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厚山羊草(Ae.crassa)细胞质普通小麦核代换系在中国不同光温条件地点的雄性育性变异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蓓如 孟荣华 +6 位作者 宋喜悦 胡银刚 马翎建 奚亚军 徐浩 刘曙东 杨存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0-16,共7页
5个普通小麦品系的粗厚山羊草 4X、6X种细胞质的 7个核代换系在中国昆明、元谋、杨陵、互助、依安 5个不同纬度地点种植的自交结实率 ,结合各点光温条件的分析表明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普通小麦核代换系的雄性育性随日长增加而下降 ,6X种... 5个普通小麦品系的粗厚山羊草 4X、6X种细胞质的 7个核代换系在中国昆明、元谋、杨陵、互助、依安 5个不同纬度地点种植的自交结实率 ,结合各点光温条件的分析表明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普通小麦核代换系的雄性育性随日长增加而下降 ,6X种细胞质核代换系在日长≥ 1 4.2 8h开始出现完全雄性不育 ,4X种细胞质核代换系在日长≥ 1 5.38h开始出现完全雄性不育 ;该细胞质核代换系的雄性育性在日长因子主控下 ,对温度变化也表现一定敏感性。粗厚山羊草细胞质背景下不同核基因型对光、温条件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 ,核质互作效应是这种敏感性的遗传方式 ;粗厚山羊草 4X、6X种细胞质的光、温敏感性存在差异 ,6X种细胞质的光、温敏感性高于 4X种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厚山羊草 细胞质 普通小麦 核代换系 中国 光温条件 雄性育性变异
下载PDF
单芒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比较 Ⅱ.农艺性状效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列层 马翎建 +5 位作者 宋喜悦 奚亚军 胡银岗 刘曙东 杨存义 何蓓如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共4页
利用单芒山羊草、粘果山羊草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其同型保持系各4个品系与10个普通小麦品系杂交,研究其F1杂种的农艺性状效应。结果表明:单型细胞质与K型细胞质在农艺性状上的效应基本一致,但单型细胞质杂种较K型杂种种... 利用单芒山羊草、粘果山羊草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其同型保持系各4个品系与10个普通小麦品系杂交,研究其F1杂种的农艺性状效应。结果表明:单型细胞质与K型细胞质在农艺性状上的效应基本一致,但单型细胞质杂种较K型杂种种子发芽率提高。单型细胞质抗白粉病能力可能较K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草 雄性不育系 农艺性状 小麦
下载PDF
影响K型杂交小麦粒重潜在因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竹林 宋喜悦 +4 位作者 胡银岗 马翎建 奚亚军 刘曙东 何蓓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3-48,共6页
1996~ 1 997年采用 5× 7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影响 K型杂交小麦粒重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K型杂交小麦粒重与胚乳细胞数和鲜籽粒最大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鲜籽粒最大体积对粒重贡献较大 ;胚乳细胞数的杂种优势较弱 ,鲜籽... 1996~ 1 997年采用 5× 7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影响 K型杂交小麦粒重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K型杂交小麦粒重与胚乳细胞数和鲜籽粒最大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鲜籽粒最大体积对粒重贡献较大 ;胚乳细胞数的杂种优势较弱 ,鲜籽粒最大体积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 ;这两个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以加快效应为主 ,存在明显的母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杂交小麦 粒重 潜在因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单芒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比较 Ⅰ.恢保关系及单倍体发生频率
4
作者 朱列层 胡银岗 +5 位作者 马翎建 宋喜悦 奚亚军 刘曙东 杨存义 何蓓如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1-24,共4页
利用单芒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U401、U402、U8567、U513,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401、K402、K8567、K513,及其同型保持系A401、A402、A8567、A513与10个普通小麦品系杂... 利用单芒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U401、U402、U8567、U513,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401、K402、K8567、K513,及其同型保持系A401、A402、A8567、A513与10个普通小麦品系杂交,测定和比较其恢保关系和单倍体发生频率,结果表明,U型不育系与K型恢保关系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U型不育系育性恢复较K型难,且更易受气候条件影响。U型不育系诱导单倍体频率较K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芒山羊草 粘果山羊草 雄性不育系 小麦
下载PDF
K型杂交小麦灌浆特性的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曙东 王竹林 +4 位作者 奚亚军 胡银岗 马翎建 宋喜悦 何蓓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7-40,共4页
1994~1996年用5个K型小麦不育系与7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杂交小麦灌浆特性的杂种优势及最终粒重与各灌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1灌浆阶段,杂交种普遍表现出持续期的正优势,灌浆速率的负优势,干物质积... 1994~1996年用5个K型小麦不育系与7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杂交小麦灌浆特性的杂种优势及最终粒重与各灌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1灌浆阶段,杂交种普遍表现出持续期的正优势,灌浆速率的负优势,干物质积累量不同组合则优势表现不同;第2阶段,持续期大都表现为负优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杂种间差异较大;优势变异最广泛的是第3阶段,无论是持续期、速率,还是干物质积累量都如此。杂交种最终粒重受各种灌浆速率的影响较大,而受持续期的影响较小,以第2阶段干物质积累量g2的直接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籽粒灌浆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