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和小清河主要污染物入海量的估算 被引量:38
1
作者 马绍赛 辛福言 +1 位作者 崔毅 乔向英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47-51,共5页
黄河和小清河入海径流量从 1 998~ 2 0 0 2年间呈下降趋势。黄河入海径流量 1 998年为1 0 7 34亿m3,2 0 0 2年下降到 4 1 5 7亿m3;小清河入海径流量从 1 998年的 4亿m3余下降到 2 0 0 2年的 1亿m3余。黄河平均年CODmn、氨氮、硝酸盐... 黄河和小清河入海径流量从 1 998~ 2 0 0 2年间呈下降趋势。黄河入海径流量 1 998年为1 0 7 34亿m3,2 0 0 2年下降到 4 1 5 7亿m3;小清河入海径流量从 1 998年的 4亿m3余下降到 2 0 0 2年的 1亿m3余。黄河平均年CODmn、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挥发酚入海总量为 4 432 2t,最高年份达到 6 7336t ,其中CODmn和硝酸盐的入海量起主导作用 ,约占年平均总量的 93 8%。小清河平均年CODmn、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挥发酚入海总量为 1 70 1 7t,最高年份达到 2 4 31 4t,其中CODmn和氨氮的入海量起主导作用 ,约占年平均总量的 98 8%。黄河与小清河比较 ,黄河年平均CODmn、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挥发酚入海量是小清河的 1 83倍 ,而径流量是小清河的 2 1 4 8倍。可看出小清河径流中CODmn、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挥发酚的浓度要比黄河高 1 0多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小清河 径流量 主要污染物 入海量 营养盐
下载PDF
莱州湾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马绍赛 赵俊 +4 位作者 陈碧鹃 陈聚法 崔毅 曲克明 曲世科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应用多项指数综合评价公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公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莱州湾2002年5月和8月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环境和生物环境处于良好水平;表层沉积环境处于污染水平,有的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其中重金属... 应用多项指数综合评价公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公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莱州湾2002年5月和8月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环境和生物环境处于良好水平;表层沉积环境处于污染水平,有的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其中重金属镉的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渔业水域
下载PDF
乳山湾菲律宾蛤仔养殖滩涂老化修复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马绍赛 辛福言 +4 位作者 张东杰 宋建忠 孟伟 陈聚法 曲克明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1,共3页
根据乳山湾贝类养殖滩涂老化的特点,采用了压沙1、3 cm和翻耕20、40 cm的物理修复方式,经过9个月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压沙1cm贝类生物量为4 .9 kg/m2, 压沙3cm贝类生物量为5 .6 kg/m2,翻耕20 cm贝类生物量为4. 6 kg/m2,翻耕40 cm贝类... 根据乳山湾贝类养殖滩涂老化的特点,采用了压沙1、3 cm和翻耕20、40 cm的物理修复方式,经过9个月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压沙1cm贝类生物量为4 .9 kg/m2, 压沙3cm贝类生物量为5 .6 kg/m2,翻耕20 cm贝类生物量为4. 6 kg/m2,翻耕40 cm贝类生物量为3. 9 kg/m2,对照组贝类生物量为4 .1 kg/m2。除翻耕40 cm修复方式外,其他3 种修复方式均显示一定的效果,并以压沙3 cm最好。翻耕20 cm虽然不如压沙的效果好,但与对照组相比仍然显示较大的优势,每亩约增产余。由于翻耕的修复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容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滩涂老化 物理修复 菲律宾蛤仔
下载PDF
胶州湾外南沙水域渔业资源与文昌鱼数量调查评估及其栖息环境保护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绍赛 崔毅 +6 位作者 李秋芬 陈碧鹃 宋云利 辛福言 赵俊 陈聚法 过锋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10-14,共5页
应用扫海面积法 ,并根据鱼类和文昌鱼栖息特点 ,采用了不同拖网取样方式 ,对胶州湾外南沙周围 2 4km2 水域 5、6月渔业资源数量与文昌鱼 (BranchiostomabelcheriGary)数量进行了调查评估。5月捕获的鱼类共 2 8种 ,总资源量 2 75 479kg ... 应用扫海面积法 ,并根据鱼类和文昌鱼栖息特点 ,采用了不同拖网取样方式 ,对胶州湾外南沙周围 2 4km2 水域 5、6月渔业资源数量与文昌鱼 (BranchiostomabelcheriGary)数量进行了调查评估。5月捕获的鱼类共 2 8种 ,总资源量 2 75 479kg ,其中玉筋鱼居第 1位 ,资源量 2 65 2 0 0kg。捕获的无脊椎动物共 1 3种 ,总资源量 3 489kg。6月文昌鱼数量约为 1 872 0 0 0 0尾。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外 南沙水域 渔业资源 文昌鱼 调查评估
下载PDF
滩涂养殖牡蛎死亡及生态环境效应调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绍赛 周诗赉 +5 位作者 陈聚法 辛福言 崔毅 陈碧鹃 于惠霆 孙坤言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滩涂养殖牡蛎死亡高峰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高死亡区主要分布在潮间带的中潮区,特别是低潮时因滩面不平存有少量积水的取样区,死亡率高达84%以上,造成死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由于夏季的高温所致,8月中旬观测到低潮时滩涂泥温最... 滩涂养殖牡蛎死亡高峰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高死亡区主要分布在潮间带的中潮区,特别是低潮时因滩面不平存有少量积水的取样区,死亡率高达84%以上,造成死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由于夏季的高温所致,8月中旬观测到低潮时滩涂泥温最高可达35.8℃。底质中的Zn、Pb、Cd和硫化物在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均有不同的超标,成为乳山湾牡蛎养殖重要的污染物质,虽然尚未看出对牡蛎死亡的明显影响,但具有潜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死亡 生态环境 高温 滩涂养殖
下载PDF
滩涂养殖菲律宾蛤仔死亡及生态环境效应调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马绍赛 周诗赉 +5 位作者 陈聚法 辛福言 崔毅 陈碧鹃 于惠霆 孙坤言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8,共8页
滩涂养殖菲律宾蛤仔死亡高峰发生在繁殖盛期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死亡率最高达85.4%。高死亡区主要分布在潮间带中、上潮区的粘土质结构滩涂。死亡蛤仔中个体相对大的占的比重大,高龄的比低龄的死亡率高。造成死亡的环境因素初步看... 滩涂养殖菲律宾蛤仔死亡高峰发生在繁殖盛期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死亡率最高达85.4%。高死亡区主要分布在潮间带中、上潮区的粘土质结构滩涂。死亡蛤仔中个体相对大的占的比重大,高龄的比低龄的死亡率高。造成死亡的环境因素初步看,主要是夏季的高温,8月中旬滩涂泥温连续观测低潮时最高可达35.8℃。硫化物和细菌,对加剧滩涂蛤仔死亡程度也起到一定作用。底质中的重金属Pb、Cd和Hg在8月下旬和9月中旬略有超标,虽然看不出对菲律宾蛤仔死亡有明显的影响,但其潜在的危害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养殖 菲律宾蛤仔 死亡 生态环境 高温
下载PDF
黄、渤海沿海贝类体内六六六(HCH)与滴滴涕(DDT)残留水平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绍赛 周明莹 赵俊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4,共5页
2006年和2007年6月对20个采样区域,8个品种贝类体内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进行检测与评价,并进行了不同贝类、不同区域、年间变化以及安全性风险分析。结果表明,(1)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在20个区域的所有检测贝类体... 2006年和2007年6月对20个采样区域,8个品种贝类体内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进行检测与评价,并进行了不同贝类、不同区域、年间变化以及安全性风险分析。结果表明,(1)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在20个区域的所有检测贝类体内残留量均十分低,均未超过评价标准,说明这两种物质在黄、渤海区本底值非常低,贝类的安全性没有受到其影响;(2)对8种贝类检测结果比较可看出,贻贝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相对较高,说明贻贝对滴滴涕(DDTs)的富集相对较强;(3)2006年6月在20个区域中,有9个区域的样品是杂色蛤。比较显示,桑沟湾杂色蛤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 六六六 滴滴涕 贝类 残留量
下载PDF
对虾养殖对莱州湾氮、磷、COD的贡献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绍赛 辛福言 曲克明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7-11,共5页
整理统计了莱州湾主要有机污染物入海通量 ,并于 1 998年 7月 ,调查了莱州湾湾顶部对虾养殖区进、排水中氮、磷及 COD的浓度 ,初步估算出对虾病害发生后 (1 993年 ) ,对虾养殖过程中排入海中 COD的增量平均约为 1 1 73 .4t/a,为黄河年... 整理统计了莱州湾主要有机污染物入海通量 ,并于 1 998年 7月 ,调查了莱州湾湾顶部对虾养殖区进、排水中氮、磷及 COD的浓度 ,初步估算出对虾病害发生后 (1 993年 ) ,对虾养殖过程中排入海中 COD的增量平均约为 1 1 73 .4t/a,为黄河年排放量的 0 .5 4% ,小清河年排放量的 0 .2 9% ;无机氮的增量平均为 45 .1 t/a,为黄河年排放量的 1 .79% ,小清河年排放量的 1 .1 0 %。对虾病害发生后(1 993年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对虾养殖 化学需氧量
下载PDF
乳山湾东流区营养状况时、空变化及其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马绍赛 崔毅 +3 位作者 辛福言 陈聚法 周诗赉 陈碧鹃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20-24,共5页
有机污染在时间上的变化为,7月前呈有机污染不断加剧的过程,到7月整个东流区均达到严重污染水平;7月后是污染程度逐渐减轻的过程,到9月整个东流区水质恢复到较好水平。有机污染程度在空间上的变化是从湾外向湾内逐渐加剧趋势。6、7... 有机污染在时间上的变化为,7月前呈有机污染不断加剧的过程,到7月整个东流区均达到严重污染水平;7月后是污染程度逐渐减轻的过程,到9月整个东流区水质恢复到较好水平。有机污染程度在空间上的变化是从湾外向湾内逐渐加剧趋势。6、7和8月整个东流区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但富营养化的程度有所不同,7月富营养化程度最严重,8月较7月减轻,到9月湾内基本恢复正常。与1994年8月比较,1995年8月东流区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有机污染 富营养化 营养状况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死亡环境条件效应模拟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绍赛 陈聚法 +3 位作者 陈碧鹃 辛福言 周诗赉 崔毅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9-12,共4页
通过对菲律宾蛤仔死亡状况及生态环境的调查,初步确定了温度、底质类型和底质中的硫化物是导致菲律宾蛤仔死亡的可能因子。死亡效应模拟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其进行组配,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泥温F=76.52>F0.05(2,2)=19.0... 通过对菲律宾蛤仔死亡状况及生态环境的调查,初步确定了温度、底质类型和底质中的硫化物是导致菲律宾蛤仔死亡的可能因子。死亡效应模拟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其进行组配,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泥温F=76.52>F0.05(2,2)=19.0,对死亡呈显著影响,而底质类型和底质中的硫化物F<F0.05(2,2)=19.0,对死亡无显著影响。当泥温达36℃左右时,每天效应3h.经过半个月、死亡率最高达44.3%,最低为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死亡 模拟试验 高温
下载PDF
乳山湾水化学环境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绍赛 赵俊 +2 位作者 周诗赉 于惠霆 孙坤言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63-70,共8页
1994年乳山湾水化学环境调查结果:5月乳山湾的盐度普遍较高,在31.97以上;化学耗氧量(COD)较低,均低于1mg/L。8月盐度较5月低,分布范围为24.58~30.73;化学耗氧量(COD)比5月高,但远低于海... 1994年乳山湾水化学环境调查结果:5月乳山湾的盐度普遍较高,在31.97以上;化学耗氧量(COD)较低,均低于1mg/L。8月盐度较5月低,分布范围为24.58~30.73;化学耗氧量(COD)比5月高,但远低于海水一类水质(3mg/L)标准。8月pH在7.90~8.05之间,属正常范围;营养盐类中的氨氮(NH4—N)、亚硝酸盐(NO2—N)和无机磷(IP)处于较低的水平;硝酸盐(NO3—N)在东、西流区中部和顶部较高,其浓度大于0.20mg/L,最高达0.57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水化学环境 分布
下载PDF
黄渤海沿海贝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绍赛 周明莹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1-263,共3页
对黄渤海沿海20个采样区域,9个品种贝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1)2006年6月有14个区域的贝类体内检测出PCBs残留,检出率为70%,PCBs残留量分布范围为未检出-0.0151×10^-6(湿重),评价指数... 对黄渤海沿海20个采样区域,9个品种贝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1)2006年6月有14个区域的贝类体内检测出PCBs残留,检出率为70%,PCBs残留量分布范围为未检出-0.0151×10^-6(湿重),评价指数最高为0.0755;2007年6月有13个区域的贝类体内检测出PCBs残留,检出率为65%,PCBs残留量分布范围为未检出~0.0090×10^-6(湿重),评价指数最高为0.0450。(2)所有被检出体内含有PCBs的贝类体内残留量均远低于评价标准,PCBs在黄渤海沿海本底值非常低,贝类安全性没有受到多PCB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沿海 多氯联苯 贝类 残留量
下载PDF
丁字湾大潮汛期营养状况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绍赛 周诗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4-47,共4页
应用1995年7月中大潮汛期丁字湾化学耗氧量(COD)、无机氮(IN)、无机磷(IP)和溶解氧(DO)等化学指标,以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和富营养化判别关系式对丁字湾的有机污染水平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与198... 应用1995年7月中大潮汛期丁字湾化学耗氧量(COD)、无机氮(IN)、无机磷(IP)和溶解氧(DO)等化学指标,以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和富营养化判别关系式对丁字湾的有机污染水平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与1987年同期该湾的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丁字湾湾外湾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但达到富营养化水平的水域,主要在湾的中部和顶部。与1987年同期比较,有机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字湾 有机污染 营养现状 富营养化
下载PDF
乳山湾8月份大潮汛期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绍赛 周诗赉 +1 位作者 赵俊 于惠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21-223,共3页
乳山湾8月份大潮汛期营养状况分析马绍赛,周诗赉,赵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于惠霆(乳山市渔业海洋局,乳山264500)NutritionalconditionofRushanBayin... 乳山湾8月份大潮汛期营养状况分析马绍赛,周诗赉,赵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于惠霆(乳山市渔业海洋局,乳山264500)NutritionalconditionofRushanBayinspringtidalphase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学 营养状况分析 乳山湾 大潮汛期
下载PDF
黄、东海越冬鳀鱼的分布与水文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绍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1-206,共6页
越冬鳀鱼密集区主要分布于最适水温(11~13℃)水平梯度大的冷水或暖水舌锋区,其水平位置,范围大小和鱼群密集程度随最适水温分布趋势的逐月变化和年际变化而发生变化。 鳀鱼垂直分布有昼夜变化。在无温、盐跃层水域,白天鳀鱼分布于中下... 越冬鳀鱼密集区主要分布于最适水温(11~13℃)水平梯度大的冷水或暖水舌锋区,其水平位置,范围大小和鱼群密集程度随最适水温分布趋势的逐月变化和年际变化而发生变化。 鳀鱼垂直分布有昼夜变化。在无温、盐跃层水域,白天鳀鱼分布于中下层或近底层,且易集成小群;夜间鱼群分散,几乎分布于整个水层。但在有温、盐跃层的水域,因受跃层的影响,鳀鱼常常分布于跃层之上的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 ti鱼 分布 水文条件 密集区
下载PDF
3种工业废水对中国对虾幼体及仔虾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绍赛 曲克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通过室内毒理实验,研究印染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苯胺C6H5NH2和苯酚C6H5OH,质量浓度分别为20mg/L和24mg/L)、电镀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锌、铜和铅,质量浓度分别为1970mg/L、9mg/L和7.5mg/L)、农药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久效磷和亚磷酸盐二甲... 通过室内毒理实验,研究印染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苯胺C6H5NH2和苯酚C6H5OH,质量浓度分别为20mg/L和24mg/L)、电镀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锌、铜和铅,质量浓度分别为1970mg/L、9mg/L和7.5mg/L)、农药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久效磷和亚磷酸盐二甲酯)及其混合废水对中国对虾(Peanaeuschinensis)无节幼体和仔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及其混合物对无节幼体48hLC50(95%可信限区间)和96hLC50(95%可信限区间)分别为2.27%(1.72%~2.99%)、0.29%(0.22%~0.37%)、0.86%(0.64%~1.15%)及0.30%(0.22%~0.40%)和1.03%(0.79%~1.34%)、0.16%(0.12%~0.19%)、0.38%(0.30%~0.48%)及0.18%(0.13%~0.24%);对仔虾48hLC50(95%可信限区间)和96hLC50(95%可信限区间)分别为3.51%(2.38%~5.18%)、0.40%(0.29%~0.55%)、2.06%(1.34%~3.17%)及0.52%(0.39%~0.71%)和1.44%(1.06%~1.96%)、0.21%(0.15%~0.29%)、0.71%(0.51%~0.99%)及0.22%(0.17%~0.29%)。3种工业废水的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电镀废水、农药废水、印染废水,无节幼体较仔虾对这废水的毒性更为敏感。3种废水以等体积混合时,对无节幼体和仔虾的联合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中国对虾 无节幼体 仔虾 毒性效应
下载PDF
乳山湾东流区丰水期(8月)有机物及营养盐的环境容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绍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33-36,共4页
应用水质预测模型,分别采用海水一类水质标准和富营养化范围值的下限值作为相应要素的预测浓度,并根据1994年8月乳山湾东流区湾内外现场浓度,对其单位潮周期的化学耗氧量(COD)、无机氮(IN)和无机磷(IP)的环境容量进行了预测。... 应用水质预测模型,分别采用海水一类水质标准和富营养化范围值的下限值作为相应要素的预测浓度,并根据1994年8月乳山湾东流区湾内外现场浓度,对其单位潮周期的化学耗氧量(COD)、无机氮(IN)和无机磷(IP)的环境容量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结合匡国瑞(1985)同期乳山湾东流区相应要素的环境容量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营养盐 环境容量 乳山湾 水质预测
下载PDF
水文气象因子变化对自然海区对虾早期生命的影响
18
作者 马绍赛 陈聚法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43-46,共4页
利用渤海湾对虾卵子、幼体和幼虾调查资料 ,引用相对成活倍数的概念 ,并选择与对虾早期生命有因果关系的水文气象因子 ,通过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讨论了水文气象因子变化对对虾早期生命的影响。结果表明 ,6~ 7月盐差。
关键词 相对成活倍数 水文气象因子 对虾早期生命
下载PDF
减少滩涂养殖蛤仔和牡蛎夏季死亡的对策措施
19
作者 马绍赛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蛤仔 牡蛎 滩涂养殖 夏季 死亡
下载PDF
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50
20
作者 李广楼 陈碧鹃 +2 位作者 崔毅 马绍赛 唐学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2-299,共8页
于2002-2003年对莱州湾浮游植物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杳,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22属45种。其中硅藻20属40种,占88.9%;甲藻2属5种,占11.1%... 于2002-2003年对莱州湾浮游植物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杳,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22属45种。其中硅藻20属40种,占88.9%;甲藻2属5种,占11.1%。浮游植物数量的变动范围为0.16×10^4-20642.83×10^4ind/m^3,浮游植物数量均值的最高值出现在2003年8月,最低值出现在2003年5月。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单纯度指数分析,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和丰寓度均较好,可以认为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稳定。从总体变化趋势看,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变动与温度呈显著的TF相关,与盐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单一营养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由见机磷含量变化范围看(0.18-0.41μmol/L),该水域无机磷为影响浮游植物繁殖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浮游植物 生态特征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