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乃超的《红纱灯》和法国象征主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利克 张文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8年第2期265-285,共21页
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象征主义浪潮也影响到了中国。这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之间。在这个时期,李金发(1901—1976)、穆木天(1900—1981)、王独清(1878—1940)、戴望舒(1905一1950)、何其芳(1912—1977)和冯乃超(901—1983)等诗人创作... 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象征主义浪潮也影响到了中国。这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之间。在这个时期,李金发(1901—1976)、穆木天(1900—1981)、王独清(1878—1940)、戴望舒(1905一1950)、何其芳(1912—1977)和冯乃超(901—1983)等诗人创作了象征派的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象征主义 穆木天 诗人创作 李金发 戴望舒 何其芳 红纱灯 诗歌精神 中国现代诗歌 魏尔仑
下载PDF
茅盾传略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利克 茅盾 《现代中文学刊》 2013年第4期4-19,共16页
这部《茅盾传略》(原文无题)系作者1960年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留学时所作。他当时将其寄请茅盾审阅,茅盾在手稿上作了批注和修改。今年是作者80岁寿辰,本刊特刊登这部经茅盾本人修改的从未发表过的《茅盾传略》,供茅盾研究者和中国现代... 这部《茅盾传略》(原文无题)系作者1960年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留学时所作。他当时将其寄请茅盾审阅,茅盾在手稿上作了批注和修改。今年是作者80岁寿辰,本刊特刊登这部经茅盾本人修改的从未发表过的《茅盾传略》,供茅盾研究者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者参考。有关说明如下:一、本文据作者手稿本付印。凡茅盾的批注,均以粗括号内字印出,请读者特别注意。二、手稿上凡茅盾修改删去的文字,一般不再印出;但作者所提茅盾未作回答的问题仍予保留。三、手稿中的引文作了必要的校勘,但全文内容和引文格式则依据手稿历史原貌,不予更动。四、手稿本首页还有茅盾钢笔所书文字,照录如下:"1,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2,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企业的改造;私营工商业家(资本家)的思想改造人的改造。"这是茅盾当时对作者询问他的创作计划,"未来的小说"写些什么的回答。但小说后来未能写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传略 中国现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 研究者 中文系 作者 修改
下载PDF
一帆风顺
3
作者 高利克 张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13,共2页
1989年3月13至17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斯莫列尼采古堡举行国际汉学家讨论会,议题是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文学的面面观。开会期间,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刘麟教授约我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十周年写几句话。我当时有点吃惊,时... 1989年3月13至17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斯莫列尼采古堡举行国际汉学家讨论会,议题是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文学的面面观。开会期间,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刘麟教授约我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十周年写几句话。我当时有点吃惊,时间真的过得这么快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喜爱这份刊物,过去十年来在工作中它也给了我很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馆 刘麟 五四运动时期 十年 论茅盾 中国现代文学史 副馆长 王瑶 增田涉 中国朋友
下载PDF
茅盾先生笔名考
4
作者 高利克 《现代中文学刊》 2010年第2期70-82,F0003,共14页
1960年,高利克先生在北京大学留学期间,写下了第一篇汉学论文《茅盾先生笔名考》,并将文章送茅盾先生过目。茅盾阅后在原稿上多处批注,并在文末写了短文《关于我的笔名》予以回应。2009年秋高利克先生将这份珍贵的手稿赠予中国现代... 1960年,高利克先生在北京大学留学期间,写下了第一篇汉学论文《茅盾先生笔名考》,并将文章送茅盾先生过目。茅盾阅后在原稿上多处批注,并在文末写了短文《关于我的笔名》予以回应。2009年秋高利克先生将这份珍贵的手稿赠予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今年恰逢该文写作五十周年,本刊征得高利克先生同意,全文首发以志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馆 2009年 留学期间 北京大学 高利 文章
下载PDF
冯至与歌德的《浮士德》——从靡非斯托非勒斯到海伦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利克 杨治宜 《国际汉学》 2005年第1期266-289,共24页
如果我们研究冯至(1905—1993)的代表作品,不论是其创作还是批评文字,都会发现他是位委婉与简约的大师;其1941年以后所写的全部十四行诗都堪称卓越典范。我曾经在谈他献给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的《十四行集》之第... 如果我们研究冯至(1905—1993)的代表作品,不论是其创作还是批评文字,都会发现他是位委婉与简约的大师;其1941年以后所写的全部十四行诗都堪称卓越典范。我曾经在谈他献给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的《十四行集》之第十三首时,指出了这一特点。在他的首篇探讨这位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的文章,即《歌德的晚年》结尾,我也发现了同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浮士德》 斯托 十四行集 勒斯 里尔克 沃尔夫冈 欧里庇得斯 诗歌作品 虚无主义者
原文传递
《圣经》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以《诗篇》为例
6
作者 高利克 刘燕(译) 《跨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207-218,共12页
作为迄今为止写下的最有影响力的宗教诗集,《圣经·旧约》中的'诗篇'在中国最早被翻译,且版本众多,深受欢迎。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诗歌优美动人,具有非同寻常、高深莫测的文学价值,易于获得受过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教育的中... 作为迄今为止写下的最有影响力的宗教诗集,《圣经·旧约》中的'诗篇'在中国最早被翻译,且版本众多,深受欢迎。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诗歌优美动人,具有非同寻常、高深莫测的文学价值,易于获得受过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教育的中国士大夫的青睐,也是全世界基督徒易于践行的部分。本文梳理了《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历程,尤其是对比分析了施约瑟译本、和合本、吴经熊译本有关'诗篇'的翻译段落,以及冰心、蓉子等现代诗人对此的阅读理解,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圣经》在中国的翻译、接受与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翻译 诗篇 施约瑟 和合本 吴经熊
原文传递
唐诗在20世纪的波希米亚与斯洛伐克
7
作者 高利克 杨治宜 《国际汉学》 2004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从捷克读者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初次相逢至今,纷然已过百年。1897年,首位捷克汉学家鲁道夫·德沃拉克(RudolfDvorak,1860—1920)教授在杰出的捷克诗人兼翻译家雅罗斯拉夫·维尔克里茨基(Jaroslav Vrchlicky,1853—1912)的协助下,... 从捷克读者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初次相逢至今,纷然已过百年。1897年,首位捷克汉学家鲁道夫·德沃拉克(RudolfDvorak,1860—1920)教授在杰出的捷克诗人兼翻译家雅罗斯拉夫·维尔克里茨基(Jaroslav Vrchlicky,1853—1912)的协助下,出版了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里约一多半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诗歌形式 中国古诗 罗斯 黑潭龙 维尔克 里茨 李白诗歌 德沃 马特
原文传递
“浮士德”·“红楼梦”·女儿性 被引量:8
8
作者 顾城 高利克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5-68,共4页
高利克:我想谈谈王国维和王国维对于《红楼梦》和《浮士德》的意见,谈谈我的意见,王国维是研究叔本华悲观哲学的,是通过叔本华的戏剧理论或者悲剧理论研究他的。我认为由于受了叔本华的影响,王国维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以为浮士德、贾... 高利克:我想谈谈王国维和王国维对于《红楼梦》和《浮士德》的意见,谈谈我的意见,王国维是研究叔本华悲观哲学的,是通过叔本华的戏剧理论或者悲剧理论研究他的。我认为由于受了叔本华的影响,王国维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以为浮士德、贾宝玉的最后归宿就是:一个向天堂去了,一个变成和尚了,这个最后归宿是重要的。而我认为:这两个作品,特别是《红楼梦》中的女子性是最重要、最漂亮、最有价值的,因为在世界文学中可能以前还没有对女子的关系写这样的小说,它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浮十德》在最后那几句话里说:“Alles Ver-gaengliche/Ist nur ein Gleichnis/Das Unzulaeng Iihe/Hier Wird’s Ereignis/Das Unbes Chreibliche/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 贾宝玉 戏剧理论 顾城 悲剧理论 叔本华 《浮士德》 林黛玉 世界文学 太虚幻境
原文传递
Frankfurt Consensus
9
作者 柏睿晨 孙康宜 +16 位作者 冯铁 高利克 葛浩德 金洙京 朗宓榭 林立 林香伶 林宗正 罗然 梅道芬 钱南秀 施吉瑞 孙之梅 吴盛青 杨吴昇 杨治宜 张辉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5年第4期507-509,共3页
For too long the specter of Darwinism has haunted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It is told as a story of "evolution," a triumphant confluence of folk and vernacular literature, along a chain of genre de... For too long the specter of Darwinism has haunted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It is told as a story of "evolution," a triumphant confluence of folk and vernacular literature, along a chain of genre development from dynasty to dynasty. The 1917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seen as the teleological end of this evolution. Accordingly, vernacular literature has been taken to represent literary modernity, hence enjoying a monopoly in academic research. Classical-style poetry that continued to be written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has been almost entirely neglected. Generations of writers produced verse in various classical-styles and genres over the last century. Many poets, known for their vernacular verses, turned to traditional forms and expressions, especially in moments of hardship or distress, to reinvent a voice or to find an emotional outlet. Little of their endeavor, however, has been honored by literary historiography. It is true that the winner writes history. But it is a scholar's obligation to address selective cultural amnesia.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