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肺纤维化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涂军伟 朱以军 +6 位作者 朱寿田 朱丹 陈慧 赵建平 朱景倩 骆建峰 盛琳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621-162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肺纤维化时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及与细胞因子IFN-γ、IL-12、IL-4的相关性。方法腹腔注射博莱霉素(BLM)制作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BLM1周组(BLM1组)、BLM2周组(BLM2)及B... 目的探讨大鼠肺纤维化时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及与细胞因子IFN-γ、IL-12、IL-4的相关性。方法腹腔注射博莱霉素(BLM)制作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BLM1周组(BLM1组)、BLM2周组(BLM2)及BLM4周组(BLM4组)。病理半定量评估各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并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的表达及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2、1L-4的含量。结果(1)BLM1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以肺泡炎为主,BLM2组兼有肺泡炎和纤维化病变,BLM4组以肺纤维化为主。病理半定量分析BLM1组与BLM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LM2组与BLM1组及BLM4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半定量RT—PCR法显示各BLM组大鼠T—bet基因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而GATA3基因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均P〈0.01)。(3)各BLM组血清IFN—γ及IL-1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时血清IFN—γ及IL-12含量下降,IL-4含量升高,呈Th2细胞因子优势型变化。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时转录因子T—bet表达减少,GATA3表达增加,T—bet/GATA3的改变参与了Th1/Th2的失衡,与肺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博菜霉素 T-BET GATA3 IFN—γ
下载PDF
L-精氨酸脂质体对慢性低O_2高CO_2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虹 王心珉 +6 位作者 范小芳 毛孙忠 胡良冈 骆建峰 龚永生 唐朝枢 庞永正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观察L 精氨酸 (L Arg)脂质体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 4 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NC组 )、低氧高二氧化碳 4w组 (HH组 )、低氧高二氧化碳加L Arg 4w组... 目的 :观察L 精氨酸 (L Arg)脂质体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 4 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NC组 )、低氧高二氧化碳 4w组 (HH组 )、低氧高二氧化碳加L Arg 4w组 (LA组 )和低氧高二氧化碳加L Arg脂质体 4w组 (LL组 )。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eNOS活性 ,用液体闪烁仪测定 [3 H] 瓜氨酸的生产量 ,计算肺动脉总一氧化氮合酶 (tNOS)的活性 ,组织原位杂交观测肺细小动脉eNOS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HH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和右心室重量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比 (RV/LV +S)均高于NC组 ,LL组均明显低于LA组与HH组。②HH组的肺组织匀浆tNOS含量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 ,LL组高于LA组 (P <0 .0 5 ) ,而LA组与HH组无明显差异。③HH组的肺动脉tNOS活性显著高于NC组 (P <0 .0 1) ,而LL、LA、HH三组的tNOS活性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④HH组的肺细小动脉eNOSmRNA的平均吸光度值低于NC组 (P <0 .0 5 ) ,LA组高于HH组 (P <0 .0 5 ) ,而LL组明显高于HH组和LA组 (P均 <0 .0 1)。结论 :L Arg脂质体较L Arg有更明显的降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压和减轻右室重构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L Arg脂质体促进L Arg的跨膜转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脂质体 一氧化氮合酶 低氧 高碳酸血 高血压 肺性
下载PDF
划蝽的生物习性及其危害防治技术方法
3
作者 骆建峰 鹿王成志 +1 位作者 伍广涛 蒲红宇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9期53-54,共2页
划蝽(Sigara Substriata)为淡水中常见的水生昆虫,在养殖池塘大量繁殖后会对鱼类苗种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成虫具有翅膀能够飞离施药水域,划蝽的防治困难较大。本文系统介绍了划蝽科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并提出根据划蝽生活史不同阶段的特... 划蝽(Sigara Substriata)为淡水中常见的水生昆虫,在养殖池塘大量繁殖后会对鱼类苗种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成虫具有翅膀能够飞离施药水域,划蝽的防治困难较大。本文系统介绍了划蝽科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并提出根据划蝽生活史不同阶段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应处理的有效防治方法。1划蝽的生物学特点1.1分类与形态特征划蝽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划蝽科(Corixidae)[1]。体小型,头短,宽与前胸背板相等,背面略扁平,色灰暗,前胸背板上有若干近乎平行的黑色条纹。划蝽为捕食性昆虫,口器为刺吸式,能刺入动植物组织中吸取体液,前足短而粗壮,强劲有力,捕获猎物时能牢牢夹住使其不能逃脱;行动敏捷,跗节特化为铲状,边缘具硬毛,中足细长,后足呈桨状,为游泳足,有缘毛,可在水中快速穿梭[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防治方法 生物学习性 生物习性 节肢动物门 危害防治 前胸背板 划蝽 游泳足
下载PDF
折叠式舱口盖总装检测方法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骆建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第3期66-67,共2页
本文介绍了折叠式舱口盖在总装完工后对合拢口橡皮槽与不锈钢检测,舱口盖的四周及顶、底板整体尺寸和水平检测,滚轮检测以及最后的折叠数据报告检测,以期能够确保舱盖的精度要求,不断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努力。
关键词 折叠式 舱口盖 总装检测
下载PDF
浅析新型船用舱口盖收缩量
5
作者 骆建峰 《南方农机》 202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在新时代船舶钢结构制造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船用钢结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就舱口盖制造行业而言,成本控制需要通过制作过程的积累,船舶舱口盖的收缩量分析是重要的一环。基于此,笔者对舱口盖各个分段的收缩量进行解析,指出了在舱... 在新时代船舶钢结构制造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船用钢结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就舱口盖制造行业而言,成本控制需要通过制作过程的积累,船舶舱口盖的收缩量分析是重要的一环。基于此,笔者对舱口盖各个分段的收缩量进行解析,指出了在舱口盖制作过程中由于收缩量而产生的缺陷,为舱口盖制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钢结构 舱口盖 收缩量
下载PDF
观赏篮子鱼主要种类生物特征及其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6
作者 狄大可 骆建峰 +1 位作者 鹿王成志 蒲红宇 《科学养鱼》 2019年第9期77-78,共2页
篮子鱼隶属于鲈形目、刺尾鱼亚目、篮子鱼科,仅有1属为篮子鱼属,共有27种,包括狐篮子鱼、褐篮子鱼、长鳍篮子鱼、星篮子鱼、蓝带篮子鱼、凹吻篮子鱼、蠕纹篮子鱼、银色篮子鱼、眼带篮子鱼、大瓮篮子鱼、爪哇篮子鱼、刺篮子鱼、金线篮子... 篮子鱼隶属于鲈形目、刺尾鱼亚目、篮子鱼科,仅有1属为篮子鱼属,共有27种,包括狐篮子鱼、褐篮子鱼、长鳍篮子鱼、星篮子鱼、蓝带篮子鱼、凹吻篮子鱼、蠕纹篮子鱼、银色篮子鱼、眼带篮子鱼、大瓮篮子鱼、爪哇篮子鱼、刺篮子鱼、金线篮子鱼、尖嘴篮子鱼、暗体篮子鱼、斑篮子鱼、金带篮子鱼、三斑篮子鱼、白点篮子鱼、似眼篮子鱼、点篮子鱼、大篮子鱼、乌氏篮子鱼、圈篮子鱼、兰氏篮子鱼、黑篮子鱼、截尾篮子鱼。目前我国海域已确定存在分布的篮子鱼有11种,约占总种数的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 我国海域 刺尾鱼 鲈形目 篮子鱼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6的变化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楼雅芳 杜忠明 +5 位作者 李欣 王苏华 赵建平 陈慧 朱丹 骆建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40-441,共2页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白细胞介素-16(IL-16)是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最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对CD4T细胞具有特异性趋化活性,参与哮喘发病极早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白细胞介素-16(IL-16)是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最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对CD4T细胞具有特异性趋化活性,参与哮喘发病极早期调节。本实验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IL-16水平的变化,旨在初步探讨IL-16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浆IL-16及肺功能的影响,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糖皮质激素 白细胞介素16 支气管哮喘 患者血浆 IL-16 慢性炎症性疾患 糖皮质激素治疗 CD4T细胞
原文传递
孟鲁司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慧 赵建平 +4 位作者 李欣 朱丹 朱景倩 涂军伟 骆建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7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10mg,每日1次;对照组应用中枢镇咳药和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异丙托溴胺),14d后分别评估咳嗽情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7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10mg,每日1次;对照组应用中枢镇咳药和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异丙托溴胺),14d后分别评估咳嗽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肯定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咳嗽 感冒后 临床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