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均质性油藏剩余油产生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方勇
杨胜来
+3 位作者
陈璨
马铨铮
丘志鹏
徐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34-36,共3页
为深入掌握非均质性油藏剩余油的产生机理,设计填砂管并联水驱油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油藏的非均质性导致高渗带的渗流阻力远低于低渗带的渗流阻力,使得大部分注入水直接进入渗流阻力更小的高渗带,使得高渗带的驱油效率...
为深入掌握非均质性油藏剩余油的产生机理,设计填砂管并联水驱油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油藏的非均质性导致高渗带的渗流阻力远低于低渗带的渗流阻力,使得大部分注入水直接进入渗流阻力更小的高渗带,使得高渗带的驱油效率较高,而低渗带赋存大量剩余油;随着水驱的进行,高渗带容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波及效率降低,因此封堵水流优势通道,可提高整个油藏的波及效率和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油藏
剩余油
渗流阻力
驱油效率
波及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低渗透油藏烃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伟
任红梅
+5 位作者
王莉
王哲
王睿思
邵敏敏
马樱
马铨铮
《天然气与石油》
2015年第4期47-50,10,共4页
为快速、准确地确定低渗透油藏注烃气驱提高原油采出程度技术的注气压力,进行了最小混相压力测定实验。通过细管实验方法结合华北油田Q区块的实际开发特点,研究了该区块自然衰竭开采效果以及原油在原始地层条件(压力24 MPa,温度74℃)及...
为快速、准确地确定低渗透油藏注烃气驱提高原油采出程度技术的注气压力,进行了最小混相压力测定实验。通过细管实验方法结合华北油田Q区块的实际开发特点,研究了该区块自然衰竭开采效果以及原油在原始地层条件(压力24 MPa,温度74℃)及目前地层条件(压力15MPa低于饱和压力,温度74℃)下与烃气混相的最小压力及气体突破时间,为该区块低渗透油藏烃类气驱注入压力的选择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Q区块在目前地层条件下注烃类气驱的最小混相压力(62.75 MPa)要高于原始地层条件下的最小混相压力(54.77 MPa),并且注入压力越高,烃气突破越晚,最终采出程度越高。在目前油藏条件下不能实现混相驱,但适当提高注入压力,可实现烃气与原油近混相,最终达到提高原油采出程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混相压力
烃类气驱
自然衰竭
注入压力
采出程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均质性油藏剩余油产生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方勇
杨胜来
陈璨
马铨铮
丘志鹏
徐斌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34-36,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32-002)
文摘
为深入掌握非均质性油藏剩余油的产生机理,设计填砂管并联水驱油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油藏的非均质性导致高渗带的渗流阻力远低于低渗带的渗流阻力,使得大部分注入水直接进入渗流阻力更小的高渗带,使得高渗带的驱油效率较高,而低渗带赋存大量剩余油;随着水驱的进行,高渗带容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波及效率降低,因此封堵水流优势通道,可提高整个油藏的波及效率和采出程度。
关键词
非均质性油藏
剩余油
渗流阻力
驱油效率
波及效率
Keywords
heterogeneity reservoir
remaining oil
flow resistance
water-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sweep efficiency
分类号
TE3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低渗透油藏烃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伟
任红梅
王莉
王哲
王睿思
邵敏敏
马樱
马铨铮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然气与石油》
2015年第4期47-50,1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4114)
文摘
为快速、准确地确定低渗透油藏注烃气驱提高原油采出程度技术的注气压力,进行了最小混相压力测定实验。通过细管实验方法结合华北油田Q区块的实际开发特点,研究了该区块自然衰竭开采效果以及原油在原始地层条件(压力24 MPa,温度74℃)及目前地层条件(压力15MPa低于饱和压力,温度74℃)下与烃气混相的最小压力及气体突破时间,为该区块低渗透油藏烃类气驱注入压力的选择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Q区块在目前地层条件下注烃类气驱的最小混相压力(62.75 MPa)要高于原始地层条件下的最小混相压力(54.77 MPa),并且注入压力越高,烃气突破越晚,最终采出程度越高。在目前油藏条件下不能实现混相驱,但适当提高注入压力,可实现烃气与原油近混相,最终达到提高原油采出程度的目的。
关键词
最小混相压力
烃类气驱
自然衰竭
注入压力
采出程度
Keywords
Minimum miscible pressure
Hydrocarbon gas flooding
Natural depletion
Injection pressure
Recovery
分类号
TE357.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均质性油藏剩余油产生机理实验研究
方勇
杨胜来
陈璨
马铨铮
丘志鹏
徐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北低渗透油藏烃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研究
黄伟
任红梅
王莉
王哲
王睿思
邵敏敏
马樱
马铨铮
《天然气与石油》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