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孟宪平 朱建新 +5 位作者 陈则君 冯东侠 骆柏清 徐新 周新民 高恒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通过与DSA和手术对照,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3例均使用16层螺旋CT进行了CTA检查,其中18例行DSA检查;6例DSA下介... 目的通过与DSA和手术对照,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3例均使用16层螺旋CT进行了CTA检查,其中18例行DSA检查;6例DSA下介入治疗,27例开颅行动脉瘤颈夹闭术;将CTA与DSA和术中所见对照。结果33例中,CTA共发现动脉瘤36个,其中18例行DSA检查者中,CTA发现动脉瘤20个,DSA发现动脉瘤21个;CTA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瘤体(形态、指向、轮廓)、瘤颈的宽度、载瘤动脉及与颅骨之间的关系;与DSA和手术对照,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5.2%,对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重组图像质量高,安全、快速、无创,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首选的筛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6-sclice 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则君 骆柏清 +2 位作者 孟宪平 朱建新 冯东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32例CT诊断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6~24小时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及滑动薄层块技术(STS-MIP)对血管进行重组、评判,并与...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32例CT诊断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6~24小时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及滑动薄层块技术(STS-MIP)对血管进行重组、评判,并与DSA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2例中,CTA共检出动脉瘤17例,脑动静脉畸形和脑动脉硬化各1例,17例患者共19枚动脉瘤,CTA检出18枚,遗漏了1枚颈内动脉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4.74%(18/19)。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及明确病变的三维空间关系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筛选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CTA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手术夹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则君 孟宪平 +4 位作者 冯东侠 朱建新 骆柏清 周新民 叶富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1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研究CTA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血管内窥镜(VE)等方法进行图像重组,多角度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大小、瘤颈,... 目的:研究CTA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血管内窥镜(VE)等方法进行图像重组,多角度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大小、瘤颈,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周边血管及骨质的关系,并在CT工作站上模拟手术入路,以指导手术的进行。结果:手术共证实38处动脉瘤,CTA检出37处,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7.4%。另外,CTA检出动脉瘤内血栓9例(9/9),穿支血管6例(6/8)。术前CTA清晰显示了动脉瘤载瘤动脉及与颅骨的空间关系,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结论:CTA对颅内动脉瘤急性期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初探
4
作者 陈则君 孟宪平 +2 位作者 骆柏清 朱建新 于月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CTA)对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 16层螺旋CT对 18例病人行CTA检查 ,应用VR和MIP法重建 ,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其中 2例动脉瘤与DSA对照 ,2例动脉瘤和 2例AVM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18例CT... 目的 探讨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CTA)对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 16层螺旋CT对 18例病人行CTA检查 ,应用VR和MIP法重建 ,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其中 2例动脉瘤与DSA对照 ,2例动脉瘤和 2例AVM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18例CTA脑血管主干其主要分支显示率 10 0 % ,大脑中动脉 5级分支显示率 94.44 %(17/18) ,清晰显示了 4例动脉瘤瘤体、瘤颈、载瘤动脉的关系及与颅骨之间的空间关系。清晰显示了 2例AVM畸形血管团 ,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重建图像质量高 ,快速、无创 ,可以作为脑血管病变首选的筛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脑动脉病变
下载PDF
CT导向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临床价值探讨
5
作者 钱大雁 夏惠治 +1 位作者 王寿立 骆柏清 《医学文选》 1999年第1期16-17,共2页
为了解决常规CT、US等影像学检查中所遇到的非典型病变的定性诊断问题,采用穿刺针吸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活检,是一种能使病员和临床医师都能接受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随着CT的广泛应用和对其认识的提高,为这种穿刺提供了准确的... 为了解决常规CT、US等影像学检查中所遇到的非典型病变的定性诊断问题,采用穿刺针吸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活检,是一种能使病员和临床医师都能接受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随着CT的广泛应用和对其认识的提高,为这种穿刺提供了准确的导向定位,使穿刺活检更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穿刺 活组织检查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