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6F5)3催化合成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的研究
1
作者 马静雨 刘双磊 +2 位作者 张振国 金俊阳 贾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25-2229,M0003,共6页
以硼试剂B(C6F5)3为催化剂,吲哚类化合物与芳香醛为底物,经过脱除一分子水的过程,简洁有效地制得了一系列二吲哚基甲烷类化合物.该方法的模板反应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实现快速转化,底物范围适用性较广泛,可以适用一系列取代基和官能团.该... 以硼试剂B(C6F5)3为催化剂,吲哚类化合物与芳香醛为底物,经过脱除一分子水的过程,简洁有效地制得了一系列二吲哚基甲烷类化合物.该方法的模板反应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实现快速转化,底物范围适用性较广泛,可以适用一系列取代基和官能团.该研究发展了无过渡金属参与条件下直接制备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的简单策略,其反应副产物为水,反应条件温和,可以实现目标化合物的有效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试剂 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 脱水
下载PDF
Fe(Ⅲ)掺杂Mg/Al-LDO作为氮磷吸附剂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万京京 郝瑞霞 +2 位作者 马静雨 王丽沙 刘思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95-1303,共9页
针对污水厂尾水脱氮除磷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镁铝铁类水滑石(Mg/Al/Fe–LDHs),在450℃下焙烧3h得到焙烧态类水滑石(Mg/Al/Fe–LDO).研究了Fe(Ⅲ)掺杂对Mg/Al-LDO吸附氮磷的影响及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Mg/Al/Fe物质的量比为3:0.6:0.4... 针对污水厂尾水脱氮除磷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镁铝铁类水滑石(Mg/Al/Fe–LDHs),在450℃下焙烧3h得到焙烧态类水滑石(Mg/Al/Fe–LDO).研究了Fe(Ⅲ)掺杂对Mg/Al-LDO吸附氮磷的影响及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Mg/Al/Fe物质的量比为3:0.6:0.4时,Mg/Al/Fe-LDO对氮磷吸附性能较好,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8.57mg/g和231.46mg/g.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2)达到0.99以上.根据XRD、FTIR的表征结果可以推断,Mg/Al/Fe–LDO是通过"记忆效应"、静电引力作用完成对氮磷的吸附,对磷的吸附还包括离子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Mg/Al/Fe–LDO Fe(Ⅲ)掺杂 吸附特性 吸附机理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底泥泥沙粒径分布与重金属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旭阳 马静雨 +4 位作者 刘长青 马涛 康兴生 毕学军 廖足良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89-95,共7页
通过分析典型泥质河流(泥质、泥沙混合质)中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泥沙粒径分布与重金属富集的规律,结合相关资源化利用标准,确定底泥粒径筛分目标,进而为河流疏浚工程中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泥质底泥均以粒径<75μm的... 通过分析典型泥质河流(泥质、泥沙混合质)中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泥沙粒径分布与重金属富集的规律,结合相关资源化利用标准,确定底泥粒径筛分目标,进而为河流疏浚工程中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泥质底泥均以粒径<75μm的泥沙为主,沙质底泥以粒径>150μm的泥沙为主;不同泥质重金属污染底泥中不同粒径泥沙的重金属和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基本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A河(泥质)底泥建议的筛分目标是150μm,筛上底泥适于建材利用;B河(泥沙混合质)底泥建议的筛分目标是300μm,筛上底泥适于园林利用、土地改良、建材利用.该实验为今后的河流清淤工程提供了一种更好地实现重金属污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泥质 粒径 重金属 资源化
下载PDF
红花PAL家族全基因组分析及其在悬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英男 刘月扬 +7 位作者 马静雨 张敬 马鑫彤 张馨月 刘建雨 姚娜 刘秀明 李海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62-3372,共11页
目的完成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PAL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1条红花PAL4基因编码区序列,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实现Ct PAL4在红花悬浮细胞中的过表达。方法在红花基因组测序基础上,对红花PAL家族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利用荧光定... 目的完成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PAL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1条红花PAL4基因编码区序列,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实现Ct PAL4在红花悬浮细胞中的过表达。方法在红花基因组测序基础上,对红花PAL家族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克隆1条红花PAL4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clustalW1.83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在Ct PAL4基因序列2端引入酶切位点BglII和Bst EII,构建含有35S启动子的植物超表达载体p CAMBIA3301-Ct PAL4,并在红花悬浮细胞中进行超表达。结果红花基因组中注释到6个PAL基因,分析显示5个基因具有典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功能结构域及活性位点,并进行启动子和进化分析。Ct PAL4基因编码70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820,具有典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功能结构域及活性位点,编码蛋白的三维结构与PAL的X射线蛋白质晶体结构类似。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t PAL4基因编码的蛋白与拟南芥的亲缘关系最近。GUS染色结果证实,成功建立红花悬浮细胞遗传转化体系,并初步实现了Ct PAL4基因在红花悬浮细胞中的过表达。结论成功克隆1条红花PAL4编码区基因Ct PAL4,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3301-Ct PAL4,初步在红花悬浮细胞中实现了超表达,为研究CtPAL4基因在红花黄酮代谢途径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PAL基因 黄酮合成 全基因组 悬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