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腔镜辅助乳腺癌保乳和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被引量:29
1
作者 骆成玉 张键 +6 位作者 林华 杨齐 黄旋 关琛 薛镭 张勇智 李国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 了解乳腔镜辅助保乳和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总体效果。方法  92例乳腺癌采用乳腔镜辅助、经乳晕入路的隐蔽小切口完成保乳 ,并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提示 7例切缘不净 ,靠阳性... 目的 了解乳腔镜辅助保乳和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总体效果。方法  92例乳腺癌采用乳腔镜辅助、经乳晕入路的隐蔽小切口完成保乳 ,并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提示 7例切缘不净 ,靠阳性边缘扩大切除 1 0cm宽的乳腺组织 ,再次送冰冻切片提示阴性。平均每例取出淋巴结 15 7个 ,3 9例病理显示腋窝淋巴结受累 ,平均受累 3 8个。平均手术时间 112 6min ,前期手术时间较长 ,后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保乳术后保留的乳房形态良好 ,乳腺切除创面 4例出现皮下积液 ,经抽吸加压包扎愈合。乳腔镜腋窝清扫术中出血很少 ,未出现手术并发症。乳晕切口和腋窝部位 3个trocar孔伤口小而隐蔽。术后平均随访 11 9个月 ,未见任何乳腺和腋窝复发迹象或trocar处种植 ,患者肩关节活动均良好。结论 借助乳腔镜器械 ,能通过乳晕处微小隐蔽切口及腋窝部 3个trocar孔 ,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乳腺癌肿的切除以及腋窝淋巴结微创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留乳房 腋窝淋巴结清扫 内窥镜
下载PDF
乳腔镜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淋巴结病理改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骆成玉 季晓昕 +4 位作者 林华 杨齐 张键 刘宝胤 关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乳腔镜组和常规组在收获淋巴结总数(1 781枚和1 737枚)、转移淋巴结比例(11.9%和13.4%)、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17.8±5.8和17.4±4.9)以及平均淋巴结大小(0.33和0.38 cm)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总共3518枚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包括淋巴结膜破裂、淋巴结内出血、淋巴结囊分离和淋巴结碎裂)的分析,乳腔镜组和常规组中淋巴结出现病理形态改变分别占6.8%和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不影响淋巴结的整体病理性质,不会对淋巴结造成更多的损伤,没有增加淋巴结病理形态改变的可能性。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不增加手术的危险,具有肿瘤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 病理改变
下载PDF
完全腔镜腋窝副乳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2
3
作者 骆成玉 张键 +1 位作者 杨齐 林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82-683,共2页
目的 研究完全腔镜腋窝副乳切除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完全腔镜切除48例59个腋窝副乳。在脂肪抽吸基础上,安置腔镜入孔和另外2个5 mm的操作孔,插入分离钳和分离剪或超声刀,分离、切断副乳处如蜘蛛网样的纤维间隔。结果 术后1例... 目的 研究完全腔镜腋窝副乳切除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完全腔镜切除48例59个腋窝副乳。在脂肪抽吸基础上,安置腔镜入孔和另外2个5 mm的操作孔,插入分离钳和分离剪或超声刀,分离、切断副乳处如蜘蛛网样的纤维间隔。结果 术后1例皮下积液,2例皮下瘀斑,未出现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所有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58个月,平均23.6月,术后外观良好,疗效满意。结论 完全腔镜副乳切除手术临床安全,术后局部美容效果佳,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 手术 腔镜
下载PDF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外周血ICAM-1、CD44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骆成玉 王萌 +1 位作者 葛沙沙 崔智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将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乳腔镜组,26例)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组(常规组,26例)。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 目的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将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乳腔镜组,26例)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组(常规组,26例)。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分析2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腔镜组与常规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静脉血ICAM-1及CD44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清扫手术一样,没有增加外周血ICAM-1、CD44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肿瘤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液播散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细胞间黏附分子1 CD44
下载PDF
局麻或加静脉强化麻醉下乳腺癌切除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骆成玉 张键 +2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林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局部麻醉或加静脉强化麻醉下进行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因为不同原因不便或不愿意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利多卡因)或加静脉强化麻醉(氟芬合剂)实施乳房局部手术+乳腔镜腋窝淋巴... 目的分析局部麻醉或加静脉强化麻醉下进行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因为不同原因不便或不愿意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利多卡因)或加静脉强化麻醉(氟芬合剂)实施乳房局部手术+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对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切口均1期良好愈合,未出现皮下积液、积血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全组病例术后随访6—59个月,术后患者短期恢复佳,无1例因手术麻醉致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随访期间未发现乳腺癌在乳房和腋窝局部复发。结论局部浸润麻醉或配合静脉强化麻醉对某些特殊患者方便、可行,提高了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好,为以后开展乳腺癌当日手术(day operation)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麻醉 手术
下载PDF
腋下隐蔽小切口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 被引量:7
6
作者 骆成玉 张键 +5 位作者 林华 杨齐 薛镭 黄旋 李国华 张勇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腋下隐蔽小切口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 全麻下经腋下入路 ,通过小切口 ,必要时辅助乳腔镜 ,结合腋窝脂肪溶解抽吸技术 ,完成保乳手术 2 1例。 结果 术中冰冻病理报告所有标本各切缘无癌残留。 3例腋... 目的 探讨经腋下隐蔽小切口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 全麻下经腋下入路 ,通过小切口 ,必要时辅助乳腔镜 ,结合腋窝脂肪溶解抽吸技术 ,完成保乳手术 2 1例。 结果 术中冰冻病理报告所有标本各切缘无癌残留。 3例腋窝淋巴结有转移 ( 1/ 13、2 / 2 4和 3/ 19)。平均手术时间 81 6min。 1例出现皮下积液 ,经抽液加压包扎后 ,术后 13天消失。所有病例乳房形态保持良好 ,患者满意。术后随访 3~ 15个月 ,平均 9个月 ,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 结论 经腋下入路隐蔽小切口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可行 ,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房 内镜
下载PDF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评估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血液转移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骆成玉 范克民 +1 位作者 葛沙沙 崔智淼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8-312,共5页
目的佐证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在肿瘤学方面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前瞻临床对照研究,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乳腺微创中心的治疗的104例乳腺癌病人,利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乳腔镜清扫(乳腔镜... 目的佐证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在肿瘤学方面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前瞻临床对照研究,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乳腺微创中心的治疗的104例乳腺癌病人,利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乳腔镜清扫(乳腔镜组)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常规组),各52例。于术前、术后1、3、5 d抽取病人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分析2组病人血清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VCAM-1)表达。结果常规组病人血清VCAM-1浓度手术后1、3、5 d分别为(51.74±1.37)ng/mL、(52.64±1.24)ng/mL、(52.22±1.29)ng/mL,较手术前(56.56±1.24)ng/mL显著下降,乳腔镜组病人血清VCAM-1浓度手术后1、3、5 d分别为(53.24±1.21)ng/mL、(52.07±1.34)ng/mL、(48.99±1.27)ng/mL,较手术前(58.66±0.95)ng/mL显著下降。乳腔镜组手术后血清VCAM-1浓度低于常规组(结果同上),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病人血清VCAM-1浓度变化与常规清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手术并没有显示导致肿瘤血液转移风险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骆成玉 林华 +5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张键 丁毅 薛镭 张勇智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评价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乳腺癌进行新辅助治疗,其中采用新辅助内分泌者9例,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12例,CEFi方案治疗102例。新辅助治疗结束1周后,实施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总的临床缓解率(CR+PR)为87.9%(116/1... 目的评价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乳腺癌进行新辅助治疗,其中采用新辅助内分泌者9例,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12例,CEFi方案治疗102例。新辅助治疗结束1周后,实施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总的临床缓解率(CR+PR)为87.9%(116/132)。肿瘤对不同方案的新辅助治疗反应存在差异,内分泌治疗组临床缓解率仅22.2%,显著小于其余二组(CEFi92.2%、紫杉醇+表阿霉素联合95.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EFi和联合使用紫杉醇和表阿霉素方案临床效果较好。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缓解率较低,反应缓慢,不推荐用内分泌治疗进行新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后距离手术日一般至少1周;新辅助化疗3~4个周期后外科手术,术后再补足2~3个周期化疗;兼顾新辅助化疗、肿瘤细胞生物学和患者心理三方面,放射治疗最好放在化疗结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评价
下载PDF
检测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骆成玉 赵丹宁 +1 位作者 李世拥 祝学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大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参数的价值。方法 应用PCR TRAP ELISA方法 ,检测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端粒酶在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84 8% (39/46 )、...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大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参数的价值。方法 应用PCR TRAP ELISA方法 ,检测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端粒酶在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84 8% (39/46 )、2 0 0 % (6 /30 )和 0 (0 /2 0 ) ,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大肠粘膜(P <0 0 0 1)。早期大肠癌 (DukesA期 )即有 6 6 7%者存在端粒酶活化。肿瘤组织学分级越低 ,端粒酶表达阳性率越高(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可能是大肠癌恶性浸润的早期事件 ,可作为诊断大肠癌的一个有用的辅助指标 ,并有助于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肿瘤分化 端粒酶 活性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振洲 李洋 +2 位作者 曹广 骆成玉 韩威 《中国医药》 2023年第9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以急性腹痛为表现的83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41例)和腹腔镜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以急性腹痛为表现的83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41例)和腹腔镜组(42例),开腹组采用常规手术探查方法,腹腔镜组使用腹腔镜探查并根据情况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总体情况、手术及效果指标、临床转归。结果2组患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诊断和治疗。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短于/少于开腹组[(75±18)min比(96±21)min、(30±12)ml比(60±18)ml、(5.6±2.4)d比(8.7±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拔除引流管时间、血常规指标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腹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无任何并发症,经常规治疗后所有患者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技术对于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安全有效,并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指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腹腔镜技术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肿瘤微转移检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骆成玉 祝学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8-581,共4页
临床上总有部分患者在首次治疗后仍有隐性肿瘤残留、癌细胞在体内潜伏 ,并且在治疗前或治疗时业已播散并存活于血循环、骨髓、淋巴道和不同组织器官 ,目前临床的常规方法难以发现 ,其中部分患者发生肿瘤复发转移。过去的十余年 ,肿瘤微... 临床上总有部分患者在首次治疗后仍有隐性肿瘤残留、癌细胞在体内潜伏 ,并且在治疗前或治疗时业已播散并存活于血循环、骨髓、淋巴道和不同组织器官 ,目前临床的常规方法难以发现 ,其中部分患者发生肿瘤复发转移。过去的十余年 ,肿瘤微转移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结合我们所做的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转移 检测 现状 问题
下载PDF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标准化手术技术 被引量:23
12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手术技术 乳腔镜 标准化 手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 血管神经 关节活动 全身情况 淋巴清扫
下载PDF
大肠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对治疗的反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骆成玉 赵丹宁 +2 位作者 李世拥 苑树俊 梁振家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骨髓中微转移的检测 ,并观察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CK 2 0非同位素RT PCR方法 ,检测 5 1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化疗后骨髓中转移癌细胞。结果  5 1例术前骨髓中CK2 0阳性检出 3 6例 ,阳性率 70 .6%。阳...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骨髓中微转移的检测 ,并观察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CK 2 0非同位素RT PCR方法 ,检测 5 1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化疗后骨髓中转移癌细胞。结果  5 1例术前骨髓中CK2 0阳性检出 3 6例 ,阳性率 70 .6%。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显著相关。术后早期短程化疗结束后 13例转阴。结论 大肠癌患者骨髓转移癌细胞的检测 ,有助于大肠癌血路转移的早期诊断 ,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并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术后早期短程化疗对消除大肠癌微转移具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微转移 骨髓 角蛋白 RT-PCR 治疗
下载PDF
微创时代的乳腺外科——理想与现实的抉择 被引量:22
14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97-101,共5页
1 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乳腺外科领域微创意识的渗透 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造成极大创伤,现代外科提倡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考虑到病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和康复,而追求微创伤手术和努力达到切... 1 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乳腺外科领域微创意识的渗透 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造成极大创伤,现代外科提倡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考虑到病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和康复,而追求微创伤手术和努力达到切除的彻底性和治疗效果始终是外科的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20世纪后期临床外科学的重大进步之一是微创外科理论逐渐成熟和作为微创外科重要标志的腔镜手术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外科 微创意识 治疗方法 微创外科 心理健康 临床外科学 微创伤手术 外科领域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肠道损伤的防范与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骆成玉 夏恩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关键词 肠道损伤 术中 腹腔镜手术 妇科腹腔镜
下载PDF
微创乳腺外科认识的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关键词 乳房肿块 乳腺癌 微创手术 保乳治疗 手术切口 辅助化疗 乳腔镜 乳房重建
下载PDF
微创与功能外科时代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处理的策略 被引量:17
17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9-271,共3页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处理 乳腺癌 外科 微创 腋淋巴结清除术 判断预后 临床分期 BERG 胸小肌
下载PDF
乳腔镜男子乳腺发育微创手术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3
18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共2页
男子乳腺发育(gynecomastia)是最多见的男性乳房疾病,约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病因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绝对或相对增高有关。近年来,随着高脂饮食的过多摄入、食物中雌激素的影响、保健品的不当应用、环境污染等,其患病率有明显升... 男子乳腺发育(gynecomastia)是最多见的男性乳房疾病,约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病因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绝对或相对增高有关。近年来,随着高脂饮食的过多摄入、食物中雌激素的影响、保健品的不当应用、环境污染等,其患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对临床治疗指导意义较大的应属Simon标准(三级四度)[1,2]。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半数以上有被嘲笑和孤立的经历,会出现自卑情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乳腺发育 微创手术 乳腔镜 雌激素水平 乳房疾病 临床治疗 高脂饮食 环境污染
下载PDF
乳腺癌治疗从标准到精准微创 被引量:35
19
作者 骆成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纵观100余年来乳腺外科的变革过程,手术方式的变化体现了对疾病本质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从Halsted经典根治手术到扩大根治性手术的失败,再折返回到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手术,以致后来的保留乳房手术,这一路的发展无不烙下了乳腺癌外... 纵观100余年来乳腺外科的变革过程,手术方式的变化体现了对疾病本质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从Halsted经典根治手术到扩大根治性手术的失败,再折返回到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手术,以致后来的保留乳房手术,这一路的发展无不烙下了乳腺癌外科治疗向微创与功能方向进展的一步步惨痛的印记。乳腺癌外科治疗一直没有停止过"缩小"手术,也永无止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乳腺外科呈现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追求个体化、微创化、精准化、保护功能、注重形体和心理康复的发展趋势,开创着一个新的治疗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精准 微创
下载PDF
乳腺疾病的微创与功能治疗 被引量:21
20
作者 骆成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25-429,共5页
关键词 乳腔镜 乳腺疾病 微创 功能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