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语的后置副词“添”与有界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骆锤炼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2-477,共6页
一般认为,吴语后置副词"添"的语法意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再",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或反复。文章经过考察认为,"添"与"再"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当,而且由于后置所产生的句法诱因,使"添"同... 一般认为,吴语后置副词"添"的语法意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再",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或反复。文章经过考察认为,"添"与"再"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当,而且由于后置所产生的句法诱因,使"添"同时还起到谓语的有界化作用。文章并进一步推想,"添"也许还代表着南方方言中普遍存在的后置副词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 后置副词 有界化
下载PDF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知识——中学语文语言知识系统的重建 被引量:4
2
作者 骆锤炼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9-84,共6页
语言(语法)知识的缺失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新课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淡化了传统的语言(语法)知识传授方式,并不意味着不要语言(语法)知识。通过对高考考题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调查,提出应该... 语言(语法)知识的缺失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新课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淡化了传统的语言(语法)知识传授方式,并不意味着不要语言(语法)知识。通过对高考考题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调查,提出应该重建新的语言(语法)知识体系,这不是要走回老路,而是在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性质的基础上对母语学习者、使用者提出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新课标 语言知识 教学语法
下载PDF
字本位研究质疑 被引量:3
3
作者 骆锤炼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48-50,共3页
在汉语的各种本位研究中,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可谓独树一帜。但疑点也很多:(1)象似性与任意性。徐先生认为汉语的“字”是有理据的,印欧语的“词”是任意的,这是字本位理论的立足点。但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值得怀疑,象似性与任意性... 在汉语的各种本位研究中,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可谓独树一帜。但疑点也很多:(1)象似性与任意性。徐先生认为汉语的“字”是有理据的,印欧语的“词”是任意的,这是字本位理论的立足点。但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值得怀疑,象似性与任意性应是不同层面上的语言现象。(2)方法论。我们认为徐先生的论证方法有两处不足:一是论证不严密,凡对自己不利的材料避而不谈;二是过分强调汉语的个性而忽视人类语言的共性,并把这些个性笼统地归之于思维方式的差异。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字本位理论就无法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本位 任意性 象似性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形容词作可能补语的情况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骆锤炼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24-27,46,共5页
通常认为,大部分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都能扩展为可能补语"V得/不C",本文通过对形容词充当可能补语的情况考察发现,结果补语扩展成可能补语存在诸多限制,动词本身的制约作用和形容词的选择作用是两个方面,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可... 通常认为,大部分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都能扩展为可能补语"V得/不C",本文通过对形容词充当可能补语的情况考察发现,结果补语扩展成可能补语存在诸多限制,动词本身的制约作用和形容词的选择作用是两个方面,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所属的意义范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补语 结果补语 能性意义 情态
下载PDF
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探源 被引量:7
5
作者 骆锤炼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3-76,共4页
乔姆斯基的语言研究至今已四十多年,前后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基本立场和目标却始终没有变化,即探索普遍语法的存在。在这种探索的背后蕴藏着其独特的哲学含义。本文试图对这一过程作出梳理,并指出其价值所在。
关键词 乔姆斯基 生成语法 语言哲学
下载PDF
连词“从”的产生再议
6
作者 骆锤炼 马贝加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3-100,共8页
连词"从"最早产生的是"虽然"义,其次是"无论"义和"即使"义,分别表示让步、无条件和纵予功能。三种功能都与"听任"义动词"从"有语义来源关系。从句法角度看,"听任&qu... 连词"从"最早产生的是"虽然"义,其次是"无论"义和"即使"义,分别表示让步、无条件和纵予功能。三种功能都与"听任"义动词"从"有语义来源关系。从句法角度看,"听任"义动词可进入兼语结构的V1位置,其后的"N2+V2"部分存在独立成句的可能性;动词"从"与后面部分的句法关系断裂,变为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词 “听任”义
下载PDF
诸暨枫桥方言的判断句
7
作者 骆锤炼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60-64,70,共6页
上古汉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是"在中古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为判断动词。但这个结论主要依赖于共同语的书面形式,"是"的发展历程在各地方言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吴语诸暨枫桥方言中系词"是"有两种用法:"是... 上古汉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是"在中古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为判断动词。但这个结论主要依赖于共同语的书面形式,"是"的发展历程在各地方言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吴语诸暨枫桥方言中系词"是"有两种用法:"是1"表肯定判断,"是2"既可表示判断,也可表示强调,是一个焦点标记,这种用法在中古汉语中也有表现。枫桥方言中的系词还有"得"、"勒"、"末"等,它们既表示判断,又是话题标志(提顿词),这在吴语中有相当的共性。因此,汉语的判断句既有用系词"是"的典型形式,也有用准系词及不用系词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方言 判断句 提顿词
下载PDF
病句、逻辑及语言规范化
8
作者 骆锤炼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5,共2页
修改病句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一环,但对于病句的认定却存在着泛化的现象。本文即从语言与逻辑的关系入手,探讨病句修改中的若干问题,并就语言规范化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语言规范化 病句修改 逻辑学 言语背景 汉语
下载PDF
病句、逻辑及语言规范化
9
作者 骆锤炼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1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语言规范化 病句 逻辑 中国女篮 北京日报 光明日报 南朝鲜 “胜” 吕叔湘 标题
下载PDF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语音正误和缺陷
10
作者 骆锤炼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3-86,共4页
语音标准可以区分为音系学和语音学两个层次。在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语音学的标准更有实际意义。由于辅音和元音不同的声学特性,测试中正误及缺陷的判断应该区别对待。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 标准
下载PDF
瓯语的“有”字句 被引量:16
11
作者 骆锤炼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2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瓯语 现代汉语 否定形式 朱德熙 修饰名词 叙述句 存在句 刘勋宁 同语 肯定形式
下载PDF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探微
12
作者 骆锤炼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9-116,共8页
教育部委托课题“普通话审音原则制定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已于2016年4月20日召开鉴定会,并通过结题鉴定,但时至今日修订版仍未正式公布。从研究结论看,审音过程本身仍有许多疑问,从原则到个案,都有难以自洽之处;从社会舆情看... 教育部委托课题“普通话审音原则制定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已于2016年4月20日召开鉴定会,并通过结题鉴定,但时至今日修订版仍未正式公布。从研究结论看,审音过程本身仍有许多疑问,从原则到个案,都有难以自洽之处;从社会舆情看,审音结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争议不断。可见,审音工作应在开展广泛语言调查的基础上慎重选择审音对象,尊重语言使用习惯,考虑社会接受程度,并做好应对社会舆情的充分预案,同时强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法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读词 多音词 普通话 审音
下载PDF
温州畲语
13
作者 骆锤炼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客家话 汉语普通话 动补结构 告语 见组声母 闽语 被动句 声调系统 主要特点
下载PDF
“挑tiāo促织”还是”挑tiǎo促织”
14
作者 骆锤炼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5期159-160,共2页
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中小学校语文教材统一采用新版本,原先“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9篇,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阶段古诗文共124篇,占所有... 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中小学校语文教材统一采用新版本,原先“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9篇,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阶段古诗文共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古诗文的增加,给我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即要求掌握古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及古字音的正确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中小学校 中小学教师 古诗文 初中阶段 诗词格律 开学 读法
下载PDF
《诗经》代词“其”和话题的关系——兼论“其”的语法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骆锤炼 马贝加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文章通过对《诗经》指示代词“其”和话题关系的研究,认为:在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汉语中,话题绝大多数与主语重合,且往往带有形式标志;指示代词“其”常被用来标示话题;“其”是在复指话题的位置上发展成为语气副词的;上古汉语指示... 文章通过对《诗经》指示代词“其”和话题关系的研究,认为:在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汉语中,话题绝大多数与主语重合,且往往带有形式标志;指示代词“其”常被用来标示话题;“其”是在复指话题的位置上发展成为语气副词的;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系统后来的发展变化,都与代词复指话题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代词 话题 复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