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狄氏斧蛤(Donax dysoni)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结构特征分析
1
作者
马颜雯
李继姬
叶莹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6-258,共13页
为解析狄氏斧蛤(Donax dysoni)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特征以及进化地位,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狄氏斧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线粒体基因进行注释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狄氏斧蛤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908 bp,碱...
为解析狄氏斧蛤(Donax dysoni)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特征以及进化地位,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狄氏斧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线粒体基因进行注释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狄氏斧蛤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908 bp,碱基组成为A (26.81%)、T (41.13%)、G(21.21%)和C (10.85%),A+T含量为67.94%,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与其他双壳贝类相似,狄氏斧蛤共编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包含22个t RNA和2个r RNA,且所有基因均位于H链;蛋白质编码基因拥有3种起始密码子(ATG、ATT、ATA),而除了ND3、ND4以及ATP6使用TAG作为终止密码子外,其余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使用TAA作为终止密码子。除t RNASer不能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没有明显的DHU茎环,其余t RNA都能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狄氏斧蛤与斧蛤科(Donacidae)其他物种具有相同的基因排列,未发现基因重排现象。基于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构建62种贝类的进化树,结果显示:Donax semiestriatus和Donax vittatus聚为一小支,Donax trunculus和Donax variegatus聚为一小支,这四个物种与狄氏斧蛤一起聚为斧蛤科这一支;进化树支持将斧蛤科划归到樱蛤总科中,且将樱蛤总科所属的鸟蛤目单独列为一个目而非划归到帘蛤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氏斧蛤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重排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线粒体COI及16S rRNA基因序列的笠贝科系统进化研究
2
作者
顾忠旗
苗菁
+2 位作者
马颜雯
黄继
叶莹莹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05-211,254,共8页
采集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笠贝科3属7种笠贝样品:陆川小笠贝、北戴河小笠贝Nipponacmea sp.、黑新笠贝、鸡爪拟帽贝、琉球拟帽贝,通过PCR扩增笠贝的COI及16S rRNA基因片段并测序,另外从GenBank中下载了笠贝科11种笠贝的COI和16S rRNA基因...
采集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笠贝科3属7种笠贝样品:陆川小笠贝、北戴河小笠贝Nipponacmea sp.、黑新笠贝、鸡爪拟帽贝、琉球拟帽贝,通过PCR扩增笠贝的COI及16S rRNA基因片段并测序,另外从GenBank中下载了笠贝科11种笠贝的COI和16S rRNA基因,计算了所有18种笠贝的碱基含量和遗传距离,并分别构建了基于COI和16S rRNA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50 bp,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为449 bp,T碱基含量最高,C碱基含量最少,COI基因的遗传距离为0.004~0.470,16S rRNA的遗传距离为0.013~0.575,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个属的进化关系为Nipponacmea与Lottia互为姐妹群,其次为Patelloida。每个属都形成独立分支,参与分析的其他属的进化地位也与早期研究相接近,但本研究中,COI和16S rRNA的系统发育树也呈现出略微差异,如笠贝科的Yayoiacmea与Tectura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姐妹群,Patelloida内物种的位置也产生了小范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笠贝科
COI
16S
rRNA
系统进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狄氏斧蛤(Donax dysoni)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结构特征分析
1
作者
马颜雯
李继姬
叶莹莹
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6-258,共13页
基金
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1J005号
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C21017号。
文摘
为解析狄氏斧蛤(Donax dysoni)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特征以及进化地位,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狄氏斧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线粒体基因进行注释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狄氏斧蛤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908 bp,碱基组成为A (26.81%)、T (41.13%)、G(21.21%)和C (10.85%),A+T含量为67.94%,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与其他双壳贝类相似,狄氏斧蛤共编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包含22个t RNA和2个r RNA,且所有基因均位于H链;蛋白质编码基因拥有3种起始密码子(ATG、ATT、ATA),而除了ND3、ND4以及ATP6使用TAG作为终止密码子外,其余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使用TAA作为终止密码子。除t RNASer不能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没有明显的DHU茎环,其余t RNA都能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狄氏斧蛤与斧蛤科(Donacidae)其他物种具有相同的基因排列,未发现基因重排现象。基于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构建62种贝类的进化树,结果显示:Donax semiestriatus和Donax vittatus聚为一小支,Donax trunculus和Donax variegatus聚为一小支,这四个物种与狄氏斧蛤一起聚为斧蛤科这一支;进化树支持将斧蛤科划归到樱蛤总科中,且将樱蛤总科所属的鸟蛤目单独列为一个目而非划归到帘蛤目中。
关键词
狄氏斧蛤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重排
系统发育分析
Keywords
Donax dysoni
mitochondrial genome
gene rearrangement
phylogenetic analysis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线粒体COI及16S rRNA基因序列的笠贝科系统进化研究
2
作者
顾忠旗
苗菁
马颜雯
黄继
叶莹莹
机构
嵊泗县海洋科技研究所
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05-211,25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7301)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147628)
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C21026)。
文摘
采集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笠贝科3属7种笠贝样品:陆川小笠贝、北戴河小笠贝Nipponacmea sp.、黑新笠贝、鸡爪拟帽贝、琉球拟帽贝,通过PCR扩增笠贝的COI及16S rRNA基因片段并测序,另外从GenBank中下载了笠贝科11种笠贝的COI和16S rRNA基因,计算了所有18种笠贝的碱基含量和遗传距离,并分别构建了基于COI和16S rRNA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50 bp,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为449 bp,T碱基含量最高,C碱基含量最少,COI基因的遗传距离为0.004~0.470,16S rRNA的遗传距离为0.013~0.575,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个属的进化关系为Nipponacmea与Lottia互为姐妹群,其次为Patelloida。每个属都形成独立分支,参与分析的其他属的进化地位也与早期研究相接近,但本研究中,COI和16S rRNA的系统发育树也呈现出略微差异,如笠贝科的Yayoiacmea与Tectura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姐妹群,Patelloida内物种的位置也产生了小范围的变化。
关键词
笠贝科
COI
16S
rRNA
系统进化
Keywords
Lottiidae
COI
16S rRNA
phylogenetic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Q951.3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狄氏斧蛤(Donax dysoni)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结构特征分析
马颜雯
李继姬
叶莹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线粒体COI及16S rRNA基因序列的笠贝科系统进化研究
顾忠旗
苗菁
马颜雯
黄继
叶莹莹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