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无保护左主干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茂儒 魏雅娜 +3 位作者 苏伟 苏海明 甘继宏 李梦琦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分析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无保护左主干(ULMCA)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整理、总结我院自2002—04~2007—08所行的29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ULMCA患者的支架植入术,分析其病变特征、手术成功率... 目的:分析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无保护左主干(ULMCA)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整理、总结我院自2002—04~2007—08所行的29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ULMCA患者的支架植入术,分析其病变特征、手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即刻手术成功率达100%。25例(86.2%)术后1个月随访,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为0%。结论:对于心功能正常、低危的左主干病变患者,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 介入治疗 临床结果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茂儒 贾世纯 +5 位作者 梁兰青 李志玫 廖禹林 赵玉 张风英 席丽丽 《新疆医学》 1996年第3期129-131,共3页
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发病7小时内进行了溶栓治疗,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分别是23例和11例。8例在溶栓过程中进行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例2周至3个月施行了择期PTCA。11例接受PTCA治疗的患者有3例安放了血管内支... 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发病7小时内进行了溶栓治疗,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分别是23例和11例。8例在溶栓过程中进行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例2周至3个月施行了择期PTCA。11例接受PTCA治疗的患者有3例安放了血管内支架。结果表明:静脉溶栓和冠脉溶栓的3小时再通率分别为56.5%(13/23)和63.6%(7/11)(P>0.05)。急诊PTCA的成功率为87.5%(7/8)。血管再通组和PTCA成功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未通组,病死率和并发症也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PTCA AMI 溶栓疗法
下载PDF
经皮双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一例报告
3
作者 马茂儒 周孟碧 +7 位作者 梁兰青 贾世纯 李志玫 沈曼丽 辛兰芬 郝舒亮 刘涛 胡希山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43-43,共1页
80年代以来,做为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核心——气囊成形术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其疗效与传统外科手术相似,但免除了开胸之痛苦。1989年4月14日,我们应用双球囊导管对1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施行了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 80年代以来,做为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核心——气囊成形术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其疗效与传统外科手术相似,但免除了开胸之痛苦。1989年4月14日,我们应用双球囊导管对1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施行了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PV),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 介入性心脏病学 球囊瓣膜成形术 气囊成形术 传统外科手术 心血管疾病 球囊导管 气囊扩张 心胸比 股静脉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和急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4
作者 马茂儒 贾世纯 +5 位作者 梁兰青 李志玫 廖禹林 赵玉 张风英 席丽丽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对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发病7h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分别是23例和11例.8例在溶栓过程中进行了急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例2周至3个月施行了择期PTCA.3例PTCA治疗患者安放了血管... 目的:对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发病7h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分别是23例和11例.8例在溶栓过程中进行了急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例2周至3个月施行了择期PTCA.3例PTCA治疗患者安放了血管内支架.结果:静脉溶栓和冠脉溶栓的3h再通率分别为56.5%(13/23)和63.6%(7/11)(P>0.05).急症PTCA的成功率为87.5%(7/8).结论:血管再通组和PTCA成功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未通组,病死率和并发症也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下载PDF
刺激犬迷走神经对其心电活动的影响
5
作者 马茂儒 贾国良 +1 位作者 许永华 麦军利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83-85,共3页
刺激9条犬的迷走神经(VN),观察其心电活动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发现低电压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出现窦缓、窦房传导阻滞。增大刺激电压则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兴奋性均受到抑制,同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及冠脉灌注压和流量降低。刺激终止后出现... 刺激9条犬的迷走神经(VN),观察其心电活动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发现低电压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出现窦缓、窦房传导阻滞。增大刺激电压则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兴奋性均受到抑制,同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及冠脉灌注压和流量降低。刺激终止后出现一短暂的心率加速现象。起搏心率下刺激VN表明,VN兴奋时具有轻度扩冠作用,但对内皮受损的冠脉无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迷走神经 乙酰胆碱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治疗AMI一例报告
6
作者 马茂儒 梁兰青 +6 位作者 周孟碧 贾世纯 沈曼丽 辛兰芬 李燕 刘涛 胡希山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2期52-52,共1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是近来国内外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一种新技术,我院1989年开展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4岁。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3.5小时急诊入院。急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立即给予硝酸甘油5mg静滴,尿激酶10万u静注...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是近来国内外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一种新技术,我院1989年开展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4岁。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3.5小时急诊入院。急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立即给予硝酸甘油5mg静滴,尿激酶10万u静注,心绞痛不能缓解,紧急做冠状动脉数字减影造影,见左冠正常,右冠状动脉近端完全闭塞。发病后6小时进行溶栓治疗。经右冠状动脉导管内缓慢注入上海生物制药厂产尿激酶60万u。以每分钟1万u的速度注入。1小时后患者感疼痛减轻,ECG示:抬高的ST段有所下降,并出现短时间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此时重复右冠造影,见阻塞段再通,远端显影,但仍有残存狭窄5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右冠状动脉 急性心肌梗塞 下壁心肌梗塞 尿激酶 近端 急性下壁 生物制药厂 内溶栓 持续性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三例报告
7
作者 马茂儒 方儒修 +6 位作者 周孟碧 沈曼丽 李志玫 辛兰芬 程祖亨 郝舒亮 胡希山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63-64,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治疗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新的重要治疗技术。自1977年Gruntzig首创后,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我院1988年3月以来,在2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基础上,选择3例冠心病患者施行了PTCA治疗,其中2例获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治疗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新的重要治疗技术。自1977年Gruntzig首创后,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我院1988年3月以来,在2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基础上,选择3例冠心病患者施行了PTCA治疗,其中2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例1,女,49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半年余入院,疼痛发作时多次查心电图及Holter心电图监测,均为频发室早二联律,短阵室速,心肌缺血,予以硝酸甘油和乙胺碘味酮等药物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发作。1987年10月行CAG,见左前降支近端有70%局限对称性狭窄(直径法)。左迥旋支50%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二联律 短阵室速 心电图监测 药物治疗 前降支 反复发作性胸痛 频发室早 乙胺 HOLTER
下载PDF
20例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及临床对照(附三例PTCA)
8
作者 马茂儒 方儒修 +1 位作者 周孟碧 李志玫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对1987年9月~1988年12月收治的17例(20例次)CAG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提出CAG具有诊断准确性高,能够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及程度等优点,同时也为重建冠状动脉血运提供了先决条件。与其他辅助检查对照,心电图诊断符合率较高... 本文对1987年9月~1988年12月收治的17例(20例次)CAG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提出CAG具有诊断准确性高,能够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及程度等优点,同时也为重建冠状动脉血运提供了先决条件。与其他辅助检查对照,心电图诊断符合率较高,心脏B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特异性不够强。PTCA的成功不仅解除了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2048例介入诊疗病例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分布比率变化
9
作者 马茂儒 李志枚 +7 位作者 甘继宏 苏伟 赵玉 苏海明 胡友勇 王健 曹淑芳 马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 分析 15年中心血管介入诊疗在不同时期、不同疾病类型及各种诊疗方法上的分布比率变化。方法 按时间顺序分为 :A组 (1987~ 1994年 ,4 2 5例 )和B组 (1995~ 2 0 0 1年 ,16 2 3例 ) ,计算不同时期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 目的 分析 15年中心血管介入诊疗在不同时期、不同疾病类型及各种诊疗方法上的分布比率变化。方法 按时间顺序分为 :A组 (1987~ 1994年 ,4 2 5例 )和B组 (1995~ 2 0 0 1年 ,16 2 3例 ) ,计算不同时期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占该组总数的百分比变化 ,以及各种介入治疗的分布比例。结果  2 0 4 8例患者中A、B两组的年均心导管数量分别为 5 3± 18和2 32± 15 6 (P <0 0 5 ) ,B组超过A组 4 36倍。A、B两组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类心血管介入比率分别为 17 4 %(74 )和 74 0 %(12 0 1) ;2 2 8%(97)和 16 7%(2 71) ;31 1%(132 )和 5 5 %(89) ;2 8 7%(12 2 )和 3 8%(6 2 )。冠心病介入诊疗比例显著增加 ,心律失常的患者增加了近 3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射频消融术 (RF)和起搏器植入术分别占总介入治疗量的 5 6 34%、2 2 4 9%和 17 0 0 %。其他介入治疗仅占 4 17%。结论 PCI、RF和起搏器植入是今后若干年介入治疗发展的方向和中心 ,先天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介入治疗正处于发展阶段 ;风湿性心脏病受发病率影响 ,介入治疗量已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 心导管技术
下载PDF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疗效评价
10
作者 马茂儒 贾世纯 +5 位作者 周孟碧 李志玫 杜修海 全屏寿 胡静冷 张明旭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3,共3页
13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12例获得成功。术后二尖瓣开口面积由1.13±0.31cm^2扩大至1.57±0.50cm^2(P<0.05);左房平均压由2.45±0.50kPa降至1.29±0.57kPa(P<0.001);跨二尖瓣压力阶差由1.92±0.60kP... 13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12例获得成功。术后二尖瓣开口面积由1.13±0.31cm^2扩大至1.57±0.50cm^2(P<0.05);左房平均压由2.45±0.50kPa降至1.29±0.57kPa(P<0.001);跨二尖瓣压力阶差由1.92±0.60kPa降至0.70±0.46kPa(P<0.001);肺动脉平均压由3.45±0.8lkPa降至2.22±1.35kPa(P<0.05);心排血量由2.95±0.49L/min提高到4.53±0.29L/min(P<0.001)。说明PBMV是一种近期疗效显著、创伤小、毋须开胸的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球囊扩张导管
下载PDF
乙酰胆碱对犬冠状动脉循环和心电活动的影响
11
作者 马茂儒 贾国良 +2 位作者 李兰荪 陈士良 胡三觉 《心功能杂志》 1994年第2期79-83,共5页
本研究对22条犬,在建立颈总动脉向左冠脉回旋支(LCX)供血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刺激右侧迷走神经(RV)。LCX内注射乙酰胆硷(Ach)、硝酸甘油(NG)、去甲肾上腺素(NE)等实验,观察冠脉灌注压(CPP)、冠脉平均... 本研究对22条犬,在建立颈总动脉向左冠脉回旋支(LCX)供血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刺激右侧迷走神经(RV)。LCX内注射乙酰胆硷(Ach)、硝酸甘油(NG)、去甲肾上腺素(NE)等实验,观察冠脉灌注压(CPP)、冠脉平均血流量(CBF)及ECG的变化。结果表明:刺激RV和冠脉(CA)内注射Ach对心脏频率、传导和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随刺激强度和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小剂量NG可直接扩张CA,使CBF增加,大剂量Ach可能诱发CA痉挛和严重心律失常,并使CPP和CBF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冠状动脉 诊断 冠心病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80岁以上高龄患者急诊介入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志枚 甘继宏 +7 位作者 苏海明 苏伟 李梦琪 严丽丽 沈倩波 魏亚娜 申建萍 马茂儒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的高龄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平均年龄(84.0±3.7)岁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PCI,观察手术即刻效果及近远期疗效。结果:22例取得即刻成功(成功率91.7%),共对32支靶病变... 目的:探讨80岁以上的高龄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平均年龄(84.0±3.7)岁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PCI,观察手术即刻效果及近远期疗效。结果:22例取得即刻成功(成功率91.7%),共对32支靶病变血管行PCI,共植入支架41(平均1.7±0.8)枚。15支IRA为完全闭塞病变,即刻开通14支,院内死亡4例。平均随访(18.5±14.8)月,14例未再出现心绞痛,1例术后8月死于肺癌。结论:急诊PCI对80岁以上的高龄AMI患者来说,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高龄 冠心病 介入 急诊
下载PDF
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志枚 马茂儒 +6 位作者 苏伟 甘继宏 曹淑芳 苏海明 胡友勇 王健 马磊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行选择性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14例,其中冠脉造影53例,行PCI 61例;男性82例,女32例,平均年龄(63±10.8)岁(32~85岁).在冠脉介入诊疗后行右股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穿刺处无粥样硬化斑... 目的观察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行选择性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14例,其中冠脉造影53例,行PCI 61例;男性82例,女32例,平均年龄(63±10.8)岁(32~85岁).在冠脉介入诊疗后行右股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穿刺处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大血管分支后,分定位、放锚、封堵动脉三步释放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结果 114例成功释放113个,成功率为99.1%.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共有7例发生穿刺处出血,1例形成假性动脉瘤.未见患肢远端栓塞及全身过敏现象.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止血迅速、疗效显著、卧床时间短,证明应用Angio-Seal封堵动脉穿刺口是安全的,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介入 并发症 血管闭合器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患者76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志枚 甘继宏 +8 位作者 苏海明 马茂儒 苏伟 赵玉 李梦琦 严丽丽 沈倩波 魏亚娜 周圣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626-627,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速,老龄人口已大幅增加,高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成为老年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由于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生理、病理上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速,老龄人口已大幅增加,高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成为老年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由于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生理、病理上的特殊性,其介入诊疗的安全性与疗效国内外报道的研究不多。本文旨在探讨80岁以上高龄CAD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冠心病 心肌梗死 急性 介入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室性心律失常性电风暴5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伟 甘继宏 +8 位作者 马茂儒 苏海明 严丽丽 魏雅娜 李梦琦 沈倩波 申建萍 王健 马磊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66-266,共1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室性心律失常性电风暴,是指心室颤动(VF)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室性心动过速(VT)在24 h内反复发作≥20次或≥4次/h,通常需要电除颤或电复律中止VF或VT,绝大多数ACS后电风暴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多见于前降支或右冠近端...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室性心律失常性电风暴,是指心室颤动(VF)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室性心动过速(VT)在24 h内反复发作≥20次或≥4次/h,通常需要电除颤或电复律中止VF或VT,绝大多数ACS后电风暴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多见于前降支或右冠近端闭塞后,可在血运重建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电风暴 电除颤和电复律
下载PDF
肥胖对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甘继宏 贾世纯 +2 位作者 王泳胜 马茂儒 李志玫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肥胖是否加重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方法口服75g葡萄糖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己糖激酶法测血糖,放免法测胰岛素和C肽。结果糖负荷后高血压两组的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浓度及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肥胖是否加重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方法口服75g葡萄糖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己糖激酶法测血糖,放免法测胰岛素和C肽。结果糖负荷后高血压两组的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浓度及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对照组,而肥胖高血压组(OEH)又高于非肥胖高血压组(NOEH)。在2h和3h时NOEH的C肽/胰岛素摩尔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高血压两组间的C肽/胰岛素摩尔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肥胖加重了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抵抗(I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高血压 肥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志枚 马茂儒 +7 位作者 苏伟 王健 曹淑芳 苏海明 甘继宏 胡友勇 申建萍 马磊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 :观察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患者 116例进行急诊PCI,其中急性前壁、前间壁心梗 6 8例 ,急性下壁心梗 4 6例 ,急性前壁并下壁心梗 2例 ;合并严重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 目的 :观察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患者 116例进行急诊PCI,其中急性前壁、前间壁心梗 6 8例 ,急性下壁心梗 4 6例 ,急性前壁并下壁心梗 2例 ;合并严重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 12例 ,依Grenuzig’s法行PCI,必要时置入冠脉内支架。结果 :本组急诊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者 6 6例 ,单支病变 5 0例 ,73支前降支、4 4支右冠及 8支回旋支靶血管行PCI;38例二处以上同时行PCI。成功 10 9例 ,失败 7例 ;94例患者同时植入支架 117枚 ,1例未能通过病变。术后院内死亡 4人 ,其中 3例死于心衰、休克 ,1例死于室颤。随访 2~ 93月大多数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是一项恢复冠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高危的心梗患者尤应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处理 ,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 支架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源明 古丽巴哈尔.胡杰 +3 位作者 何秉贤 罗健 李南方 马茂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5年3月间连续确诊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有低血钾者占85%,血浆立、卧位肾素活性处于正常低值,立、卧位醛固酮水平...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5年3月间连续确诊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有低血钾者占85%,血浆立、卧位肾素活性处于正常低值,立、卧位醛固酮水平均增高。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比值(ARR)>25者占71%,ARR>50者占8%。81例行B超检查,99例行CT检查,20例行MRI检查,其阳性率分别为:51.9%,80.8%,85%。5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43例血压均恢复正常,15例仍需要药物继续控制血压。结论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水平,以及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比值(ARR)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定性诊断方法。CT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定位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高血压 醛固酮/肾素比值
下载PDF
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早搏和心率变异的昼夜节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廖禹林 贾世纯 +2 位作者 傅真 李志玫 马茂儒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3期152-154,共3页
受检对象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室性早博(简称室早)>10次地的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分析其每小时的室早和心率变异[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和RR连续差异均方根(rMSSD)]的分布。结果显示睡眠期的室早和心率变异分别是最小和... 受检对象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室性早博(简称室早)>10次地的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分析其每小时的室早和心率变异[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和RR连续差异均方根(rMSSD)]的分布。结果显示睡眠期的室早和心率变异分别是最小和最大值,凌晨1~6时的SD和rMSSD均值均高于其它3个6h时段的均值,各小时的室早对数与相应时间的SD和rMSSD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早患者的室早和心率变异具有昼夜变化节律,各小时室早对数与心率变异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心率变异 昼夜节律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与动脉造影在评价粥样斑块与狭窄程度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伟南 刘晋波 +2 位作者 马茂儒 董道先 周珂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632-633,共2页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CTA)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CTA)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以CAG为评价标准,评价CCTA的应用价值。结果①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2%、96.5%、91.7%、85.6%、98.2%,其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准确率为100%。②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以钙化斑块为主,占83.1%(χ2=12.435,P<0.01),中度狭窄以混合斑块为主,占47.5%(χ2=6.227,P<0.01),重度狭窄以混合斑块为主,占49.2%(χ2=8.162,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高的病例检查准确性最高,且可通过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时发现高危病例给予防治措施,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狭窄程度 相关性、CCTA CA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