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雪淞 王力恒 +4 位作者 骆世洪 杨晨曦 朱家佳 高欣 陈洪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5,共9页
研究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老参地土壤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森林土(G0)和3种人参根际土壤(以下称G4、G5和G6),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UPLC-MS/MS)... 研究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老参地土壤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森林土(G0)和3种人参根际土壤(以下称G4、G5和G6),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UPLC-MS/MS)联用法测定土壤中8种人参皂苷单体(Rb1、Rb2、Rc、Rd、Rg1、Re、G-VXII和F2)的含量,化学方法测定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与G0相比,人参根际土壤PLFA类型明显减少,总PLFA含量和细菌PLFA含量显著下降,而真菌PLFA含量逐渐上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人参皂苷Rb1、Rb2、Rc、Rg1和Re在土壤中的相对含量下降,Rd、G-VXII和F2相对含量升高。人参根际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与G0相比显著下降(p<0.0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全氮与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真菌群落丰度均正相关,土壤人参皂苷单体Rd、G-VXII和F2含量与土壤真菌群落丰度正相关。说明人参皂苷含量是导致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磷脂脂肪酸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化学性质 人参皂苷
下载PDF
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总酚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骆世洪 马淼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716-718,共3页
采集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根、茎(花葶)、叶及花,依照Nurmi等1996年提出的改良Fulin-Ciocaltell法测定其中总酚含量。叶和根器官中,总酚含量初花期最高,盛花期最低,且在初花期叶中总酚含... 采集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根、茎(花葶)、叶及花,依照Nurmi等1996年提出的改良Fulin-Ciocaltell法测定其中总酚含量。叶和根器官中,总酚含量初花期最高,盛花期最低,且在初花期叶中总酚含量叶上部位>叶中部位>叶下部位。花葶和花总酚含量都在盛花期最高。初花期不同器官的总酚含量依次为叶>根>花>花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短命植物 沙生植物 异翅独尾草 总酚
下载PDF
沙生异翅独尾草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消长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骆世洪 马淼 马廷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以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为材料,对其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叶相比在盛花期之前根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都高于叶,但在盛花期之后则叶的要高;花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花。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 以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为材料,对其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叶相比在盛花期之前根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都高于叶,但在盛花期之后则叶的要高;花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花。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到花期,叶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不断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而根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有所下降而后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翅独尾草 类短命植物 可溶性糖 还原糖
下载PDF
绿茎还阳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华娟 骆世洪 +1 位作者 黎胜红 华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1-763,831,共4页
采用柱层析和重结晶从药用植物绿茎还阳参(Crepis lignea)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3β-acetoxyurs-13(18)-ene(1),lupeol acetate(2),4-hydroxy-3-methoxycinnamaldehyde(3),(Z... 采用柱层析和重结晶从药用植物绿茎还阳参(Crepis lignea)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3β-acetoxyurs-13(18)-ene(1),lupeol acetate(2),4-hydroxy-3-methoxycinnamaldehyde(3),(Z)-2-ethylidene-3-methylsuccinic acid(4),olean-12-ene-11α-methoxy-3β-acetate(5),α-amyrin acetate(6)和lupeol-9(11)en-3β-acetate(7)。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绿茎还阳参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还阳参属 绿茎还阳参 三萜
下载PDF
濒危植物新疆沙冬青叶解剖结构及其光合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淼 陈蓓蕾 骆世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46-448,共3页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濒危植物新疆沙冬青叶片的解剖学特征,发现该植物形成了适应于干旱荒漠生境的超旱生结构;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新疆沙冬青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新疆沙...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濒危植物新疆沙冬青叶片的解剖学特征,发现该植物形成了适应于干旱荒漠生境的超旱生结构;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新疆沙冬青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新疆沙冬青叶片的日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均呈现出典型的三峰型变化式样,日间有两次明显的光合“午休”发生,均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有明显关系。新疆沙冬青适应干旱荒漠生境的光合生理机制是以降低气孔导度作出响应,以调节植物的水分利用方式。其之所以不耐樵采和放牧啃食,种群自我恢复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其叶片净光合速率不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沙冬青 解剖学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下载PDF
粗柄独尾草不同器官蒽醌类成分的消长规律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淼 骆世洪 刘会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447,430,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沙生类短命植物粗柄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各器官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苗期和初花期都较高,在盛花期时最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沙生类短命植物粗柄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各器官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苗期和初花期都较高,在盛花期时最低;大黄酸的含量在苗期最高,盛花期时最低;大黄素的含量在苗期达到最高,初花期和盛花期最低;大黄酚的含量也以苗期最高,盛花期和果期最低。且在初花期时,4种蒽醌类物质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叶先端>叶中部>叶基部的空间差异性。根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苗期和营养生长期较高,而以盛花期和果期较低;大黄酸的含量在果期最高,其余时期差异不显著;大黄素的含量以苗期和初花期较高;大黄酚的含量在果期达最高,而盛花期时最低。同时期的根叶蒽醌含量相比,叶中的芦荟大黄素要高于根,而根中大黄酚含量要高于叶。同时期各器官蒽醌总量相比:叶>根>花>花葶。故若选取粗柄独尾草作为蒽醌类药材利用,建议最佳采集方式为采集初花期的叶先端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柄独尾草 类短命植物 蒽醌 HPLC
下载PDF
沙生异翅独尾草不同器官中蒽醌含量的消长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淼 骆世洪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24-2626,共3页
目的对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各器官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叶中4种蒽醌类物质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含量较高,盛花期最... 目的对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各器官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叶中4种蒽醌类物质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含量较高,盛花期最低,且叶上部位明显高于叶中和叶下部位。根中苗期4种蒽醌类物质含量都较低,营养生长期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含量较高,初花期和盛花期大黄素含量较高,果期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较高。花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含量要比花葶高,花葶中大黄酸含量比花高。花葶中4种蒽醌类物质在盛花期含量高于初花期和果期时的含量。同时期各器官蒽醌总量相比:叶>根>花>花葶。结论若选取异翅独尾草作为蒽醌类药材利用,建议最佳采集部位是初花期的叶先端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翅独尾草 类短命植物 蒽醌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伯氏致病杆菌SN52中的二硫吡咯类物质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波 王宁 +2 位作者 姜义仁 骆世洪 于志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1-1095,1203,共6页
在我们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抗菌剂的过程中,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bovienii SN52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普综合解析和文献数据对照对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 在我们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抗菌剂的过程中,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bovienii SN52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普综合解析和文献数据对照对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显示,均为二硫吡咯类物质,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Xenorhabdin I(3)、Xenorhabdin II(4)、Xenorhabdin IV(5)、Xenorhabdin V(6)。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化合物1~6的抗菌活性,其结构-活性关系表明二硫吡咯衍生物的抗菌活性受到侧链的可变取代基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致病杆菌SN52 二硫吡咯衍生物 结构鉴定 抗菌活性 结构-活性关系
下载PDF
新樟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敏杰 骆世洪 黎胜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1-797,共7页
目的研究新樟Neocinnamomum delavay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RP-18、Sephadex LH-20凝胶和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新樟茎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包括4个酚苷... 目的研究新樟Neocinnamomum delavay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RP-18、Sephadex LH-20凝胶和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新樟茎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包括4个酚苷、3个木脂素、6个倍半萜、3个黄酮以及1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O-紫丁香酰基-1-O-香草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6-O-乙酰基-1-O-(3,4,5-三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1,6-二-O-紫丁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3,4,5-三甲氧基苯基-6-O-紫丁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鹅掌揪树脂酚B二甲醚(5)、sesartemin(6)、(+)-9′-O-(E)-阿魏酰基-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7)、oplodiol(8)、柳杉二醇(9)、4-表柳杉二醇(10)、7α,11-二羟基-10(14)-杜松烯(11)、(-)-2,9-丁香烷二醇(12)、菜豆酸(13)、儿茶素(14)、表儿茶素(15)、反式-二氢槲皮素(16)、(24S)-24-乙基胆甾-3β,5α,6β-三醇(17)。结论化合物1、2为新的酚苷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新樟苷A和新樟苷B,化合物3~17为首次从新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科 新樟 新樟苷A 新樟苷B 柳杉二醇 11-二羟基-10(14)-杜松烯 儿茶素
原文传递
马槟榔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席彩彩 徐云玲 +2 位作者 冯康 吴人照 骆世洪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924-931,共8页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凝胶、MCI等柱层析及RP-HPLC等色谱方法对马槟榔Capparismasaikai种子提取物反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得到化合物21个,分别鉴定为:恶唑烷硫酮(1)、琥珀酰亚胺(2)、邻苯二酚(3...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凝胶、MCI等柱层析及RP-HPLC等色谱方法对马槟榔Capparismasaikai种子提取物反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得到化合物21个,分别鉴定为:恶唑烷硫酮(1)、琥珀酰亚胺(2)、邻苯二酚(3)、硫单质(4)、乙醇胺(5)、3-羟基丙腈(6)、L-阿拉伯糖(7)、甘油(8)、drummondol (9)、spionoside B(10)、腺苷(11)、(6S,9S)-长寿花糖苷(12)、松柏苷(13)、紫丁香苷(14)、顺式丁香苷(15)、二氢丁香苷(16)、3-吲哚甲酸(17)、吲哚-3-甲酸-β-D-吡喃葡萄糖苷(18)、6-hydroxyindole-3-carboxylicacidβ-D-glucopyranosylester(19)、亚油酸单甘油酯(20)和油酸甘油三酯(21)。其中化合物2–10和12–2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槟榔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Defensive Sesquiterpenoids from Leaves of Eupatorium adenophorum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伟 骆世洪 黎胜红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331-1334,共4页
The invasive plant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has caused great economic loss in China, and is gravely threatening the native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The plant has been phytochemically investigated for the defen... The invasive plant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has caused great economic loss in China, and is gravely threatening the native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The plant has been phytochemically investigated for the defen- sive chemical substances in its leaves. Three active sesquiterpenoi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which include a new sesquiterpenoid (1), and two known sesquiterpenoids (2, 3).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by spectroscopic studies such as 1D- and 2D-NMR and MS analyses. Meanwhile, the antifeedant activ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against two generalist plant-feeding insects, Helicoverpa armigera and Spodoptera exigua, were carried out. Com- pound 1 showed significant antifeedant activity against S. exigua with ECs0 = 7.46 μg/cm^2, while compounds 2 and 3 were more active against H. armigera (EC50=2.57 and 3.04 μg/cm^2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de- fensive role of sesquiterpenoids in E. adenophorum against herbiv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patorium adenophorum LEAVES chemical defense SESQUITERPENOIDS antifeedant activity
原文传递
植物会说话
12
作者 丹尼尔·查莫维茨(DanielChamovitz) 骆世洪(翻译) +1 位作者 刘燕(翻译) 黎胜红(翻译) 《环球科学》 2012年第6期76-79,共4页
五角菟丝子(Cusoute pentagona)是一种有些特殊的橙色蔓生植物,广泛分布于北美地区。它纤细的藤蔓能长到近1米高,花为白色、较小、有5片花瓣。菟丝子属植物一般被称为菟丝子,这种植物的最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没有叶子。因为不合叶... 五角菟丝子(Cusoute pentagona)是一种有些特殊的橙色蔓生植物,广泛分布于北美地区。它纤细的藤蔓能长到近1米高,花为白色、较小、有5片花瓣。菟丝子属植物一般被称为菟丝子,这种植物的最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没有叶子。因为不合叶绿藕植物利用叶绿素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菟丝子植株不是绿色的。作为一种寄生植物,菟丝子需要从邻近的植物中获取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植物 说话 碳水化合物 北美地区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太阳能 叶绿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