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回族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马锡珍 《大舞台》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规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的... 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规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的作品创作都是在以表现民族精神气质、反映民族思想感情、展示民族生活风貌中形成自己艺术审美独特风范的"这一个".回族舞蹈的发展也必将是在当代精神的发展创新和贴近民族生活中不断完善着自己"这一个"的形式美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舞蹈 民族 回族文化 权利主体 民间舞蹈 汤瓶壶
下载PDF
舞写生命的辉煌
2
作者 马锡珍 《大舞台》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5-85,共1页
整个春天在我眼前奔跑,哦不!是我奔跑着穿越了整个春天。春天的景致不可描绘,春天的斑澜不可形容,每一个亲手播种过春天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都充满了激情。3月29日下午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局。
关键词 乡艺 舞蹈 张家口市 花轿 手播 比赛 威风锣鼓 阳原县 市体委 可描绘
下载PDF
舞蹈节奏中的“力”与“情”
3
作者 马锡珍 《大舞台》 2006年第5期17-,共1页
关键词 舞蹈节奏 舞蹈动作 舞蹈艺术 舞蹈家 伦巴
下载PDF
女性尊严的呐喊——读作家刘儒的《美人祸福》
4
作者 马锡珍 《大舞台》 1999年第1期77-77,共1页
从事舞蹈创作许多年来,深感文学与舞蹈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那就是舞蹈的创作有时必须通过文学创作的思路和想象,才能从生活的基础上激发情感,创造形象,才能着眼于人性中真善美、假恶丑的流露,对生活中真实情感的把握。 当我拜读了张家... 从事舞蹈创作许多年来,深感文学与舞蹈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那就是舞蹈的创作有时必须通过文学创作的思路和想象,才能从生活的基础上激发情感,创造形象,才能着眼于人性中真善美、假恶丑的流露,对生活中真实情感的把握。 当我拜读了张家口作家刘儒创作的长篇小说《美人祸福》后,心中感慨万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尊严 作家 女性题材 历史新时期 中国女性 真实情感 舞蹈创作 现实生活 真善美 创造形象
下载PDF
回族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马锡珍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33,共2页
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特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 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特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的作品创作,都是在以表现民族精神气质、反映民族思想感情、展示民族生活风貌过程中形成自己艺术审美独特风范的"这一个"。回族舞蹈的发展也必将是在当代精神的发展创新中,不断完善着自己"这一个"的形式美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回族 “这一个” 回回民族 中国本土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生活 伊斯兰文化
原文传递
与时代同步 与民族共荣——对回族舞蹈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马锡珍 《舞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25,共2页
回族舞蹈从一开始就不是起源于宗教,而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的新的文化创造,是与回族人社会生活、民族习俗、人文环境紧密相连的。在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对回族舞蹈理论和实践的再认识,有必要纳入一... 回族舞蹈从一开始就不是起源于宗教,而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的新的文化创造,是与回族人社会生活、民族习俗、人文环境紧密相连的。在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对回族舞蹈理论和实践的再认识,有必要纳入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舞蹈 民族习俗 中国 本土文化 伊斯兰文化 双向交流 文化创造
原文传递
东路二人台艺术特征与现状分析
7
作者 马锡珍 《大舞台》 2016年第1期19-21,共3页
东路二人台,原名“小曲儿”“蹦蹦儿”,是一种集舞蹈、说唱、民歌旋律、曲牌板式为一体的艺术。张家口被认为是东路二人台的发源地,产生的年代并无记载,许多坝上的老艺人都认同东路二人台歌舞产生于光绪年间。据已故老艺人霍国珍、郑明... 东路二人台,原名“小曲儿”“蹦蹦儿”,是一种集舞蹈、说唱、民歌旋律、曲牌板式为一体的艺术。张家口被认为是东路二人台的发源地,产生的年代并无记载,许多坝上的老艺人都认同东路二人台歌舞产生于光绪年间。据已故老艺人霍国珍、郑明礼说,光绪十六年就有了民间形式的二人台歌舞表演,演员由两个男性扮演,一个是脸涂脂粉、头戴凤冠、身穿红袄绿裙手拿扇子、彩绸的旦角;一个是头戴尖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巾 歌舞表演 光绪十六年 礼说 光绪年间 文化特征 郑明 坐腔 亮调 板腔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