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下有风--刘海勇中国画作品展” 高世名、刘海勇对话摘录
1
作者 高世名 刘海勇 《美术大观》 2022年第7期4-7,共4页
[本刊讯]2022年7月16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天下有风--刘海勇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风”起兴,分为“葵园桑海”“雁山花树”“大风起兮”“炼笔养境”四个部分,展出刘海勇的百余幅作品,呈... [本刊讯]2022年7月16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天下有风--刘海勇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风”起兴,分为“葵园桑海”“雁山花树”“大风起兮”“炼笔养境”四个部分,展出刘海勇的百余幅作品,呈现其近年来对写意花鸟画的思考和对时代命题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馆 写意花鸟画 中国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 时代命题
下载PDF
日用即道——复兴一种作为书写的书法高世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世名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23期198-199,共2页
就其文化根性而言,书法乃是一门"超艺术"。书写在古人乃日常之事,并非今日所谓书者专修之"艺——术"。书家日课本为消磨时光,陶冶心性,是修身之道。近世以来,书写之日常性日渐丧失,于是书家启笔就多了一份"膜... 就其文化根性而言,书法乃是一门"超艺术"。书写在古人乃日常之事,并非今日所谓书者专修之"艺——术"。书家日课本为消磨时光,陶冶心性,是修身之道。近世以来,书写之日常性日渐丧失,于是书家启笔就多了一份"膜拜价值"。日常书写的忘我之境也就成了面对观众的有人之境。在这个世界上,不为什么而做的事情往往更加高级,这并不只是因为其纯粹,而且因为它在充裕时光的无所作为中,存有一份淡定与从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书写 膜拜价值 文化根性 日常性 修身之道 书法 书家 无所作为
原文传递
天地洪荒 山河岁月
3
作者 高世名 《中国画画刊》 2023年第2期6-6,共1页
中国画不仅仅是一个画种,更关乎民族文化的承继与开拓。正如潘天寿先生所说:“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载体,中国画从来都是一项开放的、不断增长的事业。12年... 中国画不仅仅是一个画种,更关乎民族文化的承继与开拓。正如潘天寿先生所说:“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载体,中国画从来都是一项开放的、不断增长的事业。12年前,许江院长带着大家在杭州发起中国画双年展,正是为了在深度梳理历史固本培元的同时,努力使中国画成为一门可以与全世界分享的艺术,一种不断生发、创生常新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固本培元 中国画 双年展 画种
下载PDF
自由中的秩序——关于“大开通——张爱国书法作品展”的对谈(节录)
4
作者 高世名 张爱国 《书画世界》 2022年第11期38-43,共6页
对谈人: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张爱国(老爱)时间:2022年8月20日下午1:30—5:00地点:乐夫雅楼(老爱工作室)高世名:你围绕《大开通》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展现出两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命题,一是“空间”,一是“字法”。你的师祖林散之先... 对谈人: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张爱国(老爱)时间:2022年8月20日下午1:30—5:00地点:乐夫雅楼(老爱工作室)高世名:你围绕《大开通》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展现出两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命题,一是“空间”,一是“字法”。你的师祖林散之先生就极其注重空间的表达,在他的草书作品中,运笔的轨迹构造出了一个丰富、灵动的空间,一个“活”的书写空间。《大开通》的空间感也是活的,它不单单活,而且错综、灵动、坚实,有一种奇特的秩序感。今天的书家要认真研究,它为什么会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院院长 书法作品展 秩序感 工作室 空间感 草书 运笔 灵动
下载PDF
国外艺术学科发展近况(2008-2009)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意强 高世名 +1 位作者 孙善春 薛军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共23页
长期以来,在学科划分上,艺术学隶属于文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与艺术学科的发展实践和历史规律相悖,也不合国际惯例。近年来,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配合艺术学提升为门类学... 长期以来,在学科划分上,艺术学隶属于文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与艺术学科的发展实践和历史规律相悖,也不合国际惯例。近年来,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配合艺术学提升为门类学科的研究,更为合理地建设我国的艺术学学科,本刊自本期起特设《艺术学学科建设》专栏,欢迎大家针对艺术学科建设方面的各种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本期首先发表曹意强教授等所做的关于2008-2009年国外艺术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的研究综述,内容涉及艺术史、电影研究、音乐学、戏剧研究和舞蹈研究,以及中外学者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和思想动向,并重点分析了艺术学科中的学术创新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科 国外 2009年 历史规律 国际惯例 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问题提出
下载PDF
与古为徒 与古为新 与古相悦
6
作者 高世名 《中国画画刊》 2023年第2期62-63,共2页
两宋绘画,万象森然,丘壑谨严,其状物之精当,意境之高妙,令后世叹服。邵雍《观物内篇》中说“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宋代理学倡导“格物致知”,不独以我格物,而且以物格我。宋人作画首重指事造形,妙在写物穷情,其画意本乎实境... 两宋绘画,万象森然,丘壑谨严,其状物之精当,意境之高妙,令后世叹服。邵雍《观物内篇》中说“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宋代理学倡导“格物致知”,不独以我格物,而且以物格我。宋人作画首重指事造形,妙在写物穷情,其画意本乎实境,笔致发自情性,一旦笔墨做到澄湛精微,则兴象意境皆在其中,所谓意与境会,兴与情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我观物 兴象 实境 画意 以物观物 与古为新 宋代理学 格物致知
下载PDF
清刚正大、高风峻骨 写在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
7
作者 高世名 《中国画画刊》 2021年第3期4-7,2-3,119,113-114,共9页
2021年9月5日,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潘天寿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潘先生在凄凉寂寞中去世。50年后,他的人格为世人景仰,他的艺术被后代尊崇,而他于文化史和艺术史的意义仍需不断被理解和揭示。今天,... 2021年9月5日,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潘天寿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潘先生在凄凉寂寞中去世。50年后,他的人格为世人景仰,他的艺术被后代尊崇,而他于文化史和艺术史的意义仍需不断被理解和揭示。今天,我们选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的一篇研究文章,在此刊登,以缅怀潘先生的高风峻骨和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院院长 美术理论家 潘天寿 美术教育家 潘先生 艺术史 纪念日 文化史
下载PDF
人与世界的兴会——写在第六届中国画双年展之际
8
作者 高世名 《中国画画刊》 2021年第2期7-8,共2页
(一)中国书画作品的观视关系、赏鉴文化跟现代美术馆的情境全然不同。对文人书画而言,一个最常见的字眼儿就是玩赏。"玩"讲究亲狎,人与物亲切有情,可亲而不独可畏。中国的"玩赏"讲究在时空里流连忘返,渐进佳境,而... (一)中国书画作品的观视关系、赏鉴文化跟现代美术馆的情境全然不同。对文人书画而言,一个最常见的字眼儿就是玩赏。"玩"讲究亲狎,人与物亲切有情,可亲而不独可畏。中国的"玩赏"讲究在时空里流连忘返,渐进佳境,而不要求震慑观众。现代美术馆展厅的时间是休止的,它为永恒作解人;它的空间是人世之外的,所以使人肃然起敬。另一关键在于观赏对象。现代美术馆的渊源来自市民的公共空间,因此它面对的是一个抽象的"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美术馆 书画作品 文人书画 中国画 公共空间 赏鉴 人与世界 双年展
下载PDF
返古开今 含弘光大——关于中国画创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世名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4,共2页
中国人是讲创新的,但我们的创新有中国文化特有的内涵和独特的方式,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艺术史叙事的背后是一种线性历史观。所以欧洲那些古老的院校,今天大都已经丢掉了古典艺术的传承。在他们的理解中,文艺复兴大师的技艺只是艺术史... 中国人是讲创新的,但我们的创新有中国文化特有的内涵和独特的方式,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艺术史叙事的背后是一种线性历史观。所以欧洲那些古老的院校,今天大都已经丢掉了古典艺术的传承。在他们的理解中,文艺复兴大师的技艺只是艺术史和博物馆的研究对象,只是文物修复的技能,不再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参照和动力,跟今天的创造性实践没有多大关系。同样,在印度、伊朗、土耳其这些国家,古老的细密画传统也被排斥于艺术现代性的意义体系之外,只是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或者在大巴扎里,成为文化旅游的消费品。这种现代性的历史观不断制造时尚的同时也在不断抛弃过去,不断制造出新的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现代性 线性历史观 古典艺术 当代艺术创作 文物修复 创造性实践 细密画 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数智社会"与21世纪社会主义文化领导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世名 《文化纵横》 2023年第3期18-25,共8页
从剥削到剥夺:21世纪的资本主义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造成了21世纪人的危机.经过漫长的20世纪,在金融资本、信息科技的数度迭代中,资本主义不断呈现出新的升级版本和运作形态——从剥削发展到剥夺,从压迫变成置换,从占有转为支配... 从剥削到剥夺:21世纪的资本主义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造成了21世纪人的危机.经过漫长的20世纪,在金融资本、信息科技的数度迭代中,资本主义不断呈现出新的升级版本和运作形态——从剥削发展到剥夺,从压迫变成置换,从占有转为支配.而人的本质、人民的命运,在21世纪资本主义的状况下,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智能 21世纪社会主义 文化领导力
原文传递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探索中国艺术教育自主发展之路
11
作者 高世名 《中国高等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7,共4页
高等艺术院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创造之精神贯穿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把握时代脉搏,感通人民之心,探索开... 高等艺术院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创造之精神贯穿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把握时代脉搏,感通人民之心,探索开拓出一条中国艺术教育自主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个结合” 艺术教育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原文传递
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
12
作者 高世名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文从社会服务到社会创新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艺术何为,从艺术审美维度、社会生产维度讨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面对新发展理念和格局下,艺术应当如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之问,提出了“为社会发展提供创造性能量”,打造“山水城乡”四... 本文从社会服务到社会创新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艺术何为,从艺术审美维度、社会生产维度讨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面对新发展理念和格局下,艺术应当如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之问,提出了“为社会发展提供创造性能量”,打造“山水城乡”四方融合、“文教商旅”四维联动的发展新模式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乡土学院 社会更新
原文传递
朝向一种数码主体——数字智能时代的生命政治
13
作者 高世名 《艺术与设计》 2023年第4期152-155,共4页
2020年,全球范围内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三名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生合作创作了一部名为《无限分之一》的科幻作品,该作品已成功入围数十个世界知名电影节。故事设定在2020年这个大疫情年份,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三位年轻人参与了一项生命... 2020年,全球范围内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三名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生合作创作了一部名为《无限分之一》的科幻作品,该作品已成功入围数十个世界知名电影节。故事设定在2020年这个大疫情年份,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三位年轻人参与了一项生命冷冻实验,长时间沉睡后于500年后被唤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学院 科幻作品 生存危机 全球范围 成功入围 数字智能 本科生 年轻人
原文传递
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
14
作者 高世名 《国家人文历史》 2023年第24期28-31,共4页
中国美院的校庆日是4月8日,95年前的那一天,蔡元培先生做了语调从容却用意深远的致辞,他说:“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的心,就是以艺术来代宗教·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 中国美院的校庆日是4月8日,95年前的那一天,蔡元培先生做了语调从容却用意深远的致辞,他说:“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的心,就是以艺术来代宗教·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他说:“艺术院是纯为艺术的,有天才能创作的学生,一万个不为多,一个不为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院 蔡元培先生 校庆日
原文传递
率性的秩序——邬继德的艺术实践
15
作者 高世名 《视界观》 2023年第3期124-126,共3页
下载PDF
艺术的智慧
16
作者 高世名 《风流一代》 2024年第22期10-10,共1页
艺术创造是经年累月的建构,是漫长的生命历程。艺术赋予人们“作者之心”,学校赋予同学们创造之精神,并不只是为了生产出作品,更重要的是“为人生而艺术”。所有伟大艺术作品都是一个伟大目标的副产品,这个伟大目标就是所谓“成人”。
关键词 为人生而艺术 生命历程 艺术作品 作者之心 副产品 创造
原文传递
迷-津 与陈传兴的隔空对话
17
作者 高世名 《十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29,共3页
原文传递
人文与科技的双向会通—作为新文科的美术教育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世名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1,18,共7页
本文通过探讨新文科建设的历史脉络、本质特征和发展目标,并结合中国美术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具体实践经验,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教育路径与方向。文章提出新文科视阈下的美术教育应在传习与创造中返本开新、应开辟出新的知识范式、通... 本文通过探讨新文科建设的历史脉络、本质特征和发展目标,并结合中国美术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具体实践经验,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教育路径与方向。文章提出新文科视阈下的美术教育应在传习与创造中返本开新、应开辟出新的知识范式、通达人文、艺术、科学、技术的跨界融合等层面,最终面向未来构建“人文与科技双向互通”的新文科建设范式,为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探索和建构中国美术教育的自主自新之路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美术教育 人文与科技 六艺之学 返本开新
原文传递
书法的源头活水——王冬龄的『书非书』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世名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书法道王冬龄的这次展览,展示的是他书道六十年的精品力作。一甲子亦是一个轮回,这次展览名为『从头再来』,体现的不但是艺术家自我革新的勇气,同时还有一个文明史的维度—『穷源竟流』,这是王冬龄的『书法道』。王冬龄年少成名,十六岁... 书法道王冬龄的这次展览,展示的是他书道六十年的精品力作。一甲子亦是一个轮回,这次展览名为『从头再来』,体现的不但是艺术家自我革新的勇气,同时还有一个文明史的维度—『穷源竟流』,这是王冬龄的『书法道』。王冬龄年少成名,十六岁第一次以篆书楹联参展,展中同仁皆为当时的书坛巨擘,包括林散之、高二适、傅抱石、胡小石等先生,少年王冬龄由此进入诸位大师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冬龄 林散之 傅抱石 胡小石 高二适 书道 书法 篆书
原文传递
人才培养的第一步--中国美术学院招生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世名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共4页
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人才?艺术类高校如何回应新世纪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需求?作为双一流的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在校考改革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招生是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节,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艺术教育更新迭代的校考改革之路,是回应文化发... 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人才?艺术类高校如何回应新世纪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需求?作为双一流的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在校考改革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招生是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节,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艺术教育更新迭代的校考改革之路,是回应文化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校考改革 招培一体 科艺融合 人才培养的基础 国美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