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乳酸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骆玉娥 杨良安 +1 位作者 王朝甘 徐林平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334-1335,共2页
目的:探究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乳酸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2月发生窒息的新生儿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45例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行脐动脉血采集及乳酸测定。比较两组新生儿各血气分析值... 目的:探究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乳酸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2月发生窒息的新生儿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45例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行脐动脉血采集及乳酸测定。比较两组新生儿各血气分析值[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值]、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分析PCO_(2)、pH值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另分析脐动脉血pH值与乳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CO_(2)为(62.97±8.47)mmHg、乳酸水平为(5.24±0.63)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56.23±8.50)mmHg、(4.08±0.59)mmol/L,观察组pH值为7.01±0.40、Apgar评分为(6.33±0.85)分,均低于对照组7.42±0.48、(7.56±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水平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优于PCO_(2)、pH值及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动脉血pH值与乳酸的相关系数r为-0.819,P<0.05,偏相关系数为-0.028。结论: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乳酸测定在新生儿窒息检测中具有可重复性、线性良好,具有检测方法快、高效等优势,为新生儿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 乳酸 APGAR评分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对新生肺炎患儿血气指标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骆玉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8期2309-2310,共2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NP)对患儿血气指标及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N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面罩或鼻导管常规...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NP)对患儿血气指标及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N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面罩或鼻导管常规吸氧治疗,观察组予以用鼻塞式CPAP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康复相关指标和心率、呼吸频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血氧分压(PaO2)为(318.44±16.82)mmHg、(92.41±7.33)mmHg,高于对照组的(296.94±16.21)mmHg、(86.15±7.29)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36.82±3.73)mmHg,低于对照组的(41.55±3.8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为(4.96±0.84)d、(3.49±0.42)d、(11.03±2.86)d,均短于对照组的(6.14±1.25)d、(4.16±0.87)d、(14.51±3.9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为(125.32±7.14)次/min、(45.63±3.25)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32.54±7.46)次/min、(50.14±3.6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CPAP可改善NP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加快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稳定心率和呼吸频率,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 头罩吸氧 鼻导管吸氧 血气指标
下载PDF
某院新生儿科32例患儿各标本中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骆玉娥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8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究医院新生儿科患儿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及其耐药的相关因素,为新生儿合理用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感染患儿32例临床资料,分析其送检标本中检出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32... 目的:探究医院新生儿科患儿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及其耐药的相关因素,为新生儿合理用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感染患儿32例临床资料,分析其送检标本中检出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32例患儿标本中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32株,其中27株来源于痰液标本(占84.37%),其次为血液中检出3株(占9.38%);病房分布主要来源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29株(占90.62%);耐药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22株(占68.7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而其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对青霉素、亚胺培南等β-内酰胺类的耐药率较高,而其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等药物的敏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而其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替卡西林的敏感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氨苄西林等的耐药率较高,其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替卡西林的敏感率较高。结论:医院新生儿科感染类疾病病原菌的分布较广泛,但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各病原菌的耐药性各有差异;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应格外重视对多重耐药菌的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科 多重耐药菌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