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针灸量联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骆劲超 傅红明 +1 位作者 陈慧 冯丽梅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6期654-659,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温针灸量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10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4例)患者给予温针灸1壮配合温阳通痹汤,B组(55例)患者给予温针灸2壮配合温阳通痹汤。观察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不同温针灸量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10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4例)患者给予温针灸1壮配合温阳通痹汤,B组(55例)患者给予温针灸2壮配合温阳通痹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综合评分、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问卷(AIMS2-SF)、步行距离评分、膝关节屈曲度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炎症因子IL-1、TNF-α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综合评分、AIMS2-SF评分均有降低,但B组综合评分、AIMS2-SF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步行距离评分、膝关节屈曲度均有上升,但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性疼痛评分、压痛点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但B组患者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2壮配合温阳通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针药并用 骨关节炎 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问卷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步行距离评分 膝关节屈曲度
下载PDF
养血祛风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型)临床研究
2
作者 骆劲超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养血祛风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型)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中药养血祛风汤配合牵引组,对... 目的观察自拟养血祛风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型)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中药养血祛风汤配合牵引组,对照组为中成药颈复康颗粒配合牵引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养血祛风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型),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祛风汤 颈椎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湿邪侵袭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刺配合四君子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菁 骆劲超 +2 位作者 傅红明 陈慧 冯丽梅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四君子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四君子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标志物各项指标[层黏连蛋白...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四君子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四君子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标志物各项指标[层黏连蛋白质(LN)、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消化道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Child-Pugh评分、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反流、呕吐消失时间,每日排便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标志物各项指标(LN、HA、PCⅢ)及消化道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LB、AST、TBil)、Child-Pugh评分、肝纤维化标志物各项指标、消化道症状评分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对照组为3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四君子汤是一种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控制疾病发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肝硬化 四君子汤 白蛋白 总胆红素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CHILD-PUGH评分 层黏连蛋白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下载PDF
穴位贴敷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4
作者 冯丽梅 曾婷婷 +6 位作者 侯文光 朱宇丹 王康 姜凤慧 袁文敏 陈慧 骆劲超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0年第6期445-451,共7页
目的:观察面瘫膏穴位贴敷加电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面部残疾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周围性面瘫患者96例,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32例.药物组予以口服甲钴胺与醋酸泼尼松治疗,电针组于... 目的:观察面瘫膏穴位贴敷加电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面部残疾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周围性面瘫患者96例,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32例.药物组予以口服甲钴胺与醋酸泼尼松治疗,电针组于此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观察组予以面瘫膏穴位贴敷加电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以及面部残疾指数评分(FDI)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9%,高于药物组的68.7%和电针组的75.0%(均P<0.05).治疗4周后,3组的H-B分级评分、VAS评分及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药物组和电针组(均P<0.05).治疗4周后,3组FDI评分中躯体功能评分(FDIP)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药物组和电针组(均P<0.05);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药物组和电针组(均P<0.05);而药物组与电针组的以上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膏穴位贴敷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能降低H-B分级,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面部残疾状况,疗效优于口服药物及药物加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穴位贴敷法 面神经麻痹 视觉模拟量表 疼痛测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