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骆锦标 彭彪 +5 位作者 全伟 曹志恺 肖国才 吕建平 徐建明 何志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52-1353,135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将75例高血压少量脑出血(10~30ml),随机分成定向置管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两组GCS评分均为11~15分;其中微创组36例,内科组39例。...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将75例高血压少量脑出血(10~30ml),随机分成定向置管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两组GCS评分均为11~15分;其中微创组36例,内科组39例。结果在血肿完全清除或吸收时间比较上,微创组平均3.8d<内科组平均24d;近期(1月)疗效随访,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微创组58%>内科组29%,远期(6月)疗效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率,微创组50%>内科组16%,微创组无死亡,内科组2例,临床住院费用微创组平均5136.3元,内科组平均11843.6元。结论微创组较内科组能明显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功能恢复优良率高,降低了死亡率,临床费用也大为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置管 高血压 基底节区 脑出血 保守治疗
下载PDF
方体定向置软管血肿排空术与开颅术救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骆锦标 孙树杰 +6 位作者 彭彪 曹志凯 全伟 肖国才 吕建平 罗东东 崔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方体定向置软管血肿排空术与开颅手术救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探讨较好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比较分析,对近4年来随机收治的1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根据GCS评分(GCS<8分)及... [目的]通过应用方体定向置软管血肿排空术与开颅手术救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探讨较好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比较分析,对近4年来随机收治的1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根据GCS评分(GCS<8分)及按所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随机分成方体定向置管血肿排空术组(微创组),外科开颅手术组(开颅组),每组根据GCS评分又分重、较重、严重三种级别。微创组66例,采用定向置管方法;开颅组70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或小骨窗手术法。近期(1个月)和远期随访(6个月)疗效比较。[结果]在重、较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救治方面,微创组近期优良率(58.5%)和远期良好率(48.3%)高于开颅组近期优良率(38.6%)和远期良好率(26.8%),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微创组的死亡率(4.6%),明显低于开颅组(15.3%)。[结论]方体定向置软管血肿排空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较开颅手术能明显改善重、较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降低病人残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体定向置管 高血压 脑出血 开颅手术
下载PDF
长方体定位排空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附206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骆锦标 孙树杰 +6 位作者 曹志恺 全伟 彭彪 肖国才 吕建平 陈凡帆 罗东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长方体定位排空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长方体定位置软管血肿排空术救治20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经验,根据出血部位、临床神经功能分级及身体状况等分组统计结果并予以分析。结果术中血肿引流... 目的探讨长方体定位排空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长方体定位置软管血肿排空术救治20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经验,根据出血部位、临床神经功能分级及身体状况等分组统计结果并予以分析。结果术中血肿引流超过90%23例,术后24h内引流超过95%37例,2~3d引流超过85%130例,4d~1周引流超过80%16例。对143例病人于拔管前行CT血管造影重建,均未见穿刺路径重要血管损伤。术后1个月,GOS5~4分108例(52.43%),病死率0.97%(2例);术后6个月,180例获随访,其中GOS评分5~4分113例(62.78%)。结论长方体定位排空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简便快捷、费用低廉、可床边救治等优点,适用于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立体定位技术 引流术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65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骆锦标 彭彪 +7 位作者 曹志恺 全伟 肖国才 谢伟 钟文军 吕建平 罗冬冬 丁正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315-2316,共2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手术切除程度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病灶全切除31例,次...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手术切除程度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病灶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23例,11例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果:按WTO分类Ⅰ~Ⅱ级,星型细胞瘤3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1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9例,少突星形细胞瘤3例,间变性胶质细胞瘤2例。随访1个月至3年,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出现偏瘫6例,失语3例,术后随访3个月后,偏瘫3例、失语2例;46例术前有继发性癫痫病例,29例术后无癫痫发作,8例仍需服药,但癫痫发作明显减少,4例癫痫症状未见好转,5例失随访。结论:低级别胶质瘤是胶质瘤中预后相对较好的类型,显微外科可以提高术中对肿瘤边界的分辨及肿瘤的切除率,为下一步综合治疗提供可靠保障,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 胶质瘤 显微外科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脑胶质瘤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骆锦标 钟惟德 刘建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在大脑胶质瘤病患者的特异性表达及手术前后NSE水平的变化。方法 :在术前 2天及术后 3天采用放免法检测 42例脑胶质瘤及其中 2 7例肿瘤全切术患者手术前后NSE浓度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浓度进行对...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在大脑胶质瘤病患者的特异性表达及手术前后NSE水平的变化。方法 :在术前 2天及术后 3天采用放免法检测 42例脑胶质瘤及其中 2 7例肿瘤全切术患者手术前后NSE浓度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浓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脑胶质瘤病患者外周血及CSF中NS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分别为 16 .2 1± 4.32p/ μg/L与 7.2 5± 1.12 p/ μg/L及 5 6 .2 7± 7.5 1p/ μg/L与 30 .2 4± 3.79p/ μg/L。 2 7例肿瘤全切术患者术后NSE浓度迅速下降至正常。结论 :NSE作为肿瘤标记物对脑胶质瘤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胶质瘤 表达
下载PDF
D-二聚体在脑梗死诊治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骆锦标 潘小平 刘月香 《广州医药》 2001年第4期15-16,共2页
目的:评价检测血清D-二聚体(D-DIMER)对脑梗死的诊断帮助及在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150例脑梗死患者与非血栓性、出血性疾病60例作治疗前、后血清D-DIMER水平作对比。结果:脑梗死患者D-DIMER阳... 目的:评价检测血清D-二聚体(D-DIMER)对脑梗死的诊断帮助及在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150例脑梗死患者与非血栓性、出血性疾病60例作治疗前、后血清D-DIMER水平作对比。结果:脑梗死患者D-DIMER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用克栓酶治疗前与治疗后1、2、4周D-DIMER阳性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D-DIMER检测结果阳性有助于诊断急性脑梗死和动态观察以及疗效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脑梗死 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1例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
7
作者 骆锦标 肖国材 +1 位作者 全伟 魏正怀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0-81,共2页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 11例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 :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脑肿瘤 ,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则预后较差。结论 :对于原发性...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 11例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 :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脑肿瘤 ,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则预后较差。结论 :对于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患者应及时诊断、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淋巴瘤 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8
作者 骆锦标 魏正怀 《广州医药》 1994年第5期18-19,共2页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外科(510180)骆锦标,魏正怀外伤性脑室内出血较少见,我科1985年4月至1994年1月收治1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3例中男8例,女5例。1~4岁4例,10岁...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外科(510180)骆锦标,魏正怀外伤性脑室内出血较少见,我科1985年4月至1994年1月收治1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3例中男8例,女5例。1~4岁4例,10岁2例,13~28岁4例,6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脑出血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被引量:4
9
作者 全伟 肖国才 +3 位作者 彭彪 骆锦标 张昊 谢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探讨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的保留率,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方法42例均采用枕下一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技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88%),次全切除5例(12%)。术中...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探讨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的保留率,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方法42例均采用枕下一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技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88%),次全切除5例(12%)。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34例(81%),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Ⅱ级14例(41%),Ⅲ、Ⅳ级12例(35%),Ⅴ、Ⅵ级8例(24%);听神经解剖保留16例(38%),功能保留8例(19%)。无手术死亡。结论应用显微镜外科技术是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率及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面听神经功能 肿瘤切除
下载PDF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志恺 吕建平 +3 位作者 全伟 张昊 钟文军 骆锦标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0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中测量颈动脉残端...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0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中测量颈动脉残端压(stump pressure,SP)和监测SEP中N20的波幅及潜伏期变化情况后,决定是否放置转流管。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管腔狭窄变化情况。结果 10例患者中,5例患者同时出现SP低于50mmHg和SEP波幅下降超过50%,予以放置转流管;3例患者SP超过50mmHg,但SEP波幅下降超过50%,予以放置转流管;2例患者SP超过50 mmHg,但SEP波幅及潜伏期改变不明显,未放置转流管。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术后6个月mRS评分较术前下降[1(四分位数范围0.5~1.5)vs 2(四分位数范围1~2.5),P=0.03];术后6个月NIHSS评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6);术后6个月管腔狭窄程度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6.8±2.5)%vs(87.5±8.6)%,P<0.001]。结论 SEP监测可能有助于避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SEP监测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能相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监测
下载PDF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干肿瘤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建平 曹志恺 +4 位作者 全伟 张昊 钟文军 陈凡帆 骆锦标 《解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脑干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报告6例脑干肿瘤患者,依据DTI确定不同的手术方案。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2例;病理检查证实胶质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术前Rankin量表平均为2.22分,术后评...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脑干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报告6例脑干肿瘤患者,依据DTI确定不同的手术方案。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2例;病理检查证实胶质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术前Rankin量表平均为2.22分,术后评分下降0.56分,平均为1.66分。结论 DTI能揭示脑干肿瘤与受累白质纤维束的关系,有助于优化手术方案;为提高手术效果,建议有条件可以考虑将DTI列为脑干肿瘤术前常规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纤维束
下载PDF
Kir6.1基因敲除小鼠脑梗死周围扩散性去极化波的内源光信号成像
12
作者 吕建平 曹志恺 +2 位作者 骆锦标 张海霞 Lee Jin-Moo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4-268,共5页
【目的】观测小鼠脑梗死周围扩散性去极化波(PID)的内源光信号变化特征,了解Kir6.1基因敲除对小鼠PID的影响。【方法】以Kir6.1基因敲除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各10只为研究对象,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应用四波长内源光信号... 【目的】观测小鼠脑梗死周围扩散性去极化波(PID)的内源光信号变化特征,了解Kir6.1基因敲除对小鼠PID的影响。【方法】以Kir6.1基因敲除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各10只为研究对象,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应用四波长内源光信号(OIS)成像技术监测PID的发作情况,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OIS成像显示PID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发源处向四周缓慢播散的、红蓝相间的弧形波,;PID存在4种不同播散类型:喙-尾播散类型、侧方-内侧播散类型、尾-喙播散类型和对侧播散类型;Kir6.1基因敲除小鼠PID的发作次数(25.5±6.5次)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15.5±4.8次)(P<0.01),但两组小鼠PID的播散类型、速度及时程无显著差异(P>0.05);Kir6.1基因敲除小鼠MCAO模型脑梗死体积百分比(38.2±7.5)%明显大于野生型小鼠(27.8±6.6)%(P<0.05)。【结论】四波长OIS成像技术可获得PID的高分辨率彩色影像,为更深入研究PID的时空特性创造了条件;Kir6.1基因敲除后促进PID的发作,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Kir6.1KATP通道清除细胞外K+的能力下降有关;Kir6.1基因敲除后可能通过促进小鼠PID的发作,导致脑缺血损伤较野生型小鼠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扩散性去极化 内源光信号 Kir6.1
下载PDF
颈动脉残端压联合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吕建平 曹志恺 +2 位作者 庄京文 骆锦标 全伟 《广州医药》 2015年第3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残端压(SP)联合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CEA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监测S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以确定术中是否放置转流管;比较术前和术后6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 目的探讨颈动脉残端压(SP)联合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CEA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监测S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以确定术中是否放置转流管;比较术前和术后6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10例患者SP≥50mm Hg,SEP和MEP监测无异常,术中未放置转流管;5例患者SP<50 mm Hg,SEP波幅下降>50%,MEP监测正常,予以放置转流管;3例患者SP≥50 mm Hg,SEP波幅下降>50%,MEP监测正常,予以放置转流管;1例患者SP>50 mm Hg,SEP监测正常,MEP波幅下降>50%,未放置转流管。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手术死亡率。患者术后6月NIHSS评分和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6月m RS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通过术中SP、SEP和MEP联合监测,有助于避免CEA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提高CEA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残端压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手术治疗与评价
14
作者 全伟 肖国才 +2 位作者 张昊 骆锦标 钟文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12期13-14,共2页
目的 总结了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了8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了文献加以分析探讨。结果 8例中6例为儿童,男女之比为3:1,囊肿位于颈段3例,胸段例,颈胸交界2例,腰骶段1例。囊肿全切除4例,近... 目的 总结了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了8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了文献加以分析探讨。结果 8例中6例为儿童,男女之比为3:1,囊肿位于颈段3例,胸段例,颈胸交界2例,腰骶段1例。囊肿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3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 椎管肠源性囊肿是先天性良性病变,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椎管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脑淀粉样血管病脑出血患者血清抗Aβ抗体检测及临床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建平 骆锦标 +4 位作者 曹志恺 徐建明 全伟 张昊 陈凡帆 《解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CAA)脑出血患者血清自身抗Aβ抗体水平及亲和力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11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CAA脑出血患者和正常老年对照组各20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抗Aβ抗体水平及亲和力;分别... 目的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CAA)脑出血患者血清自身抗Aβ抗体水平及亲和力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11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CAA脑出血患者和正常老年对照组各20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抗Aβ抗体水平及亲和力;分别采用方体定向钻颅置软管血肿排空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保守治疗CAA脑出血患者26例。结果 CAA脑出血组血清抗Aβ抗体水平及亲和力均低于正常;26例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后,14例患者痊愈,10例遗留不同程度偏瘫失语,2例死亡。结论自身抗Aβ抗体异常可能在CAA脑出血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CAA脑出血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三种治疗方案各有其相对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出血 Β淀粉样蛋白 抗体 手术
下载PDF
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65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小义 曹志恺 +3 位作者 黄柳军 骆锦标 全伟 吕建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8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讨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高血压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长方体定位置软管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65例高血压丘脑出血,通过复查颅脑CT观察血肿的体积以及血肿周围脑水... 目的探讨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高血压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长方体定位置软管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65例高血压丘脑出血,通过复查颅脑CT观察血肿的体积以及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变化,结合临床神经功能分级予以分析。结果本组24小时内血肿清除超过95%的19例(29.2%),48小时内血肿清除超过95%的42例(64.6%)术后1月GOS4.5分48例(73.8%),死亡1例(0.15%)。结论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高血压丘脑出血定位准确、安全快捷、操作方便;同时能缩短血肿清除时间,减少出血后脑水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立体定位技术 尿激酶 地塞米松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金海 李根英 +4 位作者 欧兰珍 李成龙 骆锦标 曹志恺 孙树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44-45,共2页
目的在颅内压(ICP)监控下,应用微创救治术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方法 51例重症HICH患者,以微创锥颅术行侧脑室及(或)血肿腔穿刺,其中脑室引流置入ICP监测,术后持续监测ICP并通过调节脑室引流量将ICP控制在15~20 mm H2O... 目的在颅内压(ICP)监控下,应用微创救治术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方法 51例重症HICH患者,以微创锥颅术行侧脑室及(或)血肿腔穿刺,其中脑室引流置入ICP监测,术后持续监测ICP并通过调节脑室引流量将ICP控制在15~20 mm H2O(1 mm H2O=0.0098 k Pa)水平,同时严格控制血压,给予防治脑水肿、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51例患者中,47例得以抢救成功,3例因持续颅内高压无缓解(其中1例再出血)死亡,1例因多种并发症发生死亡。结论正常ICP监测下以微创术救治重症HICH患者安全可靠,抢救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救治
下载PDF
方体定向穿刺术救治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技巧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金海 李根英 +2 位作者 骆锦标 孙树杰 曹志恺 《广州医药》 2013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方体定向穿刺技术成功救治2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细节与技巧。方法应用方体定向术行血肿+对侧脑室外引流,有条件者行有创颅内压(ICP)监测,术后以尿激酶冲洗,结合全身综合治疗。结果 20例均为抢救成功病例,并神志转清,... 目的总结应用方体定向穿刺技术成功救治2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细节与技巧。方法应用方体定向术行血肿+对侧脑室外引流,有条件者行有创颅内压(ICP)监测,术后以尿激酶冲洗,结合全身综合治疗。结果 20例均为抢救成功病例,并神志转清,治疗随访1月,达到满意的近期效果。结论方体定向穿刺术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有许多细节及技巧,一旦忽略则可能前功尽弃,导致抢救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体定向 穿刺 高血压脑出血 技巧
下载PDF
基于Kirkpatrick模型的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对颈动脉狭窄防治知识和需求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嘉志雄 吕建平 +5 位作者 曹志恺 骆锦标 田杏音 朱颖洁 黄朝阳 李文翔 《广州医药》 2017年第5期42-45,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对颈动脉狭窄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认知途径及对相关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对3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4名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社区医务人员中52.58%能够指出颈动脉狭窄与脑...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对颈动脉狭窄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认知途径及对相关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对3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4名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社区医务人员中52.58%能够指出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关系,但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定义、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知晓率偏低(14.95%、18.56%),97.94%能够指出颈部彩超是颈动脉狭窄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但对彩超结果判读、干预方法指导等方面内容掌握率偏低。对颈动脉狭窄知识来源目前最主要的是用药指南和药品说明书(33.89%)认为最有效获得颈动脉狭窄知识的途径是专题继续教育培训班(26.12%)。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已经形成了脑卒中和颈动脉狭窄的基本观念,但是不能达到足够的"深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继续教育,增进社区医务人员对颈动脉狭窄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和拓宽获得知识的途径将是必要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社区医务人员 Kirkpatrick模型
下载PDF
导管抽吸坏死脑组织加侧脑室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文素 陈茂刚 +5 位作者 孙树杰 骆锦标 董成龙 邓义军 朱素文 王汉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509-2511,2516,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抽吸坏死脑组织加侧脑室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15例,均采用导管抽吸坏死脑组织加侧脑室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 目的探讨导管抽吸坏死脑组织加侧脑室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15例,均采用导管抽吸坏死脑组织加侧脑室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61~80岁,平均(67.47±6.16)岁。左侧半球8例,右侧半球7例。术前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9~12分3例,6~8分8例,3~5分4例。术前一侧瞳孔散大2例。术前NIHSS评分平均为32分。术后1个月存活13例(86.7%),死亡2例(13.3%)。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疗效,15例患者中,3分7例(46.7%),4分5例(33.3%),5分1例(6.7%),6分2例(13.3%),mRs≤3定义为预后良好,6个月的预后良好率为46.7%(7/15),6个月的生存率为76.7%(13/15)。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导管抽吸坏死脑组织加侧脑室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 脑组织 导管 侧脑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