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重症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骆京津 汪婷婷 朱娟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临床特征及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的741例患儿,检测患儿RSV抗原,分析RSV阳性患儿临床特征。根据肺炎病情将RSV肺炎患儿分为重症...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临床特征及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的741例患儿,检测患儿RSV抗原,分析RSV阳性患儿临床特征。根据肺炎病情将RSV肺炎患儿分为重症组(20例)和非重症组(62例),对比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水平,探讨RSV感染发展成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741例患儿中RSV阳性率为11.07%(82/741),不同性别患儿RS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患儿年龄增长,RSV阳性率逐渐升高,年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RSV阳性率显著高于春夏季(P<0.05)。82例RSV阳性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80例,占97.56%)、咳嗽(80例,占97.56%)、喘息(22例,占26.83%)、肺部啰音(58例,占70.78%)、呼吸困难(19例,占23.17%)。RSV阳性重症组患儿年龄<1岁、混合感染比例高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RSV载量、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水平高于非重症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1岁、混合感染是RSV感染后发生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RSV载量、血清TIM-3水平与RSV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RSV感染多集中于婴幼儿,且在秋冬季节高发。年龄小、混合感染、RSV载量高及血清TIM-3升高与重症RSV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重症肺炎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误诊为慢性咽炎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杏 骆京津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2期27-29,4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特点、误诊为慢性咽炎的原因及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5例被误诊为慢性咽炎的CVA患儿病例资料。结果本组3例因慢性咳嗽持续3个月~2.5年,复发1周入院治疗;2例以0.5...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特点、误诊为慢性咽炎的原因及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5例被误诊为慢性咽炎的CVA患儿病例资料。结果本组3例因慢性咳嗽持续3个月~2.5年,复发1周入院治疗;2例以0.5~3.0年慢性咳嗽入院治疗。5例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误诊为慢性咽炎,误诊时间1~15(7.43±1.62)个月。接受针对慢性咽炎的综合治疗后,效果不佳,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支气管激发及舒张试验、皮肤变应原试验、肺功能检查),追问患儿的既往史(过敏史、哮喘家族史),并结合诱发病因、咳嗽的特点及相关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CVA。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沙丁胺醇、氯雷他定、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后,患儿病情转归良好。结论CVA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容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应该提高临床医师对CVA的鉴别诊断能力,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扩散临床思维,减少CVA误诊或漏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型哮喘 儿童 误诊 慢性咽炎
下载PDF
奥美拉唑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勇 孙晓玄 +2 位作者 许楠 赵亮 骆京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3期4483-4486,共4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应激性溃疡新生儿6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奥美拉唑0.6 mg/kg胃管注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奥美拉...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应激性溃疡新生儿6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奥美拉唑0.6 mg/kg胃管注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奥美拉唑2 mg/kg持续24 h微泵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止血时间、胃肠喂养开始时间、p H值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喂养开始时间≤24 h的患儿比例高于对照组,喂养开始时间≥72 h的患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恶心、呕吐、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且肝肾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结论:2 mg/kg奥美拉唑持续24 h微泵静脉滴注与0.6 mg/kg胃管注入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相当,但微泵静脉滴注可显著提高患儿的pH值,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止血时间和胃肠喂养开始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不同给药方式 新生儿 应激性溃疡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