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胡”字的训释结构看词义的发展规律——兼论词典义项的排序
1
作者 马菁屿 韩琳 《辞书研究》 2016年第4期35-40,48,共7页
文章从"胡"的训释结构出发考察了其词义演变规律,同时探讨了义项的确立和排序问题。通过考察得知,"胡"的训释结构为主训词"牛顄"+义值差"垂",词义发展为双轨制:轨道内,以实义主体"顄"... 文章从"胡"的训释结构出发考察了其词义演变规律,同时探讨了义项的确立和排序问题。通过考察得知,"胡"的训释结构为主训词"牛顄"+义值差"垂",词义发展为双轨制:轨道内,以实义主体"顄"为主引申链条,发展出"鸟兽顄下坠垂的皮肉或囊""物体下垂的部分""喉、颈、须"等义,受背景信息"垂"统摄;轨道外以"大年"义为节点引申出"久远、大小之大"义,脱离"垂"的统摄。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中"胡"义的排列顺序,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释结构 主训词 义值差 义项 排序
下载PDF
从“引”的训释结构看词义演变的规律
2
作者 马菁屿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7-50,55,共5页
训释是用语言来解释词义。古人习惯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训释结构的哲学基础。训释结构的二分性体现了词义发展的层次性。文章从"引"的训释结构出发考察了其词义演变规律。通过考察得知,"引"的训释结构为:主训... 训释是用语言来解释词义。古人习惯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训释结构的哲学基础。训释结构的二分性体现了词义发展的层次性。文章从"引"的训释结构出发考察了其词义演变规律。通过考察得知,"引"的训释结构为:主训词"开"+义值差"弓",在其词义发展序列中,主训词"开"为词义发展的主渠道,"弓"为词义发展的背景信息。"引"的词义发展有两条轨道:轨道内的义位与义值差因子"弓"相关的数量呈递减趋势。轨道外"引"的义位与义值差因子"弓"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界 训释结构 词义演变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词语考释
3
作者 马菁屿 《晋中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11,共3页
《汉语大词典》自出版以来,嘉惠学林。但由于编写者众多,难免有失误之处。就前人可能尚未言及的词条而言,《汉语大词典》词语释义的失误主要为释义与书证不符和义项缺漏。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释义 义项 失误
下载PDF
“闻”的词义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菁屿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25-31,共7页
前人对词语“闻”多有论述,但对“闻”的本义仍存争议。通过对甲骨文、金文、先秦文献定性、定量的考察,“闻”的本义宜为“奏报(使……听闻)”义“,听闻”义为引申义。“闻”之“见”义,最晚于唐代已产生。梳理“闻”的引申脉络,绘制... 前人对词语“闻”多有论述,但对“闻”的本义仍存争议。通过对甲骨文、金文、先秦文献定性、定量的考察,“闻”的本义宜为“奏报(使……听闻)”义“,听闻”义为引申义。“闻”之“见”义,最晚于唐代已产生。梳理“闻”的引申脉络,绘制引申图谱,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释词义的演变机制。“闻”的引申经历了由主动感知到被动感知,由联想被动感知到主动感知的过程。通过对外界的感知引起内心体验,从而贯通了听觉、嗅觉、视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奏报 词义 演变
下载PDF
“看”的词义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菁屿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4-40,共7页
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考察了"看"的词义演变,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分析了引申机制。提出并证明了"看"可表"趁"义,利用方言证明了"看"的"听闻"义。得出词语义项在地理空... 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考察了"看"的词义演变,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分析了引申机制。提出并证明了"看"可表"趁"义,利用方言证明了"看"的"听闻"义。得出词语义项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的"横"的分布可反映各种形式在历史(时间)上"纵"的层次的结论。汉语方言中保留了"看"在历史演变中引申出的义项,同时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用法和意义。运用词汇类型学知识构建了汉语"看"的概念空间,归纳了"看"的六个义域,排列了义域的等级序列:感官动作﹥其他行为动作(与社会生活相关)﹥感知行为﹥功能﹥时间﹥感官动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演变 概念空间 共时 历时
下载PDF
壮语中反映经贸活动的汉语借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菁屿 吴雅萍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9,共4页
壮语中有关经济贸易活动的词汇绝大多数是汉语借词,一些使用频繁的说法,如"买""抵押""比量"义的词,现经作者考证,认为也是汉语借词。
关键词 壮语 经贸活动 汉借词
原文传递
论“闻”之“趁”义的来源
7
作者 马菁屿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6,共10页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译经中多用“曼”表“趁”义,大约可与梵语的原始语尾“mo”(原形为mas,因句内连声变为mo)对应。唐以后的中土文献,多用“闻”表“趁”义,今陕西、甘肃、山西、河南部分地区方言中仍使用。“闻”之“趁”义的产生是...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译经中多用“曼”表“趁”义,大约可与梵语的原始语尾“mo”(原形为mas,因句内连声变为mo)对应。唐以后的中土文献,多用“闻”表“趁”义,今陕西、甘肃、山西、河南部分地区方言中仍使用。“闻”之“趁”义的产生是句法和词法赋予的。“闻”与“曼”古音同,都可用于将来时;与“看”意义相通,都可表听闻、趁义。三个词中“闻”具备音义结合的条件,是以胜出,替代了“曼、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