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张帆 成津 +4 位作者 武森森 佟铸 郭建明 高喜翔 郭连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6例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观察患者的病变钙化... 目的探讨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6例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观察患者的病变钙化程度、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后,6例患者的重度钙化斑块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血管顺应性改善,管腔获得满意。最终3例患者使用药物洗脱球囊(DEB)扩张治疗,2例患者成功进行支架植入术,1例患者单纯使用冲击波球囊进行治疗,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ABI均得到改善。所有患者于住院期间、随访1个月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对于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能够充分断裂钙化环,重塑血管顺应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腘动脉钙化 冲击波球囊导管 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腔内和血管旁路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王飞 王辉 +5 位作者 郭建明 高喜翔 佟铸 崔世军 谷涌泉 郭连瑞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 探讨腔内手术和血管旁路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9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病变56例,右侧病变13例;病变位于起始部65例,中段4例。结果 59例患者成功接受... 目的 探讨腔内手术和血管旁路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9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病变56例,右侧病变13例;病变位于起始部65例,中段4例。结果 59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均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行旁路手术19例(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9例,腋-腋动脉旁路10例),术后出现淋巴瘘及消化道出血各1例。腔内治疗40例(经股动脉穿刺顺行开通20例,联合肱动脉穿刺逆向开通20例),术后出现急性脑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左侧肱动脉血栓形成1例,急诊行肱动脉切开取栓术。其余患者术后30 d内均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随访3~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8个月,腔内治疗和旁路手术患者间累积通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腔内手术和血管旁路手术均可有效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闭塞 腔内治疗 血管旁路
下载PDF
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在血管外科下肢缺血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立强 高喜翔 郭连瑞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3期73-75,99,共4页
目的探讨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以下简称双M会议)在血管外科下肢缺血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进行的双M会议内容,以PPT汇报形式组织医护人员参与,通过对发生不良事件病例... 目的探讨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以下简称双M会议)在血管外科下肢缺血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进行的双M会议内容,以PPT汇报形式组织医护人员参与,通过对发生不良事件病例的回顾、分析,查找问题,总结解决办法。比较参与双M会议和未参与双M会议住院医师的相关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通过开展双M会议,分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和整改措施,可提升住院医师诊治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经验和业务水平,参与双M会议住院医师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未参与者[(80.60±12.10)分vs.(73.75±10.00)分,t=2.036,P=0.048],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参与者[(4.16±0.90)分vs.(3.35±1.18)分,t=2.613,P=0.012]。结论双M会议是提高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下肢缺血性疾病临床教学效果和医疗质量的良好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血管外科 临床教学 下肢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指导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选择性应用转流管的单中心研究
4
作者 武森森 高喜翔 +8 位作者 张楠 张帆 郭聚龙 崔世军 佟铸 郭建明 邢英琦 谷涌泉 郭连瑞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1-55,63,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监测在指导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术中选择性使用转流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行CEA治疗的...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监测在指导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术中选择性使用转流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行CEA治疗的3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330例次手术)的临床数据,根据术前TCD评估将患者分为无需转流组(157例次)、可能需要转流组(92例次)和必需转流组(81例次)。评估TCD术前评估及术中监测在CEA的应用价值。结果共75例次(22.73%)使用转流管。症状性脑梗发生率为1.52%,其中转流患者为5.33%,未转流患者为0.39%。无需转流组、可能需要转流组和必需转流组分别有3.2%、15.2%和69.1%的患者进行转流操作,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0.64%、2.06%和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结论TCD术中监测能安全、有效地指导CEA选择性使用转流管;术前评估对于术中精准转流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但术中实时监测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经颅多普勒超声 转流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促进糖尿病鼠创面愈合的研究
5
作者 高喜翔 高明杰 +1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0-887,共8页
目的研究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smooth muscle cells,hiPSC-SMC)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的能力。方法将hiPSC-SMC、阳性对照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和阴性对照... 目的研究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smooth muscle cells,hiPSC-SMC)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的能力。方法将hiPSC-SMC、阳性对照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和阴性对照不含细胞的磷酸盐缓冲盐水(PBS)分别加入I型鼠尾胶原蛋白中制成干细胞胶原蛋白膜片或无细胞胶原蛋白膜片。在糖尿病裸鼠背部制作皮肤全层缺损的夹板创面模型。将制备的胶原蛋白膜片固定于创面上,在不同时间点对创面进行拍照、取材,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hiPSC-SMC具有和ADSC一致的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的能力,创面在术后第2天即可表现出明显的缩小。hiPSC-SMC和ADSC组的创面与无细胞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明显增多,α-SMA阳性细胞、CD31阳性细胞和VEGF-A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VEGF-A和PDGF表达明显升高。结论hiPSC-SMC可以促进血管新生和再生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和细胞增殖,从而促进糖尿病裸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夹板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人多能干细胞 脂肪来源干细胞 平滑肌细胞 糖尿病足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血管新生
下载PDF
激光消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重度肢体缺血
6
作者 郭建明 谷涌泉 +7 位作者 崔世军 高喜翔 佟铸 张帆 李常洲 王飞 苏志向 郭连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9-662,共4页
目的观察激光消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重度肢体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的8例脉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保肢率、... 目的观察激光消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重度肢体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的8例脉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保肢率、疼痛评分、Rutherford分级和血管通畅情况。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围手术期并发症,6个月保肢率100%。4例患者破溃伤口均于3个月内愈合。1例足趾破溃坏疽患者术后4个月靶血管出现再闭塞,伤口已愈合,出现静息痛,接受肝细胞生长因子转移酶裸质粒注射治疗。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术前改善明显。结论激光消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重度肢体缺血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炎 肢体缺血 激光 球囊扩张
下载PDF
切割球囊配合Chocolate球囊行复杂股腘动脉病变管腔准备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李立强 佟铸 +3 位作者 崔世军 高喜翔 郭建明 郭连瑞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评估切割球囊配合Chocolate球囊行复杂股腘动脉病变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前管腔准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采用切割球囊配合Chocolate球囊进行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前复杂股腘动脉病变管腔准备的患者共7例。记录术中... 目的评估切割球囊配合Chocolate球囊行复杂股腘动脉病变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前管腔准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采用切割球囊配合Chocolate球囊进行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前复杂股腘动脉病变管腔准备的患者共7例。记录术中病变平均长度,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情况,钙化程度PACSS分级,球囊扩张前后狭窄率及夹层形成等。随访患者靶血管通畅率及不良事件、再干预等情况。结果7例患者的病变平均长度为(197.71±73.79)mm,其中6例存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平均长度为(198.50±69.31)mm。PACSS分级:3级3例,4级4例。6例达到良好管腔准备,1例局限性C型夹层形成,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最终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7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9.0±2.6)个月。随访期间均无主要不良肢体事件发生,无死亡及截肢。2例发生靶血管再狭窄,其中1例再干预成功再通靶血管。结论切割球囊配合Chocolate球囊行复杂股腘动脉病变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前管腔准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腘动脉闭塞症 管腔准备 切割球囊 Chocolate球囊 特殊球囊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系统治疗累及膝下腘动脉血栓栓塞病变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立强 佟铸 +3 位作者 崔世军 高喜翔 郭建明 郭连瑞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 评估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系统治疗累及膝下腘动脉的血栓栓塞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采用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系统治疗的累及膝下腘动脉血栓栓塞患者13例,其中栓塞病变8例,血栓形成5例。按急性... 目的 评估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系统治疗累及膝下腘动脉的血栓栓塞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采用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系统治疗的累及膝下腘动脉血栓栓塞患者13例,其中栓塞病变8例,血栓形成5例。按急性下肢缺血分级:Ⅰ级6例,Ⅱa级5例,Ⅱb级2例。观察术中血栓清除技术成功率、血管穿孔破裂、远端栓塞、术后30 d并发症和靶血管通畅率以及再干预率等。结果 本组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均一期清除血栓。术中无动脉穿孔破裂,3例患者发生远端栓塞,使用MPA导管抽吸后血流恢复通畅,4例患者术中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术后30 d心肌梗死1例,无死亡及截肢。平均随访(14.7±5.3)个月,4例发生有临床症状的靶血管再狭窄,2例再次行腔内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对于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患者,包括累及膝下腘动脉者,使用Rotarex系统行机械血栓清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急性下肢缺血 Rotarex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
9
作者 郭聚龙 高喜翔 +13 位作者 叶猛 张嵬 吴子衡 冯自波 方欣 李强 桑宏飞 史振宇 史伟浩 何春水 郭建明 佟铸 谷涌泉 郭连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409-1414,1419,M0002,共8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来自10家三甲医院的接受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231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0条患肢。主要终点为免于重大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来自10家三甲医院的接受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231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0条患肢。主要终点为免于重大不良事件(MAE)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无截肢生存率(AFS)、免于大截肢率、生存率和免于临床驱动的靶肢体再干预(CD-TLR)率。使用Kaplan-Meier法评估治疗后6个月和1年时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31例患者的年龄为(72.3±9.73)岁,女性患者74例(32.03%)。240条患肢的329处膝下病灶接受了DCB治疗,115条(47.92%)肢体同时处理了膝上血管,无患者术中发生远端栓塞,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免于MAE发生率为85.90%(95%CI:81.34%~90.73%),AFS为90.14%(95%CI:86.21%~94.24%),免于大截肢率为95.80%(95%CI:93.14%~98.54%),生存率为93.82%(95%CI:90.62%~97.14%),免于CD-TLR率为94.57%(95%CI:91.48%~97.76%)。治疗后12个月时免于MAE发生率为73.95%(95%CI:67.56%~80.94%),AFS为81.26%(95%CI:75.46%~87.51%),免于大截肢率为94.92%(95%CI:91.80%~98.15%),生存率为85.4%(95%CI:79.94%~91.23%),免于CD-TLR率为90.48%(95%CI:85.96%~95.24%)。亚组分析提示是否同期干预膝上病变对研究的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DCB治疗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 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一种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体外评价实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喜翔 张建 +5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佟铸 李立强 李建新 冯增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47-1552,共6页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现有滤器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体外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可变形性及捕栓效率。方法:将L-丙交酯、ε-己内酯进行融合聚合,作为滤器的可降解变形开关...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现有滤器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体外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可变形性及捕栓效率。方法:将L-丙交酯、ε-己内酯进行融合聚合,作为滤器的可降解变形开关;采用医用不锈钢丝作为滤器的金属结构部分,将可降解变形开关与金属结构结合,制成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在体外模型中(体外模型管路直径设置22,25,28 mm3种)植入15枚滤器(水平位和垂直位各植入1次),测量释放后倾斜角度;通过脂肪酶溶液加速滤器可变形开关降解,评价滤器的可变形性;向体外模型中注入血栓栓子,评价滤器的血栓捕获效率。结果与结论:(1)在3种不同直径管路中,无论垂直位还是水平位,所有滤器均成功植入,无滤器倾斜发生;(2)随着可降解开关的降解,15枚滤器均成功完成变形,变形过程中滤器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无滤器倾斜和移位发生;滤器变形后,变形臂均完全回位,与管路内壁紧密接触;(3)不同管路直径和栓子大小及两种管路位置之间,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栓子捕获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所有情况中,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平均栓子捕获效率为82.5%;随着管路直径增大、栓子大小的减小,以及管路位置由垂直位变为水平位,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栓子捕获率降低;(4)结果表明可自动变形滤器设计可行,栓子捕获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肺栓塞 生物可降解材料 生物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腔静脉滤器 肺栓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超声波对高分子材料降解过程启动的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喜翔 张建 +5 位作者 陈兵 谷涌泉 李建新 张淑文 叶霖 冯增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0期4868-4872,共5页
背景: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植入体内后其降解过程就开始启动,如何能控制可降解材料降解过程的启动,做到定时、定位启动,国内外鲜有研究。目的:研究超声波对高分子材料降解过程启动的控制。方法:将ε-己内酯/L-丙交酯共聚物制成样本的可降... 背景: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植入体内后其降解过程就开始启动,如何能控制可降解材料降解过程的启动,做到定时、定位启动,国内外鲜有研究。目的:研究超声波对高分子材料降解过程启动的控制。方法:将ε-己内酯/L-丙交酯共聚物制成样本的可降解内核,在其表面通过4种方法涂覆低密度聚乙烯疏水涂层:1先将内核表面黏附一薄层CaCl2粉末,而后将聚乙烯涂覆于其表面。2先将聚乙烯涂覆于内核表面,静置粗化3 h。3将内核表面黏附一薄层CaCl2粉末,而后将聚乙烯涂覆于其表面,静置粗化3 h。4直接将聚乙烯涂覆于内核表面。将4种样本包埋于带皮猪肉内进行体外超声波轰击实验。结果与结论:方法1、4制备的样本,在轰击前其疏水层能够保护内核材料,其浸泡液在631 nm处无吸收峰值;轰击后由于疏水层破损,甲苯胺蓝染料被释放出来,造成溶液颜色改变及631 nm处吸收峰值明显升高。方法2、3制备的样本,在轰击前其疏水层未能起到保护作用,其浸泡液在631 nm处出现吸收峰值。电镜扫描显示4组样本在超声波作用下发生了明显表面容貌变化。表明采用低密度聚乙烯制作的疏水层可以保护内核ε-己内酯/L-丙交酯共聚物材料,以体外超声波作为诱发因素,可以控制可降解内核降解过程的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共聚物 Ε-己内酯 L-丙交酯 生物可降解材料 低密度聚乙烯 组织工程人工血管 药物控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ε-己内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降解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喜翔 张建 +7 位作者 陈兵 俞恒锡 李建新 张淑文 孟艳 韩健 叶霖 冯增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8791-8794,共4页
背景:ε-己内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降解速率可调范围大,作为组织工程人工血管材料方面受到人们的青睐。目的:了解ε-己内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PCLA)的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调节单体的投料比制备不同组... 背景:ε-己内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降解速率可调范围大,作为组织工程人工血管材料方面受到人们的青睐。目的:了解ε-己内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PCLA)的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调节单体的投料比制备不同组成、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ε-己内酯/L-丙交酯共聚物,以脂肪酶溶液作为降解液研究共聚物的降解性能;并且通过体内种植实验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ε-己内酯与L-丙交酯投料摩尔比为75/25的ε-己内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在降解过程中保持着较高的力学性能;并且组织相容性好,可用于制备组织工程人工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Ε-己内酯 L-丙交酯 生物可降解材料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人工血管
下载PDF
一种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体内评价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喜翔 张建 +5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佟铸 李立强 李建新 冯增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215-2220,共6页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现有滤器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体内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可变形性。方法:将L-丙交酯、ε-己内酯进行融合聚合,作为滤器的可降解变形开关;采用医用...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现有滤器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体内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可变形性。方法:将L-丙交酯、ε-己内酯进行融合聚合,作为滤器的可降解变形开关;采用医用不锈钢丝作为滤器的金属结构部分,将可降解变形开关与金属结构结合,制成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将8枚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分别植入8只成年比格犬肾下下腔静脉后,行下腔静脉造影,评估滤器的释放、形态和位置。2周后行静脉造影检查评价滤器的形态和位置、下腔静脉通畅情况,以及尸检是否发生肺动脉栓塞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与结论:(1)8枚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均成功植入,定位准确,无倾斜发生;(2)术后2周静脉造影证实,8枚可自动变形腔静脉均已成功变形,其中1枚发生了明显移位,移位至下腔静脉入右心房口处,并在该处造成无症状的下腔静脉阻塞;另外7枚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变形后形态位置正常,无倾斜,下腔静脉局部无狭窄及阻塞;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主干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尸检发现滤器臂已被内皮化,与滤器臂接触的下腔静脉局部无明显狭窄;在滤器臂的底部有轻度内膜增生,其厚度小于1 mm,未造成管腔的明显狭窄;未发现腔静脉穿孔、腹膜后出血及周围脏器的损伤;(3)结果说明,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设计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肺栓塞 动物实验 组织工程 下腔静脉滤器 生物可降解材料 生物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3例 被引量:17
14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9 位作者 齐立行 崔世军 郭建明 高喜翔 佟铸 齐一侠 张成超 吴中俭 张建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消蚀(ELA)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ELA联合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致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患者3例,均为股浅动脉段硬化闭塞病变,其中2例为原发闭塞性病变,1例为支架...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消蚀(ELA)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ELA联合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致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患者3例,均为股浅动脉段硬化闭塞病变,其中2例为原发闭塞性病变,1例为支架植入后再闭塞病变。结果 3例患者术后血流恢复通畅,下肢血运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缺血症状均无复发,股浅动脉血流通畅,恢复顺利。结论 ELA联合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患者原发病变和支架再狭窄病变安全可行,远期随访结果尚需观察更多治疗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斑块消蚀 药物球囊 下肢 动脉 缺血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20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11 位作者 齐立行 崔世军 郭建明 李杨 高喜翔 佟铸 齐一侠 张成超 吴中俭 杨盛家 张建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9-782,共4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接受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19例(95%),症状消失...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接受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19例(95%),症状消失,静息痛症状缓解;失败1例(伴发腹主动脉瘤、静息痛),瘤腔内大量血栓多次脱落至远端动脉,足部动脉完全闭塞,且取栓后效果不佳,终因剧烈疼痛予膝下截肢。1例前半足截肢患者于术后第7日左下肢动脉形成血栓,经溶栓后症状有所缓解。术后踝-肱指数(ABI)与术前比较,7例(36.8%)提升<0.3,8例(42.2%)提升0.3~0.5,4例(21.0%)提升>0.5。18例患者平均随访4(1~8)个月,症状均缓解,未再次干预;1例足趾溃疡患者溃疡愈合。结论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所致缺血安全、有效,但仍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随访时间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SilverHawk斑块切除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 被引量:18
16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7 位作者 郭建明 齐立行 佟铸 崔世军 高喜翔 吴英锋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本文报道2016年7月3例SilverHawk斑块切除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动脉硬化闭塞性缺血,无手术并发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1个月,血流恢复通畅,下肢跛行症状均消失,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较术前增加0.3、0.4和0.5。
关键词 斑块切除 药物球囊 下肢 动脉 缺血
下载PDF
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65例经验 被引量:23
17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6 位作者 齐立行 俞恒锡 佟铸 郭建明 高喜翔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4-227,232,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65例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颈过短(〈2 cm)15例(23.1%),参照肾动脉将支架向腹主动脉近侧释放;瘤颈严重成角(≥60°... 目的探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65例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颈过短(〈2 cm)15例(23.1%),参照肾动脉将支架向腹主动脉近侧释放;瘤颈严重成角(≥60°)28例(43.1%),将腹主动脉拉直再释放支架;同时具有短瘤颈和严重成角10例(15.4%);涉及双髂总动脉瘤的保留髂内动脉的处理5例(7.7%),尽量保留一侧髂内动脉以防盆腔脏器缺血,2例分期行髂内动脉覆盖;入路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导致腔内覆膜支架的输送器到达预定位置困难5例(7.7%);合并其他特殊病变2例(3.1%)。均采用腔内覆膜支架修复,其中进口血管支架29例(44.6%),国产血管支架36例(55.4%)。结果手术均成功。23例(35.4%)即时内漏,其中Ⅰ型6例,Ⅱ型14例,Ⅲ型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15 d,平均8.2 d。随访60例(92.3%),随访时间1~8年,平均3.5年。死亡5例(8.3%),死亡原因均与该病无关。1例半年后支架移位,内漏,再次行腔内修复,置延长段支架后内漏消失,继续随访22个月,支架形态和位置良好,无支架移位和内漏发生。其他内漏均消失。左下肢缺血3例,原因为1例左侧髂分支支架移位导致闭塞,行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后下肢缺血症状缓解,2例髂动脉打折,再次腔内治疗放置裸支架后缺血症状缓解。结论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和腔内治疗器材的不断完善,过去认为不能采用腔内治疗的复杂腹主动脉瘤也可以采用腔内治疗,对于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支架 内漏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蚀辅助普通球囊扩张治疗膝下动脉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杨 谷涌泉 +6 位作者 郭连瑞 齐立行 崔世军 佟铸 郭建明 齐一侠 高喜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旋切消蚀术(ELA)辅助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ELA治疗的21例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旋切消蚀术(ELA)辅助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ELA治疗的21例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57~88(76.1±9.5)岁。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血栓形成、穿刺点血肿和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改善,跛行患者跛行距离较术前增加50~200 m,6例静息痛患者静息痛均消失,溃疡愈合率为7/8。术后裸-肱指数(ABI)较术前明显改善。21例患者均获平均8.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6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6.7%、80.0%。结论ELA联合PO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症安全,近中期疗效尚可,但仍需大样本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膝下动脉 准分子激光旋切消蚀术 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支架成形治疗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重度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建明 谷涌泉 +5 位作者 郭连瑞 佟铸 崔世军 高喜翔 张建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治疗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重度颈动脉狭窄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26例对侧颈动脉闭塞、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CAS)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CAS成...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治疗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重度颈动脉狭窄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26例对侧颈动脉闭塞、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CAS)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CAS成功,术后残余狭窄均<30%。15例患者术中出现心率减慢或血压下降,嘱患者咳嗽或给予阿托品静脉推注后缓解。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支架急性闭塞,术侧大面积脑梗死,经内科治疗语言和肢体功能基本恢复。5例患者术后出现过度灌注,控制血压后于术后72 h内缓解。术后随访(28.5±10.1)个月,因心肌梗死死亡3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2例患者复发头晕症状,其中1例患者术后36个月超声复查发现支架内重度再狭窄,未接受相应治疗。2例患者术后再发脑梗死,经内科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事件。结论 CAS治疗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颈动脉重度狭窄病变安全、有效的。但应注意术前颅内侧支循环的评估和围手术期血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疾病 颈动脉 狭窄 支架 脑血管
下载PDF
腔内修复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被引量:8
20
作者 谷涌泉 齐立行 +7 位作者 郭连瑞 郭建明 俞恒锡 佟铸 崔世军 高喜翔 张建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不同腔内修复术式治疗5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4例。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 目的探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不同腔内修复术式治疗5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4例。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流26例(A组),分支支架技术重建10例(B组),复合手术重建20例(C组)。术中使用国产覆膜支架26例,进口覆膜支架30例;全身麻醉48例,局部麻醉8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100%),无手术死亡患者。A组植入裸支架11例,覆膜支架15例;C组4例先植入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再作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16例先作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再行主动脉腔内修复覆盖左锁骨下动脉。3组患者出院时CTA检查显示支架形态均良好,无明显移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漏发生在A组有4例(15.4%),B组1例(11%),C组1例(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92.9%)患者获平均23.5个月随访,死亡5例(9.6%),原因为心肌梗死(2例)、肿瘤(3例)。47例CTA随访发现6例仍有部分内漏,24例远端胸腹主动脉仍有夹层但未扩大,未作特殊处理,目前均在随访中。结论 "烟囱"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和复合手术修复治疗累及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腔内修复 复合手术 分支血管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