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性细胞因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 被引量:13
1
作者 骆永富 王湘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679-2684,共6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易发生肠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al barrier dy sfunction,IBD),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易发生肠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al barrier dy sfunction,IBD),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 yndrome,MODS).SAP并发IBD的发病机制复杂,炎性细胞因子在其发生发展过程起了重要作用,核因子-κ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作为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亦介导了SAP全身炎症反应和IB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性细胞因子 肠屏障功能障碍 核因子-ΚB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骆永富 王湘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9期2935-2937,共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机理复杂的急腹症。自1988年Rindernecht提出急性胰腺炎(AP)的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细胞因子与AP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和认识。Makhija R等[1]进一步提...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机理复杂的急腹症。自1988年Rindernecht提出急性胰腺炎(AP)的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细胞因子与AP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和认识。Makhija R等[1]进一步提出AP发病的"三次打击"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性细胞因子 发病机理 过度激活 发病率 死亡率 急腹症 白细胞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伴高脂血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PAF、ET-1/NO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湘英 卢义展 +2 位作者 张兴文 骆永富 王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6-860,共5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大鼠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高脂饲料喂养4wk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S)组,n=16;NS对照(N)组,n=32;低分子肝素(L)组,n=32.N组与L组大鼠建立ANP模...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大鼠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高脂饲料喂养4wk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S)组,n=16;NS对照(N)组,n=32;低分子肝素(L)组,n=32.N组与L组大鼠建立ANP模型,S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L组造模后分别于0h,6h,12h及18h开始使用LMWH皮下注射.N、S组同时点同方法用生理盐水对照,24h后抽门静脉检测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并行电镜观察胰腺组织微循环结构.结果:L组PAF、ET-1/NO浓度分别为5.9250mmol/L±0.6113mmol/L及3.5368±0.26;N组为7.4059mmol/L±0.4281mmol/L及4.1697±0.08;SO组为4.4950mmol/L±0.2628mmol/L及2.5133±0.20;L组PAF、ET-1/NO浓度均低于N组但高于SO组,有统计学意义;L组中0h及6h开始用LMWH的大鼠PAF、ET-1/NO浓度低于12h及18h组,有统计学意义.电镜观察L组胰腺病变程度轻于N组.结论: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存在胰腺微循环障碍;LMWH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大鼠SAP胰腺微循环障碍,并且早期应用优于晚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高脂血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微循环
下载PDF
miR-765靶向ARID1A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4
作者 周俊峰 曾之耀 +1 位作者 骆永富 贺超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765(miR-765)靶向AT丰富结合域蛋白1A(ARID1A)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体外培养结直肠癌SW480细胞并分为对照组、siRNA NC组、miR-765 siRNA组、mimic...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765(miR-765)靶向AT丰富结合域蛋白1A(ARID1A)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体外培养结直肠癌SW480细胞并分为对照组、siRNA NC组、miR-765 siRNA组、mimic NC组和miR-765 mimic组。qRT-PCR法检测miR-765、ARID1A mRNA表达,Transwell法检测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ARID1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765与ARID1A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miR-765水平显著升高,ARID1A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且结直肠癌组织中miR-765与ARID1A mRNA呈显著负相关(r=-0.768,P<0.001);与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相比,Ⅲ~Ⅳ期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miR-765水平显著升高(P<0.01),ARID1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敲减miR-765表达后SW480细胞迁移数、侵袭数、miR-765水平及MMP-9、VEGF蛋白水平显著降低,ARID1A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765后SW480细胞迁移数、侵袭数、miR-765水平及MMP-9、VEG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ARID1A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765靶向调控ARID1A表达。结论miR-765可能通过靶向抑制ARID1A表达,促进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765 AT丰富结合域蛋白1A 结直肠癌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HMGB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骆永富 王湘英 曾之耀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1期25-27,3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HMGB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n=60)随机分为A组(SAP模型组,n=20)、B组(腹腔置管治疗组,n=20)和SO组(对照组,n=20)。A、B组大鼠均泵入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B组大鼠在建立SA...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HMGB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n=60)随机分为A组(SAP模型组,n=20)、B组(腹腔置管治疗组,n=20)和SO组(对照组,n=20)。A、B组大鼠均泵入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B组大鼠在建立SAP模型的同时予以留置腹腔引流管一根,SO组大鼠开腹仅翻动十二指肠。三组大鼠均在建模后24 h开腹,观察大鼠腹腔内改变,检测AMY、DAO浓度,检测小肠黏膜HMGB1的表达水平,观察小肠和胰腺的病理改变。结果 A、B组大鼠血AMY、DAO浓度、小肠黏膜HMGB1的表达水平、小肠和胰腺病理学改变均显著优于SO组(P<0.05),但与A组比较,B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鼠SAP肠黏膜的损伤可能与肠黏膜HMGB1的表达增加有关。早期腹腔置管引流能减轻大鼠SAP肠黏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肠黏膜损伤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Billroth Ⅱ式2种不同吻合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骆永富 曾之耀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BillrothⅡ式2种不同吻合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6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均采用BillrothⅡ式的2种不同吻合方式,即输入...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BillrothⅡ式2种不同吻合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6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均采用BillrothⅡ式的2种不同吻合方式,即输入袢对胃小弯侧组84例(逆蠕动吻合组)和输入袢对胃大弯侧组84例(顺蠕动吻合组),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长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出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输入袢梗阻(腹内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蠕动吻合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重建更加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肿瘤 消化道重建 顺蠕动吻合 逆蠕动吻合
下载PDF
NF-κB、HMGB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损伤中的时点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卿伯华 曾之耀 +4 位作者 王湘英 骆永富 李振华 张兴文 卢义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390-3396,共7页
目的:探讨NF-κB、HMGB1在SAP大鼠肠黏膜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时点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n=40)和S组(n=30),再分别按3、6、12、24、36h时点随机均等分成5个亚组.A组大鼠行逆行胰胆管匀速泵入5%牛磺胆酸钠建立... 目的:探讨NF-κB、HMGB1在SAP大鼠肠黏膜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时点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n=40)和S组(n=30),再分别按3、6、12、24、36h时点随机均等分成5个亚组.A组大鼠行逆行胰胆管匀速泵入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S组大鼠开腹仅翻动十二指肠.两组大鼠均在建模后按时点开腹,门静脉取血检测AMY、DAO浓度,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黏膜NF-κB和HMGB1的表达.结果:(1)A组大鼠血DAO浓度随时点延迟逐渐增加;(2)肠黏膜NF-κB表达在3h最高,随时点延迟逐渐下降,24h、36h降至正常水平;(3)肠黏膜HMGB1表达6h开始明显升高,且随时点延迟逐渐增高,在24h最高,一直持续到36h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1)SAP大鼠早期即出现肠黏膜损伤;(2)SAP肠黏膜早期的损伤可能与小肠组织NF-κB的表达增加有关;(3)HMGB1作为"晚期"炎症介质可能介导了SAP肠黏膜损伤的发生发展;(4)HMGB1的调控可能受到了NF-κB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黏膜损伤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中关闭盆底腹膜结合骶前引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骆永富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第1期6-9,13,共5页
目的探讨关闭盆底腹膜结合骶前引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切除的96例临床资料。以是否关闭盆底腹膜分为两组各48例。结果... 目的探讨关闭盆底腹膜结合骶前引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切除的96例临床资料。以是否关闭盆底腹膜分为两组各48例。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骶前感染、术后肿瘤复发比较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性别、肿瘤分期、术后肠梗阻、放射性肠炎方面比较,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闭盆底腹膜联合骶前引流可以明显减少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的术后肠梗阻和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但是对于女性且子宫未切除、肿瘤pTNM临床分期晚者,可考虑放弃关闭盆底腹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盆底腹膜 骶前引流 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肛管联合经会阴骶前引流预防和治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骆永富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评价肛管联合经会阴骶前引流在预防和治疗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永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切除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 目的评价肛管联合经会阴骶前引流在预防和治疗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永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切除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术后再次手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肛管联合骶前引流是一种简单、安全的预防和治疗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 骶前引流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吻合口瘘
下载PDF
让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创新的乐园
10
作者 骆永富 《新课程》 2016年第30期131-131,共1页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即一要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二要加强直观效果,创设情境;三要利用多媒体,创设...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即一要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二要加强直观效果,创设情境;三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情境 多媒体 直观 生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示踪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骆永富 曾之耀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示踪技术(indocyanine green,ICG)在腹腔镜胃癌手术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19年6月72例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在吲哚菁绿荧光示踪腹腔镜下完成胃癌淋巴结清扫手术(...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示踪技术(indocyanine green,ICG)在腹腔镜胃癌手术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19年6月72例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在吲哚菁绿荧光示踪腹腔镜下完成胃癌淋巴结清扫手术(ICG组),36例行常规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手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淋巴结的检获数量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ICG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量(37.25±6.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23±3.50)(P<0.05)。ICG组淋巴结转移率27.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淋巴结转移率18.05%(χ^2=19.762,P=0.000)。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荧光示踪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是安全有效的,可获得更多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有望成为指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早期多时点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被引量:9
12
作者 骆永富 曾之耀 +2 位作者 王湘英 张兴文 卢义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多时点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的不... 目的探讨早期多时点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24 h组和>24 h组,均予以早期多时点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分别测定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5、7和10天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甘油三酯(TG)水平,并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和转开腹手术率。结果 2组患者入院后各时点的PAF和TG水平均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P<0.05),且≤24 h组患者的PAF和TG下降的水平较>24 h组要低些;≤24 h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24 h组(P<0.05),死亡率及转开腹手术率均低于>24 h组(P<0.05)。结论早期多时点和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联合血液净化,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合并症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穿刺置管引流 血液净化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
原文传递
口服华法林过量致使小肠坏死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骆永富 曾之耀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华法林用药过量可致使凝血指标异常升高。本研究探讨口服华法林过量致使小肠坏死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2011-06-01-2019-06-30永州市中心医院84例行剖腹探查证实肠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因口服华法林过量致使小肠坏死... 目的华法林用药过量可致使凝血指标异常升高。本研究探讨口服华法林过量致使小肠坏死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2011-06-01-2019-06-30永州市中心医院84例行剖腹探查证实肠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因口服华法林过量致使小肠坏死(华法林组),同时选取42例患者行剖腹探查证实非华法林导致的小肠坏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凝血功能、术前腹部CT、术前是否口服华法林、术前乳酸中毒、术中是否一期吻合、术后再次出现肠坏死、术后吻合口瘘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除坏死肠管,采用小肠坏死肠管切除行一期吻合,术后恢复良好。华法林组小肠坏死长度为50~150cm,其中回肠坏死16例,空肠坏死26例;对照组术中发现内疝导致的肠管坏死23例,粘连带卡压19例。华法林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严重异常39例(92.86%),高于对照组的2例(4.76%),χ~2=7.12,P<0.001;术前腹部CT肠壁增厚水肿42例(100.00%),高于对照组的1例(2.38%),χ~2=6.73,P<0.001;术前是否口服华法林42例(100.00%),高于对照组的0例,χ~2=6.88,P<0.001;术前乳酸中毒5例(11.90%),低于对照组的32例(76.19%),χ~2=4.431,P=0.007。而年龄、性别、术中是否一期吻合、术后再次出现肠坏死、术后吻合口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临床上应注意预防肠坏死的发生,一旦怀疑肠坏死,建议尽早行腹部CT检查明确诊断,急诊剖腹探查术,行坏死小肠切除和一期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华法林 凝血功能 肠坏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