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骆子义 朱惠敏 +1 位作者 关丽娟 刘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下胃粘膜病变特点。方法:经胃镜证实的452例慢性胃炎患者,取胃窦及胃体粘膜病理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452例慢性胃炎HP总检出率为77.88%。不同类型胃炎HP感染次序为:慢性浅...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下胃粘膜病变特点。方法:经胃镜证实的452例慢性胃炎患者,取胃窦及胃体粘膜病理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452例慢性胃炎HP总检出率为77.88%。不同类型胃炎HP感染次序为:慢性浅表性胃炎(63.18%)<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79.64%)<慢性萎缩性胃炎(86.15%);慢性非活动性胃炎(65.38%)<慢性活动性胃炎(80.45%)。HP阳性患者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23.86%,12.00%和11.08%,4.00%)。HP阳性患者胃粘膜淋巴滤泡阳性率和固有膜间质内白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HP阳性患者。而慢性胃炎中淋巴滤泡的生成率与HP阳性率检出的顺序完全相同。结论:HP感染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病变 幽门螺杆菌 病理学
下载PDF
微量14碳-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骆子义 关丽娟 胡湘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1-11,13,共2页
目的 :评估微量碳 -尿素呼气试验 ( 14C -UBT)诊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 :对 90例因上消化道不适而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 ,于胃窦部取多块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粘膜涂片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以决定是否感染HP ,并作 14C -... 目的 :评估微量碳 -尿素呼气试验 ( 14C -UBT)诊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 :对 90例因上消化道不适而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 ,于胃窦部取多块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粘膜涂片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以决定是否感染HP ,并作 14C -UBT。结果 :14C -UB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是与组织学以及尿素酶方法检测HP的检测结果相比较而得到的。 14C -UBT的敏感性为 98.0 4 % ,准确性为 97.78% ,特异性为10 0 %。 90例患者中有 1例假阴性 ,但没有发现假阳性。结论 :微量 14C -UBT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确定患者的HP感染状态来说是一种无创而又非常可靠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诊断 HP感染 14C-UBT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骆子义 袁静 黄慧谦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HBVDNA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定量PCR技术测定了 170例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患者的血清HBVDNA ,同时应用肝穿刺活检对肝组织的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活动度进行了观测。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 目的 探讨HBVDNA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定量PCR技术测定了 170例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患者的血清HBVDNA ,同时应用肝穿刺活检对肝组织的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活动度进行了观测。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载量越高 ,其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越强 ,且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HBV复制是启动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病变的一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DNA 肝组织 炎症 纤维化
下载PDF
深圳市东湖医院预防SARS感染的防护措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骆子义 袁静 +3 位作者 王召钦 胡毅文 陆普选 马汉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0-41,79,共3页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被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医院消毒隔离防护等预防措施对控制SARS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深圳东湖医院的一线SARS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及行为因素问卷调查,并抽血送检SARS抗体。结果 (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被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医院消毒隔离防护等预防措施对控制SARS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深圳东湖医院的一线SARS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及行为因素问卷调查,并抽血送检SARS抗体。结果 (1)339名医务人员,其中一线接触患者医务人员168人,无一人发病。(2)一线医务人员118份血清标本,深圳市CDC检测60份全部阴性,我院检测118份均阴性。(3)病房严格划分医务人员通道及患者通道,设立二道间,病房通风良好。(4)全院97. 2%医务人员服用了病毒唑,其次是达菲和抗病毒中成药,并一直间断使用。(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过程几乎100%穿了隔离衣,戴1个一次性口罩加1个12层棉口罩和流水洗手。(6)100%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内正常回家生活,大多数医务人员在下班回家前没有洗澡及更衣。结论 严格科学的消毒隔离方法,良好的病房结构及通风,药物性预防能有效控制SARS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医院防护 药物性预防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分析病毒感染的组织初步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骆子义 熊宏恩 谭立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用裂解气相色谱分析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J10株,乙型脑炎病毒A2株及SA14株感染的小白鼠乳鼠脑,肺组织及正常小白鼠乳鼠脑,肺组织。从裂解色谱图中观察到若干特征峰,同时还有多个峰面积比例的改变。据此,有可能借助于裂解气相色谱法快速检... 用裂解气相色谱分析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J10株,乙型脑炎病毒A2株及SA14株感染的小白鼠乳鼠脑,肺组织及正常小白鼠乳鼠脑,肺组织。从裂解色谱图中观察到若干特征峰,同时还有多个峰面积比例的改变。据此,有可能借助于裂解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鉴别组织中感染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病毒感染 动物
下载PDF
深圳地区4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分析
6
作者 骆子义 袁静 +4 位作者 胡毅文 周伯平 王召钦 刘艳 李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深圳地区 4 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年龄、性别、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 =1.3∶ 1,平均30 .5岁。儿童发病率较低 ,且一般不... 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深圳地区 4 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年龄、性别、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 =1.3∶ 1,平均30 .5岁。儿童发病率较低 ,且一般不转为重症 ;>4 5岁的中老年人易转为重症。具有传染性强 ,易家庭聚发及单位群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易重症化 (4 7.2 6 % ) ,病死率为 4 .3% ,易发生I型呼衰 (15 .2 %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热程平均 (9.0 7± 4 .2 3)d ,多为弛张热。重症患者热程长于普通患者。大多数患者均有呼吸道症状。胸片示肺部炎症改变出现时间多为发热后 3~ 4d ,持续时间平均 (16 .7± 10 .3)d。重症患者肺部炎症持续时间长于普通患者 (P <0 .0 5 ) ,易发生肺纤维化 (34.78% )。易发生肝功能损害。重症患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 (P <0 .0 0 5 ) ,且损害程度较重。CD4 + /CD8+ 细胞计数入院时平均为 (17.9± 5 .6 ) % / (2 4 .2± 6 .5 ) % ,明显下降。重症患者CD4 + /CD8+ 细胞计数为 (12 .6± 4 .5 ) % / (19.6± 9.5 ) % ,下降更明显。结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年龄、热程、肺部炎症持续时间、肝功能损害明显、CD4 + /CD8+ 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等可作为早期判断SARS患者重症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粘膜病变的特点分析
7
作者 骆子义 刘艳 +1 位作者 朱惠敏 关丽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27-428,共2页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病变特点.方法十二指肠溃疡80例,胃溃疡93例,肾十二指肠复合溃疡72例,慢性胃炎254例,均由内镜证实.取病变处,胃窦大弯,胃体小弯部胃粘膜活检.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按全国统一标...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病变特点.方法十二指肠溃疡80例,胃溃疡93例,肾十二指肠复合溃疡72例,慢性胃炎254例,均由内镜证实.取病变处,胃窦大弯,胃体小弯部胃粘膜活检.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按全国统一标准诊断统计学处理采用u检验结果各组粘膜炎症发生率均高于萎缩和其他病变发生率.胃溃疡萎缩发生率高,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亦较多.十二指肠溃疡萎缩发生率最低.随年龄增高,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萎缩发生率增加.女性患者胃粘膜发生萎缩者较多.十二指肠溃疡以单纯慢性炎症为主,炎症及萎缩程度轻.而其他组则以慢性活动炎症为主,以胃溃疡较为严重结论本组资料提示胃溃疡与胃炎的发病关系密切,而胃溃疡产生胃粘膜萎缩亦较为常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粘膜病变轻微且局限.萎缩发生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病理学 二指肠溃疡/病理学 胃炎/病理学 胃镜检查
下载PDF
740例结直肠息肉内镜、病理表现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韦小兰 骆子义 +2 位作者 邱智辉 邬宇美 刘雪梅 《胃肠病学》 201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背景:近年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重要的癌前病变,内镜下早发现、早诊断对防治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内镜、病理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6... 背景:近年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重要的癌前病变,内镜下早发现、早诊断对防治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内镜、病理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6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结直肠息肉患者,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和癌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74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男女之比为1.75∶1,年龄>40岁者559例(75.5%)。70.4%的息肉位于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29.0%)、增生性息肉(29.6%)和管状腺瘤(30.3%)为主。38例息肉患者发生癌变,癌变率为5.1%,癌变息肉的类型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多数(87.2%)癌变息肉直径>1.5 cm,多数(76.9%)癌变息肉位于左半结肠。结论: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直径可能对息肉癌变有影响,应高度重视年龄>40岁、男性、息肉直径>1.5 cm以及病理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息肉患者并进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肿瘤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蛇毒血凝酶引起低纤维蛋白原血症6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孟景晔 骆子义 +3 位作者 朱惠敏 张颖 刘凡 邬宇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6-447,共2页
蛇毒血凝酶是临床常用的止血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立止血、巴曲亭(巴两矛头腹蛇),邦亭(白眉蛇),速乐涓(蝰蛇),及苏灵(尖吻蝮蛇)。2012年8月-12月本院使用速乐涓后患者出现低纤维蛋白血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蛇毒血凝酶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凝血功能
下载PDF
HAART联合白介素-Ⅱ促进AIDS免疫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毅文 袁静 +6 位作者 杨桂林 王辉 刘艳 周伯平 骆子义 张培泽 叶涛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6期406-408,414,共4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及并发症,探索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及白介素-Ⅱ(IL-Ⅱ)免疫重建的效果。方法对77例住院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并发症、抗病毒治疗和白介素-Ⅱ免疫重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 目的探讨深圳市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及并发症,探索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及白介素-Ⅱ(IL-Ⅱ)免疫重建的效果。方法对77例住院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并发症、抗病毒治疗和白介素-Ⅱ免疫重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病人的平均发病年龄29.01岁;感染途径以性乱为主,单纯性乱占64.7%(包括男男同性性乱14%),性乱加吸毒占14.6%,其他有输血感染。并发症以呼吸系统为主,消化系统次之,血液及泌尿生殖系统排在其后。两个系统以上受累的占91%。病原以结核杆菌最多,占37.7%;肺孢子虫肺炎次之,占29.8%;再者为细菌性肺炎,占28.6%。共住院100人次,人均住院1.3次,每次住院22.08天,中位数19.14天。人均费用810.8元/天,中位数614.3元/天。44例HAART治疗后CD3+、CD4+细胞明显上升(P<0.001),CD4+/CD8+比例增高,CD8+下降(P<0.01)。对6例经HAART治疗后仍出现机会性感染的病例,给予白介素-Ⅱ治疗后CD3+、CD4+明显上升(P<0.001),CD4+/CD8+比例上升,CD8+下降(P<0.01)。结论深圳市HIV感染已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临床应注意误诊漏诊。HAART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对部分经HAART治疗后仍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患者,给予白介素-Ⅱ可提高CD3+、CD4+T淋巴细胞,降低CD8+T淋巴细胞,达到免疫重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临床 流行病学 并发症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白介素-Ⅱ 免疫重建
下载PDF
4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药物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静 骆子义 +4 位作者 胡毅文 周伯平 王召钦 刘艳 李炜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2期832-834,共3页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对深圳地区 46例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①男∶女 =1.3∶1,平均 3 0 .5岁 ,儿童患者较少且一般不转为重症 ;孕妇及>45岁的中老年...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对深圳地区 46例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①男∶女 =1.3∶1,平均 3 0 .5岁 ,儿童患者较少且一般不转为重症 ;孕妇及>45岁的中老年人易转为重症。②具有传染性强 ,家庭及单位易群体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③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弛张热多见 ,平均发热病程 (9.0 7± 4.2 3 )d。多伴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片示肺部炎症多于发热后 3~ 4d出现 ,平均持续(16.7± 10 .3 )d。易发生肝功能损害。CD+4 CD+8入院时平均为 (17.9± 5 .6) % (2 4.2± 6.5 ) % ,明显下降。④与普通患者比较 ,重症患者年龄大、热程长 ,双侧肺炎发生率高、炎症持续时间长 ,ALT升高发生率及升高程度较高 ,入院时CD+4细胞计数下降程度更明显 (P <0 .0 5 )。⑤易重症化 (4 7.3 % ) ,病死率为 4.3 %。易发生I型呼吸衰竭 (15 .2 % ) ,易发生肺纤维化 (17.4% )。⑥肺纤维化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病情、胸腺肽α1 及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有关。结论 :SARS患者的年龄大、热程长、双侧肺炎炎症持续时间长、肝功能损害、CD+4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等可作为早期判断SARS患者重症化的指标 ,胸腺肽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综合征 急性 严重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预后
下载PDF
26例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静 胡毅文 +4 位作者 蒋小玲 骆子义 文彬 刘艳 邬明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 :探讨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 2 6例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及药物治疗分析。结果 :男女发病基本一致 ,以青壮年为主。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途径 19例 (73 .1% ... 目的 :探讨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 2 6例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及药物治疗分析。结果 :男女发病基本一致 ,以青壮年为主。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途径 19例 (73 .1% ) ,临床主要以发热 (92 .3 % )、咳嗽 (5 3 .8% )、腹泻 (3 8.5 % )为主要症状 ,且多反复发作 ,持续时间 >1个月。深部真菌感染 2 5例 (96.2 % ) ,其中白念珠菌 2 1例 (80 .8% ) ,马尔尼菲青霉菌 3例 (11.5 % ) ,克鲁维酵母菌 1例(7.7% )。 2 6例患者病死率为 19.2 %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3例均生存。 2 6例患者均采用抗真菌治疗 ,其中 2 2例联合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HAART)治疗 ,治疗前CD+ 4为 (6.0 7± 5 .78) % ,治疗 1个月后CD+ 4为 (10 .63± 7.0 0 ) %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5 ) ;HIVRNA(取对数值 )治疗前为 (4 .81± 0 .5 0 )拷贝·mL 1 ,治疗 1个月后为 (2 .70± 0 .0 0 )拷贝·mL 1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且联合使用HAART及抗真菌治疗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单用抗真菌治疗患者的病死率(P <0 .0 5 )。结论 :真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青壮年发生真菌感染尤其是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应考虑艾滋病 ,及早联合进行HAART及抗真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感染 真菌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抗真菌治疗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东旭 骆子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EVB患者84例,随机分为套扎组(A组,应用EVL联合生长抑素、埃索美...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EVB患者84例,随机分为套扎组(A组,应用EVL联合生长抑素、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B组,应用生长抑素、埃索美拉唑治疗),每组42例。观察2组止血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了解EVL后静脉曲张根除率、早期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Wilcoxn符号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组别的生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二分类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 A、B 2组止血率分别为97.62%、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A组1年~2年(15.38%vs 38.89%,χ~2=5.323,P=0.021)、2~3年(15.38%vs 48.48%,χ~2=10.448,P=0.001)再出血率均低于B组。A组14例(33.33%)有不良反应,B组7例(16.67%)有不良反应。A组3年内死亡4例,B组3年内死亡9例。A组治疗后1周的ALT、AST水平较治疗前1周明显改善(Z值分别为-2.177、-2.044,P值分别为0.029、0.041),2组治疗后1周的PTA、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Alb均较治疗前1周明显改善(A组:Z=-4.007,t=3.866,Z=-4.152,t=-4.623,P值均<0.001;B组:t=-5.069,Z=-3.870,Z=-3.909,Z=-5.245,P值均<0.001),2组治疗后1周的PT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Z=-3.902,P<0.001)。A组EV总消失率为85.71%,复发率为14.29%,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内径之间有明显关系(F=3.319,P=0.047)。入院症状、住院天数、Child-Pugh分级、合并自发性腹膜炎、门静脉内径、PT、INR、ALT是套扎后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EVL是治疗肝硬化EVB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结扎术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机会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桂林 胡毅文 +3 位作者 骆子义 刘艳 袁静 周伯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547-548,564,共3页
目的 总结艾滋病患者合并相关机会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5 1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检测了 4 4例病人的CD4+ /CD8+ T细胞 ,对 33例病人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结果 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感染以... 目的 总结艾滋病患者合并相关机会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5 1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检测了 4 4例病人的CD4+ /CD8+ T细胞 ,对 33例病人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结果 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感染以真菌感染最为常见 ,结核杆菌感染次之 ,病毒感染以疱疹病毒感染最常见。结论 对于青壮年并发真菌、结核杆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 ,如不能用常规原因解释 ,应检查抗HIV以便尽早确诊。在HAART治疗的基础上 ,预防、诊断和治疗机会感染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感染 病人 常见 艾滋病患者 临床研究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结核杆菌感染 结论 合并 目的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经Rho途径促进人肺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合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培芬 罗雅玲 +3 位作者 赖文岩 邢晓雯 骆子义 邱智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rMIF(25-100μg/L)分别作用于MRC-5细胞48 h,RT-PCR法检测III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II型胶原蛋...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rMIF(25-100μg/L)分别作用于MRC-5细胞48 h,RT-PCR法检测III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II型胶原蛋白合成;100μg/L rMIF刺激MRC-5细胞48 h,刺激前0.5 h加入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RT-PCR法检测III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II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刺激MRC-5细胞48 h,rMIF可呈剂量依赖地诱导III型胶原mRNA(P<0.01)和蛋白(P<0.01)表达。Y27632预刺激后,显著抑制rMIF100μg/L诱导的III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结论:MIF可能通过Rho途径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III型胶原合成,从而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成纤维细胞 胶原 RHO激酶
下载PDF
杀鼠药中毒所致凝血功能障碍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景晔 骆子义 朱惠敏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892-1894,共3页
目的总结杀鼠药中毒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例抗凝血杀鼠药中毒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予以维生素K_1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改变: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 目的总结杀鼠药中毒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例抗凝血杀鼠药中毒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予以维生素K_1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改变: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结果 20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明显改变,PT治疗前后分别为:(103.2±20.3)s,(12.0±0.5)s。INR治疗前后分别为:4.2±2.4,1.4±0.2。APTT治疗前后分别为:(93.2±25.4)s,(30.2±3.4)s。凝血因子Ⅱ:活性成分治疗前后分别为:(6.2±2.5)%,(92.3±4.5)%。凝血因子Ⅶ:活性成分治疗前后分别为:(10.8±4.9)%,(86.2±3.4)%。凝血因子Ⅸ:活性成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2.5±6.8)%,(96.4±7.8)%。凝血因子X:活性成分治疗前后分别为:(14.2±3.2)%,(83.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杀鼠药中毒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误诊,维生素K_1是特效解毒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香豆素类 苯茚二酮 血液凝固因子 维生素K1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孟景晔 龙潺 骆子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9期3658-3659,共2页
目的分析和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行CAG方案治疗,治疗组行地西他滨联... 目的分析和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行CAG方案治疗,治疗组行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低,但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发热的发生率较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AML的治疗中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但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发热等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加,高龄患者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CAG方案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韦小兰 骆子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重度黄疸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上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较多,病因以溶血及感染为多见,其中不明原因也占一定比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是胆红素代谢的关键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重度黄疸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上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较多,病因以溶血及感染为多见,其中不明原因也占一定比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是胆红素代谢的关键酶,不明原因黄疸与UGT1A1基因突变引起的UGT1A1酶活性不同程度减低有关,导致新生儿迁延性黄疸。文章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T1A1基因多态性 Crigler-Najjar综合征 GILBERT综合征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经Rho途径促进人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培芬 罗雅玲 +4 位作者 赖文岩 邢晓雯 谭家余 骆子义 邱智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4期1621-162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100μg/L的rMIF刺激MRC-5细胞6h、12h、24h、48h后,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蛋白含量;100μg/L的rMIF作用于MRC-...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100μg/L的rMIF刺激MRC-5细胞6h、12h、24h、48h后,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蛋白含量;100μg/L的rMIF作用于MRC-5细胞48h,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Ⅰ型胶原蛋白合成;100μg/L的rMIF刺激MRC-5细胞48h,刺激前0.5h加入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0μg/L的rMIF对细胞培养上清TGF-β1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100μg/L的rMIF可显著促进Ⅰ型胶原mRNA(P<0.01)和蛋白(P<0.01)合成。Y27632预刺激后,100μg/L的rMIF促进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合成能力显著减弱(P均<0.01)。结论:MIF可能通过Rho途径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从而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胶原 RHO
下载PDF
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协助诊断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及Gilbert综合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凡 车芳 骆子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尝试建立一个多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对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Crigler-Najjar syndromeⅡ,CNSⅡ)及Gilbert综合征(Gilbert syndrome,GS)患者的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1... 目的尝试建立一个多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对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Crigler-Najjar syndromeⅡ,CNSⅡ)及Gilbert综合征(Gilbert syndrome,GS)患者的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1,UGT1A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运用于协助以上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国内外目前报道较多UGT1A1基因常见突变的4个位点[A(TA)7TAA、Gly71Arg、Pro229Gln及Try486Asp],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 Tapman探针法对96例临床诊断为GS或CNSⅡ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全血基因组进行检测,利用T-A克隆法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多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可有效检测出实验样本中所存在的以上4种基因突变。A(TA)7TAA、Gly71Arg、Pro229Gln及Try486Asp在试验组测得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产物电泳及测序结果与其基因检测表型完全一致。结论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更简便、快捷、有效地对GS或CNSⅡ患者中的UGT1A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PCR 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 GILBERT综合征 UGTl A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