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东乌溜阶凯里组Dictyonina Cooper,1942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毛永琴 罗书文 +2 位作者 高占冬 王德远 吴克华 《贵州科学》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描述产于贵州省剑河县八郎村寒武系凯里组苗板坡剖面的网形贝一新种八郎网形贝Dictyonina balangia sp.nov.。其特征为:贝体中等大小,轮廓横椭圆形,双凸型,铰合线近直,主端钝角;腹壳近低锥状,喙明显,腹壳斜倾型;背壳凸度中等;壳面装饰... 描述产于贵州省剑河县八郎村寒武系凯里组苗板坡剖面的网形贝一新种八郎网形贝Dictyonina balangia sp.nov.。其特征为:贝体中等大小,轮廓横椭圆形,双凸型,铰合线近直,主端钝角;腹壳近低锥状,喙明显,腹壳斜倾型;背壳凸度中等;壳面装饰复杂而美丽,斜凸放射线与同心线交叉,形成细密的网格状孔洞,这些孔洞在壳体边缘尺寸变大。八郎网形贝的发现,丰富了凯里生物群腕足类的物种信息,并为研究寒武纪腕足动物的辐射和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同时也为研究腕足类壳面装饰形态的变化、系统分类及网形贝类形态特征提供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形贝 腕足类 凯里组 寒武系乌溜阶 贵州
下载PDF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边界优化
2
作者 周文龙 BOTTAZZI Jean +5 位作者 况光显 王德远 罗书文 高占冬 江波 莫贵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11540-11549,共10页
双河洞是世界上最长的白云岩洞系,它构成了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主体。随着探测长度的持续增长,现行园区边界已不能满足保护与管理的需求。以双河洞空间分布为参考,运用ArcGIS水文与空间分析工具对池武溪流域及周边数字高程模型(dig... 双河洞是世界上最长的白云岩洞系,它构成了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主体。随着探测长度的持续增长,现行园区边界已不能满足保护与管理的需求。以双河洞空间分布为参考,运用ArcGIS水文与空间分析工具对池武溪流域及周边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进行数字河网提取、地表流域分割,并综合考虑自然与人文因素,得到如下认识:①园区1∶5万DEM精度下设定1000 m^(2)的汇流累积量阈值模拟出的数字水系与真实水系一致性高;②双河洞系统跨越池武溪地表分水岭,直观反映了地表-地下分水岭不重合的现象;③双河洞系统自2018年就已超越现行地质公园边界以及县级行政区界线,核心地质遗迹保护与管理存在真空地带,园区边界优化调整迫在眉睫;④园区边界应结合双河洞系统发育界限预判为考量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并提出了初步的优化定界方案;⑤未来应加强双河洞区域的示踪试验,更加明确地下分水岭范围,以更加科学、完整地划定园区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双河溶洞群 数字高程模型(DEM) 水文分析 边界优化
下载PDF
双河洞中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占冬 Jean Bottazzi +4 位作者 赵欣楠 贺卫 Eric Sanson 李坡 程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对贵州省境内的双河洞历次科考中发现的第四纪动物群化石进行初步研究和总结,认为目前对双河洞第四纪动物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化石的发现者都是洞穴科考专家,古生物知识相对欠缺且重视不够是洞穴化石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为了加快双... 对贵州省境内的双河洞历次科考中发现的第四纪动物群化石进行初步研究和总结,认为目前对双河洞第四纪动物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化石的发现者都是洞穴科考专家,古生物知识相对欠缺且重视不够是洞穴化石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为了加快双河洞第四纪动物群的研究进程,以今年中法联合科考过程中发现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为样本,采用ICP-MS铀系定年方法对这批大熊猫骨骼化石碳酸盐岩包裹物的年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化石群化石距今6.75万年,初步判定此动物群可能生存于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期。这批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地层信息将为贵州(尤其是黔北)第四纪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 化石 大熊猫-剑齿象 双河洞 贵州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烃源岩饱和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占冬 张中宁 郑建京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4-881,共8页
奥陶系马家沟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的烃源岩层系之一,为了进一步认识马家沟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典型剖面烃源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研究样品的饱和烃馏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鄂尔多斯... 奥陶系马家沟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的烃源岩层系之一,为了进一步认识马家沟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典型剖面烃源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研究样品的饱和烃馏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马家沟组烃源岩岩性不同,其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也存在差异。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推断,马家沟组各类源岩的沉积环境为盐度较高的还原环境,灰岩沉积环境的氧化性略高于灰质泥岩;灰岩的有机质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物和微生物为主,而灰质泥岩有高等植物来源的有机质混入,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均达到成熟阶段;马家沟组各类源岩有机质均经历过降解作用,且碳质泥岩中有机质遭受的降解作用要强于灰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烃源岩 饱和烃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贵州双河洞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占冬 黎有为 +3 位作者 吴克华 王德远 张弘智 陈玉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67-72,共6页
采用铀系定年法对双河洞石笋SW01进行年代测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以探讨石笋形成时的古环境信息。结果表明,石笋顶部沉积年代在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山王洞形成年代在远早于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MIS11)阶段。石笋δ18O值为-8.85‰^-8.39... 采用铀系定年法对双河洞石笋SW01进行年代测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以探讨石笋形成时的古环境信息。结果表明,石笋顶部沉积年代在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山王洞形成年代在远早于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MIS11)阶段。石笋δ18O值为-8.85‰^-8.39‰,变化趋势与三宝洞同时期石笋SB-14相一致,但值略重。δ13C阈值为-3.89‰^-2.55‰,意味着地表植被以C4植物为主,气候较干旱。结合MIS11阶段的气候特点,推断山王洞区域在MIS11阶段后期气候温暖且相对干燥,降雨量逐渐减少,大气降水量存在旋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洞 MIS11 石笋 碳氧同位素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评价技术地方标准的编制以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罗时琴 李坡 +1 位作者 吴克华 高占冬 《丝绸之路》 2017年第6期77-78,共2页
喀斯特洞穴资源是一种很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国土资源,近年来被大量开发投入到旅游市场中。因此,对喀斯特洞穴景观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并制定评价标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贵州省洞穴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喀斯特洞穴旅... 喀斯特洞穴资源是一种很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国土资源,近年来被大量开发投入到旅游市场中。因此,对喀斯特洞穴景观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并制定评价标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贵州省洞穴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地方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标准编制的具体步骤,比较了其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以及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 旅游资源 评价技术 地方标准
下载PDF
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占冬 吴克华 +2 位作者 李坡 贺卫 陈玉合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0期235-238,共4页
指出了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发育有大量的洞穴,目前仅有小部分洞穴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对贵州喀斯特洞穴发育及分布特征、洞穴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在洞穴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发引起的... 指出了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发育有大量的洞穴,目前仅有小部分洞穴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对贵州喀斯特洞穴发育及分布特征、洞穴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在洞穴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发引起的洞穴环境改变及规划设计理念落后引起的同质化,造成了洞穴资源品相降低,景区生命周期提前结束的状况。为此,建议加强洞内环境保护和旅游规划管理工作,并提出了洞穴养疗、洞穴探险、洞穴旅居等洞穴开发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洞穴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天缘洞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余娟 高占冬 +2 位作者 王德远 王慧澄 梅再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8-1087,共10页
对红果树景区的天缘洞进行昼夜间隔两小时的正、负离子浓度及其气象因子的监测,通过GIS空间分析工具及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岩溶洞穴空气负离子含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缘洞中负离子浓度昼夜及空间分布基本呈现出相似的规律... 对红果树景区的天缘洞进行昼夜间隔两小时的正、负离子浓度及其气象因子的监测,通过GIS空间分析工具及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岩溶洞穴空气负离子含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缘洞中负离子浓度昼夜及空间分布基本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即负离子高度富集在地下水及低洼滴水处,以地下河为中心向入口和出口递减;但白天负离子含量却小于夜晚.各监测点负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差异较大,全洞负离子平均浓度变化基本呈现出单峰型,最高值出现在22:00时,为9315 ion·cm^(-3).空气负离子的富集受到通风效应、洞内人类活动、洞道形态、海拔、滴水、洞外天气状况等环境因子以及温度、湿度、CO_(2)、风速等气候因子综合影响;其中通风效应使近口段负离子浓度降低、低洼、滴水等环境有利于负离子的富集,洞内负离子浓度与温度、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CO_(2)呈显著正相关,与湿度则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负离子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天缘洞
下载PDF
大陆造山带深熔垮塌的岩石学、地球化学证据:以北大别深熔混合岩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德远 续海金 +2 位作者 王攀 贾敏 高占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5-693,共19页
北大别位于大别造山带的核部,分布着大量的造山带垮塌时期形成的混合岩,其于理解大别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北大别混合岩的原岩为TTG(D)岩石,因黑云母和角闪石的脱水熔融诱发深熔作用产生。顺层产出的为富斜长石浅色体,主... 北大别位于大别造山带的核部,分布着大量的造山带垮塌时期形成的混合岩,其于理解大别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北大别混合岩的原岩为TTG(D)岩石,因黑云母和角闪石的脱水熔融诱发深熔作用产生。顺层产出的为富斜长石浅色体,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黑云母±钾长石±角闪石。伟晶岩脉或团块为富钾长石浅色体,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暗色体为变晶结构,主要矿物组成为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单斜辉石;其中,暗色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常常定向排列,具有明显的溶蚀结构;暗色体中浅色矿物颗粒较小,以斜长石和石英为主,指示部分熔融的残余产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碱金属元素(N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Ba、K、La等)和LREE等优先进入酸性熔体,而相容元素和中-重稀土元素等残留在残余体中。浅色体与本区花岗岩相比,二者都有右倾的稀土配分模式,富集LREE,亏损HREE。但浅色体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δEu值为2.48~6.55,而花岗岩则有弱的Eu负异常,并且浅色体中大颗粒斜长石相互构成框架结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花岗岩熔体,表明浅色体更可能是熔体早期结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别 混合岩 深熔作用 造山带垮塌 岩石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贵州双河洞晚更新世大熊猫化石高度聚集现象及其意义
10
作者 王德远 高占冬 +7 位作者 黎有为 JEAN BOTTAZZI 杜花 傅良同 赵祖伦 宁有丰 程海 周文龙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8-1045,共8页
贵州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该洞先后分辨出近30多具大熊猫个体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其中一支洞中竖井下方至少聚集了10余具个体化石。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洞道发育形态特征及化石埋藏学特征,初步推测出这些... 贵州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该洞先后分辨出近30多具大熊猫个体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其中一支洞中竖井下方至少聚集了10余具个体化石。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洞道发育形态特征及化石埋藏学特征,初步推测出这些大熊猫深入该支洞内经由竖井跌落并死亡的过程,表明喀斯特洞穴可以为大熊猫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及化石保存环境。选取一例化石表面沉积的碳酸钙样品进行了铀系法测年,表明该个体至少生活在5.1万年前;对另一例个体的牙齿化石进行AMS14C测年,发现其生活在距今2.5万年左右,推断该洞道中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晚更新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化石 牙釉质 AMS14C年代学 陷阱 双河洞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康养适宜性评价——以贵州红果树景区天缘洞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真真 黎有为 +2 位作者 高占冬 汪炎林 吴克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5-822,共8页
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空气负离子具有调节神经中枢、促进新陈代谢等生物效应,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同时负离子还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在喀斯特洞穴中负离子含量高,也造就了洞内洁净的空气。喀斯特洞穴康养就是依托于洞穴环境... 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空气负离子具有调节神经中枢、促进新陈代谢等生物效应,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同时负离子还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在喀斯特洞穴中负离子含量高,也造就了洞内洁净的空气。喀斯特洞穴康养就是依托于洞穴环境与小气候而开展的疗养、康体、休闲等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本文采用指数分析法,从人体感受与环境卫生学角度选取人体气候舒适度指数、空气清洁度指数和空气负离子富含度指数构建喀斯特洞穴康养功能指数(CRFI)并以贵州红果树景区天缘洞为实例,来评价喀斯特洞穴的康养适宜性。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三个指标权重分别为0.142、0.286、0.572。根据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的洞穴环境连续监测数据发现,天缘洞洞内氡浓度年均为610.26 Bq.m^-3,洞内CO2浓度年均521.900×10^-6,符合国际辐射安全要求,满足洞穴康养开展的前提条件;洞内年均温为14℃,相对湿度大,人体气候舒适度相对较低;洞内正负离子含量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化,负离子浓度空间分布规律存在以TY-4地下湖为中心向洞口方向逐渐递减趋势,天缘洞4-9月全洞段空气负离子含量较高,空气清洁度指数均高于1.00,属于最清洁空气,极有利于人体健康。天缘洞全年的洞穴康养功能指数显示天缘洞最佳洞穴康养时间为5月与9月,最佳康养地点位于TY-4地下湖附近,仅有12月与1月不适宜开展洞穴康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 洞穴环境 洞穴康养功能指数(CRFI) 天缘洞
下载PDF
河北阜平神仙洞探测研究及开发建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文龙 高占冬 +3 位作者 吴克华 黎有为 李坡 贺卫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8,共9页
2015年在太行山区阜平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发现了北方大型岩溶洞穴--神仙洞。2017年继续对该洞穴采用无纸化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方式进行重点探测,并比对两套数据以验证无纸化洞穴测量的精度与准确性。通过对神仙洞地下河开展的... 2015年在太行山区阜平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发现了北方大型岩溶洞穴--神仙洞。2017年继续对该洞穴采用无纸化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方式进行重点探测,并比对两套数据以验证无纸化洞穴测量的精度与准确性。通过对神仙洞地下河开展的示踪试验,首次证实了神仙洞与金龙洞相连通;通过对神仙洞发育演化分析以及资源景观评价,认为神仙洞地质遗迹景观,特别是一些组合形态,在北方溶洞中具有较高价值,并提出保护性开发建议,旨在为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开发提供精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纸化洞穴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 发育演化 景观评价 旅游扶贫
下载PDF
岩溶洞穴负离子空间分布特征与环境关系分析:以天缘洞与水帘洞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炎林 李坡 +4 位作者 黎有为 周忠发 易武英 高占冬 贾真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3-169,共7页
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其浓度被列为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空气污染物降解与人类健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使用DLY-3G232型空气离子测量仪对红果树景区的天缘洞与水帘洞的负离子浓度及洞穴环境进行监... 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其浓度被列为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空气污染物降解与人类健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使用DLY-3G232型空气离子测量仪对红果树景区的天缘洞与水帘洞的负离子浓度及洞穴环境进行监测,并通过GIS工具及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缘洞与水帘洞内负离子均高度富集在水体以及部分低洼处,其中,水帘洞瀑布处负离子浓度最高,最高值达到34 000个/cm^3;洞外负离子浓度较低,最低值只有630个/cm^3;负离子的产生与富集,与水环境及气流交换共同作用形成的不同洞穴环境有关系,但不同的洞道系统,其相关性也有差异;CO2与负离子的形成与赋存可能没有直接关系,两者可能是易受气流交换、洞穴封闭程度等影响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负离子 空间分布 洞穴环境 相互关系 天缘洞与水帘洞
下载PDF
基于地面激光扫描的喀斯特洞穴制图研究
14
作者 周文龙 高占冬 +3 位作者 李辉 李坡 贺卫 熊康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近年来,地面激光扫描在喀斯特洞穴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日益广泛,其高精度测量与多样化的成果表达方式相较于传统手段优势明显。它不仅可以全方位记录洞穴要素并进行虚拟化展示,还可以构建洞道和沉积景观模型,最为关键的是毫米级的误差精度... 近年来,地面激光扫描在喀斯特洞穴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日益广泛,其高精度测量与多样化的成果表达方式相较于传统手段优势明显。它不仅可以全方位记录洞穴要素并进行虚拟化展示,还可以构建洞道和沉积景观模型,最为关键的是毫米级的误差精度对于喀斯特洞穴空间形态计量研究有着革命性的突破,那么该如何通过海量点云精确绘制洞穴图并对洞穴要素进行制图表达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潜龙洞为例,通过对三维激光点云进行处理,辅以第三方软件绘制潜龙洞平面图、剖面图和横断面图,并对洞穴要素图像化自动提取与制图表达进行探讨,对于提高洞穴制图精度、规范洞穴制图标准、科学构建洞穴地理空间数据库以及指导洞穴合理规划与开发等方面将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测绘 地面激光扫描 平面制图 潜龙洞 喀斯特洞穴
下载PDF
贵州省威宁县老干洞洞穴成因与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有为 贺卫 +4 位作者 钱治 吴克华 高占冬 江波 李坡 《贵州科学》 2016年第5期25-31,共7页
威宁一带尚未有可供开发的洞穴旅游资源报道。对威宁县老干洞进行实地测量并绘制洞穴图,结果显示,老干洞呈NE-SW向发育于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岩中,由1条主洞及4条支洞组成,实测长度为1 038 m,深度为24.67 m。洞穴总共分为三层,二、三... 威宁一带尚未有可供开发的洞穴旅游资源报道。对威宁县老干洞进行实地测量并绘制洞穴图,结果显示,老干洞呈NE-SW向发育于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岩中,由1条主洞及4条支洞组成,实测长度为1 038 m,深度为24.67 m。洞穴总共分为三层,二、三层洞穴洞底发育季节性地下河,第一层洞底终年积水。洞道坡降较小,形态呈拱形、三角形、椭圆形、楔形、梯形等,滴石类及流石类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冲积物主要为粘土及粉砂。老干洞为一大型洞穴,在适宜的气候、岩性、构造及水文条件下形成,洞穴形成经历了深潜期、渗流期及半悬托期三个阶段,具备一定的开发价值,可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洞穴成因 价值 旅游 威宁
下载PDF
基于3种测量技术的贵州潜龙洞探测数据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文龙 李威 +2 位作者 高占冬 范文超 张双德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6期180-184,共5页
指出了喀斯特洞穴测量属于一种特殊的地下空间测量。在结合贵州潜龙洞早期传统手绘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又分别采用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纸化测量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其进行了重复测量,并对以上3种探测数据分别从时效性、数据精度与准确... 指出了喀斯特洞穴测量属于一种特殊的地下空间测量。在结合贵州潜龙洞早期传统手绘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又分别采用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纸化测量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其进行了重复测量,并对以上3种探测数据分别从时效性、数据精度与准确性、操作便捷性、数据存储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最佳适用情形,为同类喀斯特洞穴测量方案提供决策依据,以有效地保证洞穴探测及后续工作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测量 无纸化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对比研究 贵州潜龙洞
下载PDF
贵州黔西县水西洞洞穴成因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德远 黎有为 +5 位作者 高占冬 贾敏 吴克华 张慧江 钱治 张洪亮 《贵州科学》 2019年第4期48-54,共7页
黔西县水西洞主要呈NE-NEE向发育于下三叠统茅草铺组(T 1m)可溶岩层内,由五条主洞及三个洞厅组成,实测长度为10557.13 m,最低点高程762.12 m,最高点高程920 m,高差达157.88 m。洞道形态呈拱形、梯形、三角形等,洞穴次生碳酸钙沉积物充... 黔西县水西洞主要呈NE-NEE向发育于下三叠统茅草铺组(T 1m)可溶岩层内,由五条主洞及三个洞厅组成,实测长度为10557.13 m,最低点高程762.12 m,最高点高程920 m,高差达157.88 m。洞道形态呈拱形、梯形、三角形等,洞穴次生碳酸钙沉积物充分发育,不同类型的沉积物通常相伴生,部分洞段分布较密集,规模体量较大,多沿层理、节理发育,造型较美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冲积物主要为粘土及粉砂。水西洞形成经历了深潜期、渗流期及半悬托期三个阶段,是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的反映,洞内广泛分布的石笋是了解古气候演变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水西洞 洞穴成因 次生碳酸钙沉积物
下载PDF
生态环境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贵阳市偏坡乡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波 林涛 +3 位作者 吕世勇 朱生亮 高占冬 洪江 《贵州科学》 2016年第5期44-48,共5页
以贵阳市偏坡乡为对象,采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相关性影响较大的指标,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DE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偏坡乡近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生态环境变化指标为新增林地面积、... 以贵阳市偏坡乡为对象,采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相关性影响较大的指标,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DE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偏坡乡近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生态环境变化指标为新增林地面积、植物群落多样性、新增灌溉面积三方面,三者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分别为2.75%、36.01%、12.33%,其中代表生物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多样性植被对区内经济发展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贵阳市
下载PDF
红果树景区洞穴空气负离子的时空分布与来源
19
作者 黎有为 汪炎林 +6 位作者 周文龙 高占冬 王德远 贾真真 李坡 吴克华 钱治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5-114,共10页
为了研究洞穴空气负离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来源,作者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每月中旬对贵州红果树景区天缘洞、天门洞、天星洞、水帘洞中的47个测点进行定点空气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4处洞穴NAIs较为富集(月平均4194~5762 ions/cm^... 为了研究洞穴空气负离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来源,作者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每月中旬对贵州红果树景区天缘洞、天门洞、天星洞、水帘洞中的47个测点进行定点空气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4处洞穴NAIs较为富集(月平均4194~5762 ions/cm^3),并且4-9月较高,10月-次年2月较低,其月变化与正离子、PM2.5、洞穴温度、地表平均温度、地表平均降雨量及洞内外温度差值相关,该文认为洞穴NAIs月变化与洞穴通风条件或降雨量变化导致的氡浓度变化有关。(2)空间上NAIs容易富集于与洞外空气交换较少的洞段、地势低洼处以及瀑布附近。(3)NAIs与空气中的PM2.5及水雾相互作用并发生共沉淀。(4)洞穴NAIs可能主要来源于氡等放射性核素衰变引发的空气分子电离作用,跌水产生的Lenard效应也是NAIs的另一来源,但影响范围仅局限于瀑布气流影响区附近,这一区域正离子显著减少。该研究揭示了洞穴NAIs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其成果也对空气污染物防治以及洞穴康养项目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PM2.5 洞穴环境 贵州 监测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环境对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罗时琴 叶仕安 +1 位作者 高占冬 刘宇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89-94,共6页
为探索喀斯特洞穴环境对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紫香”百香果为试材,采用喀斯特洞穴环境和常温环境两种贮藏方法,研究“紫香”百香果在2种贮藏环境中,果实的外观形态、营养品质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以期获得喀斯特洞穴环境对百... 为探索喀斯特洞穴环境对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紫香”百香果为试材,采用喀斯特洞穴环境和常温环境两种贮藏方法,研究“紫香”百香果在2种贮藏环境中,果实的外观形态、营养品质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以期获得喀斯特洞穴环境对百香果贮藏保鲜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环境下果皮缺陷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超氧化物歧化酶均表现持续下降趋势。常温下,6 d后果皮开始变软,出现皱褶,30 d后完全变干变脆或腐烂,失去食用价值;洞穴低温下,20 d后果皮略有变软,60 d后果皮皱缩面积仅30%,50%果实仍保存较高的外观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较常温环境下,喀斯特洞穴环境能有效延缓百香果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速度,保持果实较好的SOD活性水平,减少果实蒸腾失水延缓果皮皱缩变干时间,更好地维持果实外观品质和食用价值,有效延长百香果的贮藏时间。研究可为百香果的贮藏保鲜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喀斯特洞穴 贮藏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