结石清除率,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水平,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结石清除率
下载PDF
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曹志文 宋东奎 +2 位作者 魏晓松 金冰斋 马琦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例NMIBC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根据术前1周的血常规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 目的探讨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例NMIBC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根据术前1周的血常规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SII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3种指标预测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准确性。根据SII的最佳分界值,将患者分成高SII组和低SII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绘制高SII和低SII组患者的复发曲线。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MIB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将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并构建预测NMIBC患者1、2、3年无复发率的列线图。通过一致性指数(C指数)和校准曲线来确定列线图的预测精度和一致性。结果NLR、PLR、SII预测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4、0.656、0.729。SII预测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准确性高于NLR和PLR(Z分别为2.398、2.454,均P<0.05)。SII的最佳分界值为385,以此将201例患者分为低SII组(SII<385,130例)和高SII组(SII≥385,71例)。与低SII组相比,高SII组肿瘤>3 cm比例、病理T1分期比例和肿瘤复发率更高(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62(33~84)个月,随访期间共45例(22.4%)出现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II(HR=2.829,95%CI:1.416~5.654),肿瘤T1分期(HR=3.091,95%CI:1.660~5.757)、肿瘤>3 cm(HR=2.339,95%CI:1.152~4.751)、多发肿瘤(HR=2.083,95%CI:1.033~4.202)是影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内部验证的C指数为0.768(95%CI:0.699~0.837)。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的观测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SII可作为预测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指标,并且预测准确度高于NLR和PLR。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复发 列线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下载PDF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金冰斋 卢鸿雁 +4 位作者 杨晓明 方志伟 曹志文 马琦岳 宋东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97-201,220,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例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目的 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例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NI和NLR的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并采用Cox回归模型确定影响NM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按PNI<48.5(67例)及≥48.5(135例);NLR<2.20(139例)及≥2.20(63例)分组。高PNI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学分级和病理T分期与低P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患者的肿瘤数量、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和病理T分期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NI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大于低PNI组,低NLR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大于高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肿瘤最大径、肿瘤数量、病理T分期、组织学分级、PNI和NLR与NMIBC患者的RFS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病理T分期、PNI和NLR是影响NM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NI和NLR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以作为评估NMIBC患者预后的指标。联合PNI和NLR能够增加预后评估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