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6-BA和不同用量氮肥配合对小麦花后叶片功能与荧光特性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骆永丽 杨东清 +8 位作者 尹燕枰 崔正勇 李艳霞 陈金 郑孟静 王玉竹 庞党伟 李勇 王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0-1083,共24页
【目的】探讨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和不同用量氮肥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为激素与氮肥配合施用提高小麦光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持绿型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品种济麦20,设置N0(0)、N1(240 kg·hm-2)、N2(... 【目的】探讨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和不同用量氮肥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为激素与氮肥配合施用提高小麦光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持绿型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品种济麦20,设置N0(0)、N1(240 kg·hm-2)、N2(360 kg·hm-2)3个氮肥用量,同时,花后连续3 d叶面喷施25 mg·L-1 6-苄基腺嘌呤(6-BA)及300 mg·L-1洛伐他汀(Lovastatin),用量100 m L·m-2。开花后每隔7 d取旗叶,测定叶绿素含量、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内源激素含量,利用脉冲调制式荧光仪测定不同处理下旗叶叶绿素荧光诱导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喷施外源6-BA显著提高两品种小麦旗叶花后不同时期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 P),而喷施外源洛伐他汀对上述指标产生显著降低作用。喷施外源6-BA使N0、N1、N2处理下济麦20旗叶ΦPSII分别提高12.08%、14.21%、9.43%,汶农6号旗叶ΦPSII分别提高12.44%、14.84%、11.58%;喷施外源6-BA使N0、N1、N2处理下济麦20旗叶ETR分别提高16.57%、25.81%、18.83%,汶农6号旗叶ETR分别提高13.88%、23.58%、22.80%。两品种其他荧光参数指标表现出以下规律,即6-BA与N1配合对小麦旗叶Fv/Fm、ΦPSII、ETR以及q P的提高效应均高于单一喷施6-BA或6-BA与N2配合。同时,品种、氮肥、激素单一效应及激素与氮肥配合对ΦPSII、ETR、q P影响显著,品种、激素单一效应对Fv/Fm影响显著,而激素与不同用量氮肥配合对Fv/Fm无显著影响。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抑制剂洛伐他汀使N0、N1、N2处理下济麦20旗叶ETR分别降低22.71%、12.06%、11.92%,两品种其他荧光参数指标Fv/Fm、ΦPSII、q P均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增施氮肥能够缓解因细胞分裂素合成减少导致的小麦荧光参数的降低。外源喷施6-BA对两品种小麦内源激素含量影响显著。喷施外源6-BA显著提高旗叶玉米素核苷(ZR)含量,生长素(IAA)含量以及N0、N1处理下21—28 d赤霉素(GA3)含量,显著降低脱落酸(ABA)含量,而喷施外源洛伐他汀后,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以上结果相反。随着施氮量增加,ZR含量、14—28 d IAA含量随之增加,ABA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7—14 d GA3含量在N1处理下最高。同时,品种、氮肥、激素单一效应、激素与氮肥配合对ZR含量影响显著。另外,6-BA与N1配合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效应高于单一喷施6-BA或6-BA与N2配合,激素与氮肥配合施用显著影响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与不施氮相比,N1与N2处理下,外源洛伐他汀对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活性的降低幅度减小,即增施氮肥能够缓解因细胞分裂素合成减少引起的两品种小麦光合结构的衰老。花后喷施外源6-BA显著影响千粒重和产量(P<0.01),对穗数、穗粒数无显著影响,6-BA与氮肥配合显著影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6-BA与N1配合显著提高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论】细胞分裂素与氮肥配合能够明显改善小麦的光合性能,6-BA与适量氮肥配合施用对小麦光合性能的提高效应显著高于单一喷施6-BA或6-BA与过量氮肥相配合,光合性能的改善显著提高两品种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绿型小麦 激素 氮肥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耕作模式对土壤生物活性与养分有效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金 庞党伟 +5 位作者 韩明明 尹燕枰 郑孟静 骆永丽 王振林 李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45-1253,共9页
为探讨长期玉米秸秆还田下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生化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从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连续5个冬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4个耕作处理,分别是连续旋耕秸秆不还田(RT)、连续旋耕秸秆还田(RS)、连续深耕秸秆还田(DS)及... 为探讨长期玉米秸秆还田下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生化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从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连续5个冬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4个耕作处理,分别是连续旋耕秸秆不还田(RT)、连续旋耕秸秆还田(RS)、连续深耕秸秆还田(DS)及前2年旋耕秸秆还田第3年深耕秸秆还田(TS)。与RT相比,连续5年秸秆还田显著提高0~10、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无机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壤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和蔗糖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别提高23.1%~59.3%、13.2%~40.7%、14.1%~28.8%、10.9%~19.5%和31.9%~42.5%。秸秆还田使各土层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及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与DS及TS相比,RS显著提高0~10 cm土层土壤养分状况及生物活性,10~30 cm土层则显著降低。连续旋耕至第3年,无论秸秆还田与否,小麦均表现减产;DS与TS处理则表现持续增产,平均年增产3.2%和3.9%。本研究表明在黄淮海东部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2年旋耕后接1年深耕的耕作模式有助于改善耕层土壤质量和提高冬小麦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模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产量
下载PDF
外源6-BA对两种氮素水平下小麦幼苗叶片光合性能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东清 董文华 +5 位作者 骆永丽 宋文挺 蔡铁 李勇 尹燕枰 王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871-3884,共14页
【目的】在盆栽和大田种植条件下,研究两种氮素水平与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对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外源激素调控... 【目的】在盆栽和大田种植条件下,研究两种氮素水平与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对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外源激素调控苗期小麦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济麦22(JM22)为试验材料,盆栽种植条件下,设置低浓度氮(0.63 mmol·L^(-1))、高浓度氮(3.75 mmol·L^(-1))和叶面喷施清水、30 mg·L^(-1)的6-苄基腺嘌呤(6-BA)及300 mg·L^(-1)的洛伐他汀(Lovastatin)6个喷施组合处理,即高氮下喷清水的对照(HN)、高氮下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HN+6-BA)、高氮下喷施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HN+Lov)、低氮下喷清水的对照(LN)、低氮下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LN+6-BA)、低氮下喷施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LN+Lov)。处理后每隔3 d,测定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GS和NR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大田条件下,设置低施氮量(120 kg·hm^(-2),N1)、常规施氮量(240 kg·hm^(-2),N2)、叶面喷施清水、30 mg·L^(-1)的6-BA和300 mg·L^(-1)的Lovastatin 6个喷施组合处理,即N1、N1+6-BA、N1+Lov、N2、N2+6-BA、N2+Lov。于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结果】盆栽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6-BA显著提高了小麦幼苗地上部植株干重;喷施抑制剂Lovastatin则显著降低小麦幼苗地上部植株干重。与对照HN和LN相比,处理后12d,HN+6-BA和LN+6-BA两处理的植株干重分别提高21.39%、43.92%。与对照HN相比,HN+6-BA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处理后12 d,HN+6-BA处理的Gs、Tr、PN、Ci分别提高68.32%、58.66%、30.72%、51.61%。高氮水平的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分别比低氮水平高103.39%、94.44%。与对照HN相比,HN+6-BA处理显著提高了9—12 d Chl a含量和3—12 d的叶片Chl b含量。高低氮水平下,喷施Lovastatin均显著降低了Chl a和Chl b含量。高低氮水平下,喷施6-BA显著体高了叶片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而外喷Lovastatin则显著降低了叶片NR及GS活性。快速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表明外源6-BA处理改变了OJIP曲线。与对照HN相比,HN+6-BA显著提高了Ψo和PIabs,降低了Wk和Vj值。与对照LN处理相比,LN+6-BA处理的Wk和Vj分别降低22.09%和36.05%。外源6-BA对小麦幼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影响显著。与对照HN相比,HN+6-BA显著提高了3—12 d叶片Zt含量和6—12 d叶片IAA含量。喷施6-BA显著降低了叶片ABA含量,而Lovastatin处理则显著提高了叶片ABA含量。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N1和N2相比,喷施外源6-BA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N1+6-BA和N2+6-BA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0.48%和16.61%。【结论】外源6-BA与氮素配合施用,通过提高内源Zt含量,降低内源ABA含量,一方面提高了Chl a及CHl b含量和NR及GS活性,进而改善了叶片氮素同化能力和光能捕获、传递转化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PSII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能力,进而改善了改善光系统性能,提高叶片光合性能,叶片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从而提高苗期地上部植株干重,最终提高了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苗期 氮素 激素 光合作用 叶绿素a荧光
下载PDF
小麦小穗不同粒位粒重形成的生理特性差异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艳霞 杨卫兵 +7 位作者 尹燕枰 郑孟静 陈金 杨东清 骆永丽 庞党伟 李勇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15-1724,共10页
为探明小麦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粒重形成的生理机制,明确限制小穗上位弱势粒充实的主要原因,本试验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TN18)和多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0(SN20)为材料,调查检测了灌浆过程中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全... 为探明小麦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粒重形成的生理机制,明确限制小穗上位弱势粒充实的主要原因,本试验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TN18)和多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0(SN20)为材料,调查检测了灌浆过程中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与籽粒柄连接处横面的组织结构与不同粒位籽粒粒重的关系。花后籽粒灌浆过程中灌浆速率与籽粒内GA和IAA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小穗基部籽粒中较高的GA和IAA含量可使蔗糖向淀粉转化开始早,籽粒分化快,灌浆速率高,是小穗基部籽粒粒重高的生理机制;扫描电镜图显示小麦籽粒灌浆初期小穗基部籽粒柄维管束横面面积明显大于上位籽粒,微观空隙小且排列较整齐,有利于同化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的运输,是小穗基部籽粒粒重增长快、灌浆速率高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位 粒重 内源激素 可溶性糖 全氮含量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革污水COD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波 焦舰 +2 位作者 王光鑫 骆永丽 张新申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0,共2页
选择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革污水 COD的条件 ,在选定条件下进行了制革污水的测定 ,并将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所得值进行对照 ,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线性方程 ,并对方法的相关性和精密度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制革污水 COD 化学需氧量 污水治理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效应的整合(Meta)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杨竣皓 骆永丽 +3 位作者 陈金 金敏 王振林 李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415-4429,共15页
【目的】定量分析全国范围内秸秆还田对3种粮食作物的产量效应,为秸秆还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搜集了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274篇(截至2019年12月31日),整理了1930组秸秆还田处理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的农作物产... 【目的】定量分析全国范围内秸秆还田对3种粮食作物的产量效应,为秸秆还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搜集了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274篇(截至2019年12月31日),整理了1930组秸秆还田处理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的农作物产量数据。运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主要分析过程包括计算效应值、异质性检验、meta亚组分析、发表偏倚性检验),明确了秸秆还田对3种粮食作物产量的综合效应,进而量化分析了试验区域、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土壤质地、土壤酸碱性、作物种类、种植制度、耕作方式、施肥模式、还田年限及秸秆还田量对秸秆还田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3种粮食作物产量,平均增产率约为8.06%(95%CI:7.52%—8.60%),分析结果不存在发表偏倚。东南地区秸秆还田增产率最高,达到9.37%(95%CI:8.11%—10.64%);年平均气温为5—10℃、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200 mm时,秸秆还田的增产效应较高;在黏土、壤土及砂土3种土壤质地中,秸秆还田的增产率分别为8.13%(95%CI:6.80%—9.49%)、9.04%(95%CI:8.06%—10.01%)、6.96%(95%CI:5.18%—8.77%);在弱酸性(pH<6.5)土壤中,秸秆还田的增产率较高。在小麦、玉米、水稻3种作物中,秸秆还田对玉米的增产率达到9.22%(95%CI:8.38%—10.05%);翻耕与免耕是最能发挥秸秆还田增产效应的耕作方式,增产率分别为11.05%(95%CI:10.05%—12.05%)、8.98%(95%CI:7.21%—10.79%)。不施肥时,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增产率达到25.66%(95%CI:22.04%—29.38%),增产率显著高于正常施肥时的8.08%(95%CI:7.50%—8.68%),但整体的产量水平较低。秸秆还田的增产率达到9.56%(95%CI:8.21%—10.93%),且还田年限超过20年时增产效应显著提高(增产率为15.42%,95%CI:11.05%—19.95%)。此外,最适宜的秸秆还田量为半量还田(增产率为9.09%,95%CI:7.41%—10.79%)。【结论】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在不同的农业生产区以免耕或翻耕作业配合正常的施肥模式、适宜的秸秆还田量长期还田能够保持农作物的持续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全国 农作物 产量效应 整合分析
下载PDF
不同春季追氮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木质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董荷荷 骆永丽 +6 位作者 李文倩 王元元 张秋霞 陈金 金敏 李勇 王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399-4414,共16页
【目的】探讨春季不同追氮模式对小麦各节间茎秆抗倒伏能力、木质素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明确高施氮量条件下适宜的春季追氮模式,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2个小麦生长季,以倒伏敏... 【目的】探讨春季不同追氮模式对小麦各节间茎秆抗倒伏能力、木质素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明确高施氮量条件下适宜的春季追氮模式,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2个小麦生长季,以倒伏敏感型品种山农16和抗倒伏品种济麦22为供试材料,在高施氮量300 kg·hm-2基施1/3条件下设置4种春季追肥模式,分别为等量二次性追氮和剩余一次性追氮,即起身期﹕孕穗期1/3﹕1/3(T1),拔节期﹕开花期1/3﹕1/3(T2),孕穗期一次性追施剩余2/3氮(T3)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剩余2/3氮(CK)。深入研究春季不同追氮模式对冬小麦植株茎秆抗折力、木质素积累、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丰度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抗倒伏品种济麦22的各节间茎秆抗折力、木质素积累量以及单体含量均高于倒伏敏感型品种山农16,2种类型品种开花期T1、CK处理的抗折力高于T2和T3处理,木质素积累量、单体的含量表现为T1>T3>CK>T2,灌浆期和成熟期各处理间抗折力、木质素积累量以及单体的含量表现为T1>T3>T2>CK。灌浆期山农16和济麦22在T1处理下抗折力较CK、T2、T3处理分别增加24.69%、19.97%、13.15%和26.92%、15.36%、5.87%;山农16和济麦22在T1处理下的各生育阶段木质素积累量平均值分别较CK、T2、T3处理提高了21.71%、15.45%、8.85%和25.19%、21.75%、15.83%;成熟期2个品种T1处理的木质素S型单体含量平均值分别较CK、T2、T3处理高18.82%、18.48%、8.39%。不同追氮模式处理的木质素合成相关酶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咖啡酸3氧甲基转移酶:COMT、香豆酸-3-羟基氧化酶:C3H、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肉桂酸4羟化酶:C4H等)表达均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其表达量高低依次为T1>T3>T2>CK。孕穗期追氮处理模式的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因T1处理可提高穗粒数以及群体有效穗数,其最终籽粒产量较高。同一时期相同处理各节间茎秆木质素积累量、单体含量均呈现为I1>I2>I3>I4>I5的趋势。【结论】高施氮量300 kg·hm-2基施1/3条件下起身与孕穗期等量二次性追氮模式较其他春季追氮模式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开花后茎秆各节间抗折能力、木质素积累量、木质素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以及籽粒产量。因此,起身与孕穗期等量二次性追氮模式可作为黄淮海麦区高施氮量300 kg·hm-2基施1/3条件下的春季适宜追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氮模式 抗倒性能 木质素积累 籽粒产量 冬小麦
下载PDF
外源ABA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冠层温度及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鑫 孔祥 +3 位作者 李勇 骆永丽 黄翠 金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0-1094,共15页
为给外源脱落酸(ABA)在小麦抗旱栽培中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耐旱型品种山农20和水分敏感型品种辐287为材料,研究外源ABA对花后干旱条件下小麦冠层温度、光合特性、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吸收光能... 为给外源脱落酸(ABA)在小麦抗旱栽培中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耐旱型品种山农20和水分敏感型品种辐287为材料,研究外源ABA对花后干旱条件下小麦冠层温度、光合特性、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吸收光能性能指数(PI abs)及被捕获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Q A-中下游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φ0),尤其在灌浆后期,PI abs及φ0降幅均达到50%以上,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显著下降和冠层温度显著升高。同时,干旱处理下两品种的最大灌浆速率及平均灌浆速率均呈现降低趋势。两品种花后光合积累量及花后贮藏同化物转运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显著降低,辐287降幅大于山农20。最终表现为粒重及产量显著降低。干旱条件下喷施ABA可以显著提高PI abs值、φ0值、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延缓叶绿素降解,诱导气孔适当关闭,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冠层温差。同时ABA处理提高了强势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延长了生长活跃期,降低穗叶温差,花后光合积累量及花后同化物转运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显著升高,最终表现为粒重及产量提高。这说明耐旱型小麦品种叶片光合同化力强,花后干物质转运效率较高,有利于籽粒灌浆增重,实现产量提高;外源喷施ABA可以提高灌浆期水分亏缺条件下小麦的光合性能,显著降低穗叶温差,优化同化物分配比例,最终实现小麦的抗旱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期 干旱 外源脱落酸 冠层温度 光合同化物
下载PDF
外源亚精胺对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及结实特性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孔祥 张鑫 +3 位作者 黄翠 骆永丽 李勇 金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49-58,共10页
为了探究外源亚精胺(Spd)对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动态、结实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泰科麦33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WW(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和水分亏缺WD(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 为了探究外源亚精胺(Spd)对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动态、结实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泰科麦33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WW(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和水分亏缺WD(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2个水分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外源Spd对水分亏缺下小麦强势小花的发育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加快了弱势小花的发育进程。正常灌水条件下喷施Spd显著提高了小麦穗基部的可孕小花数(FF)、结实粒数(GN)和结实率(GS)。正常灌水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提高1,2,3,4花位的结实粒数,分别提高4.6%,9.1%,21.8%,57.1%和0.7%,1.4%,4.1%,31.5%,同时提高弱势小花内源Z+ZR的含量,在开花前2~6 d,强势小花的Z+ZR高于弱势小花,水分亏缺处理强势小花和弱势小花的ABA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从开花前14 d至开花期,小麦小花中Spd、Spm和Put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正常灌水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处理后提高小花中内源Spd和Spm,降低Put的含量,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01%和20.83%。因此认为,水分亏缺条件下外源喷施Spd,增加了弱势小花内源Spd、Spm和Z+ZR含量,提高弱势小花(Z+ZR)/ABA的比值,同时加速弱势小花的发育,抑制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进而改善结实特性,从而提高小麦穗粒数,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亏缺 小花发育 结实特性 亚精胺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小麦茎秆木质素单体交联结构的方法
10
作者 孙淑芳 骆永丽 +2 位作者 李春辉 金敏 胥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6-72,共7页
建立一种利用UPLC-MS/MS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单体交联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为木质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超纯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择M... 建立一种利用UPLC-MS/MS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单体交联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为木质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超纯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择MRM(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9种木质素单体交联结构在相关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9),回收率为91.67%-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4%-2.10%。将该方法应用于拔节后14 d小麦茎秆中9种木质素单体交联结构特性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9种木质素单体交联结构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相同,G(8-8)G是检出质量浓度最高的木质素单体交联结构,质量浓度范围为9.53-10.12 ng/g。该方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对小麦茎秆9种木质素单体交联结构进行准确定性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MS 小麦 茎秆 木质素单体交联结构 回收率
下载PDF
追氮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11
作者 刘晶 杨彬娅 +2 位作者 孙宇萌 刘体铮 骆永丽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年第6期9-12,共4页
为明确追氮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以倒伏敏感型品种淄麦28和抗倒型品种山农28为材料,在基施氮肥1/2条件下将剩余氮肥按4种模式追施,分别是起身肥∶孕穗肥=1/4∶1/4(N1);拔节肥1/2(N2);拔节肥∶开花肥=1/4∶1/4(N3);孕穗肥... 为明确追氮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以倒伏敏感型品种淄麦28和抗倒型品种山农28为材料,在基施氮肥1/2条件下将剩余氮肥按4种模式追施,分别是起身肥∶孕穗肥=1/4∶1/4(N1);拔节肥1/2(N2);拔节肥∶开花肥=1/4∶1/4(N3);孕穗肥1/2(N4)。结果表明,追氮模式显著影响小麦茎秆的抗倒性能及产量,N1处理下的抗折力、抗倒伏指数及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1与N3处理下的茎粗、壁厚及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N2、N4处理,说明少量、多次追施氮肥能增强小麦茎秆的抗倒性能。但从产量看,基施1/2氮肥条件下,起身肥∶孕穗肥=1/4∶1/4(N1)追施氮肥模式下的产量更高,建议作为小麦生产的适宜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追氮模式 抗倒性能 产量
下载PDF
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相关基因HDAC1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骆永丽 刘红 +2 位作者 于忠利 王文雁 戴习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8-1398,共11页
【目的】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基因(HDAC1)在不同淡水生长特性家系凡纳滨对虾中的表达情况,明确HDAC1基因在对虾淡水养殖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为揭示凡纳滨对虾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RACE克隆凡纳滨对虾HADC1基因c... 【目的】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基因(HDAC1)在不同淡水生长特性家系凡纳滨对虾中的表达情况,明确HDAC1基因在对虾淡水养殖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为揭示凡纳滨对虾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RACE克隆凡纳滨对虾HADC1基因cDNA序列,利用DNAMAN、ProtParam、ProtScale、PSORT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凡纳滨对虾HDAC1基因组织表达特征;选取4个家系凡纳滨对虾在1‰盐度下进行淡水养殖,养殖70 d后统计对虾存活率(RS)、日增重率、体长日增率、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转化率(FCR),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的HDAC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凡纳滨对虾HDAC1基因c DNA全长3230 bp,包括67 bp的5’非编码区(5’-UTR)、1711 bp的3’非编码区(3’-UTR)及145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483个氨基酸残基;HDAC1基因DNA全长4692 bp,含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凡纳滨对虾HDAC1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为54640.22 Da,理论等电点(p I)为5.59,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1个Histone deacetylase 1结构域,无跨膜结构。凡纳滨对虾HDAC1氨基酸序列与斑节对虾HDAC1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达99.79%。HDAC1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以在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P<0.05);在4个家系群体中,无论是大虾还是小虾,生长慢的群体中HDAC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低,生长快的群体中HDAC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高。【结论】HDAC1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HDAC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速度成正比,故推测其参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HDAC1基因 肠道 生长调节 淡水养殖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繁育相关基因Allatostatin-AR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骆永丽 刘红 +3 位作者 刘志伟 戴习林 王怡悦 朱启飞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0,共11页
咽侧体抑制素主要抑制昆虫咽侧体保幼激素的分泌,是昆虫体内重要的神经肽,在甲壳动物体内可能参与繁殖发育的调节。本研究利用RACE PCR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A型咽侧体抑制素受体(Allatostatin-A receptor,AST-AR)基... 咽侧体抑制素主要抑制昆虫咽侧体保幼激素的分泌,是昆虫体内重要的神经肽,在甲壳动物体内可能参与繁殖发育的调节。本研究利用RACE PCR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A型咽侧体抑制素受体(Allatostatin-A receptor,AST-AR)基因进行克隆,获得全长为2650 bp的cDNA,包括1425 bp的开放阅读框,1170 bp 5′非编码区,55 bp 3′非编码区,编码474个氨基酸,形成具有7个跨膜区的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AST-AR基因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美洲龙虾(Homarus americanus)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AST-AR氨基酸TM7后C末端精氨酸在不同物种之间高度保守。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ST-AR基因在雌、雄凡纳滨对虾多个组织(眼柄、脑、胃、肝胰腺、鳃、性腺、肠、肌肉)中均有表达,除脑组织外AST-AR基因在雌性凡纳滨对虾中相对表达量高于雄性。在幼体发育中,AST-A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发育阶段上升,同时该基因在不同群体仔虾生长对比实验中表达量差异显著。据此推测AST-AR基因参与凡纳滨对虾的繁殖、幼体发育、幼虾生长到成虾,基因表达基本贯穿凡纳滨对虾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atostatin-A receptor 凡纳滨对虾 繁殖 发育 基因克隆 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