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化ECMWF短时预报场对区域中尺度模式预报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何邓新 赖安伟 +6 位作者 张文 康兆萍 王俊超 王珊珊 郭英莲 马鹤翟 王志斌 《暴雨灾害》 2024年第3期288-298,共11页
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预报场常作为背景场驱动区域中尺度天气模式业务系统,其数据质量对区域模式的预报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使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场(NCEP GFS)作为背景场,其预报精度有待提高。为提... 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预报场常作为背景场驱动区域中尺度天气模式业务系统,其数据质量对区域模式的预报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使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场(NCEP GFS)作为背景场,其预报精度有待提高。为提高模式的短期预报能力,提出一种利用三维变分方法同化高质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细网格预报场改善模式初始场的方法,将NCEP GFS预报场作为背景场,同化ECMWF三维格点预报要素,开展个例和批量同化试验。首先,利用探空观测对NCEP GFS和ECMWF的12 h预报产品进行误差特征统计,ECMWF 12 h细网格预报的温度、水平风场、相对湿度的均方根误差都小于NCEP GFS预报场,因此对其进行同化是可行的。然后,对2021年8月11—13日的强降水个例进行不同分辨率的ECMWF预报场同化敏感性试验。最后,基于不同敏感性试验的结果,选择1°×1°的ECMWF预报场对2021年8月进行批量同化试验。结果如下:(1)2021年8月11—13日的强降水个例同化预报试验表明,要素场预报误差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尤其是在模式低层;对12~36 h、36~60 h、60~84 h累积降水的TS评分具有一定的改善能力,尤其是暴雨量级。(2)不同分辨率的ECMWF预报场同化敏感性试验表明ECMWF预报场1°×1°的预报效果要优于0.5°×0.5°和0.25°×0.25°。(3)2021年8月的批量试验结果显示,同化ECMWF 12 h 1°×1°预报要素后,12 h、36 h和60 h预报的温度、湿度和风场在垂直方向上比控制试验均方根误差有所降低,降水TS评分提高明显,特别是50 mm暴雨降水TS评分,提升了13.33%,可有效改善华中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对强降水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 三维变分同化 强降水 华中区域中尺度模式
下载PDF
基于ECMWF模式的武汉市冬季高空气温订正预报研究
2
作者 王瑞丽 马鹤翟 +3 位作者 程攀 李武阶 刘火胜 刘佩廷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S01期90-94,99,共6页
基于2016—2018年冬季武汉站1000、925、850、700、500 hPa的探空气温和ECMWF的72 h气温预报数据,分析了武汉站的高空气温预报误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报误差订正方程。研究发现,ECMWF模式对于各层气温的预报平均偏高0.54℃,1... 基于2016—2018年冬季武汉站1000、925、850、700、500 hPa的探空气温和ECMWF的72 h气温预报数据,分析了武汉站的高空气温预报误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报误差订正方程。研究发现,ECMWF模式对于各层气温的预报平均偏高0.54℃,1000~850 hPa平均预报误差随着高度增大,850 hPa上误差最大,高达0.77℃,预报偏高1.0℃以上的频次超过总数的1/3,850 hPa以上气温预报误差随着高度降低,500 hPa的预报误差最小。模式预报时效越长,高空气温预报误差越大,72 h时效平均预报误差高达0.80℃。基于ECMWF模式预报误差与850 hPa气温的相关关系,选取了两个订正预报因子,分别为22°N、112°E与33°N、112°E的温差及28°N、116°E与34°N、116°E的纬向风之差,并分层建立了气温预报误差订正方程。最后,对预报方程进行了检验,发现订正后各层气温误差均显著降低,误差平均降低了8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气温 模式误差订正 多云线性回归 ECMWF模式 冬季 武汉市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资料同化和临近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崔春光 杜牧云 +12 位作者 肖艳姣 赖安伟 李红莉 王志斌 王珏 孙玉婷 王俊超 冷亮 王斌 张文 彭菊香 马鹤翟 康兆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1-918,共18页
强对流天气的精准预报依然具有极大难度和挑战性。为了提高强天气监测预报服务能力,“灾害性天气资料同化与临近预报系统开发”研究共开展了以下工作:研发了新的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识别算法,并在十几个龙卷风实例中成功地识别出龙卷... 强对流天气的精准预报依然具有极大难度和挑战性。为了提高强天气监测预报服务能力,“灾害性天气资料同化与临近预报系统开发”研究共开展了以下工作:研发了新的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识别算法,并在十几个龙卷风实例中成功地识别出龙卷涡旋特征;从多普勒天气雷达体扫数据中提取了诸多参数(超过20个),开展分类强对流天气(下击暴流、龙卷、冰雹和短时强降水)自动识别预警技术研究。快速更新循环预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式初值的质量,非常适合于短时天气预报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强雷暴预报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雷达反演水汽的“伪水汽”同化方法,以更好地初始化对流尺度的数值天气模式。旨在克服目前中尺度数值模式在对流尺度定量降水短时预报方面的不足,弥补基于“外推”的临近预报技术在2 h以上定量降水预报能力快速下降的缺陷而研发的融合技术具有提高短时临近降水预报能力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资料同化 临近预报
下载PDF
雷达反射率反演水汽和温度同化技术在一次飑线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赖安伟 马鹤翟 +5 位作者 崔春光 康兆萍 王志斌 杜牧云 肖艳姣 王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32-952,共21页
针对2020年5月4日发生在江南的一次飑线过程,在逐15 min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中,探讨了利用3DVAR方法同化雷达径向风、反射率和反演观测对短时降水、大风和冰雹等灾害天气的预报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冷启动时刻对降水预报的影响。结... 针对2020年5月4日发生在江南的一次飑线过程,在逐15 min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中,探讨了利用3DVAR方法同化雷达径向风、反射率和反演观测对短时降水、大风和冰雹等灾害天气的预报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冷启动时刻对降水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启动时刻同化反演水汽和云内温度观测,观测强回波区的水汽和降水回波区内位温增量为正。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背景场中虚假对流区的水汽减弱,对流被抑制;正的温度增量主要集中在观测回波大于背景模拟回波区,其增幅明显减小。相对于只同化雷达资料试验,同化“伪观测”资料能明显改善0~3 h内的雷达组合反射率和降水预报,2~5 km上升螺旋度路径与大风、冰雹灾害位置更接近;对0~6 h的1 h累计降水量在1、5和10 mm等级的FSS评分改善明显,随着循环同化次数增多,改进效果先明显增加,6~8 h左右改进效果达到顶峰,随后FSS评分相对雷达同化试验有所下降。在12时(世界时)更新背景场后,相对于05时冷启动明显提高降水FSS评分,且同化“伪观测”资料的积极贡献预报时效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反射率因子 水汽 云内温度 资料同化 飑线
下载PDF
华中地区不同地形下的雷暴地闪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余蓉 张小玲 +3 位作者 杜牧云 马鹤翟 袁海峰 朱传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9-340,共12页
利用湖北省2013—2018年6—8月ADTD闪电探测数据对该地区的闪电活动进行特征分析后发现,地闪密度和日变化特征与地形密切相关,其中,闪电密度高值区出现在海拔500~1500 m的中尺度山脉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以及山脉之间的平原(河谷)地区;山区... 利用湖北省2013—2018年6—8月ADTD闪电探测数据对该地区的闪电活动进行特征分析后发现,地闪密度和日变化特征与地形密切相关,其中,闪电密度高值区出现在海拔500~1500 m的中尺度山脉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以及山脉之间的平原(河谷)地区;山区的地闪集中在午后至傍晚时段,具有明显的单峰特征,平原的地闪日变化相对平缓,虽然主峰值同样出现在午后,但夜间地闪活动依然活跃。基于2015—2016年6—8月逐6 min雷达组合反射率拼图产品和地闪资料挑选了94例伴有显著闪电活动的雷暴系统个例,经统计分析后发现,雷暴系统的初次地闪、峰值地闪和末次地闪均集中出现在13:00—18:00,其中,山区雷暴的地闪持续时间较短,地闪频数峰值较小;平原雷暴的地闪持续时间更长,地闪频数峰值也更大;山麓雷暴的特征则介于两者之间。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进行成因分析后可知,地形强迫和局地热力不稳定是影响湖北山区夏季闪电密度分布和日变化特征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地形 日变化 地闪密度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与中国北方极端低温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韩方红 陈海山 马鹤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50,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地面气温日值网格数据集(V2.0),采用滑动相关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对中国北方极端低温影响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东北后冬(1、2月)冷日(夜)与同期NAO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研究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 本文基于中国地面气温日值网格数据集(V2.0),采用滑动相关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对中国北方极端低温影响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东北后冬(1、2月)冷日(夜)与同期NAO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研究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东北后冬冷日(夜)频发,与NAO的相关性较好,而在80年代中期后东北后冬冷日(夜)少发,与NAO的相关性减弱。其中,1月在1969~1988阶段,东北冷日(夜)与NAO的相关性最好,相关区域显著,相关系数可达-0.68(-0.66),而在1989~2009阶段二者相关性最弱,相关区域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年代际背景下,NAO引起的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东北1月冷日(夜)与1月NAO相关性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原因。相关性较好的年代,NAO引起的环流异常有利于冷涡等天气系统维持在贝加尔湖到东北一带,使东北地区气温偏低,冷日(夜)频发;相关性较弱的年代,不利于冷空气南下,使东北地区气温偏高,冷日(夜)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温度 北大西洋涛动 相关分析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