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骆元平 吴世贵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老年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骆元平 王上桥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行腰麻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罗哌卡因腰麻(A)组和布比卡因腰麻(B)组,每组40例;于L3~L4间隙穿刺,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2ml和0.5%布比卡因2ml。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老年人 腰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郑伟民 詹智晖 骆元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04-1808,共5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海南西部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97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收集资料,检测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CD...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海南西部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97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收集资料,检测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CD19+、B10、B1b、B1a)水平,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于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并分组,分析ACS患者入院时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CS患者治疗前后CD19+、B10、B1b、B1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7例ACS患者中,有91例冠脉轻度病变,68例中度病变,38例重度病变,冠脉中重度病变患者占53.81%;经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ACS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Ⅳ级、三支病变、LVEDD高、LVEF低、CD19+表达上调、B10及B1a表达下调均与ACS患者PCI治疗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均可能是治疗后中重度冠脉病变的风险因子(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ACS患者治疗前LVEDD、LVEF、CD19+、B10、B1a预测冠脉中重度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ACS患者治疗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治疗前心功能、病变范围、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密切相关,其中心功能、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可用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脉介入 冠脉病变 B淋巴细胞亚群 心功能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对稳定性心绞痛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骆元平 林晓明 李堪董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血管生成素2/血管生成素1(Angpt2/Angpt1)比值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接受择期PCI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38...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血管生成素2/血管生成素1(Angpt2/Angpt1)比值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接受择期PCI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38例作为心绞痛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其血清Angpt2、Angpt1水平及Angpt2/Angpt1比值的差异。根据PCI后90 d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18例、非心肌梗死组120例,对比其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ngpt2/Angpt1比值对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心绞痛组患者的血清Angpt2水平及Angpt2/Angpt1比值高于对照组,Angpt1水平低于对照组(t=10.693、20.582、10.505,P<0.05)。心肌梗死组、非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吸烟、合并糖尿病、病变血管支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5.560、8.776、13.642、8.145、3.00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合并糖尿病及hs-CRP、TC、Angpt2/Angpt1水平较高是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ngpt2/Angpt1比值预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最佳截断值为3.830,AUC为0.717,95%CI=0.608~0.826。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5.0%、66.67%。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合并糖尿病及hs-CRP、TC、Angpt2/Angpt1水平较高,尤其Angpt2/Angpt1比值在早期预测后续心肌梗死发生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心绞痛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血管生成素
下载PDF
心肌缺血病人脯氨酸羟化酶2的表达及其干预HL-1缺氧损害的机制
5
作者 骆元平 吴钟伟 曾垂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2168-2173,共6页
目的探讨脯氨酸羟化酶2(PHD2)在心肌缺血病人中的表达及对心肌细胞HL-1缺氧损害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采集我院健康体检者和心血管科心肌缺血病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HD2水平。体外培养HL-1,将细胞培养在94%N2、5%CO_... 目的探讨脯氨酸羟化酶2(PHD2)在心肌缺血病人中的表达及对心肌细胞HL-1缺氧损害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采集我院健康体检者和心血管科心肌缺血病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HD2水平。体外培养HL-1,将细胞培养在94%N2、5%CO_(2)和1%O_(2)的培养箱中构建缺氧损伤模型。分别采用四唑盐(MTT)、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迁移和侵袭能力及细胞凋亡证实缺氧损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缺氧后PHD2表达;同时观察过表达PHD2对缺氧诱导的HL-1缺氧损伤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过表达PHD2对HL-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健康体检者,心肌缺血病人血清PHD2水平降低。相较于常氧,缺氧损伤模型HL-1存活率下降,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PHD2下调。过表达PHD2可抑制缺氧诱导的细胞损伤,同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论心肌缺血病人血清PHD2低表达,同时低氧诱导的HL-1中PHD2低表达,过表达的PHD2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因缺氧诱导的HL-1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脯氨酸羟化酶2 缺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PARP-1通过调节HMGB1乙酰化和核移位促进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
6
作者 詹智晖 骆元平 李堪董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62-269,共8页
目的:探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将其分为对照组、H/R组、PARP-1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苯甲酰胺(3-AB)处理组(3-AB组)、3-AB+过表达空载(3-AB+... 目的:探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将其分为对照组、H/R组、PARP-1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苯甲酰胺(3-AB)处理组(3-AB组)、3-AB+过表达空载(3-AB+oe-NC)组和3-AB+过表达HMGB1(3-AB+oe-HMGB1)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予H/R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沉淀法检测HMGB1乙酰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HMGB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PARP-1、HMGB1、Beclin1、LC3和p6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H9c2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数、p6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PARP-1、HMGB1、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明显升高,HMGB1乙酰化水平升高(均P<0.05),胞核HMGB1蛋白转移至胞质。与H/R组比较,3-AB组H9c2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数、p6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和PARP-1、HMGB1、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明显降低,HMGB1乙酰化水平降低(均P<0.05),HMGB1蛋白滞留于胞核。3-AB+oe-NC组与3-A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3-AB+oe-NC组比较,3-AB+oe-HMGB1组H9c2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数、p6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HMGB1、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及HMGB1乙酰化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胞核HMGB1蛋白转移至胞质,而两组PARP-1蛋白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抑制PARP-1通过抑制HMGB1乙酰化和核移位减轻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自噬,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对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7
作者 詹智晖 骆元平 李堪董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对老年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16例老年VM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对老年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16例老年VM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0.5 g/d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和ERS标志物[内质网应激蛋白(CHOP)和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结果 两组治疗前CK-MB、cTnT、LDH、CHOP和GRP7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cTnT、LDH、CHOP和GRP7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可以显著抑制老年VMC患者ERS,保护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利巴韦林 病毒性心肌炎 内质网应激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晓明 陈生晓 +4 位作者 彭锦 邱清勇 骆元平 陈丽 吕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血白蛋白和抗M型磷脂酶A2受体1的抗体(PLA2R-Ab)。两组患者均在治疗6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血肌酐、尿素较治疗前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白细胞治疗3个月、6个月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血PLA2R-Ab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PLA2R-Ab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后均较对照组同时间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缓解率85.7%,对照组缓解率68.8%,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例患者出现血肌酐轻度增高,1例牙龈增生;对照组3例血糖升高,2例恶心呕吐。结论他克莫司治疗IMN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明显降低血PLA2R-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他克莫司 抗M型磷脂酶A2受体1的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