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生物型股骨柄重建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褚亚明 张亮 +5 位作者 边涛 彭嘉杰 黄思城 卢敏强 高兴帅 周一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背景:髋关节受累严重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S)的功能状态及疾病预后。既往研究缺乏对于终末期髋关节受累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假体选择及其形态学研究。目的:调查AS患者THA重建股骨侧生物固定型假体类型的分布特点、假体与股骨髓... 背景:髋关节受累严重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S)的功能状态及疾病预后。既往研究缺乏对于终末期髋关节受累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假体选择及其形态学研究。目的:调查AS患者THA重建股骨侧生物固定型假体类型的分布特点、假体与股骨髓腔的匹配程度及其与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THA的AS患者233例321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通过电子数据库调查所用生物型股骨柄类型(锥形生物柄、柱形生物柄以及组配柄)的分布规律。X线片测定术后2~4 d股骨柄在不同层面的髓腔填充率。比较不同假体类型间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根据Noble分型系统,分为烟囱型组133髋(41.4%),CFI<3(烟囱型);正常型组177髋(55.1%),3≤CFI≤4.7(正常型);倒香槟瓶型组11髋(3.4%),CFI>4.7(倒香槟瓶型)。THA股骨侧假体类型选择锥形生物柄272髋(84.7%)、柱形生物柄33髋(10.3%)、组配柄16髋(5.0%),其中烟囱型组中锥形生物柄115髋(86.5%)、柱形生物柄12髋(9.0%)、组配柄6髋(4.5%)。全部病例股骨小转子上缘、股骨峡部、股骨柄尖端近侧10 mm三个层面的假体髓腔填充率分别为0.72±0.12、0.82±0.10和0.70±0.13。烟囱型组的股骨假体髓腔填充率比较,锥形生物柄在股骨小转子上缘水平显著高于柱形生物柄(0.75±0.11 vs.0.67±0.12,P=0.045)和组配柄(0.75±0.11 vs.0.60±0.07,P=0.006)。结论:AS合并髋关节严重受累待行THA患者中很大比例存在股骨侧烟囱型形态学改变。生物型股骨假体重建中以锥形生物柄为主要假体选择方式,在股骨髓腔不同层面具有理想的髓腔填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置换 形态学参数 假体设计
下载PDF
选择性椎板成形术和传统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兴帅 刘新宇 +2 位作者 原所茂 田永昊 郑燕平 《脊柱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08-313,共6页
目的对比选择性椎板成形术和传统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0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7例采用选择性椎板成形术治疗(试验组),63例采用传统椎板成形术治疗(对照... 目的对比选择性椎板成形术和传统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0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7例采用选择性椎板成形术治疗(试验组),63例采用传统椎板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双手10s握拳次数、双手握力、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C2~7Cobb角、C2~5Cobb角、C5~7Cobb角、C7倾斜角、T1倾斜角、C2~7矢状位平衡(SVA)和K线角。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双手10s握拳次数、双手握力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C2~7Cobb角较术前减小、C2~7SVA较术前增大,而试验组无显著改变,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试验组7例(7/67,10.4%)发生轴性症状,对照组20例(20/63,31.7%)发生轴性症状,试验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术式治疗CSM中期临床疗效满意。选择性椎板成形术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可缩短手术节段,减少对颈后部肌肉韧带的损伤,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B型超声辅助定位L5-S1间隙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嫕 朱丰 +8 位作者 张文超 陈廷露 田晓威 黄佳颖 李庭 杨明辉 王瑞 高兴帅 王庚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B型超声辅助定位L5-S1间隙能否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椎管内麻醉实施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100例,随机分成辅助定位组及传统定位组。辅... 目的:探讨应用B型超声辅助定位L5-S1间隙能否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椎管内麻醉实施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100例,随机分成辅助定位组及传统定位组。辅助定位组应用低频(2~5 MHz)凸阵超声探头采用旁正中矢状位及横轴水平位扫查L5-S1间隙后定位穿刺点;传统定位组由主治医师根据间隙的清晰度确定穿刺间隙的优先顺序,在间隙处用记号笔标注,作为正中入路的进针点。两组穿刺均采用正中穿刺入路。主要观察指标为一次穿刺成功率,即通过1个皮肤穿刺点到达蛛网膜下腔的比例。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穿刺次数、调整穿刺针方向的次数、定位时间、穿刺时间、操作时间、操作相关不良反应、麻醉平面,并记录L5-S1穿刺点与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的距离。结果:共93例患者完成椎管内麻醉,7例穿刺失败(传统定位组6例,辅助定位组1例)。传统定位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33.3%,辅助定位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67.7%(χ^(2)=22.257,P<0.001)。传统定位组皮肤穿刺次数和调整穿刺针方向的次数分别为2(2,3)、5(4,6)次,辅助定位组分别为1(1,1)、1(0,2)次(Z=-4.232,P<0.001;Z=-5.281,P<0.001)。两组的定位时间、穿刺时间、操作时间分别为[(3.24±0.95)min vs.(1.26±0.41)min,P<0.001],[(2.83±0.67)min vs.(4.80±0.59)min,P<0.001],[(6.98±1.01)min vs.(7.28±0.80)min,P=0.196]。L5-S1间隙穿刺点与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的距离男性为(2.01±0.63)cm,女性为(1.89±0.45)cm,该间隙的B型超声图像质量优于L3-L4或L2-L3间隙。结论:B型超声辅助定位正中入路L5-S1间隙可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临床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超声 椎管内麻醉 髋部骨折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后中期邻近节段影像学退变的比较 被引量:38
4
作者 贾军 刘新宇 +6 位作者 原所茂 田永昊 阎峻 徐万龙 高兴帅 赵钇伟 刘武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66-773,共8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和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中期邻近节段影像学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至2...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和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中期邻近节段影像学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3年采用TLIF手术治疗L4,5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且随访时间至少5年的患者病历资料,共115例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IS-TLIF组38例和TLIF组77例.影像学评价指标采用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L4, 5融合节段角(fused segment angle,FSA)、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及邻近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后通过Babu等的标准评估椎弓根螺钉对L3,4关节突关节的侵扰(facet joint violation,FJV).临床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11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0~73个月,平均(64.1±3.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5年时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后5年随访共56例(48.7%)发生ASDeg,MIS-TLIF组患者ASDeg的发生率为31.6%,较TLIF组(57.1%)明显降低(χ^2=6.656,P<0.01).32例ASDeg仅发生于上位节段(MIS-TLIF组6例,TLIF组26例),19例仅发生于下位节段(MIS-TLIF组6例,TLIF组13例),5例同时发生于上、下位节段(均为TLIF组).术后两组邻近节段DH较术前均有降低,但MIS-TLIF组DH降低值小于TLIF组,L3,4节段MIS-TLIF组DH丢失率为4.9%±6.4%,TLIF组为8.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1,P<0.01);L5S1节段MIS-TLIF组DH丢失率为4.7%±9.8%,TLIF组为10.5%± 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3,P<0.01).两组患者邻近节段ROM较术前均有增加,但MIS-TLIF组ROM增加值小于TLIF组,L3,4节段(1.1°±1.8°vs 2.3°±2.5°,t=-3.122,P<0.01),L5S1节段(0.9°±1.9°vs 1.8°±1.9°,t=-2.353,P<0.05).MIS-TLIF组中发生ASDeg者FJV的发生率为54.2%,TLIF组中发生ASDeg者FJV的发生率为47.7%,卡方检验结果显示FJV与ASDeg有关(χ^2=3.869,P<0.05).结论 MIS-TLIF及TLIF手术治疗L4,5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MIS-TLIF术后中期ASDeg的发生率低于TLIF,且FJV与ASDeg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CT分型及其与脊柱矢状位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孙庆宇 王连雷 +5 位作者 赵钇伟 高兴帅 陈幸 赵赓 孙峰 刘新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519-1527,共9页
目的建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骨化CT分型系统,并分析脊柱前外侧骨化部位及程度与脊柱矢状位形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全脊柱CT扫描检查109例60岁以上... 目的建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骨化CT分型系统,并分析脊柱前外侧骨化部位及程度与脊柱矢状位形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全脊柱CT扫描检查109例60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0例,女39例;年龄(68.4±6.9)岁(范围60~88岁)。采用高分辨率CT密度容积重建图像分析各椎间隙水平脊柱前外侧骨化程度,并建立CT分型系统。矢状位测量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 angle,TLJ)。采用改良Abelin-Genevois(AG)矢状面分型将不同脊柱矢状面形态分为:AG1型,脊柱后凸顶点位于中、下胸段(T4~T11);AG2型,胸椎无明显后凸;AG3型,后凸顶点位于胸腰段(T12~L2);AG4型,后凸顶点位于上胸段(T1~T3)。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计算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信度。统计分析矢状位参数、AG分型与DISH骨化位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建立的DISH骨化CT分型系统根据脊柱各节段前外侧骨化的严重程度,将DISH骨化分为0~3级。分型系统观察者内ICC值为0.871,观察者间ICC值为0.874。结合Resnick的DISH诊断标准,97例(89.0%)患者存在连续4个骨化等级1级以上的脊柱节段。AG1型患者T4~T11节段骨化等级为(1.24±0.69)级,大于AG2型(0.84±0.71)级和AG3型(1.00±0.7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01,P<0.001);AG3型患者T12~L2节段骨化等级为(1.44±0.87)级,大于AG1型(1.06±0.84)级和AG2型(0.72±0.6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08,P<0.001);未发现AG4型患者。AG1~3型患者在T1~T3节段骨化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3,P=0.738);在整个胸椎和腰椎(T1~L5)总骨化等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74,P<0.001),AG1型和AG3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但均高于AG2型(P<0.001)。结论新建立的DISH骨化CT分型系统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用于DISH的精细化形态学研究,且证实DISH患者脊柱后凸顶点所在的区域更容易发生脊柱前外侧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肥厚 弥漫性特发性骨骼 脊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