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瑾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1
作者 马瑾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陶瓷艺术作品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估值不确定度的昂贵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
2
作者 张晶 裴东兴 +1 位作者 马瑾 沈大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针对代理模型辅助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中个体不确定度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本文提出个体每个目标估值不确定的填充准则,同时,为了减少训练模型消耗的计算资源,提出基于非支配排序的样本选择算法。为了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采用DTLZ和WFG测试... 针对代理模型辅助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中个体不确定度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本文提出个体每个目标估值不确定的填充准则,同时,为了减少训练模型消耗的计算资源,提出基于非支配排序的样本选择算法。为了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采用DTLZ和WFG测试函数进行测试,得出结果与近些年发表5种具有代表性的同类型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说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昂贵高维高目标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算法 昂贵多目标优化问题 代理模型 填充准则 不确定度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王新海 马瑾 《南方农机》 2024年第5期191-194,共4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高职助力乡村振兴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需求,重点探索乡村振兴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构建融合发展平台,对师生的精神品质加以培养,从而提高育人实效性,丰...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高职助力乡村振兴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需求,重点探索乡村振兴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构建融合发展平台,对师生的精神品质加以培养,从而提高育人实效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大发展。课题组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振兴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进行了探究,创新了高职助力区域乡村发展的模式,为区域发展贡献了高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融合发展
下载PDF
美国场地土壤筛选值研究及其对中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启示
4
作者 王晓宇 屈雅静 +1 位作者 赵文浩 马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6,共13页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标准和土壤环境保护的基础。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关注污染场地保护并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国家之一,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文以美国为例,综述其在土壤筛选值(SSLs)方面的...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标准和土壤环境保护的基础。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关注污染场地保护并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国家之一,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文以美国为例,综述其在土壤筛选值(SSLs)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美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系统梳理美国在SSLs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直接摄入、皮肤吸收、摄入污染地下水、吸入室外挥发物与颗粒物和蒸汽侵入5个方面阐述美国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SSLs制定的理论方法。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进一步加强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立足我国国情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加强本土化参数研究和土壤环境基准研究规范化,以及协同开展土壤地下水环境基准研究,以期为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与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值 土壤环境基准 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 人体健康
下载PDF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刘慧蕾 卫家芬 +2 位作者 徐雪明 赵强 马瑾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149-154,共6页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接受家庭医生团队模式的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心房颤动相关知识知晓评分、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肌酐水平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研究组心电图稳定人数多于对照组,快房颤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知识知晓度及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肾功能及血糖、血脂指标,且患者心电图情况较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 心房颤动 老年
下载PDF
高职院校助力区域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6
作者 王新海 马瑾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勇挑乡村振兴重担。面对高职院校助力乡村发展路径不畅的现状,依托陕西首家社区干部学院,“政校企乡”共建乡村学院,搭建乡村振兴发展平台,实施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以军工文化凝心铸...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勇挑乡村振兴重担。面对高职院校助力乡村发展路径不畅的现状,依托陕西首家社区干部学院,“政校企乡”共建乡村学院,搭建乡村振兴发展平台,实施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以军工文化凝心铸魂,筑牢群众思想防线,开展职业教师主导的农民分类培养提升,政校共推“四大工程”,创新服务农民新模式,不断满足农民终身发展的需求。在探索中形成了多元合作共建的乡村振兴发展机制,保障了乡村振兴持续健康运行,提升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分类培训 社会服务
下载PDF
用卫星热红外信息研究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74
7
作者 马瑾 陈顺云 +2 位作者 刘培洵 汪一鹏 刘力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6-823,共8页
断层活动不是孤立的,一条断层的活动可能影响其他断层,并引起这些断层的活动,这些相互作用的断层称为关联断层.本文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分析了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所使用的信息是经过处理的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 断层活动不是孤立的,一条断层的活动可能影响其他断层,并引起这些断层的活动,这些相互作用的断层称为关联断层.本文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分析了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所使用的信息是经过处理的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结果表明,在一定时段内研究区一些断层间除地震活动表现出相互呼应关系外,其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曲线相似,相关系数高,说明热红外信息与地震信息共同反映一个地区断层的关联活动.此外,也存在单独由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相关表现断层关联活动的情形,即断层间无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但也存在TLOW曲线的相关性,同样显示关联断层的相互作用.对TLOW的时空过程分析表明,关联活动组合可随时间发生变化.例如,1988~1994年间红河断裂与澜沧-耿马断裂、金沙江断裂等构成关联活动组合,1994~1998年又与小金河断裂、安宁河-小江断裂构成关联活动组合,这样的时空变化过程可能是地壳应力场重新分配的反映.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卫星热红外信息有望成为研究断层相互作用的一个新的独立物理量,并将对地震动力学和构造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互作用 关联断层 关联活动时段 卫星热红外 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
下载PDF
基于5G+雾计算的智慧城市模型研究
8
作者 王鹏一 张仁秀 +2 位作者 张宪超 张伟 马瑾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为了在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中进一步对延迟、隐私、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进行优化,在涉及到的各类前沿技术中,选取雾计算这一典型技术,通过与云计算技术同步对比分析,得出雾计算具有服务扩展性强、实时性好、数据隐私可控及地理位置识别精... 为了在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中进一步对延迟、隐私、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进行优化,在涉及到的各类前沿技术中,选取雾计算这一典型技术,通过与云计算技术同步对比分析,得出雾计算具有服务扩展性强、实时性好、数据隐私可控及地理位置识别精确等诸多优势。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以上雾计算的优势并同步结合5G技术,提出了智慧城市雾模型,并详细描述了此模型在智能电网场景下的应用模式,论证了该模型可充分实现雾计算的技术优势,同时具备较强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5G 雾/边缘计算 智慧电网
下载PDF
大陆地表温度场的时空变化与现今构造活动 被引量:41
9
作者 马瑾 陈顺云 +2 位作者 扈小燕 刘培洵 刘力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共14页
试图利用地表温度场数据获取中国西部的构造活动信息。在建立热与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西部MODIS/Terra地表温度产品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1)地表温度在一些地区发生偏离年变现象,这种年变偏离与一些活动构造带的活动有关;(2)在... 试图利用地表温度场数据获取中国西部的构造活动信息。在建立热与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西部MODIS/Terra地表温度产品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1)地表温度在一些地区发生偏离年变现象,这种年变偏离与一些活动构造带的活动有关;(2)在扣除年变基准场等主要气候因素后,年变残差(ΔT)中长周期成分(LSTLOW)更接近构造活动所引起的热信息,能为构造活动提供一定的指示信息。研究发现,一个地震的发生对周围不同构造区的影响不同,有的地区升温,有的地区降温。2004年印尼地震最大的影响是引起青藏高原中部巴颜喀拉—松潘地块的降温;(3)与前者相对应,发生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不同地震引起的温度变化格局不同,对同一地区的影响也不同,例如2001年东昆仑8.1级地震引起龙门山断裂带升温,而2003年斋桑泊7.9级地震和2004年印尼9级地震却引起该带的降温;(4)不同地区地温变化的时间过程不同。这些现象均对构造变形过程有一定的启示。在上述现象的基础上,笔者结合GPS观测结果,不同深度的地温信息以及地震活动等资料,对地表温度场中包含构造活动信息进行了初步检验,并对地表温度场反映的区域构造变形模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表温度场 南北地震构造带 巴颜喀拉—松潘地块 现今构造活动 地震活动
下载PDF
断层失稳错动热场前兆模式:雁列断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8
10
作者 马瑾 刘力强 +1 位作者 刘培洵 马胜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1149,共9页
在实验室使用红外热像仪和接触式测温仪同步观测记录了压性和张性雁列断层失稳错动前后的热场变化过程.从实验记录中发现,在断层失稳引起温度场和热红外辐射亮温温度场上升之前,在两断层段之间的岩桥区发生降温变化.断层带开始升温发生... 在实验室使用红外热像仪和接触式测温仪同步观测记录了压性和张性雁列断层失稳错动前后的热场变化过程.从实验记录中发现,在断层失稳引起温度场和热红外辐射亮温温度场上升之前,在两断层段之间的岩桥区发生降温变化.断层带开始升温发生在失稳前2~3s内,岩桥区的降温却发生在失稳前约20s,这两个超前时间长度相差近一个量级.此类热场先降后升变化过程在雁列构造变形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可能作为雁列断层失稳错动的热场前兆模式.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详细描述了上述热场变化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产生此种失稳前兆模式的机制,显著异常出现的条件及有利观测部位,讨论了它在地震前兆探索等研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列断层 粘滑 热红外亮温温度 温度场 热场前兆模式
下载PDF
断层几何结构与物理场的演化及失稳特征 被引量:49
11
作者 马瑾 马胜利 +3 位作者 刘力强 邓志辉 马文涛 刘天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在双轴加载条件下,研究了几种具不同几何结构的断层系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变、断层位移和声发射事件的时空分布,并对典型失稳事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具不同几何结构的断层系有不同的变形物理场演化图象;根据物理场演化特征和... 在双轴加载条件下,研究了几种具不同几何结构的断层系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变、断层位移和声发射事件的时空分布,并对典型失稳事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具不同几何结构的断层系有不同的变形物理场演化图象;根据物理场演化特征和变形机制的差异,可识别出两类粘滑型失稳、破裂型失稳及混合型失稳,不同类型的失稳在前兆上有明显差异;失稳类型与断层几何结构及变形阶段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自然界断层的几何结构,对地震预报和地震前兆观察研究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 断层 几何结构 物理场 失稳特征
下载PDF
交叉断层的交替活动与块体运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马瑾 马胜利 +2 位作者 刘力强 刘天昌 吴秀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5-73,共9页
通过物理模拟证明交叉断层上会交替地发生失稳事件。两条交叉的断层在活动中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 ,即一条断层既可能使另一条断层发生闭锁而积累应变 ,又可能触发其错动。每条断层的位移速率、总位移量以及失稳事件数与断层方向和主... 通过物理模拟证明交叉断层上会交替地发生失稳事件。两条交叉的断层在活动中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 ,即一条断层既可能使另一条断层发生闭锁而积累应变 ,又可能触发其错动。每条断层的位移速率、总位移量以及失稳事件数与断层方向和主压应力轴的夹角有关。各断层段的位移有时体现为断层围限块体的平移运动 ,而有时则体现为块体的旋转运动。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失稳事件影响范围不同 ,在正应力较大的断层上失稳事件影响范围大。涉及交叉断层的较大失稳事件发生前常出现前兆性小事件。交叉断层的交替活动实际上由变形场中块体的运动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断层 交替活动 块体活动 物理场观测
下载PDF
湛江市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马瑾 邱兴华 +2 位作者 周永章 万洪富 朱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选取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为研究区域,对该市土壤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测定了61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17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利用多元地统计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7种有机氯... 选取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为研究区域,对该市土壤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测定了61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17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利用多元地统计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7种有机氯农药在42个土壤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p,p'-DDE检出率为100%,3种有机氯农药检出率在90%以上。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较普遍,六六六未达到污染水平,有一个土壤样品滴滴涕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分析显示,近期可能仍有新的六六六输入土壤环境,而滴滴涕则主要来自过去施用农药的残留。主成分分析显示17种有机氯农药可以由6个主成分反映,分别对应于工业HCH和林丹的使用、农药使用习惯以及当地病虫害特点等。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对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氯农药 多元地统计 GIS 空间分布
下载PDF
5°拐折构造变形物理场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14
作者 马瑾 马文涛 +3 位作者 马胜利 邓志辉 刘力强 刘天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8-326,共9页
以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含5°拐折的断层在变形过程中物理场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在一次事件序列中拐折部位的声发射往往发生在序列开始时和结束时,震级虽不大,但却有重要意义。在断层错动中拐折部位两侧的断层交替地作... 以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含5°拐折的断层在变形过程中物理场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在一次事件序列中拐折部位的声发射往往发生在序列开始时和结束时,震级虽不大,但却有重要意义。在断层错动中拐折部位两侧的断层交替地作为变形主体构造,拐折部位则起了错动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断层位移 数值模拟 构造变形 物理场
下载PDF
东莞市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马瑾 万洪富 +2 位作者 杨国义 夏运生 罗薇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9-322,共4页
人类活动对土壤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转移,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通过对东莞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11种蔬菜48个样品的可食部分的重金属含量测试,得出了2大类11种蔬菜中Pb、Cu、Zn、Cd、Cr、As、Hg... 人类活动对土壤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转移,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通过对东莞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11种蔬菜48个样品的可食部分的重金属含量测试,得出了2大类11种蔬菜中Pb、Cu、Zn、Cd、Cr、As、Hg、Ni等八种重金属的含量。发现Pb对该地区蔬菜的污染较普遍,超标率达到了20.9%,最高检出值为标准的2.2倍,其次是Cd、Hg,超标率分别为11.6%和2.3%。研究发现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蔬菜均为叶菜类蔬菜,其中菠菜有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各品种蔬菜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市 蔬菜 重金属 污染
下载PDF
识别断层活动和失稳的热场标志--实验室的证据 被引量:17
16
作者 马瑾 马少鹏 +1 位作者 刘培洵 刘力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382,共20页
利用一套双向伺服系统对含压性和张性雁列断层的标本进行变形实验,实验中应用红外热像仪和接触式测温仪同步记录岩石变形过程中热红外辐射的亮度温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化;使用数字CCD相机同步采集标本表面的数字图像,并利用数字散斑方法对... 利用一套双向伺服系统对含压性和张性雁列断层的标本进行变形实验,实验中应用红外热像仪和接触式测温仪同步记录岩石变形过程中热红外辐射的亮度温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化;使用数字CCD相机同步采集标本表面的数字图像,并利用数字散斑方法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位移场和应变场的演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1)在断层贯通前压性雁列岩桥区温度最高,而张性雁列岩桥区温度最低;数字散斑结果显示压性岩桥区平均应变最高,而张性岩桥区平均应变最低。温度场对两类雁列断层在岩桥区相反的受力状态有清晰的响应,可以为判断断层应力状态提供标志。2)雁列断层经历了从岩桥区应力积累、破坏到断层失稳错动两个变形阶段,升温机制也由应变升温变为摩擦升温;伴随升温机制的转变,在岩桥区观测到断层失稳错动前的破坏降温、温度快速起伏以及升温脉冲等现象,是观测失稳前兆的最佳部位。3)在雁列岩桥区裂纹端点附近观测到升温脉冲,表现为温度快升快降,随后即出现断层带的快速升温。升温脉冲现象可能与裂纹端部的应力奇异集中和破裂扩展引起的应力释放有关。裂纹端部的扩展是断层失稳错动的条件,随后断层带的升温正是断层失稳错动造成的。断层带开始升温发生在失稳前2~3s内,岩桥区的降温发生在失稳前约20s,升温脉冲比断层错动早10~20s,它们是断层失稳错动的短临标志。对断层关键部位的温度变化开展观测与研究对发现断层活动十分重要,变温机制转变阶段对提前觉察断层失稳前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列断层 温度场 应变场 热红外辐射温度场 热场前兆模式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下载PDF
复杂构造应力扰动场与发震构造识别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马瑾 刘力强 +1 位作者 马胜利 邓志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2-382,共11页
在地震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曾得到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为检验此结果的普适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区域构造及其基本应力场如何... 在地震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曾得到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为检验此结果的普适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区域构造及其基本应力场如何复杂,这种四象限分布与八瓣式分布型式不变,这为最终判定失稳区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在复杂构造情况下这种应力扰动场的畸变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震断层 异常识别 空间分布特征 应力场 数字模拟
下载PDF
地震前异常的阶段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5
18
作者 马瑾 马胜利 刘力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3-371,共9页
将岩石变形曲线到达强度点以前比拟为地震前异常的中长期阶段,强度点至失稳点之间定义为短临阶段。在中长期阶段异常是由驱动力的增强或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引起,前者引起的应力扰动场与原来的方向一致,强烈扰动区与原来的应力集中区一... 将岩石变形曲线到达强度点以前比拟为地震前异常的中长期阶段,强度点至失稳点之间定义为短临阶段。在中长期阶段异常是由驱动力的增强或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引起,前者引起的应力扰动场与原来的方向一致,强烈扰动区与原来的应力集中区一致,后者引起的应力扰动场应力方向可以发生变化,应力扰动对平均应力影响较大,强烈扰动区位于断层错列部位。二者的强烈扰动场均与未来的震源区无必然联系。在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异常识别 短临异常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广东汕头市农业土壤和蔬菜铅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瑾 周永章 +2 位作者 窦磊 张澄博 万洪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7-79,共3页
重金属元素铅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得到汕头市土壤及蔬菜铅污染的状况,选取了该市115个土壤样品及34个蔬菜样品进行铅含量分析。研究发现,汕头市土壤样品铅含量差异较大,最高含量为110 mg/kg,最低含量则为12.1 mg/kg,极差... 重金属元素铅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得到汕头市土壤及蔬菜铅污染的状况,选取了该市115个土壤样品及34个蔬菜样品进行铅含量分析。研究发现,汕头市土壤样品铅含量差异较大,最高含量为110 mg/kg,最低含量则为12.1 mg/kg,极差达到97.9 mg/kg。56.52%的土壤样品铅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表明该市土壤铅污染存在普遍性,且各区(县)土壤铅含量极不均匀。汕头市蔬菜样品铅含量全部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14935—94),不同蔬菜品种对铅的富集能力均较强,蔬菜样品铅最低含量为5 mg/kg,最高含量为85 mg/kg,分别为国家标准限值的5倍和425倍。经分析认为,该市铅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三废"排放、大量含铅农药的使用、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大气沉降等。还对汕头市民通过食用蔬菜而导致的铅暴露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市居民使用蔬菜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土壤 蔬菜 健康风险 汕头
下载PDF
珠三角典型区域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多元统计分析--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马瑾 周永章 +1 位作者 张天彬 万洪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47-1751,共5页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顺德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26个代表性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的含量和组成,并对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6种优控多环芳烃中有8种100%检出,其余8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率最低的化合物为蒽(7...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顺德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26个代表性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的含量和组成,并对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6种优控多环芳烃中有8种100%检出,其余8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率最低的化合物为蒽(7.9%)。在顺德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介于34.0 ̄341.0μg·kg-1,平均值为169.4μg·kg-1。总体上顺德区土壤PAHs污染程度较轻,仅34.62%的样品受到了轻度污染。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提取出2个主因子,进而推断,PAHs的主要来源是燃烧源,而萘的主要来源是石油源。R型聚类分析可以将除蒽和苊之外的14种PAHs化合物明显分为3类:(1)芴、二苯并[a,h]蒽、二氢苊、萘聚为一类;(2)苯并[k]荧蒽、苯并[a]芘、苯并[a]蒽聚为一类;(3)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聚为一类,分类结果与PAHs化合物组分按照环数多少以及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反映了多环芳烃在环境行为以及其本身化学性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土壤 多环芳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