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梗五加果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艺溢 王福蕾 宋洋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9期1743-1747,共5页
无梗五加果作为我国传统道地药材,其主要成分为三萜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血小板凝集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对无梗五加果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无梗五加果进一步的... 无梗五加果作为我国传统道地药材,其主要成分为三萜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血小板凝集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对无梗五加果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无梗五加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梗五加果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药理活性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卡尼汀注射液不同给药方案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晓璐 肇丽梅 +1 位作者 马艺溢 王环鑫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左卡尼汀给药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定左卡尼汀的最佳给药方案。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7例,分为药物治疗组(接受静脉左卡尼汀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组(ND组)。根据给药方案的不同,将药物治疗组进一步分... 目的探究不同左卡尼汀给药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定左卡尼汀的最佳给药方案。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7例,分为药物治疗组(接受静脉左卡尼汀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组(ND组)。根据给药方案的不同,将药物治疗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为每周给药3次组(3TW组)、每周给药2次组(2TW组)、每周给药1次组(1TW组)。比较每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Hc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营养、贫血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药物治疗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NT-proBNP改善率均高于ND组(P<0.05)。3TW组、2TW组患者的营养、贫血和心功能指标优于1TW组(P<0.05),但3TW组、2TW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贫血和营养不良的状况。给予左卡尼汀注射液每周3次、每周2次优于每周1次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血液透析 给药方案
下载PDF
中药对多柔比星作用的影响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宝臻 宋洋 马艺溢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7期928-933,共6页
多柔比星是一种抗瘤谱较广的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其强烈的细胞毒性对机体产生广泛的生物化学反应如心脏毒性、骨髓抑制、肾脏毒性等,严重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国内外学者研... 多柔比星是一种抗瘤谱较广的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其强烈的细胞毒性对机体产生广泛的生物化学反应如心脏毒性、骨髓抑制、肾脏毒性等,严重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大量中药、中药制剂、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注射剂,以期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多种中药对多柔比星的药动学、抗肿瘤活性、毒性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对多柔比星的临床应用及中药与之联用协同抗肿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中药 药动学 抗肿瘤活性 毒性
下载PDF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致腹腔感染患者白细胞升高一例
4
作者 王哲 褚燕琦 +1 位作者 贺少龙 马艺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87-89,共3页
讨论1例腹腔感染患者术后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致白细胞升高的罕见不良反应识别及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分析腹腔感染患者用药经过,得出患者白细胞升高可能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相关,通过停药、优化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患... 讨论1例腹腔感染患者术后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致白细胞升高的罕见不良反应识别及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分析腹腔感染患者用药经过,得出患者白细胞升高可能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相关,通过停药、优化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患者白细胞水平快速恢复,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白细胞升高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环孢素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世浩 王鸣璐 +3 位作者 马艺溢 申红爽 赵曼 肇丽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80-1583,共4页
目的分析服用环孢素(Cs A)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服用Cs A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198例,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日服药剂量、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与合并用药等对Cs A血药浓度监测结... 目的分析服用环孢素(Cs A)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服用Cs A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198例,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日服药剂量、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与合并用药等对Cs 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年龄和日服药剂量对Cs A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性别、合用司坦唑醇、血常规和肝肾功指标对Cs A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和给药剂量均能影响Cs A血药浓度,因此AA患儿使用Cs A时应严格控制剂量,以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Cs A的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Cs A血药浓度、AA控制情况及年龄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丙戊酸单药治疗癫痫患儿导致肉碱缺乏的危险因素研究
6
作者 马艺溢 陈亚南 +1 位作者 赵明明 肇丽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811-2813,共3页
目的探讨接受丙戊酸(VPA)单药治疗的儿童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的变化以及丙戊酸导致肉碱缺乏危险因素。方法检测99例单用丙戊酸治疗2个月以上、年龄≤16岁的癫痫患儿(试验组)及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水平,用Mann-W... 目的探讨接受丙戊酸(VPA)单药治疗的儿童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的变化以及丙戊酸导致肉碱缺乏危险因素。方法检测99例单用丙戊酸治疗2个月以上、年龄≤16岁的癫痫患儿(试验组)及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水平,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肉碱水平的变化。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性别、年龄、丙戊酸日剂量、服药时长、丙戊酸浓度、血氨等因素对丙戊酸导致肉碱缺乏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游离肉碱和总肉碱水平[27. 13(11. 59),37. 07(14. 16)μmol·L^(-1)]显著低于对照组[35. 08(12. 98),49. 88(18. 70)μmol·L^(-1)](P <0. 01),总酰基肉碱及短链(C2-C5)酰基肉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 01),中链(C6-C12)和长链(C14-C18)酰基肉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与游离肉碱的比值均升高(P <0. 01)。18例(18. 2%)单用丙戊酸的癫痫患儿出现了肉碱缺乏,其中16例患儿无症状。高血氨(P <0. 05)和高丙戊酸浓度是丙戊酸导致肉碱缺乏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单用丙戊酸可导致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下降。高血氨和高丙戊酸浓度患儿更易出现肉碱缺乏。对于高危患者应筛查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及时诊断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缺乏 丙戊酸 酰基肉碱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治疗药物监测数据的癫痫自我管理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鸣璐 王环鑫 +5 位作者 刘世浩 马艺溢 申红爽 赵曼 赵明明 肇丽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年第8期86-89,92,共5页
目的:运用精准医学/药学理念,对癫痫自我管理工具进行探索,构建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数据的癫痫自我管理移动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和功能调研,结合药学服务中的实际问... 目的:运用精准医学/药学理念,对癫痫自我管理工具进行探索,构建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数据的癫痫自我管理移动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和功能调研,结合药学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系统架构和交互设计,并应用APP开发工具进行系统集成和数据交换,实现对APP的开发。结果:癫痫自我管理APP的应用,可基本满足目标群体使用需求,癫痫患者可在线管理诊疗记录,设置服药提醒,建立癫痫日记,还可在线查看TDM报告单,向医生、药师免费咨询,功能全面,实用性强。医生和药师可在线管理病人群,对特殊患者进行长期追踪和随访,促进了医药患三方的良性互动。结论:癫痫自我管理移动APP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健康管理平台,同时也为临床医师和药师参与患者管理、进行疗效评估与不良反应监护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路径,具备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移动应用程序 移动医疗 病人管理 治疗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拉莫三嗪用于癫痫治疗的有效浓度范围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环鑫 王鸣璐 +3 位作者 申红爽 赵曼 马艺溢 肇丽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药物疗效-浓度曲线,确定拉莫三嗪的有效浓度范围,为癫痫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癫痫患者病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65例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药物疗效-浓度曲线,确定拉莫三嗪的有效浓度范围,为癫痫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癫痫患者病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65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治疗指南中的疗效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有效组(121例,73. 33%)和无效组(44例,26. 67%)。有效组的稳态谷浓度为(4. 48±3. 01)μg·mL^(-1),无效组的稳态谷浓度为(3. 40±2. 76)μ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ROC曲线评价中,以拉莫三嗪稳态谷浓度作为预测因子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0. 632,显示出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当灵敏度为0. 760时,对应的ROC曲线上最佳临界值切点为2. 25μg·mL^(-1),说明当拉莫三嗪稳态谷浓度为2. 25μg·mL^(-1)时大多病例可获得满意疗效。在药物浓度-效应曲线中,拉莫三嗪稳态谷浓度在2. 48~7. 54μg·mL^(-1)时,发作得到明显控制,发作频次减少率较稳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通过临床随访观察,初步探讨拉莫三嗪稳态谷浓度水平与其临床疗效的关系,确定拉莫三嗪稳态谷浓度的有效浓度范围为2. 25~7. 54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血药浓度监测 有效浓度范围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丙戊酸诱发癫痫患儿高血氨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帅帅 马艺溢 +2 位作者 王鸣璐 章静欣 肇丽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丙戊酸诱发高血氨的遗传及非遗传因素。方法:将260例服用丙戊酸的癫痫患儿(年龄<16岁)按血氨水平分为高血氨组130例、对照组130例。记录各组患儿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身高、体质量、年龄)、肝功能指标和用药信息(日剂... 目的:研究影响丙戊酸诱发高血氨的遗传及非遗传因素。方法:将260例服用丙戊酸的癫痫患儿(年龄<16岁)按血氨水平分为高血氨组130例、对照组130例。记录各组患儿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身高、体质量、年龄)、肝功能指标和用药信息(日剂量、合并用药等),同时测定相关代谢酶CYP2C9,UGT1A6,UGT2B7,UGT1A4,转录因子AhR及尿素循环酶CPS1基因多态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遗传及非遗传因素对丙戊酸诱发高血氨的影响。结果:高血氨组肝功能指标GGT、丙戊酸的剂量、合并托吡酯的比例及合并服用其他抗癫痫药的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CPS1,AhR和UGT2B7的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CPS1 rs1047891 CA和AA型(P<0.001)以及AhR rs2066853 AG和AA型(P<0.001)是丙戊酸导致血氨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丙戊酸诱发的高血氨与多种遗传和非遗传风险因素相关,在癫痫儿童应用丙戊酸进行治疗时,建议定期监测体内血氨浓度,避免高血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癫痫 高血氨 AHR CPS1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微小RNA调控肝脂肪变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帅帅 马艺溢 肇丽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95,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与机体细胞内脂质代谢的紊乱有关,即肝细胞中脂质获取与去除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细胞质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的聚积。微小RNA(miRNA)是1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片段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与机体细胞内脂质代谢的紊乱有关,即肝细胞中脂质获取与去除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细胞质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的聚积。微小RNA(miRNA)是1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片段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翻译抑制或降解/裂解mRNA两种方式来调控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miRNAs广泛参与调控脂质合成、代谢相关靶基因表达的过程。笔者从miRNAs调控脂质代谢通路的角度总结了有关NAFLD中miRNAs调控肝脂肪变性的机制,并简要分析了miRNAs作为NAFLD的生物标志物和/或治疗靶点的潜在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小RNA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