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骆云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141-14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先后均进行CTA检查和CAG检查,判断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进行Kappa检验和t检验,判断两者间差异有无... 目的:对比分析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先后均进行CTA检查和CAG检查,判断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进行Kappa检验和t检验,判断两者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评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120例患者中经CTA检查诊断患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共63例,70段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5段,纵深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25段。经CAG检查诊断患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共59例,共66段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1段,纵深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25段。两者相比较,在诊断纵深型及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两者Kappa一致性好。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和管腔狭窄程度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A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与CAG有良好的一致性,CTA能准确测量心肌桥长度,在测量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则CAG优于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 冠状动脉造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免疫抑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骆云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3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采用免疫抑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血液科于2019年3—10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免疫抑制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的... 目的观察并探讨采用免疫抑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血液科于2019年3—10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免疫抑制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的血象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Hb、PLT、ANC、WBC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CD3+、CD4+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免疫抑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规疗法 临床效果 血象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前后巨核细胞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朱雄鹏 陈志哲 +6 位作者 张奕加 陈丽娟 刘德斌 周琳瑛 许文前 孙力 骆云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101-102,105,共3页
目的探讨ITP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ITP患者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光镜与电镜检查,并作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百分率,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而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治疗后明显增加... 目的探讨ITP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ITP患者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光镜与电镜检查,并作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百分率,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而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治疗后明显增加(P<0.001)。部分病例治疗前可见有程度不一的分隔膜系统(DMS)扩张,核周隙不规则扩张,质膜局部受损,未成熟型巨核细胞增多;治疗后,上述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对于ITP的诊断、疗效以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细胞 光镜 电镜
下载PDF
基于DPI的LTE网络用户行为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建 张治中 骆云龙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83,120,共8页
针对电信运营商越发迫切的智能管道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学习功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感知系统的解决方案。本方案针对传统监测系统用户感知度低、统计能力不足等缺点,对现行LTE网络S1接口用户面协议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互联网主流的... 针对电信运营商越发迫切的智能管道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学习功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感知系统的解决方案。本方案针对传统监测系统用户感知度低、统计能力不足等缺点,对现行LTE网络S1接口用户面协议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互联网主流的行为分析技术——深度分组检测(DPI)技术和聚类爬虫技术的优势,实现了以协议解码、业务呼叫/事务详细记录(xDR)合成为基础的LTE网络用户行为精准分析。本系统经现网数据验证,能达到既定目标,对满足智能管道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网络 S1接口 深度分组检测 聚类爬虫 用户行为感知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雄鹏 张奕加 +3 位作者 刘德斌 许文前 孙力 骆云龙 《血栓与止血学》 2003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以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为特征的临床出血综合征,其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缓解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病为DIC,由此而引起的重要脏器出血,成为APL的早期主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以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为特征的临床出血综合征,其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缓解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病为DIC,由此而引起的重要脏器出血,成为APL的早期主要死亡原因。我们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APL并发DIC 32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肝素 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合并症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朱雄鹏 张奕加 +4 位作者 姚曙阳 刘德斌 许文前 孙力 骆云龙 《血栓与止血学》 2005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结果10例ITP患者治疗后复查PA-IgG、IgM、IgA,其数值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结果10例ITP患者治疗后复查PA-IgG、IgM、IgA,其数值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01和P<0.05)。结论观察偶联血小板治疗前后的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 对于ITP的发病机制、诊断、疗效以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下载PDF
E(M)COP化疗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朱雄鹏 张奕加 +2 位作者 刘德斌 孙力 骆云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足叶乙甙或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ECOP方案(足叶乙甙、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 )或MCOP方案 (米托蒽醌、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 )治疗 2 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 ,其中ⅡA 2例、... 目的 :探讨足叶乙甙或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ECOP方案(足叶乙甙、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 )或MCOP方案 (米托蒽醌、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 )治疗 2 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 ,其中ⅡA 2例、ⅢA 3例、ⅢB 3例、ⅣA 4例、ⅣB 11例 ,18例为初治病人 ,5例为复发病例。结果 :全组完全缓解率 (CR) 13例占 5 6 .5 %;部分缓解 (PR) 4例占 17.4%,总有效率 73.9%。其中初治 18例 ,总有效率 77.8%;复发 5例 ,总有效率 6 0 %。ECOP方案治疗 16例 ,CR率为 5 6 .5 %(9/ 16 ) ,PR为 18.8%(3/ 16 ) ,总有效率 73.3%,MCOP方案治疗 7例 ,CR率为 5 7.1%(4 / 7) ,部分缓解率 14.3%(1/ 17) ,总有效率71.4%。上述方案毒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 ,骨髓抑制 ,所有病例血象经间歇期应用或无G -CSF治疗均能恢复。结论 :ECOP或MCOP方案是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有效而较安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何杰金淋巴瘤 化疗 疗效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朱雄鹏 张奕加 +2 位作者 刘德斌 孙力 骆云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97-49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 2 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的 PL T、MPV、P CT和 PDW。结果 治疗前 PL T减少 ,MPV明显增加 ,PCT降低 ,PDW增加 ;治疗后 PL T上升 (P<0 .0 0 1...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 2 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的 PL T、MPV、P CT和 PDW。结果 治疗前 PL T减少 ,MPV明显增加 ,PCT降低 ,PDW增加 ;治疗后 PL T上升 (P<0 .0 0 1) ,MPV明显减少 (P<0 .0 0 1) ,PCT增加 (P<0 .0 0 1) ,PDW减少 (P<0 .0 1) ;MPV与 PL T呈负相关 (P<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参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细胞分析仪 ITP 诊断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德斌 张奕加 +2 位作者 朱雄鹏 孙力 骆云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针对常见的血液肿瘤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此类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病情况。方法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教育背景、经济收入、家庭亲戚关系、医保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 目的针对常见的血液肿瘤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此类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病情况。方法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教育背景、经济收入、家庭亲戚关系、医保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忧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 1 372例患者中,有768例出现焦虑症状(55.9%),479例出现忧郁症状(34.9%)。性别,男性的焦虑、忧郁症状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焦虑忧郁症状较慢性白血病患者多见;治疗效果,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治疗达完全缓解者,其焦虑忧郁的发生率较之未缓解者低;治疗方式的选择,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放射治疗,其焦虑忧郁症状远比单纯接受化疗者要高;以上四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易伴发焦虑忧郁症,其中病情重、疗效不佳以及同时接受放化疗者发生率特别高。血液科医生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有同情心,尊重患者。恰当地运用沟通及交流技巧,通过多种方式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焦虑忧郁 调查
下载PDF
HAG/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德斌 张奕加 +3 位作者 朱雄鹏 许文前 孙力 骆云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评估HAG/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1mg·m^-2·d^-1,第1~14天,静脉输注)或阿克拉霉素(Acla,6mg·m^-2·d^-1,第1~8天),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 目的评估HAG/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1mg·m^-2·d^-1,第1~14天,静脉输注)或阿克拉霉素(Acla,6mg·m^-2·d^-1,第1~8天),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10mg·m^-2·d^-1,第1~14天,每12小时皮下注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mag·m^-1·d^-1,第1~14天,皮下注射)在内的HAG/CAG方案治疗AML26例。结果11例患者取得完全缓解(CR),10例获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80.8%。可见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HAG/CAG方案治疗AML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可改善生活及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HAG CAG 生存质量 血小板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量残存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若腾 林萍 +1 位作者 骆云龙 蔡晶晶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APL,M3)微小残留病变(MRD)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CD15、CD13、CD11b、CD33、CD34、CD45),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初诊时经形态学及流式免疫分型诊断为M3的白血病患者...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APL,M3)微小残留病变(MRD)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CD15、CD13、CD11b、CD33、CD34、CD45),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初诊时经形态学及流式免疫分型诊断为M3的白血病患者及其中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的20例骨髓标本,同时检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10例。结果对于初发M3,以CD45/SSC(侧向角散射)设门,96%M3白血病细胞群表达CD15-、CD11b-、CD13+、CD33+;经治疗达到CR者以CD45/SSC设门,通过检测MRD,在MRD阳性组中复发率为57.0%,明显高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快速、简单、有效地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微量残存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 微量残存病
下载PDF
T-VAD与V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孙力 刘德斌 +2 位作者 骆云龙 施子诺 张奕加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6期3503-3504,共2页
目的:比较T-VA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47例初治MM,分别采用T-VAD与VAD方案化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VAD组总有效率为85.6%,VAD组总有效率为52.5%,两组疗效比较差... 目的:比较T-VA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47例初治MM,分别采用T-VAD与VAD方案化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VAD组总有效率为85.6%,VAD组总有效率为5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AD与VAD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AD方案与VAD方案比较,T-VAD在治疗MM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VAD方案 VAD方案 沙利度胺
下载PDF
热饮证治法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秋平 骆云龙 《国医论坛》 2000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热饮证 病机 治法
下载PDF
HAG和H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刘德斌 张奕加 +3 位作者 朱雄鹏 许文前 孙力 骆云龙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比较HAG方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将65例AML患者随机分成2组(HAG组31例,HA组34例),分别使用以上2种方案进行化... 目的比较HAG方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将65例AML患者随机分成2组(HAG组31例,HA组34例),分别使用以上2种方案进行化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HAG组和HA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18例(58.1%)、11例(32.4%),有效率分别为25例(80.6%)和19例(55.9%),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出现一定程度骨髓抑制,但HA组比HAG组出现早、持续时间长且较严重。8例HA方案治疗无效患者改HAG方案治疗,CR4例。结论HAG方案治疗老年AML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HA方案治疗无效时可试用HAG方案治疗;HAG方案毒副反应比HA方案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三尖杉酯碱类 阿糖胞苷
下载PDF
ITP患者治疗前后抗心磷酯抗体的改变及其意义
15
作者 朱雄鹏 陈志哲 +4 位作者 张奕加 刘德斌 许文前 孙力 骆云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831-1832,共2页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免疫学 抗体 抗心酯/分析
下载PDF
HBV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238例化疗致肝损害的预防
16
作者 刘德斌 朱雄鹏 +2 位作者 张奕加 孙力 骆云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针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受化疗的1 23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此类患者临床上应用拉米呋定对HBV再激活和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类型);检查项目(包括... 目的针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受化疗的1 23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此类患者临床上应用拉米呋定对HBV再激活和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类型);检查项目(包括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化疗药物;拉米呋定和保肝治疗;利妥昔单抗(美罗华)5个方面。结果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的接受化疗的患者尽管应用拉米呋定治疗组和未应用拉米呋定的对照组在肝功损害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急性肝炎的发生率,治疗组远较对照组为低,分别为12.3%和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HBV再激活的预防上,拉米呋定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6%和35.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对于HBV感染者因为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而延迟下一周期的化疗比例,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8.2%和49.0%(P=0.033)。结论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合并HBV感染,在接受化疗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HBV再激活以及急性肝炎。因此常导致下一周期的化疗延迟。拉米呋定的应用减少了肝损害,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拉米呋定 HBV再激活和肝损害
下载PDF
白消安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
17
作者 黄涛 殷悦 +2 位作者 骆云龙 林方珩 刘德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6-1431,共6页
目的:探讨白消安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予不同浓度梯度白消安干预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白消安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予不同浓度梯度白消安干预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凋亡调控分子Bax、Bcl-2及Wnt3a/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ax、Bcl-2及Wnt3a/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白消安可明显抑制骨髓瘤RPMI8226细胞细胞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凋亡(P<0.05)。予不同浓度白消安干预细胞48 h后,可使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低,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抑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以诱导RPMI8226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P<0.05)。结论:白消安可抑制骨髓瘤RPMI8226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家族蛋白表达及抑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白消安 恶性生物学特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核电厂SEC系统全寿期防腐管理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骆云龙 王生辉 李克 《全面腐蚀控制》 2016年第1期9-11,52,共4页
SEC系统是核电站热量交换的重要系统,系统设备在运行期间遭受海水的持续腐蚀。根据核电站在工程建设、机组运行的各阶段出现的腐蚀问题,提出核电站SEC系统全寿期防腐管理策略以及不同阶段防腐工作参与的重点事项,为后续核电站SEC系统全... SEC系统是核电站热量交换的重要系统,系统设备在运行期间遭受海水的持续腐蚀。根据核电站在工程建设、机组运行的各阶段出现的腐蚀问题,提出核电站SEC系统全寿期防腐管理策略以及不同阶段防腐工作参与的重点事项,为后续核电站SEC系统全寿期腐蚀与防护提供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SEC 防腐 管理
下载PDF
基于琼脂-明胶颗粒的海藻酸钠三维打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骆云龙 马志勇 +3 位作者 张家彬 陈宏庆 史耕田 钱正 《机械制造》 2019年第8期71-75,共5页
为了突破打印复杂结构的限制,确定支撑材料的合适配比,研究打印参数对挤出成型工艺的影响,将琼脂-明胶颗粒作为支撑材料,研究海藻酸钠三维打印工艺.介绍了琼脂-明胶颗粒支撑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气压、不同喷头移动速度及不同温度... 为了突破打印复杂结构的限制,确定支撑材料的合适配比,研究打印参数对挤出成型工艺的影响,将琼脂-明胶颗粒作为支撑材料,研究海藻酸钠三维打印工艺.介绍了琼脂-明胶颗粒支撑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气压、不同喷头移动速度及不同温度下的海藻酸钠三维打印效果.通过试验确认:琼脂浓度1.5%~3.5%、明胶浓度1%~2.5%是制备琼脂-明胶颗粒支撑材料的最佳配比范围;喷头移动速度4~10 mm/s、气压压力150 kPa^200 kPa、凝胶温度31~33℃是较为合适的海藻酸钠三维打印工艺参数范围.所研究的三维打印工艺为凝胶类材料的复杂形状三维打印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 明胶 海藻酸钠 三维打印
下载PDF
核电厂凝汽器水室牺牲阳极设计
20
作者 梁耀升 骆云龙 +3 位作者 董洪全 秦铁男 陈明亚 刘寅立 《中国核电》 2018年第4期508-511,共4页
针对阴极保护技术在核电厂凝汽器水室的应用现状,指出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阴极保护设计缺少系统性核算过程;二是核算过程忽略输入参数校准,导致服役应用与设计产生偏差,形成设备缺陷。以某核电厂凝汽器水室牺牲阳极设计优化过程为... 针对阴极保护技术在核电厂凝汽器水室的应用现状,指出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阴极保护设计缺少系统性核算过程;二是核算过程忽略输入参数校准,导致服役应用与设计产生偏差,形成设备缺陷。以某核电厂凝汽器水室牺牲阳极设计优化过程为例,介绍了凝汽器水室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设计方法,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牺牲阳极在服役期的受力状态进行了系统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阴极保护 牺牲阳极 设计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