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核195Pt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1
作者 王思成 周小红 +19 位作者 方永得 张玉虎 石跃 柳敏良 王建国 郭应祥 高丙水 滑伟 李仕成 马飞 李广顺 何龙 王志刚 颜鑫亮 方芳 吴晓光 贺创业 郑云 王治民 许甫荣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9-646,共8页
利用非完全熔合反应192Os(7Li,(p,d,t)xn)布居了稳定核195pt的高自旋态.根据γ-γ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建立了195pt核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11条新的γ跃迁和9个新能级.通过与邻近核的能级系统性比较,指出了19... 利用非完全熔合反应192Os(7Li,(p,d,t)xn)布居了稳定核195pt的高自旋态.根据γ-γ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建立了195pt核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11条新的γ跃迁和9个新能级.通过与邻近核的能级系统性比较,指出了195Spt核基于vi-113/2,和vi-213/2vj-1(j=p3/2,f5/2)组态的转动带能级结构.同时,利用Total-Routhian-Surface(TRS)理论计算结果讨论了195pt核的转动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旋态 非完全熔合反应 奇A核 转动带
原文传递
用于核天体物理实验的活性靶时间投影室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超 张宁涛 +18 位作者 鲁辰桂 蒲天磊 张金龙 陈涵 段利敏 高丙水 李阔昂 李宇田 千奕 茹龙辉 唐晓东 王新雨 徐晓栋 赵红赟 蔡紫葳 姬彬斐 李奇特 许金艳 林炜平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6-642,共7页
发生在中子星壳层内的丰中子熔合反应对中子星演化以及X射线超级爆等现象均会产生影响。受限于放射性束流强度和反应机制的复杂性,实验数据极其缺乏,难以有效约束理论模型。基于活性靶技术的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将... 发生在中子星壳层内的丰中子熔合反应对中子星演化以及X射线超级爆等现象均会产生影响。受限于放射性束流强度和反应机制的复杂性,实验数据极其缺乏,难以有效约束理论模型。基于活性靶技术的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将工作气体作为反应靶,具备近4π立体角接受度和三维径迹重建能力,能够实现对反应事件的全记录,显著提高了探测效率,大幅降低了熔合反应截面测量对束流强度的要求。我们研制了240路信号读出的TPC,并使用放射性束流^(16)N对探测器进行了测试,探索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反应产物径迹,对反应事件做出更好的筛选,进一步发展了1024路信号读出TPC,并开展了^(12)C+^(12)C库仑位垒附近熔合反应截面测量实验,初步实验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合反应 活性靶 时间投影室
原文传递
稳定核^(193)Ir的高自旋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仕成 方永得 +20 位作者 石跃 张玉虎 周小红 柳敏良 王建国 郭应祥 马飞 方芳 王思成 高丙水 李广顺 丁兵 张宁涛 王志刚 何龙 颜鑫亮 吴晓光 贺创业 郑云 王治民 许甫荣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41,共10页
利用非完全熔合反应192Os(7Li,α2n)布居了稳定核193Ir的高自旋态.基于标准在束γ谱学实验测量结果,扩展了193Ir核原有的能级纲图,并首次观测到了建立在πh11/2组态上的转动带能级结构.根据邻近奇A核已有的高自旋态核结构知识,通过系统... 利用非完全熔合反应192Os(7Li,α2n)布居了稳定核193Ir的高自旋态.基于标准在束γ谱学实验测量结果,扩展了193Ir核原有的能级纲图,并首次观测到了建立在πh11/2组态上的转动带能级结构.根据邻近奇A核已有的高自旋态核结构知识,通过系统学比较和分析,建议了193Ir核的3-准粒子组态.实验发现187-193Ir核πh11/2转动带的旋称劈裂随着中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利用Total-Routhian-Surface理论计算,可以定性地解释这种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全熔合反应 高自旋态 旋称劈裂
原文传递
首次使用核反应法鉴别JUNA深地加速器A/q=2的束流种类
4
作者 陈涵 许世伟 +5 位作者 武启 李云居 陈立华 高丙水 孙良亭 唐晓东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418,共5页
JUNA团队计划利用CJPL所提供的极低本底条件和400 kV高压平台上2.45 GHz ECR离子源产生的毫安量级束流首次在天体物理能区对关键核反应进行直接测量。实验需要10 emA的质子束流和He^+束流以及2 emA的He^2+束流。使用2.45 GHz离子源产生... JUNA团队计划利用CJPL所提供的极低本底条件和400 kV高压平台上2.45 GHz ECR离子源产生的毫安量级束流首次在天体物理能区对关键核反应进行直接测量。实验需要10 emA的质子束流和He^+束流以及2 emA的He^2+束流。使用2.45 GHz离子源产生毫安量级的He^2+束流是离子源制造的难点。由于离子源分析磁铁分辨能力有限,无法区分He^2+和H^+2离子,本文首次使用核反应法对离子源产生的A/q=2的束流进行了鉴别,结果显示,JUNA项目2.45 GHz ECR离子源无法产生毫安量级的He^2+束流。该研究成果为JUNA项目离子源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JUNA团队另外研制了一台微波频率为14.5 GHz的ECR离子源并成功产生2 emA的He^2+束流来满足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地下核天体物理实验 核反应法 2.45 GHZ ECR离子源 He^2+束流 束流鉴别
原文传递
Charge-changing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s of 300 MeV/nucleon^(28)Si on carbon and data analysis
5
作者 王长建 郭戈 +28 位作者 王惠仁 宋雨楠 孙保华 谷畑勇夫 寺嶋知 魏秀琳 徐俊瑶 徐晓栋 张寂潮 郑勇 竺礼华 曹勇 樊广伟 高丙水 韩加星 李光帅 鲁辰桂 齐浩天 秦赟 孙志宇 万鲁平 王凯龙 王世陶 王昕旭 张湄雪 张文文 张小彬 章学恒 周子铖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3-21,共9页
Charge-changing cross section(σcc)measurements via the transmission method have recently seen significant progress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the charge radii of exotic nuclei.In this work,we report a newσcc measur... Charge-changing cross section(σcc)measurements via the transmission method have recently seen significant progress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the charge radii of exotic nuclei.In this work,we report a newσcc measurement of 304(9)MeV/nucleon^(28)Si on carbon at the second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RIBLL2)and describe the data analysis procedure in detail.This procedure is essential for evaluating the systematic uncertainty in the transmission method.The determinedσcc of 1125(11)mb is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data at similar energies.The present work will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σcc determinations at RIBL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jectile fragment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harge-changing cross section particle identi-fication
原文传递
形变双奇核^(184)Au中的强耦合带
6
作者 李仕成 张玉虎 +11 位作者 周小红 柳敏良 雷祥国 郭松 高丙水 ANGELIS G MARGINEAN N GADEA A NAPOLI D R AXIOTIS M RUSU C MARTINEZ T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利用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59Tb(29Si,4n)184Au布居了形变双奇核184Au的高自旋态,用GASP探测器阵列进行了在束实验测量.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深入分析,新发现了一条可归属于184Au核的强耦合转动带.基于对转动带有效K值的分析以及从实验数据中... 利用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59Tb(29Si,4n)184Au布居了形变双奇核184Au的高自旋态,用GASP探测器阵列进行了在束实验测量.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深入分析,新发现了一条可归属于184Au核的强耦合转动带.基于对转动带有效K值的分析以及从实验数据中提取出的带内B(M1)/B(E2)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建议了转动带的准粒子组态和能级的自旋宇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双奇核184Au 高自旋态 转动带 准粒子组态
原文传递
形变双奇核^(186)Au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7
作者 李仕成 张玉虎 +19 位作者 周小红 石跃 柳敏良 方永得 王建国 高丙水 许甫荣 OSHIMA M TOH Y KOIZUMI M OSA A KIMURA A HATSUKAWA Y HAYAKAWA H SHIZUMA T KATAKURA J MATSUDA M MORIKAWA T SUGAWARA M KUSAKARI H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2-1075,共14页
利用重离融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验方法,研究了双奇核186Au的高旋态能级结构.扩展了186Au核基于πh9/2i13/2和πi13/2i13/22-准粒组态的转动带能级纲图,并重新指认了两条转动带的能级旋值,发现两条转动带在低旋区均出现旋称反转.... 利用重离融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验方法,研究了双奇核186Au的高旋态能级结构.扩展了186Au核基于πh9/2i13/2和πi13/2i13/22-准粒组态的转动带能级纲图,并重新指认了两条转动带的能级旋值,发现两条转动带在低旋区均出现旋称反转.系统地分析了Au同位素双奇核πh9/2i13/2,πi13/2i1/3和πh-111/2-νi-1312转动带的旋称劈裂特征.本工对186Au核πh-111/-2νi-132/2j(j=p3/2,f5/2)转动带(17+)态之上能级结构了修改.根据验提取的准粒顺排角动量以及对Au双奇核带结构的系统性比较和分析,别出了一条组态为πh-111/-2νi-1322h-19/2的扁椭球转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旋态 能级间隔系统性 旋称反转 准粒顺排
原文传递
缺中子核素101In低位同核异能态的首次观测
8
作者 刘君豪 张玉虎 +20 位作者 邢元明 徐星 帅鹏 王猛 涂小林 张鹏 曾奇 陈瑞九 陈相成 付超义 李宏福 孙铭泽 颜鑫亮 高丙水 杨建成 原有进 Yu.A.Litvinov K.Blaum S.Naimi 周小红 徐瑚珊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9-444,共6页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上,用初级束流112Sn35+轰击了靶厚约10 mm的Be靶,产生了101In的基态和低位同核异能态。这些实验产生的碎片每25 s经过放射性束流线RIBLL2的筛选后注入到实验环CSRe中,利用飞行时间探测器测量离...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上,用初级束流112Sn35+轰击了靶厚约10 mm的Be靶,产生了101In的基态和低位同核异能态。这些实验产生的碎片每25 s经过放射性束流线RIBLL2的筛选后注入到实验环CSRe中,利用飞行时间探测器测量离子在CSRe中的回旋周期。在此次实验中,磁场晃动会导致离子在环内的循环周期发生改变,传统的离子鉴别方法难以完成大部分离子的鉴别。通过发展和运用单次注入离子鉴别这一新的离子鉴别方法,有效地消除了磁场晃动对于离子鉴别的影响,并清楚地将101In基态和低位同核异能态鉴别出来,从而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101In的低位同核异能态。实验得到的激发能与理论外推值在112 keV的误差范围内一致,其低位同核异能态的寿命大于200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FL-CSR 等时性质量谱仪 单次注入离子鉴别 原子核质量测量
原文传递
丰中子核^(91)Y的高自旋能级结构(英文)
9
作者 何小风 周小红 +13 位作者 方永得 柳敏良 张玉虎 王凯龙 王建国 郭松 强赟华 郑勇 张宁涛 李广顺 高丙水 吴晓光 贺创业 郑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5-378,共4页
再次研究了丰中子核^(91)Y的高自旋能级结构通过^(82)Se(^(13)C, p3n)^(91)Y反应。新建立的包含几条关键能级的能级纲图澄清了以前研究中的几点不确定的地方。这几条能级具有Z=38和N=56子闭壳打破的特征,这涉及到张量力和自旋-同位旋依... 再次研究了丰中子核^(91)Y的高自旋能级结构通过^(82)Se(^(13)C, p3n)^(91)Y反应。新建立的包含几条关键能级的能级纲图澄清了以前研究中的几点不确定的地方。这几条能级具有Z=38和N=56子闭壳打破的特征,这涉及到张量力和自旋-同位旋依赖的中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中子核 能级纲图 张量力 自旋-同位旋依赖的中心力
原文传递
稳定核^91Zr高自旋态实验研究
10
作者 何龙 张玉虎 +16 位作者 周小红 柳敏良 郭应祥 王志刚 丁兵 方永得 王建国 马飞 王思成 高丙水 李仕成 颜鑫亮 方芳 吴晓光 贺创业 郑云 王治民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9-258,共10页
利用能量为44MeV的13C束流,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82Se(13C,4n)91Zr布居了稳定核91Zr的高自旋态.基于γ-γ符合关系扩展了91Zr21/2+同核异能态上的能级纲图,根据实验提取的γ跃迁的角分布系数对部分能级的自旋进行了指认.前人对21/2+... 利用能量为44MeV的13C束流,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82Se(13C,4n)91Zr布居了稳定核91Zr的高自旋态.基于γ-γ符合关系扩展了91Zr21/2+同核异能态上的能级纲图,根据实验提取的γ跃迁的角分布系数对部分能级的自旋进行了指认.前人对21/2+同核异能态下正负宇称能级已指认为质子在π(p1/2,g9/2)轨道的激发耦合价中子vd5/2;在π(f5/2,p3/2,p1/2,g9/2)和v(d5/2,s1/2,d3/2,g7/2,h11/2)空间内,经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比较91Zr邻近核高自旋态能级结构,指出同核异能态上正宇称态激发机制依次为质子跨越38子壳π(f5/2,p3/2)→πp1/2激发和中子跨越50闭壳vg9/2→vd5/2激发,同核异能态上负宇称态可能涉及质子跨越38子壳π(f5/2,p3/2)→πg9/2激发与价中子vd5/2→vh11/2激发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自旋态 能级纲图 组态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of a 9/2^-[505] isomer in the neutron-rich ^(193)Os nucleus
11
作者 高丙水 周小红 +13 位作者 方永得 张玉虎 柳敏良 王思成 王建国 马飞 郭应祥 吴晓光 贺创业 郑云 王治民 颜鑫亮 王志刚 方芳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30-34,共5页
The neutron rich nucleus 193Os was produced in the 192Os(TLi, 6Li)193Os reaction. An isomeric state based on the 9/2-[505] Nilsson orbital was identifi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half-life of the isomeric state was ... The neutron rich nucleus 193Os was produced in the 192Os(TLi, 6Li)193Os reaction. An isomeric state based on the 9/2-[505] Nilsson orbital was identifi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half-life of the isomeric state was extracted and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K quantum number. A level scheme built on the isomeric state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in state isomeric state K-forbidden hindrance factor
原文传递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的首个结果:^(25)Mg(p,γ)^(26)Al反应92 keV共振的精确测量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俊 张昊 +49 位作者 李志宏 Paolo Ventura 李云居 李二涛 陈晨 谌阳平 连钢 郭冰 李鑫悦 张立勇 何建军 盛耀德 陈银吉 王泺欢 张龙 曹富强 南巍 南威克 李歌星 宋娜 崔保群 陈立华 马瑞刚 张智程 焦韬瑜 高丙水 唐晓东 吴启 李家庆 孙良亭 王硕 颜胜权 廖俊辉 王友宝 曾晟 南丁 樊启文 祁宁春 孙文良 郭绪元 张鹏 陈云华 周永 周济芳 何金荣 商长松 李名川 程建平 柳卫平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合作组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2期125-132,M0003,共9页
银河系星际介质中的^(26)Al衰变发射的1.809 MeVγ射线是γ天文学的主要观测对象之一,是银河系中正在进行核合成的关键证据,也为核合成理论与天文观测进行比较提供一个重要基准.在大质量恒星氢燃烧中,^(26)Al主要通过^(25)Mg(p,γ)^(26... 银河系星际介质中的^(26)Al衰变发射的1.809 MeVγ射线是γ天文学的主要观测对象之一,是银河系中正在进行核合成的关键证据,也为核合成理论与天文观测进行比较提供一个重要基准.在大质量恒星氢燃烧中,^(26)Al主要通过^(25)Mg(p,γ)^(26)Al反应产生,因此该反应在1.809 MeVγ射线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天体环境温度为0.1 GK左右时,^(25)Mg(p,γ)^(26)Al天体物理反应率主要由92 keV共振俘获过程决定.作为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中锦屏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装置上进行的首个实验,本工作对^(25)Mg(p,γ)^(26)Al反应的92 keV共振进行了精确的实验测量,得到了该共振的共振强度为ωγ=(3.80.3)10^(-10) eV,基态分支比为f0=0.660.04.与之前的工作相比,本工作大大提高了92 keV共振数据的精度.基于测量的92 keV共振参数和以前的间接测量结果,得到了精度最高的^(25)Mg(p,γ)^(26)Al天体物理反应率.结果表明,在0.1 GK左右时,新的反应率比REACLIB数据库中采用的反应率大2.4倍,这将导致^(26)Al和宇宙1.809 MeVγ射线的产额提高.同时,新反应率也将对理解太阳系的形成、球状星团的元素丰度反相关等问题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 核合成 间接测量 氢燃烧 天文观测 球状星团 观测对象
原文传递
Studies of the 2α and 3α channels of the ^(12)C+^(12)C reaction in the range of E_(c.m.)=8.9 MeV to 21 MeV using the active target Time Projection Chamber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新雨 张宁涛 +18 位作者 张志超 鲁辰桂 蒲天磊 张金龙 段利敏 高丙水 李阔昂 李宇田 千奕 茹龙辉 王兵 徐晓栋 赵红赟 林炜平 蔡紫葳 姬彬斐 李奇特 许金艳 唐晓东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6-125,共10页
The ^(12)C+^(12)C fusion reaction was studied in the range of E_(c.m.)=8.9 to 21 MeV using the active-target Time Projection Chamber.With full information on all tracks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cross sections of the^(... The ^(12)C+^(12)C fusion reaction was studied in the range of E_(c.m.)=8.9 to 21 MeV using the active-target Time Projection Chamber.With full information on all tracks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cross sections of the^(12)C(^(12)C,^(8)Be)^(16)O_(g.s.)channel and the ^(12)C(^(12)C,3a)^(12)C channel could be measured down to the level of a few milibarns.The ^(12)C(^(12)C,^(8)Be)^(16)O_(g.s.)reaction channel was determined to be 10_(-8)^(+24) mb at E_(c.m.)=11.1 MeV,supporting the direct a transfer reaction mechanism.The ^(12)C(^(12)C,3α)^(12)C reaction channel was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using an exclusive measurement.Our result does not confirm the anomaly behavior reported in the previous inclusive measurement by Kolata et al.[Phys.Rev.C 21,579(1980)].Our comparisons with statistical model calculations suggest that the 3 a channel is dominated by the fusion evaporation process at E_(c.m.)>19 MeV.The additional contribution of the 3 a channel increases the fusion reaction cross section by 10% at energies above 20 MeV.We also find that an additional reaction mechanism is needed to explain the measured cross section at E_(c.m.)<15 MeV at which point the statistical model prediction vanis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ion cross section Coulomb barrier Time Projection Chamber active targe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